导图社区 第三章政策主体、政策客体与政策环境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第五版第三章,社会问题就是指实际条件与应有条件之间的偏差,或者是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状态之间的差距,而这种偏差或差距往往会导致社会的紧张状态,它超越了个人稳定的环境和范畴,牵涉到较为广泛的社会关系。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第三章政策主体、政策客体与政策环境
政策主体
官方决策者 (立法行政司法)
立法机关
行政决策机关
传统执行机关
法院
非官方参与者
利益集团
政党
公民个人
以权利者身份
通过代议形式
使用威胁手段
通过参加政治党派和利益集团
通过制造社会舆论或进行多方游说
以个人知识活动为政策制定提供实证依据
大众传媒
传媒是传播政府政策意图的有效工具
传媒是社会舆论的风向标
传媒是社会舆论的导向舵
传媒是社会信息分配的中枢
思想库
官方思想库
半官方思想库
民间思想库
国际思想库
政策客体
社会问题与政策问题
社会问题含义
社会问题就是指实际条件与应有条件之间的偏差,或者是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状态之间的差距,而这种偏差或差距往往会导致社会的紧张状态,它超越了个人稳定的环境和范畴,牵涉到较为广泛的社会关系
社会问题特征
社会问题是一种客观条件
社会问题是一种主观定义
社会问题受价值判断的影响
社会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大多数人的问题
社会问题的形成往往具有一个发展过程
社会问题往往是系统性的问题
目标群体 (有接受不接受两种表现)
政策认同的缘由
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传统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制约
对公平过程的看法
对成本受益的平衡
对大局整体的考虑
避免受到惩罚
环境条件的变化
政策抗拒的起因
合法性危机
缺乏对政府官员的信任
社会心理负担过大
理解能力
应激能力
耐压能力
平衡能力
政策自身存在缺陷
政策环境
环境与生态
政策环境是指作用和影响公共政策的外出条件的总和
公共政策与政策环境的关系
含义
公共政策是政策环境的产物,二者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
内容
公共政策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由环境的需要而产生的
公共政策必须适应政策环境,有什么样的政策环境,就应该有什么样的公共政策
政策环境的发展必然导致公共政策的发展变化
公共政策也不是完全消极和被动的,他对政策环境也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
政策环境的构成因素(PEST)
地理环境
一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包括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水系、矿藏甚至人种等自然构成
经济环境
指对政策系统有重要影响的各种经济要素的总和,主要由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状况构成,包括生产力的结构、性质(科技发展、国民收入、资源分配等)和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个人所有、集团所有、国家所有等)
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基本特征表现
在所有制结构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有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在宏观调控上,由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家对市场的调控有雄厚的物质基础,牢固的政治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能够将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
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通过社会化过程代代相传
政治文化是影响公共政策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
政治文化是一个主观价值范畴,是人们对于政治生活的政治价值取向模式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其在政治领域内年深月久沉积下来的、根深蒂固的特定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
社会环境
就社会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而言,社会变迁是其中最重要的动因
社会变迁内涵
主要指人口数量、质量、构成及人口流动和分布的变化
社会变迁体现
社会功能性结构的变化
社会成员地位结构的变化
社会思想观念变迁
通过人们的行为规范和思想体系体现
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
通过人们在衣、食、住、行、劳动工作、休息娱乐、待人接物、社会交往等方面活动形式与行为特征方面发生的变化
社会变迁的具体表现形式
按社会变迁的规模
整体的社会变迁
局部的社会变迁
按社会变迁的方向
进步的社会变迁
倒退的社会变迁
按社会变迁的性质
演进的社会变迁
革命的社会变迁
科技环境
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新技术手段的应用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工智能(AI)已经成为未来的一大发展方向
国际环境
国际环境是指一个国家同世界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方面的关系以及其他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