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最新一级注册建筑师全六科知识点汇总
全六科知识章节汇总,方便复习,建立自己的体系,内容丰富,要点梳理,结构清晰,非常值得学习!让你事半功倍,学习更高效!
编辑于2024-12-01 01:01:25一级建筑师, 暖通,包含传统空调冷热源、可再生能源空调冷热源、空调水系统、其他分类等,介绍详细,描述全面,希望对感兴趣的小伙伴有所帮助!
全六科知识章节汇总,方便复习,建立自己的体系,内容丰富,要点梳理,结构清晰,非常值得学习!让你事半功倍,学习更高效!
中国上古时代的创世神话和炎黄子孙的由来,都是古代人民对宇宙和人类起源的独特解释和传承。中国上古时代的创世神话是一段丰富多彩、充满想象的历史传说。脑图展示了从炎帝到黄帝,再到后续五帝的历史脉络。炎帝,他是中国上古时代的重要人物,被尊为农业的始祖。炎帝的后代中,特别提到了他的女儿们:女娲、伏美氏和神衣氏,这些人物在中国古代神话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女娲补天的传说广为人知。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一级建筑师, 暖通,包含传统空调冷热源、可再生能源空调冷热源、空调水系统、其他分类等,介绍详细,描述全面,希望对感兴趣的小伙伴有所帮助!
全六科知识章节汇总,方便复习,建立自己的体系,内容丰富,要点梳理,结构清晰,非常值得学习!让你事半功倍,学习更高效!
中国上古时代的创世神话和炎黄子孙的由来,都是古代人民对宇宙和人类起源的独特解释和传承。中国上古时代的创世神话是一段丰富多彩、充满想象的历史传说。脑图展示了从炎帝到黄帝,再到后续五帝的历史脉络。炎帝,他是中国上古时代的重要人物,被尊为农业的始祖。炎帝的后代中,特别提到了他的女儿们:女娲、伏美氏和神衣氏,这些人物在中国古代神话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女娲补天的传说广为人知。
1、设计前期与场地
第一章 设计前期与场地选择
第一节 设计前期相关知识
一、设计前期概述
二、基本建设程序
三、投资决策阶段的工作
四、建设项目的合约类型
五、建筑工程设计招标投标
六、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
七、项目申报与审批程序
八、施工阶段的设计管理与配合
第二节 建筑经济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一、经济分析简述
二、建设工程计价
三、建设工程造价
四、建筑安装工程费
五、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第三节 建筑师的业务范围与要求
一、UIA对建筑师的定义及要求
二、我国对建筑师的定义及要求
三、AIA对建筑师服务范围的要求
第四节 城乡规划与城市设计
一、现代城市规划思想
二、国土空间规划
三、城乡规划
四、规划条件
五、城市设计
六、城市更新与老旧小区改造
七、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八、风景名胜区
九、自然保护区
十、自然保护地体系
十一、其他相关技术规范
第五节 场地选择
一、民用建筑分类及设计使用年限
二、场地选择的原则与相关法规
三、场地选址要点及基础资料收集
四、民用建筑选址基本规定
五、公共建筑场地选址
六、居住建筑场地选择
七、场地选择参考资料
第二章 建筑策划
第一节 建筑策划概述
一、建筑策划理论
二、建筑策划的定义
三、建筑策划的阶段
四、建筑策划的领域
第二节 建筑策划内容与方法
一、建筑策划内容概述
二、建筑策划方法及后评估
三、专项统筹
四、建设周期补充说明
五、经济分析、投资规模
六、项目交付、项目运营
第三节 绿色与可持续发展
一、绿色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二、绿色生态城区
三、海绵城市
四、绿色建筑
五、自然环境保护与规划
六、环境影响评估
第三章 场地设计
第一节 地形、气象、气候、日照、地址及防灾
一、场地地形及地形分析
二、气象、气候、日照
三、地质
四、地震及抗震防灾
第二节 场地分析与布局原则
一、场地分析
二、城市规划控制要素
三、场地总体布局原则
第三节 出入口、道路、停车场(库)、城市广场
一、出入口、道路
二、公共停车场与城市广场
三、停车库
四、建筑室外活动场地及设施
五、无障碍设计
第四节 竖向设计、管线综合
一、竖向设计
二、管线布置
三、综合管廊
第五节 园林绿化设计
一、园林绿化设计概述
二、绿地分类
三、绿化设计基本要求
四、城市防护绿地设计
五、绿化布置与种植设计
六、铺装设计
第六节 制图标准及设计深度
一、《总图制图标准》GB/T 50103-2010
二、《城市规划制图标准》CJJ/T 97-2003(略)
三、总平面图设计深度
第七节 工程测量与勘探
一、工程测量
二、工程勘察
三、建筑边坡与基坑工程
6、建筑方案设计
第一章 应试准备
第一节 2021年版考试大纲解读
第二节 应试条件具备
第三节 考前复习方法
第二章 应试方法技巧
第一节 审题方法
第二节 设计方法
第三节 绘图方法
第四节 应试技巧
第五节 临考忠告
第六节 实物点评
第三章 历年真题与设计演示
第一节【2003年】小型航站楼
第二节【2004年】医院病房楼
第三节【2005年】法院审判楼
第四节【2006年】城市住宅
第五节【2007年】厂房改造(体育俱乐部)
第六节【2008年】公路汽车客运站
第七节【2009年】中国驻某国大使馆
第八节【2010年】门急诊楼改扩建
第九节【2011年】图书馆
第十节【2012年】博物馆
第十一节【2013年】超级市场
第十二节【2014年】老年养护院
第十三节【2017年】旅馆扩建
第十四节【2018年】公交客运枢纽站
第十五节【2019年】多厅电影院
第十六节【2020年】遗址博物馆
第十七节【2021年】学生文体活动中心
第十八节【2022年5月】考试测评综合楼
第十九节【2022年12月】数据应用科普中心
5、建筑经济施工与设计业务管理
