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四章 结果分析
将结合矩阵图、比率分析结果、动态比率图以及课堂观察实录对课堂互动情况进行量化描述,可对课堂问答行为、教学结构、教师互动风格、师生情感氛围等进行分析。
这是一篇有关现代汉语主观题汇总的思维导图,包含语音:名解、简答、论述;汉字:名词解释、简答题、分析题等内容。
应用语言学思维导图框架,下图主要整理第四章社会语言学笔记,供各位同学参考。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第四章 结果分析
一、课程简介及编号
1.摆出表格
2.接下来将结合矩阵图、比率分析结果、动态比率图以及课堂观察实录对课堂互动情况进行量化描述
3.可对课堂问答行为、教学结构、教师互动风格、师生情感氛围等进行分析
二、矩阵和比率分析
1.互动类别分析 (矩阵区域分析和具体单元格分析)
区域a(教师言语行为)
间接
编码1、2、3、
平均比值是多少?这说明了什么?
各样本比值差别大否均衡否?
数值高低代表什么?试着分析原因
直接
4、5、6、7
区域b(学生言语行为)
都要先说总特点,再细化
区域c(沉寂或混乱)
区域d(技术操纵)
具体单元格(具体互动行为)分析
eg.(4,8)(9,3)(4,5)(9,2)(4,12)
总体来说在矩阵表格中每一个单元格的呃数量最多,其次是什么?最低又是什么? 这个单元格数量多代表了什么?
!!!结合教学实录进行分析
比如这堂课教师话语权最大,教师处于主导地位
学生言语输出较少,互动频率较低
但教师积极鼓励表扬学生
方海光等人提出的八项比率
技术应用比例
教师操纵技术比例
学生操纵技术比例
有益沉寂比例
积极强化/消极强化
2.课堂教学结构
比率分析和矩阵分析
区域A、B、C、D比率
弗兰德斯七项常模
教师言语比例
学生言语比例
教师直接影响/间接影响
教师发问比例(课堂问答)
教师积极反应比例(课堂问答)
学生主动说话比例(学生言语行为)
安静或混乱比例
3.教师言语风格
间接影响/直接影响
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1-3列/6-7列)
4.学生言语行为
主动应答
被动应答
生生互动
5.课堂互动氛围 (矩阵特殊区域分析)
积极格/消极格
积极格
总体来说分布如何?
数值高低说明什么?
高,经常鼓励表扬学生,有着良好的师生情感互动氛围,教师温和,亲和,耐心友好
消极格
稳态格
6.课堂问答行为
课堂问答模式
教师问-学生答(4,8、9)
学生答或学生问-教师问(8、9,4)
教师自问自答(4,5)
教师提问在教师语言中的占比
教师封闭型提问/开放型提问占比
学生主动应答/学生答
教师反馈
教师积极反馈(8、9,1、2、3)
教师消极反馈( 8、9,7)
三、曲线分析 (上外 初综)
1.总体谁占比多
eg.总的时间线教师发言最多,说明……
教师占比100%的时间较长
互动就比较少
学生言语比例占比100%的时间较长
生生互动时间较长,或者说学生言语输出较多 ,学生参与度更高
2教师言语占比大于学生言语占比的时间 学生言语比例大于教师言语的时间
3.教师言语和学生语言语交叉的时间
互动良好
4.技术、沉寂占比时间
5.前段、中段、后段
前5分钟技术与教语交叉,说明教师……
四、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结构
二,氛围
三风格
四,提问
矩阵分析
把每堂课的矩阵表格放出来
类别比例表
互动类别分析
矩阵特殊区域分析
E、F、G、H、I、J
稳态格(1,1)等
比率分析
各项比率放出来,并与常模比较
要不然就是表格,要不然就是雷达图
教师发问比例
教师积极反应比例
学生主动说话比例
方海光等人提出的八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