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一章 社会工作概述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职业化的服务活动。非常详尽并且简明扼要的梳理了相关知识点。
编辑于2024-12-13 16:59:05这是一篇关于社工实务 第一章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的思维导图,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是指适用干为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提供服务的、由朝向一些既定目标的系统化的系列行动织成的助人过程。这一过程通常包括六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任务、内容和方法。
这是一篇关于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的思维导图,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是指适用于为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提供服务的,由朝向一些既定目标的系统化的系列行动组成的助人过程。这一过程通常包括六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任务、内容和方法。
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方法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发展的方法和活动,是以社区居民为工作对象或服务对象,通过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介入,旨在确定社区的问题与需求,发掘社区资源,动员和组织社区居民实现自助、互助和社区自治,化解社区矛盾和社区冲突,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从而促进社区服务质量、福利水平的提高和整个社会的进步。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篇关于社工实务 第一章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的思维导图,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是指适用干为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提供服务的、由朝向一些既定目标的系统化的系列行动织成的助人过程。这一过程通常包括六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任务、内容和方法。
这是一篇关于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的思维导图,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是指适用于为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提供服务的,由朝向一些既定目标的系统化的系列行动组成的助人过程。这一过程通常包括六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任务、内容和方法。
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方法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发展的方法和活动,是以社区居民为工作对象或服务对象,通过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介入,旨在确定社区的问题与需求,发掘社区资源,动员和组织社区居民实现自助、互助和社区自治,化解社区矛盾和社区冲突,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从而促进社区服务质量、福利水平的提高和整个社会的进步。
第一章 社会工作概述
第一节 社会工作的含义、目标与功能
社会工作的含义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职业化的服务活动。
区分:主体不同
社会工作的目标
(一)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
1.解救危难:涉及生命、重大人身财产安全;紧迫性
2.缓解困难:一般困难(一般具备长期性)
3.激发潜能:激发服务对象被忽视、被压抑的能力
4.促进发展:帮助服对获得成长、走向成熟
(二)社会层面的目标
1.解决社会问题——人在情境中
2.促进社会公正——社会制度的发展目标
(三)文化层面的目标
1.弘扬人道主义
2.促进社会团结
社会工作的功能
(一)功能的定义和分类
功能:是某一部分的存在和变化对整体及其他部分所发挥的作用及影响。
基本性质角度分类:
正功能:指所发挥的作用是正面的、积极的、支持性的功能
负功能:指消极的、负面的影响
社会学家默顿分类
显功能:明显的、被参与者所预期和认识到的后果。
潜功能:未被预期和认识到的后果。
(二)社会工作的功能
1.对服务对象的功能
促进服务对象的正常生活(不优先选)
恢复弱化的功能
促进人的发展
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
2.对社会的功能
维持社会秩序
建构社会资本。EG:社会支持网络的创建
促进社会和谐
推动社会进步
第二节 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一、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
产生的历史背景
1.宗教改革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张扬:“博爱”
2.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自由竞争使得竞争中的失败者沦为贫困、无助的一群
3.制度背景:1601年英国颁布第一个有关济贫的法律《伊丽莎白济贫法》推动了英国社会福利的制度化发展。
社会工作的产生
受宗教理念影响,欧美等国家许多赋闲在家的中产阶级妇女自愿承担起访问贫困家庭的工作,她们被称为“友善访问员”
美国在国内战争时期就出现了一些给薪的社会服务工作者,社会服务开始成为一种职业,并成为社会工作的前身
二、西方社会工作的形成
20世纪初至上半叶,西方社会工作基本形成,这一阶段表现出如下特点:
(一)专业教育的发展 为了改善服务质量,英美等国家的慈善组织于19世纪末开始关心对志愿人员和服务人员的训练。
(二)专业方法的发展 1917年,美国社会工作学者玛丽·里士满发表了著名的《社会诊断》一书,社会工作方法成为一套独立的知识。
(三)专业组织的发展 在英美等国家,有组织的社会服务对社会工作的形成发展具有实质性的推动作用。19世纪末20世纪初,慈善组织会社在英美等国家大量出现,它们运用统一的理念协调慈善救济活动,为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三、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了解)
专业的特征及社会工作的专业化
专业方法的发展
20世纪上半期,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三个基本方法被逐步确立。到70年代,社会行政也成为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目前,在社会工作实践中以问题本、灵活运用多种整合性方法已经成为新的趋势。
目标模式的变化
授之以鱼——并授之以渔;强调发展、增能取向。
工作对象的扩展
困难群体——“有需要”的人
多种服务模式的形成
多种理论模式并存、多种工作方法竞相发展。
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了解)
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建立健全以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确定职业规范和从业标准,加强专业培训,提高社会工作人员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加快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抓紧培养大批社会工作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充实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配备社会工作专门人员,完善社会工作岗位设置,通过多种渠道吸纳社会工作人才,提高专业化社会服务水平。”
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
(四)坚持职业化、专业化、本土化的发展路径
第三节 社会工作的要素
一、对社会工作过程的基本理解
(一)社会工作的基本过程模式
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有意识、有目的地帮助他人的活动,也是向服务对象提供社会服务的过程。社会工作者的服务过程是双方互动的过程。就这个互动过程而言,无所谓主次,双方都要理解对方并作出反应,而且这种互动是持续的、连锁式的过程。
二、社会工作的基本要素
第四节 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
一、社会工作者的特征(了解)
社会工作者的一般特征
1.认同并遵循社会工作价值准则
2.从事社会福利服务
3.掌握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
4.在一定的组织框架内开展活动
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的关系
1.活动方式不同
2.专业技术能力不同
3.处理问题的难易程度不同
4.社会约束不同
二、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掌握)
(一)社会工作者的直接服务角色
服务提供者
支持者(激发服务对象的能力和克服困难的信心,使二者良性互动,从而更好地、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治疗者
使能者(激发潜能)
关系协调者
倡导者(新行为有助于服务对象走出困境,而服务对象又不了解的情况下,社会工作者应向服务对象积极地倡导某种合理行为)
倡导行为——直接服务角色 倡导政策——间接服务角色
(二)社会工作者的间接服务角色
行政管理者
资源筹措者
政策影响者:当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发现某些问题具有普遍性的时候,他就应该建议有关政府部门制定、修订和完善政策。
研究者:对自己的服务实践进行研究,为社会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三)社会工作者的合并角色 社会工作者的合并角色是指包含了多种功能的综合角色,这种合并角色既包括直接服务也包含间接服务,而且也可能包括不同角色互相连带的做法。
社会工作者的基本素质(了解)
社会工作者的价值观
1.人类共同意识
2.帮助社会弱者
3.乐观看待变迁
4.追求社会公正
社会工作者的知识素养
1.学科知识
2.文化知识
3.心理素质
4.政策知识
5.技术知识
社会工作者的能力要求
1.沟通与建立关系的能力
2.促进和使能的能力
3.评估和计划的能力
4.提供服务和干预的能力
5.在组织中工作的能力
6.发展专业的能力
第五节 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
一、社会工作的主要服务领域(掌握)
儿童及青少年社会工作
妇女社会工作
老年社会工作
残疾人社会工作
司法社会工作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
减贫社会工作
家庭社会工作
学校社会工作
社区社会工作
医务社会工作
企业社会工作
二、社会工作领域的扩展(了解)治疗-预防-发展
(一)从困难人群到有需要人群
(二)从关注社会问题到关注社会和谐发展
(三)社会工作服务的新领域
就业促进工作
减灾社会工作
精神卫生社会工作
发展性社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