第一章 建筑经济
第一节 建筑程序与工程造价的确定
一、建设项目及其组成
二、工程建设程序
三、建设工程造价的确定
第二节 建设项目投资的构成
一、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组成和计算
二、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的构成
三、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的构成
四、预备费、建设费利息和流动资金
第三节 工程项目投融资
一、工程项目的资金来源
二、项目资金筹措
三、债务资金筹措
四、工程项目融资方式
五、资金成本
第四节 策划阶段的投资控制
一、建设工程全过程投资控制
二、项目建议书
三、可行性研究
四、建设项目投资估算
第五节 建设工程技术经济分析
一、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评价
二、不确定性分析
三、建筑工程技术经济指标
四、价值工程
第六节 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
一、设计方案的经济必选
二、限额设计
三、建设项目设计概算的编制
四、施工图预算的编制
第七节 招标投标阶段的投资控制
一、建设项目的招标投标
二、 工程量清单计价
第八节 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
一、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
二、施工预算
三、工程变更
四、施工阶段投资控制的工作内容
五、工程索赔
第九节 工程预算、竣工决算与建设项目后评价
一、工程预算
二、竣工决算
三、建设项目后评价
第二章 施工质量验收
第一节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规定
一、质量验收的几个基本概念
二、质量验收的基本规定
三、质量验收的划分
四、质量验收的要求与不合格的处理
五、质量验收的程序和组织
第二节 砌体工程
一、砌筑材料
二、砌体工程施工
三、砌体冬期施工
第三节 混凝土结构工程
一、模板工程
二、钢筋工程
三、预应力工程
四、混凝土工程
五、现浇结构施工
六、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
七、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的尸体检验与验收
第四节 钢结构工程
一、钢结构的材料
二、钢结构的连接
三、零部件加工与租拼
四、钢结构安装工程
五、涂装工程
六、钢结构分部竣工验收要求
第五节 防水工程
一、基本规定与要求
二、地下防水工程
三、屋面防水工程
第六节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
一、基本规定
二、抹灰工程
三、外墙防水工程的验收
四、门窗工程
五、吊顶工程
六、轻质隔墙工程
七、饰面板、饰面砖工程
八、幕墙工程
九、涂饰工程
十、裱糊与软包工程
十一、细部工程
第七节 建筑地面工程
一、基本规定
二、地面基层铺设
三、地面面层铺设
第三章 设计业务管理
第一节 注册建筑师管理的有关规定
一、注册建筑师的考试
二、建筑师的注册
三、注册建筑师的执业
四、注册建筑师的继续教育
五、注册建筑师的权利、义务与责任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建筑师条例》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建筑师条例实施细则》
第二节 设计文件编制的有关规定
一、编制设计文件的原则
二、编制设计文件的依据
三、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有关规定
四、修改设计文件的有关规定
五、对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文件涉及新技术、新材料内的审定
第三节 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有关规定
一、《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的有关规定
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
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
四、《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
五、《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第四节 与工程勘探设计有关的规定
一、我国法规的基本体系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四、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发包与承包的有关规定
五、设计项目招标投标的有关规定
六、设计企业资质资格管理的有关规定
七、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编 合同
九、《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十、《城市设计管理办法》
十一、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
十二、《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管理暂行规定》
十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第五节 房地产开发程序
一、概述
二、房地产开发程序
第六节 工程监理的有关规定
