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全媒体新闻采访与写作
《全媒体新闻采访与写作》是一本适应全媒体时代要求的新闻传播学教材,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前瞻性,对于提升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的采写能力和新闻从业者的专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于2024-11-20 16:55:24全媒体新闻采访与写作
一、 绪论
新闻采写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作用
新闻采写是新闻生产的基础和核心环节
新闻采写是新闻生产的基础和核心,对新闻作品的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新闻采访的主要过程
获取新闻线索,发现新闻
新闻线索是指可能成为新闻报道对象的某种事实所传递的信息,或者是将要成为新闻报道对象所发出的信号
寻找可靠信息源,核对新闻事实的基本要素(5W+1H)
作用:是检验新闻采访成败的关键,是揭示事实真相的有效途径
(二)新闻写作的主要过程
1.按照受众需要和媒体功能定位,选择合适的报道角度
新闻眼(重要新闻点选择)的差异,即报道角度的不同,是由功能定位和受众定位决定的
2.用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新闻事实(故事化、可视化)
新闻采写是记者思想水准、职业精神和专业技能的综合体现
新闻采写关系着新闻媒体社会功能的发挥
首要功能:满足公众的新闻信息需求
重要功能:维护社会公序良俗,助推社会健康发展
取决于对新闻信息的价值判断
利益判断,利害关系评估
性质判断,新闻喜喜的本质评估
态势判断,新闻信息的走向评估
意义判断,新闻信息给社会各方面带来的影响评估
对新闻信息的价值判断的参照系是当前国家的主流价值观
当代新闻采写面临的挑战
社会变革对新闻采写的挑战
建设新时代,全媒体时代,经济全球化
直面不同群体的利益矛盾,探索真相,发挥“减压阀”作用
告知-事实真相
培养-公民意识
构筑-沟通平台
捍卫和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公平、平等、有序、理性
沟通、对话、协商
传播新技术对新闻采写的挑战
(一)解决专业新闻生产与“泛社会”新闻生产的矛盾
1.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正在重构新闻生产流程
2.有助于提升新闻产品的质量和效果
良性互动,调查与求证,让事实跑赢真相
(二)解决浅阅读、碎片化阅读、视觉化阅读与深度阅读的矛盾
经济全球化对新闻采写的挑战
(一)拥有全球视野,坚守中国立场
1.在报道中国新闻时,既要站在全球的角度看待中国发生的事,又要通过中国发生的事审视其全球的价值与意义
2.面对国际上发生的新闻事件,要勇于同西方主流媒体同台竞争,不仅要敢开“第一腔”还要“以我为主”,做出深度解读,积极争夺国际传播话语权
(二)用国际通用语言,说中国故事
1.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向世界报道真实的中国故事
2.要善于用国际通用语言来说中国故事
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新闻采写
实事求是,是新闻采写的根本原则
以人民为中心是新闻采写的基本理念
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是新闻采写的重要职责
学习新闻采写的意义与方法
意义
有助于掌握从事新闻工作的基本职业技能
有助于建立复合型的知识框架
有助于学会有效沟通与表达
有助于提升调查研究和综合判断的能力
方法
树立终身学习志向,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不断实践,知行合一
勤于思考,善于思考
强化写作训练
二、 新闻采写的特征和原则
新闻采写的主要特征
