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
这是一篇关于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的思维导图,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是指适用于为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提供服务的,由朝向一些既定目标的系统化的系列行动组成的助人过程。这一过程通常包括六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任务、内容和方法。
编辑于2024-12-19 16:42:25这是一篇关于社工实务 第一章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的思维导图,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是指适用干为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提供服务的、由朝向一些既定目标的系统化的系列行动织成的助人过程。这一过程通常包括六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任务、内容和方法。
这是一篇关于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的思维导图,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是指适用于为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提供服务的,由朝向一些既定目标的系统化的系列行动组成的助人过程。这一过程通常包括六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任务、内容和方法。
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方法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发展的方法和活动,是以社区居民为工作对象或服务对象,通过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介入,旨在确定社区的问题与需求,发掘社区资源,动员和组织社区居民实现自助、互助和社区自治,化解社区矛盾和社区冲突,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从而促进社区服务质量、福利水平的提高和整个社会的进步。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篇关于社工实务 第一章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的思维导图,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是指适用干为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提供服务的、由朝向一些既定目标的系统化的系列行动织成的助人过程。这一过程通常包括六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任务、内容和方法。
这是一篇关于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的思维导图,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是指适用于为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提供服务的,由朝向一些既定目标的系统化的系列行动组成的助人过程。这一过程通常包括六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任务、内容和方法。
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方法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发展的方法和活动,是以社区居民为工作对象或服务对象,通过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介入,旨在确定社区的问题与需求,发掘社区资源,动员和组织社区居民实现自助、互助和社区自治,化解社区矛盾和社区冲突,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从而促进社区服务质量、福利水平的提高和整个社会的进步。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
接案
一、接案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重要掌握)
(一)接案重要性
1.什么是接案——开始
2.接案工作的目的
(1)澄清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双方的期望和义务。
(2)激励服务对象。
(3)促进和诱导服务对象的改变。
(4)促使服务对象积极参与改变的过程。
(5)为后续工作打下基础
(二)接案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
服务对象的来源
1.了解服对来源(考案例题)
1.主动求助者(超出自己能力,自身解决不了主动寻求帮助);
2.由他人介绍或机构转介来的;
3.由社会工作者通过外展工作而成为服务对象的
2.认定服务对象的类型
(不与前面的来源对应,关键看题目表述)eg:愿意接受服务、愿意配合工作
根据寻求服务时的意愿
自愿型服务对象
非自愿型服务对象
根据服务对象是否已经接受了社会工作者的服务
现有服务对象
潜在服务对象
3.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过程
一般来说,大多数服务对象来求助是在尝试自己解决问题未果后所作的最后选择。
4.使“潜在服务对象”成为“现有服务对象”
5.与服务对象初步建立专业关系
二、接案的步骤和核心技巧
(一)做好面谈的准备并拟定初次面谈提纲
(二)面谈
面谈场所的安排
工作场所、关注服对特殊情况
面谈的主要任务
(1)界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
(2)澄清角色期望和责任