一、监理的由来与发展
二、监理的任务及工作内容
三、监理单位的资质与管理
第七节 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和施工阶段合同管理
一、施工招标投标管理
二、施工阶段合同管理
第八节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
一、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二、工程总承包管理
三、工程保险
第九节 建筑使用后评估
一、建筑使用后评估基本概念
二、建筑使用后评估的有关规定
第十节 行业发展要求
一、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二、全过程咨询服务
4、建筑材料与构造
第一章 建筑材料
第一节 材料科学知识与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一、材料科学知识
二、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第二节 气硬性无机胶凝材料
一、石灰
二、建筑石膏
三、水玻璃
四、菱苦土
第三节 水泥
一、硅酸盐水泥
二、惨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
三、通用硅酸盐水泥的选用
四、通用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性质
五、水泥的贮存
六、通用水泥的质量等级
七、其他品种水泥
第四节 混凝土
一、普通混凝土组成材料的技术要求
二、普通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
三、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四、其他品种混凝土
第五节 建筑砂浆
一、砂浆的技术性质
二、抹面砂浆
第六节 墙体材料
一、烧结类墙体材料
二、非烧结类墙体材料
第七节 建筑钢材
一、钢材的分类
二、建筑钢材的主要力学性能
三、影响建筑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
四、建筑钢材的标准与选用
五、建筑钢材的防锈与防火
第八节 木材
一、木材的分类与构造
二、木材的主要性质
三、木材的干燥、防腐与防火
四、木材的应用
第九节 建筑塑料与胶粘剂
一、高分子化合物基本知识
二、塑料
三、胶粘剂
第十节 防水材料
一、沥青的分类
二、石油沥青
三、煤沥青
四、改性石油沥青
五、防水材料
第十一节 绝热材料与吸音材料
一、绝热材料
二、吸音材料
三、隔音材料
第十二节 装饰材料
一、装饰材料的定义及选用
二、装饰材料的种类
三、无机装饰材料
子主题
四、有机装饰材料
五、建筑内部装修材料的耐火等级
第十三节 绿色建材与绿色建筑设计对材料的要求
一、绿色建筑材料
二、绿色乡土材料
三、绿色建材生产
四、绿色建筑设计对材料的要求
第二章 建筑构造
第一节 建筑构造综述
一、学科特点
二、建筑的本质
三、建筑构造的研究对象
四、建筑物的构造组成
五、建筑构造设计的基本原则
六、建筑物的分类
七、建筑物的等级
八、《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55037-2022
九、《民用建筑通用规范》GB55031-2022
第二节 地基、基础和地下室构造
一、《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
二、地基
三、基础埋深的确定原则
四、基础的种类
五、地下室的有关问题
第三节 墙体构造
一、墙体的分类
二、墙体的保温与节能构造
三、建筑工程抗震构造
四、墙体的隔声构造
五、墙体的细部构造
六、隔断墙的构造
七、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构造
第四节 楼板、建筑地面、路面构造
一、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梁的尺寸
二、预支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构造
三、建筑地面构造
四、关于路面的一些问题
五、阳台和雨蓬的构造
第五节 楼梯、电梯、台阶和坡道构造
一、楼梯的有关问题
二、楼梯的细部尺寸
三、楼梯的防火要求
四、板式楼梯与梁式楼梯
五、楼梯的细部构造
六、台阶与坡道
七、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
第六节 屋顶构造
一、屋顶的基本类型
二、平屋顶的构造
三、瓦屋顶(坡屋顶)的构造
四、玻璃采光顶
五、太阳能光伏系统
第七节 门窗选型与构造
一、门窗概述
二、门窗的设计
三、门窗的安装构造
四、建筑遮阳
五、特殊门窗
第八节 建筑工业化的有关问题
一、建筑工业化
二、建筑魔术协调标准
三、装配式建筑构造
第九节 建筑装饰装修构造
一、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
二、装饰装修工程做法要求汇总
三、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及防水要求
第十节 高层建筑和幕墙构造
一、高层建筑简介
二、幕墙专题介绍
第十一节 变形缝构造
一、变形缝概述
二、变形缝的设置要求
三、变形缝构造
第十二节 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和无障碍设计的构造措施
一、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的构造要点
二、建筑物的无障碍设计
第十三节 绿色建筑材料与构造
一、总则
二、术语
三、基本规定
四、 5类指标控制项与评分项
五、提高与创新
3、建筑结构 建筑物理与设备
上册
第一章 结构力学
第一节 静力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一、静力学基本知识