新闻采写是具有社会性的精神生产活动(本质属性)
精神生产活动
目的:满足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
功能:守望社会
社会性
社会生活是新闻采写存在的源泉和基础---底线原则
满足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是新闻采写的目的和宗旨---价值原则
守望社会是新闻采写的责任和担当---效果原则
新闻采写是具有专业性的传播行为
以逐新为本能
以客观、公正为准绳
新闻采写的基本原则
获取和呈现真实新闻信息的底线原则
两个层面
对象:实际存在的,实有其事
结果:所报道的是对事实真相的展示
注重新闻传播规律和公众利益并重的价值原则
既要尊重新闻信息传播的特点、规律,符合新闻信息传播的要求;又要合乎社会公众的需求,维护公众利益,以赢得公众的认可
讲究“传通”和社会效益双赢的效果原则
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关系
新闻采访决定新闻写作
新闻报道的来源和形成——事实
新闻报道的特点和要求——真实、准确、素材
新闻报道的具体过程
采访时沟通事实和报道的媒介 发现、采集、占有、再现素材在采访中完成
新闻写作是新闻采访的升华
寻找细纹线索、确定采访主体、选择占有材料、理出观点、提炼主题、安排结构、写作成稿
新闻采访与写作的一体化
两者相辅相成,在认识论上具有高度一致性
三、 新闻采写的主体——记者
记者的角色和职责
记者的角色(位置、行为模式)
记者的角色是由其从事的新闻事业的性质、工作特点和任务所决定的。其中,新闻事业的性质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阶级社会里的任何新闻事业都是具有阶级属性的
我国的记者角色
通过自己的新闻采写活动,及时传递新闻信息,传递党的意志和声音,反映人民群众创造的业绩和呼声,当好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当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就是通过自己的新闻采写活动,借助新闻舆论,坚持真理,揭露谬误,捍卫公共利益,当好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记者的职责(义务、责任)
采写新闻(首要职责)
各种文体、头条新闻、独家新闻
发挥分工领域主力军的作用,记者与编辑相互沟通合作
研判舆情
是什么
是价值取向判断的过程
是长期系统的工作,对舆情进行持续性的跟踪抓取,在此基础上建立舆情数据库
是临时性、紧急性的工作,具有针对性、专题性的特点
有什么要求
掌握洞察社会舆情
及时报送党和政府及其他管理部门
向编辑部及时汇报
沟通公众
紧密联系群众,加强与公众的互动;联系培养业余通讯员、新闻爱好者
怎么沟通
走访、交谈
电话、书信
社交媒体
记者的修养和职业道德
记者的修养
“识”的修养
在正确立场、实事求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基础之上,记者要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及政策水平
“学”的修养
既要有广博的知识,也要对某个行业有比较精深的知识
“才”的修养
要精通新闻业务,能熟练掌握和创造性地运用新闻采写的规律
心理素质的修养
坚忍的意志力,灵活机智的应变能力
记者的职业道德
服务公众,维护公众利益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国记者职业道德的核心
满足公众知情权,积极正确地发挥新闻的舆论监督功能,有深厚的人文关怀
忠于事实,维护新闻真实性
真诚的对待新闻事业
自觉同干扰新闻真实性的观念和行为作斗争
外部干扰:部门或地方领导人驱使逼迫记者宣扬其“政绩”,社会运行中的结构性虚伪
内部干扰:记者的急功近利,混淆文学创作和新闻报道的本质区别
注重舆论导向,坚守社会公平正义
遵纪守法,廉洁奉公
法律和纪律有禁的绝不为
坚持原则,不谋私利
记者的主体意识
信息意识
是指客观存在的信息和信息活动在人脑中的能动反映,表现为人对信息的感受力、分析判断能力和信息的创新能力