(3)激励并帮助服务对象进入受助角色
(4)促进和引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5)达成初步协议(可书面、口头)
(6)决定服务进程
终结、转介其他服务、进入下一个阶段
面谈的技巧
(1)主动介绍自己(展示自己优势)
(2)沟通
事实性沟通(了解问题需求、交流看法、期望)
治疗性沟通(思想、情感)
(3)倾听——倾向服对姿势
最重要的方面是理解——同理心
面谈中回应服务对象的方法
面谈中的问题和挑战
(三)收集资料
资料收集的范围和内容
(1)服务对象的个人基本情况
(2)服务对象的身体情况
(3)服务对象的特点与能力
(4)服务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
收集资料的主要方法
(1)询问(服对+人际网)
(2)咨询(专家)
(3)观察
(4)利用已有资料eg:病例、户籍、档案、学历成绩单等
(5)问卷调查(大范围、标准化、量表)
记录资料的方式
主要可以分为:录像、录音和文字记录。
文字记录的形式有很多
(1)管理式服务记录。
(2)临床式服务记录:
①摘要式记录;②过程记录;③问题取向记录;④观察记叙性记录。
询问: 直接询问,间接/投射询问
会谈
问卷
咨询
利用已有资料
观察
问卷调查
(四)初步预估
初步预估的任务主要是要再次界定并确认服务对象的问题,对照机构功能看是否能够处理,通过了解服务对象对问题的看法看服务对象是否愿意由社会工作者协助并由双方作一个约定,最后确定问题的轻重与先后次序。
(五)建立专业关系
在社会工作的助人实务中,与服务对象建立起良好的专业助人关系是实现助人目标的重要一环
预估
一、预估的目的、任务、特点及原则
预估的含义
收集资料和认定问题
预估的目的
预估的最终目的是制定出正确的计划
1.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客观因素。
2.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观因素。
3.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及使问题延续的因素
4.识别服务对象及环境中的积极因素
5.决定提供服务的方式和内容
预估的任务
(1)了解服务对象存在的问题,问题的性质、成因、程度及其对服务对象的影响。
(2)了解服务对象个人的生活经历及行为特征,包括服务对象的人格特征、能力、优势和弱点。
(3)了解服务对象与环境的互动状况,及其对自身问题的认识和改变的动力与能力。
(4)了解服务对象所处的环境系统的状况,包括家庭、朋友、工作单位、邻里及社区的情况,从中找出影响服务对象改变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预估的特点
1.持续性;2.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共同参与;3.行动取向;4.有可识别的步骤;5.广泛深入;6.运用知识;7.渗透了专业判断;8.有局限性
预估的原则
1.个别化原则;2.合作原则;3.避免片面;4.避免简单归因;5.兼顾服务对象的弱点与长处;6.不断循环往复
计划
一、服务计划的构成(总目的分目标,关注问题与对象,介入方法与行动)
(一)目的和目标
目的
目的是指介入工作总体要达到的方向和最后的结果
目标
目标则是指具体的工作指标,是为实现最终结果而做工作的过程和中间阶段要获得的、具体的、近期的、阶段性的成果。
正向目标陈述VS负面目标陈述
二、制订服务计划的原则(参尊具符度)
(一)有服务对象的参与(知情同意)
(二)尊重服务对象的意愿
(三)尽可能详细和具体
(四)与工作的总目的、宗旨相符合
(五)能够总结与度量,为评估打好基础
三、制订服务计划的方法
(一)设定目的和目标
1.确定社会工作介入的目的
2.设定工作目标
(1)确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
(2)向服务对象解释设定目标的目的
(3)共同选择适当的目标
筛选目标。eg:抑郁症。交友、亲子、心理
定义目标。具体、可操作的指标定义目标
(4)与服务对象讨论目标的可行性和可能的利弊
(5)确定目标并决定目标的先后次序
介入
介入的分类
看服务对象是否需要出现参与或者作用对象。eg:组织志愿者上门小孙开展服务——直接介入
直接介入(个人,家庭,小群体)
间接介入(社会系统)介入服务对象以外的其他系统
综合介入(人与环境)
选择介入行动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
(二)个别化(不同主体)
(三)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他们的特点(同一主体)
(四)与服务对象相互依赖
(五)瞄准服务目标
(六)考虑经济效益
评估
评估的目的
验证社会工作方法的有效性
总结工作经验、改善工作方法技巧,提升服务水平
考查社会工作介入效果、服务对象进步情况和介入目标的实现程度
进行社会工作研究
评估类型: 过程、结果
过程评估
1.对整个过程都可评估
2.重点是工作的步骤和程序怎样促成了最终的介入结果
3.在结束阶段,重在评估是什么因素导致服务对象改变
结果评估
1.在结束阶段
2.重在成果前后对比,包括目标结果和理想结果
评估的方法
评估资料收集的途径
收集服务对象对介入过程和结果的意见与看法
收集服务对象档案进行评估
使用调查方法收集介入效果的数据和事实资料
基线测量评估
对服务对象影响的评估
对任务完成情况的测量评估
对目标实现程度的测量评估
评估应注意的事项
结案
结案阶段的主要任务
总结工作
巩固已有的改变
1.回顾工作过程
2.强化服对已有的改变
3.表达积极支持的态度
解除专业工作关系
撰写结案记录
跟进服务(“售后”)
电话跟进
个别会面
集体会面
跟进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
结案时服务对象的反应及处理方法
服务对象的负面反应
(1)否认——不愿承认已到结案期,避免讨论关于结案的话题,表现为不准时与社会工作者见面、心不在焉等。
(2)倒退——恢复到以前的状态,以此拖延结案的到来。
(3)依赖——对社会工作者过分依靠。“没有你活不下去”
(4)抱怨——对社会工作者不满意。多为口头。“怎么那么快就结束了”
(5)愤怒——表现为对社会工作者不满,批评、攻击和挑战其他人。
(6)讨价还价——当发现没有可能阻止结案时,有些服务对象会寻找理由延长服务期限,有时还表现出倒退行为,很多已解决的问题又重新出现等。
(7)忧郁——当所有延长结案时间的努力都无效时,有些服务对象会表现得无精打采、失落而无助,对结束关系充满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