二、 静力学基本方法
三、简单桁架的解法
第二节 静定梁的受力分析、剪力图和弯矩图
一、截面法求指定x截面的剪力V,弯矩M
二、直接法求V、M
三、快速作图法
四、叠加法作弯矩图
第三节 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剪力图与弯矩图
一、多跨静定梁
二、静定钢架
三、三铰钢架
四、三铰拱
五、应力、惯性矩、极惯性矩、截面模量的概念
六、杆的四种基本变形
七、静定结构的基本特征
第四节 超静定结构
一、平面体系的集合组成分析
二、超静定结构的特点和优点
三、超静定次数的确定
四、用力法求解超静定结构
五、利用对称性求解超静定结构
六、多跨超静定结构连续梁的活载布置
第五节 压杆稳定
第二章 建筑结构与结构选型
第一节 概述
一、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
二、建筑结构基本构件
第二节 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体系
一、多层砌体结构
二、框架结构
三、剪力墙结构
四、框架—剪力墙结构
五、筒体结构
六、复杂高层建筑结构
七、混合结构
八、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的设置要求
第三节 单层厂房的结构体系
一、单层工业厂房的结构形式
二、单层工业厂房的柱网布置
三、单层工业厂房围护墙
四、单层工业厂房的屋盖结构
五、单层厂房的柱间支撑
第四节 大跨度空间结构
一、桁架
二、拱与薄壳
三、空间网格结构
四、索结构
第三章 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
一、术语
二、基本要求
三、安全等级与设计工作年限
四、作用和作用组合
第二节 极限状态设计原则
一、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三、耐久性极限状态
四、结构重要性系数Yo
第三节 建筑结构作用
一、永久作用
二、楼面和屋面活荷载
三、雪荷载和覆雪荷载
四、风荷载
五、温度作用
第四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一节 概述
一、钢筋混凝土的基本概念
二、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
三、钢筋的种类及其力学性能
四、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
第二节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一、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三、扭曲截面承载力计算过
第三节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一、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验算
二、受弯构件挠度的验算
三、裂缝的形成、控制和宽度验算
第四节 耐久性及防连续倒塌的设计原则
一、耐久性设计
二、防连续倒塌的设计原则
三、即有结构设计原则
第五节 构造规定
一、伸缩缝
二、混凝土保护层
三、钢筋的锚固
四、钢筋的连接
五、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
第六节 结构构件的基本规定
一、板
二、梁
三、柱
四、墙
五、叠合结构
六、装配式结构
七、预埋件及连接件
第七节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
一、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原理
二、预应力混凝土的种类、方法和材料
三、张拉控制应力和预应力损失
第八节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
一、混凝土板
二、钢筋混凝土梁
第九节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
一、一般原则
二、加固材料
三、加固方法
第五章 钢结构设计
第一节 钢结构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一、钢结构的特点
二、钢结构的应用范围
三、钢结构的设计内容
第二节 钢结构材料
一、钢材性能
二、影响钢材机械性能的主要因素
三、钢材的种类、选择和规格
第三节 钢结构的计算方法与基本构件设计
一、钢结构的计算过方法
二、 基本构件设计
第四节 钢结构的连接
一、钢结构的连接方法
二、焊接连接的构造和计算
三、螺栓连接的构造与计算
第五节 构件的连接构造
一、次梁与主梁的连接
二、梁与柱的连接
三、柱脚
第六节 钢屋盖结构
一、钢屋盖结构的组成
二、钢屋架
三、钢屋盖的支撑
第七节 钢管混凝土结构
第八节 钢结构加固设计
一、一般原则
二、加固材料
三、加固方法
第六章 砌体结构设计
第一节 砌体材料及其力学性能
一、砌体分类
二、砌体材料的强度等级
三、砌体的受力性能
四、砌体的受拉、受弯和受剪性能
第二节 砌体房屋的静力计算
第三节 无筋砌体构件承载力计算过
第四节 构造要求
一、墙、柱的允许高厚比
二、一般构造要求
三、防止或减轻墙体干裂的主要措施
第五节 圈梁、过梁和挑梁
一、圈梁
二、过梁
三、挑梁
第六节 砌体结构加固设计
一、一般原则
二、加固材料
三、加固方法
第七章 木结构设计
第一节 木结构用木材
一、木结构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二、木结构用材的种类及分类
三、木材的力学性能
四、影响木材力学性能的因素
第二节 木结构构件的计算
一、木结构的设计方法
二、木结构构件的计算
第三节 木结构的连接
第四节 木结构防火和防护
第五节 其他
第八章 建筑抗震设计基本知识