追求信息、占有信息,具有信息价值鉴别,熟练掌握信息技能的自觉意识
价值意识
人们对于客体和主体关系的能动反应
体现在: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强烈的新闻价值观,尊重新闻传播规律
受众意识
传播主体以受众为中心,尽心为受众服好务。
要求:研究受众,了解受众兴趣、爱好,满足受众信息追求,对受众负责任,引导公众“积极向上”
法治意识
参与的新闻采写活动合法,采写内容合乎法律规范,要学法、懂法、用法。
审美意识
人对审美对象的感知、感受 ,是审美心理活动进入人的思维后的意识活动
体现:要有强烈的对美的追求和渴望,有高尚的审美情趣和格调
四、 新闻采写的客体——新闻事实
新闻事实的含义与特性
新闻事实的含义
新闻事实是指合乎新闻传播要求的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
新闻事实的特性
现实性(本质属性)
在事实发生、发现的时间上,新闻事实是“现时”时态下呈现的
“现状”状态下呈现的
地理空间、心理空间
异常性(呈现形态)
不一般、不寻常+非常态,视角别具一格
有效性(价值层面)
认知价值(目的)—适应外部环境
兴趣价值(动力)—获取新知,沟通情感
道义价值(深层)—分析、判断体悟出一定道理
新闻事实的识别
新闻事实的识别取决于记者的新闻敏感
新闻敏感(新闻眼、新闻鼻)是指记者敏锐地发现、鉴别和预见新闻事实的能力
作用
能迅速发现新闻事实
准确地鉴别新闻事实的价值所在及价值的大小
对某些重大新闻事实作出科学的预见
新闻敏感从何而来
职业认知、知识水平和经验积累
来自高度的职业责任感
来自对形势以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的透彻了解
来自对实际情况、知识、资料的积累与研究
新闻事实的识别方法
1.变动的范围与规模(显著&重要)
2.变动的顺序与次数(首变&独变)
3.变动的过程与速度(急变&突变)
新闻事实的选择依据
新闻价值(新闻事实&受众需求)
1.新鲜性:与发生与传播的时间差成反比;同信息新意程度成正比
2.重要性:事件社会影响面大;人、事知名度高
是决定新闻价值大小和有无的关键因素,也是有别于资产阶级新闻价值观和体现社会主义新闻价值观特色的主要因素
3.接近性:地理空间上接近;心理上接近
4.趣味性:情感上吸引
与思想性密切相关,融入知识性之中,讲究人情味
媒体定位
受众定位(确定媒体的目标受众群)
功能定位(媒体担负的职能和所要发挥的作用)
社会责任
是新闻采写者对自己所从事的新闻传播这一职业的责任担当,是新闻采写者基于一定的政治立场、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在内心信念和道德责任感的驱使下,自觉履行的对新闻事实、对受众和社会的应尽职责。
真实、准确、客观地呈现新闻事实
注重舆论引导,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五、 新闻采写的成果——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的主要特点
一、及时披露新闻信息
(一)讲究时间性(技术发展、市场需要、社会效果)
事实发生或变动与公开传播间的时间差越短,信息传播的价值也就越高
今天新闻(Today News Today,TNT),即时新闻(Now News Now,NNN)
(二)运用新闻由头保证时效
新闻由头,也叫新闻引子,是指新闻信息报道的依据或理由
事件类新闻信息,一般借助突出事实发生或变动的时间点来显示新闻由头
非事件类新闻信息,常常借助事实进程中的最新情况或最新动向作为新闻由头
二、真实反映报道对象
(一)准确反映
新闻报道一定要符合报道对象的本来面目,要有“求实”意识
报道实践中要做到采用最权威的信息来源,核对
(二)全面反映
事物存在的性质、价值、意义,通常都是由这些“联系”决定的,全面呈现事实信息中的各种联系
三、客观、公正呈现新闻真实(内容上贯彻意见,形式上隐藏)
(一)强调事实与意见分开,注重用事实说话(寓意见于无形)
(二)强调平衡性原则,注重展示新闻事件各方面的主张(坚守中立立场)
(三)强调交代信息来源,注重表明信息出处(彰显可信性)
新闻报道的构成要件
新闻事实(信息主体)
新闻事实五要素5W(+1H)
种类
