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阿房宫赋
高中课文,全赋通过对阿房宫兴建及其毁灭的生动描写,展现了秦朝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和人民的苦难。赋中详细描绘了阿房宫的宏伟壮丽,以及秦朝统治者如何搜刮民脂民膏、挥霍无度的情景。同时,也揭示了秦朝统治者的残暴和人民的反抗,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这是一篇关于小说整体阅读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阅读步骤,高频考点,历年真题对比,常见题型,教材寻根。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全面地涵盖了小说整体阅读的各个方面,有助于同学们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小说阅读的知识与技巧。
这是一篇关于主客观题型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篇目,主观题类型,客观题出错类型 根本:改变原意。有助于对文章分析相关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
这是一篇关于语言基础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应用文,汉语语法,病句,语言简明得体,图文转换,语段压缩,表达效果,标点,句式。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阿房宫赋
目标
实词:走复幸一,虚词:焉
文常
作者
杜牧,唐朝文学家。大和年间,考中进士,起家校书郎,历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监察御史、宣州团练判官、殿中侍御史、内供奉、左补阙、史馆编撰、司勋员外郎,外放黄、池、睦、湖等州刺史。晚年长居樊川别舍,世称杜樊川。大中六年,去世,时年五十。 性情刚直,不拘小节,不屑逢迎。 自负经略之才,诗文均有盛名。文以《阿房宫赋》为最著,诗作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世称小杜。与李商隐齐名,合称“小李杜”。代表作《泊秦淮》《江南春》《赤壁》《题乌江亭》等,脍炙人口。年轻时,好读兵书,注解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
写作背景
《阿房宫赋》作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杜牧二十三岁。当时朝廷大兴土木,修建宫室。杜牧借古讽今,切谏时弊。杜牧所处的时代,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异常尖锐,而藩镇跋扈,吐蕃、南诏、回鹘等纷纷入侵,更加重了人民的痛苦,大唐帝国,已处于崩溃的前夕。他在《上知己文章启》中明白地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可见《阿房宫赋》的批判锋芒,不仅指向秦始皇和陈后主、隋炀帝等亡国之君,而主要是指向当时的最高统治者。
句式
判断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省略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摽掠其人 可怜焦土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倒装
宾前
秦人不暇自哀
定后
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钉头磷磷 瓦缝参差 管弦呕哑
状后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 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被动
输来其间 函谷举
虚词
焉
①词尾,相当于“乎”“然”“尔”,可译作“……的样子” 盘盘焉,囷囷焉 ②哪里,怎么 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 ③在及物动词“问”后,相当于“之”;一句末助词 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④兼词,相当于“于此”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⑤句末助词,不译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⑥表承接,于是 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兼爱》)
实词
一词多义
走
①通达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②跑,疾行 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鸿门宴》) ③奔向,趋向 亡走赵,赵不内(《屈原列传》) ④行走 循陵而走(《促织》)
复
①双层的,夹层的 复道行空 ②又,再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③回答,回复 便复在旦夕(《孔雀东南飞》) ④禀报,告诉 有复于王者曰(《齐桓晋文之事》) ⑤恢复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师说》) ⑥弥补,补救 复众人之所过(《〈老子〉四章》) ⑦回来 昭王南征而不复(《左传》)
幸
①皇帝到某处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②宠幸,宠爱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鸿门宴》) ③幸亏,幸而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鸿门宴》) ④希望 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孔雀东南飞》) ⑤有幸,幸运 吾幸而得汝(《与妻书》) ⑥侥幸 其不遇祸,幸矣(《论衡》)
一
①统一 六王毕,四海一 ②数词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③一旦 黄鹤一去不复返 ④专一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⑤一体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古今异义
1、隔离 古义:遮断,遮蔽 今义:不让聚在一起,避免接触 2、直走 古义:趋向 今义:行走 3、钩心斗角 古: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 今: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4、落 古义 :所、座; 今义:下降、衰落。 5、气候 古义:文中是指情绪气氛之意 今义:是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 6、明星 古:明亮的星光; 今:指行业中做出成绩,出了名的人。 7、经营 古:指金玉珠宝等物; 今:指筹划管理或组织(企业、活动)。 8、精英 古:指金玉珠宝等物; 今:指优秀人才。 9、可怜 古:可惜; 今:怜悯,同情。
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云,名词作动词,出现了云;龙,名词作动词,出现了龙)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虹,名词作动词,出现了彩虹 ) 辞楼下殿(下,名作动,走下) 朝歌夜弦(歌、弦,名词作动词,吟唱、弹奏。朝、夜,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族秦者秦也(族,名词作动词,灭族)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鼎、玉、金、珠,把鼎,把玉,把金子,把珍珠当作。名词作动词。) 谁得而族灭(族,使...灭族,名作动,使动)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炬。放火 焦土,名词作动词,变成焦土)
意动用法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意动用法,以……为鉴) 为动用法 秦人不暇自哀(哀,为动用法,为……哀叹) 使动用法 奈何取之尽锱铢(尽,使动用法,使……尽) 副词作动词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极,副词作动词,极尽)
名词作状语
骊山北构而西折(北、西,名词作状语,向北、向西 骊山,从骊山 ,名作状) 辇来于秦(辇,名词作状语,坐辇车) 廊腰缦回(腰名词作状语,像腰带一样) 蜂房水涡(蜂房、水涡,名词作状语,像蜂房,像水涡) 日益骄固(日,名词作状语,天天地) 朝歌夜弦(朝、夜,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数词作动词
六王毕,四海一(毕,完结,指为秦国所灭;一,数词作动词,统一)
形容词作动词
蜀山兀(兀,形容词作动词,山高而秃,指山上的树木被砍伐光了)
动词作名词
燕赵之收藏(收藏,动词作名词,指收藏的金玉珍宝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