第一节 概述
一、名词术语含义
二、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和设防标准
三、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四、场地、地基和基础
五、地震作用
第二节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一、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
二、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砌体房屋
三、多层和高层钢结构房屋
四、混合结构设计
五、单层工业厂房
六、空旷房屋和大跨屋盖建筑
七、土、木、石结构房屋
八、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
九、非结构构件
十、地下建筑
第九章 地基与基础
第一节 地基、基础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
第二节 地基土的基本知识
一、有关名词术语
二、地基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
第三节 地基岩石的分类及工程特性指标
一、岩石的分类
二、工程特征指标
第四节 地基与基础设计
一、地基基础设计
二、山区地基
三、软弱地基
四、基础
下册
第十章 建筑热工与节能
第一节 传热的基本知识
一、传热的基本概念
二、传热的基本方式
三、 维护结构的传热过程
四、湿空气
第二节 热环境
一、室外热环境
二、建筑气候区划
三、建筑热工设计区划
四、室内热环境
第三节 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原理及计算
一、稳定传热
二、周期性不稳定传热
第四节 围护结构的的保温设计
一、建筑保温综合处理的基本原则
二、冬季热工计算参数
三、围护结构保温设计的依据和目的
四、非透光围护结构的保温设计
五、透光围护结构的保温设计
六、地面的保温设计
七、地下室的保温设计
八、传热异常部位的保温设计
第五节 外围护结构的防潮设计
一、围护结构的蒸汽渗透
二、非透光围护结构热桥部位的防潮设计
三、外围护结构内部冷凝的检验
四、防止和控制冷凝的措施
五、夏季结露与防止措施
第六节 建筑日照
一、日照的作用与建筑对日照的要求
二、日照的基本原理
三、棒影图的原理及应用
第七节 建筑防热设计
一、热气候的类型及其特征
二、室内过热的原因和防热的途径
三、夏季热工计算参数
四、非透光围护结构的隔热设计
五、建筑遮阳
六、透光围护结构的隔热设计
七、自然通风的组织
八、自然能源利用与防热降温
第八节 建筑节能
一、《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
二、居住建筑节能设计
三、公共建筑节能设计
四、工业建筑节能设计
五、建筑节能的检测、评价标准
六、有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几个问题
七、被动式太阳能建筑
八、近零能耗建筑
第十一章 建筑光学
第一节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一、光的特性和视觉
二、基本光度单位及应用
三、材料的光学性质
四、可见度及其影响因素
五、颜色
第二节 天然采光
一、光气候和采光系数
二、窗洞口
三、采光设计
四、采光计算与检测
五、采光节能
第三节 建筑照明
一、电光源的种类、特性与使用场所
二、灯具
三、室内照明
四、室外照明
五、照明节能
第十二章 建筑声学
第一节 建筑声学基本知识
一、声音的基本知识
二、声音的计量
三、声音的要素和声源的指向性
四、人的主观听觉特性
第二节 室内声学原理
一、自由声场
二、 混响和混响时间
三、室内声压级和混响半径
四、、房间共振和共振频率
第三节 材料和结构的声学特性
一、吸声材料和吸音结构
二、空气声的隔音
三、振动的隔离
四、撞击声的隔绝
五、隔振器及隔振元件
六、声反射和反射体
第四节 室内音质设计
一、音质的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指标
二、音质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三、各类建筑的声学设计
第五节 噪音控制
一、环境噪音的来源和危害
二、噪音评价
三、噪音的允许标准
四、城市噪音控制
第十三章 建筑给水排水
第一节 建筑给排水系统
一、任务
二、分类与系统设置
三、组成
四、给水方式
五、所需水量和水压
六、增压与贮水设备
七、管道布置与敷设
八、卫生器具、管材、附件与水表
九、特殊给水系统
第二节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
一、组成
二、分类
三、热源的选择
四、加热设备
五、供水方式
六、系统设置要求
七、热水用水水质、定额与水温
八、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
九、饮水供应
第三节 水污染的防治及抗震措施
一、水质污染的现象及原因
二、防止水质污染的措施
三、抗震措施
第四节 建筑消防系统
一、民用建筑类型
二、 消火栓给水系统
三、自动灭火系统
四、增压贮水设备
五、其他设置要求
第五节 建筑排水系统
一、组成与排水体质
二、排水定额与最小管径
三、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四、通气管道布置与敷设
五、污废水提升与局部处理
第六节 建筑雨水系统
一、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二、小区雨水排水系统
三、 雨水控制与利用要求
第七节 建筑节水
一、建筑节水途径与措施
二、建筑节水器具与设备
三、建筑中水系统
第十四章 建筑暖通空调与动力
第一节 供暖的热源、热媒及系统
一、供暖热源
二、供暖热媒
三、供暖系统