政治生态、财经金融、文学文化、体育赛事、科教文化、国防军事、大国外交、社会生活
报道立意(中心思想)
1.既要“接地气”,又要“高远”
2.精心选择新闻角度
文本结构(叙述逻辑)
1.以事实素材重要程度来排列的倒金字塔结构
最重要的放在开头导语部分,按重要程度递减
一句话一段,一段一个事实,从最重要的一段写起
2.以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来排列的故事性结构
按新闻事件发生、发展、高潮和结束这一顺序来安排新闻事实材料
3.以事件引发的追问来排列的解读性结构
以新闻事实做引导,通过分析、预测其产生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来安排新闻报道中的相关事实材料
背景材料(原因条件)
作用
1.有助于受众全面、完整地理解新闻事实
2.有助于巧妙地表现记者的立场、观点
3.有助于凸显报道的新闻价值,引起受众的关注
运用
对比性材料
说明性材料
注释性材料
注意:
紧扣报道立意,与新闻事实的呈现融为一体
确保准确无误,切记失实或片面
注重少而精,防止喧宾夺主
灵活运用,避免“削足适履”
新闻语言(呈现载体)
基本要求
具体形象、准确鲜明、简练生动、通俗易懂
应注意的问题
坚守政治底线
处理好传承与创新关系
坚守法律与社会伦理底线
叙事笔法(方法技巧)
陈述笔法(事件性的硬新闻写作)、夹叙夹议笔法(陈述为主,辅以评论或评析)、散文笔法(白描和细描)
新闻报道的文体类型
消息
是以简洁、明快的方式向公众报道最新发生的新闻事实信息
分类
简讯消息、动态消息、综合消息
共性
强调时效性,注重迅速、及时地呈现新闻事实
强调精练,注重简要、概括地呈现新闻事实
强调“先入为主”,多用“倒金字塔”结构呈现新闻事实
通讯
较之消息,通讯所呈现的新闻事实更为具体、详尽
根据报道对象
人物、事件、工作、旅游通讯
根据表达方式
叙事论述型、调查分析型、谈话实录型通讯
特性
注重报道内容的细化、具体化
注重报道主题的提炼
注重讲好故事
注重细节的展现
注重表达手法的多样化
特写
是一种专门描绘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的富有特征的一个片段或一个侧面的新闻文体,也称特稿
分类
事件、人物、场景特写
共性
着力捕捉有意义的瞬间
着力展现精彩的现场场面
着力描写生动的细节
其他报道样式
精确新闻(社会调查法)
是一种运用社会科学的方法来呈现新闻事实的报道样式
起源于西方媒体上的民意调查和调查报告
类型和特点
描述性精确新闻,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转狂、过程和特征进行客观、准确的描述来报道新闻
解释性精确新闻,目的在于说明产生社会现象的原因、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或后果,探寻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解释现象的产生和变化
特点:用数字说话,更加准确、客观
数据新闻
也称大数据新闻,借助媒体融合的趋势,从网络媒体进入传统媒体
特征
依托互联网时代的大数据技术
落脚点是以事实为核心的“新闻”,重在“用事实说话”
高度重视可视化应用
写作篇
六、 新闻发现
新闻发现的意义
没有发现就没有新闻
新闻发现,是新闻采写者对事实信息的价值传播和最终表达方式(形式+时机)的率先认知。实质上是一种新闻价值评价。在新闻事件,记者能否采写出合格的新闻,关键在于是否具有新闻发现的能力,没有发现就没有新闻
新闻发现是新闻采写的前提
从新闻生产流程来看,任何一篇新闻报道,都是先有新闻采写者“发现”,而后才进入新闻采写的具体生产环节的。
新闻发现的目标和依据
新闻发现的目标
首先,在事实的海洋中,找出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
其次,根据这个事实发现或创造出新闻作品的最佳表达方式
因此,记者在新闻发现过程中应始终保持双重目标的搜寻,既要搜索试试信息的价值点,也要搜寻和创造报道的最佳表达方式
新闻发现的依据
依据:
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自身所在媒体定位,社会热点、受众需求,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
“吃透两头”,即记者的新闻发现既要符合“上头”精神,符合中央当下的方针政策,符合媒体当下的报道思想以及选题倾向;又要合乎“下头”的需求和动向,满足受众需求,关注百姓呼声,回应当下的社会问题和社会舆情。
人们不一定能真实地、客观地意识到有机体实际存在的状态,人们以为自己需要的,不一定真是自己需要的——实际存在状态
新闻媒体和新闻采写者,一定要密切关注受众的“实际存在状态”,从中及时发现社会上新发生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苗头;学会自己独立观察,秒混那些领导层尚未重视的、在社会上还未引发群众关注但却是“普遍性”的问题。
新闻发现的动态过程
记者的“前发现”状态
快速寻找新闻线索、了解事实真相、确立评价视角、获取事实信息、决策报道方案、选择旨在使新闻价值最大化和受众接受最大化的表达方式
是记者的新闻素养所营造的心理背景系统。它是记者新闻发现的内在驱动力,能引发记者新闻发现的兴趣,并具有一定的价值倾向和价值标准,对发现对象作出相应的评判,同时也会使记者的发现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
新闻发现的关键节点
准备阶段(“前发现状态”)
灵感阶段(关键阶段,是新闻事实与意义交汇点)
价值取向和主题信息
印证阶段(借助集中思维确定采访选题)
假设成立,按预测传播价值报道
预测不和,重新寻找并确认价值点
新闻发现的实践情景
1.不同空间情境对新闻发现的影响
空间指的是离新闻事件现场的远近,亲临新闻事件现场,记者会受到现场画面等感性刺激,增加了新闻发现灵感的产生概率
2.不同时间情境对新闻发现的影响
事实发生与记者采访之间的时间间隔,会给新闻发现带来影响。记载着抢在新闻事实刚发生后就去采访,把新鲜的感觉变成独特的评价视角传递给受众
3.不同情感对新闻发现的影响
记者对事实信息坐新闻价值评价是,时常会受到自身情感的影响
有利:对信息接受和选择发挥过滤作用,从而影响并决定着发现的导向。激发记者的感知能力、职业能力、理解能力、体验能力和判断能力
不利:影响对事实的理性评价,影响新闻发现的公正性
新闻发现的方法
预设与求证
预设:预测事实真相+预设传播价值(报道主题)
线索可靠性,预示何种性质的事实,最值得挖掘的线索
最有传播价值的主题,契合近期报道目标、思想,采访有无可行性及成本
求证:求证事实真相+确认传播价值(报道主题)
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先发散后集中
寻觅悟性事实
即生动形象又包含意义与价值,易使受众产生“感悟”的事实
感性事实(可感而非抽象)
带理性色彩(可悟,能够说明问题)
首次发现与再次发现
七、 新闻选题与采访策划
新闻选题与采访策划的内涵及作用
新闻选题的内涵与作用
内涵:指新闻采访的"题材”,即新闻采访的主要对象和内容,它涉及采访什么,从哪个方面或哪个角度进行采访等问题
分类
社会领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
事实类型:动态事实选题、深度事实选题、人物新闻选题....
事实属性:正面报道选题、负面报道选题
新闻选题的确定
不同事实—纵向串联事实/横向串联事实
同一事实的不同侧面/不同阶段/不同层面(动态报道、深度报道)
作用
重大选题扩大提升媒体的社会功能
宣传功能:政策解读、经验收集、舆论回应
信息汇总:政治经济、文化生活
环境监测:新动向、新问题、新矛盾
优质选题模塑并影响媒体公信力
拟态世界与现实世界吻合(可信度)
好的传播效果(影响力)
采访策划的内涵与作用
内涵:也称报道策划,是指对具体的采访活动进行规划和设计,以取得预期效果。
作用
有利于生产出具有强传播力的高质量的新闻作品,提升媒体市场竞争力
有利于提高记者的新闻报道专业水准和职业创造力,增强其职业成就感
误区:是对报道的设计和谋划,而不是为了报道而对新闻事实的发生进行设计和创造
新闻选题的确定
筛选与搜寻事实
选择报道角度
关注报道效果
明确报道体裁
采访策划的原则与方法
基本原则
主要方法
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