第二节 空调冷热源及水系统、可再生能源利用
一、传统空调冷热源
二、可再生能源空调冷热源
三、空调水系统
第三节 机房主要设备及管道的空间要求
一、锅炉房、主要设备及管道的空间要求
二、制冷机房、主要设备及管道的空间要求
三、空调通风机房、主要设备及管道的空间要求
四、防排烟机房、主要设备及管道的空间要求
第四节 通风系统、空调系统及其控制
一、通风系统及其控制
二、空调系统及其控制
第五节 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系统运行节能的关系
一、一般节能要求
二、防热、防潮、自然通风、遮阳
第六节 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技术
一、节能限定
二、节能技术
第七节 建筑防火排烟
一、防排烟概念
二、防烟设计
三、排烟设计
四、燃油燃气锅炉设置
五、通风空调风管材质
六、防火阀
七、通风空调系统防火要求
第八节 暖通空调系统能源种类及安全措施
一、暖通空调系统能源种类
二、能源安全措施
第九节 燃气的供应及安全应用
一、管道和调压设施
二、燃具和用气设备
第十五章 建筑电气
第一节 供配电系统
一、电力系统
二、供电的质量
三、电力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
四、电压选择
第二节 建筑电气设备用房
一、建筑电气设备用房组成及设置要求
二、配变电设备
三、变电所位置及配电变压器的选择
四、变电所型式和布置
五、变电所对其他 专业的要求及设备布置
六、柴油发电机房及蓄电池室
第三节 民用建筑的配电系统
一、配电方式
二、配电系统
三、配电线路
第四节 电气照明
一、照明的基本概念
二、照度标准分级
三、照明质量
四、照明方式与种类
五、光源及灯具
六、照度计算
七、电气照明系统
第五节 电气安全和建筑物防雷
一、安全用电
二、建筑物防雷
三、接地系统
四、等电位联结
第六节 火宅自动报警系统
一、火宅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及设置场所
二、系统形式的选择
三、报警区域和探测区域的划分
四、消防控制室
五、消防联动控制
六、火宅探测器的选择
七、系统设备的设置
八、住宅建筑火宅报警系统
九、系统供电
十、布线
十一、高度大于12m的空间场所的火宅自动报警系统
第七节 建筑智能化系统
一、系统组成及功能要求
二、 智能化系统设计
三、综合布线
第八节 常用电气设备
一、交流电
二、直流电
三、交、直流电转换
四、变压器与电动机
五、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
六、低压配电线路保护电器
第九节 太阳能光伏发电
一、太阳能光伏系统
二、太阳能光伏应用
2、建筑设计(知识题)
第一章 建筑设计原理
第一节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一、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
二、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
三、公共建筑的造型艺术
四、公共建筑的技术与经济问题
五、公共建筑的无障碍设计
第二节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
一、住宅套型与家庭人口构成
二、住宅套型设计
三、住宅建筑类型的特点与设计
四、公寓、宿舍建筑设计
五、老年人住宅与适老化设计
六、保障性住房设计
第三节 建筑构图原理
第四节 建筑设计程序及深度
第五节 室内设计原理
第六节 建筑色彩知识
第七节 绿色建筑
第八节 环境心理学
第九节 即有建筑改造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一、即有建筑维护与改造的总体原则
二、功能空间改造
三、安全性改造
四、维护结构节能改造
五、即有建筑设施设备改造
第二章 中国建筑史
第一节 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
一、原始社会时期(6、7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
二、奴隶社会时期(公元前21世纪~476年)
三、封建社会初期(475~581)
四、封建社会时期(581~1279)
五、封建社会后期(1279~1911)
第二节 中国古代建筑知识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二、城市
三、宫殿
四、坛庙
五、陵墓
六、宗教建筑
七、住宅
八、园林
九、构造、部件及装修
十、其他
第三节 中国近现代建筑
一、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历程
二、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历程
三、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第三章 外国建筑史
第一节 古埃及建筑
第二节 古西亚建筑
第三节 古希腊建筑
第四节 古罗马建筑
第五节 拜占庭建筑
第六节 西欧中世纪建筑
第七节 中古伊斯兰建筑
第八节 文艺复兴建筑与巴洛克建筑
第九节 法国固定点主义建筑与洛可可风格
第十节 资产阶级革命至19世纪下半叶的西方建筑
第十一节 10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的西方建筑
第十二节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现代主义建筑形成与发展时期
第十三节 二战后20世纪40~70年代的建筑思潮——现代建筑派的普及与发展
第十四节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第十五节 外国城市发展历程及规划理论
第四章 建筑遗产保护
第一节 建筑遗产保护的国际组织与重要宪章
一、国际组织
二、重要宪章
第二节 中国的建筑遗产保护
一、中国建筑遗产的分类
二、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条例
第三节 中国世界遗产名录和历史文化名城
一、中国世界遗产名录
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第五章 城市规划与设计
第一节 城乡规划体系
一、城乡规划体系概述
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第二节 国土空间规划的工作内容
一、总体规划
二、详细规划
三、专项规划
第三节 城市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理念
一、可持续发展理念
二、生态城市规划与设计理论
三、生态城市规划与设计技术
第四节 城市总体规划
一、城市用地规划
二、城市结构与功能布局
三、城市总体艺术布局
四、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五、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第五节 城市公用设施规划
一、城市供水工程规划
二、城市排水工程规划
三、城市供热系统规划
四、城市燃气系统规划
五、城市燃气系统规划
六、城市防灾工程系统规划
七、城市用地竖向规划
第六节 居住区规划
一、总则
二、术语解释
三、基本规定
四、用地与建筑
五、配套设施
六、道路
七、居住环境
八、技术指标与用地面积计算方法
九、 居住区配套设施设置规定及控制要求
第七节 城市设计
一、基本认识
二、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的关系
三、城市设计的性质、任务
四、城市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五、城市设计的类型
六、城市设计的内容及深度
七、城市设计的理论思潮
八、城市设计的特征
第八节 景观设计
一、景观设计概述
二、景观设计手法及经典案例
三、国家公园规划
四、城镇历史景观保护
第六章 建筑设计标准与规范
第一节 概述
一、我国工程建设规范体系概述
二、标准和规范的备考
第二节 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
一、《民用建筑通用规范》GB55031-2022
二、《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55037-202227
三、《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GB55019-2021
第三节 民用建筑设计标准与规范
一、《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节选)
二、《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2011(节选)
三、《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I39-2016 (2019年版)(节选)
四、《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节选)
五、《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38-2015(节选)
六、《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6-2015(节选)
七、《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3I(节选)
八、《办公建筑设计标准》JGJ/TS硕2019(节选)
九、《饮食建筑设计标准》I时剧-2017(节选)
十、《宿舍建筑设计规藏,我s86-2016(节选)
十一、《老年人照料设施建就设计标准》JGJ450-2018(节选)
十二、《装配式往书建筑设计标准》JGJ/T398-2017(节选)
十三、《装配我往党设计选型标准》JGJ/T494-2022(节选)
十四、《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2015(节选)
第四节 建筑专项设计标准与规范
一、《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
二、《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2014(节选)
三、《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2009(节选)
四、《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节选)
五、《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节选)
六、《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节选)
七、《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51129-2017(节选)
八、《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节选)
九、《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2021 (节选)
十、《既有建筑维护与改造通用规范》GB55022-2021(节选)
十一、《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GB50325-2020(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