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国际商务
这是一个关于国际商务的思维导图,国际商务(International Business)是指为满足个人或组织的需求而进行的跨国界交易的商业性经济活动。以下是对国际商务的详细概述。
编辑于2024-12-15 22:13:14这是一个关于国际商务的思维导图,国际商务(International Business)是指为满足个人或组织的需求而进行的跨国界交易的商业性经济活动。以下是对国际商务的详细概述。
颉斌斌66句长难句知识点汇总,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张思维导图,提高备考效率,取得更好的成绩。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收藏一下~
斌斌老师66句长难句知识点,长难句不仅是英语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提升我们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的重要工具。通过这张思维导图,我们不仅能够系统地掌握长难句的结构和语法规则,更能够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提高我们的语言水平。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个关于国际商务的思维导图,国际商务(International Business)是指为满足个人或组织的需求而进行的跨国界交易的商业性经济活动。以下是对国际商务的详细概述。
颉斌斌66句长难句知识点汇总,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张思维导图,提高备考效率,取得更好的成绩。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收藏一下~
斌斌老师66句长难句知识点,长难句不仅是英语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提升我们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的重要工具。通过这张思维导图,我们不仅能够系统地掌握长难句的结构和语法规则,更能够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提高我们的语言水平。
国际商务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1.国际贸易理论
自由贸易理论
古典贸易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
理论概述
又称为绝对成本说,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
他在《国富论》中提出了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的理论,其基本经济思想是“自由放任”
该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依据绝对成本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并进行交换,可以使所有参与者获取贸易利益
主要内容
假设条件
①“2x2x1”模型: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一种生产要素(劳动)
②两国在不同产品上的生产技术不同,存在着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
③劳动决定商品价值,且所有的劳动都是同质的
④给定生产要素(劳动)供给,要素充分利用,并且可以在国内不同部门流动,但不能在国家之间流动
⑤技术水平不变,规模报酬不变
⑥完全竞争市场,各国生产的产品价格都等于生产成本,无经济利润
⑦两国完全自由贸易,无任何贸易壁垒、保险费、运输费等交易成本
⑧两国物物交换,贸易平衡
基本内容
如果一个国家能比其他国家更廉价地生产某种产品,这个国家在该产品的生产上就具有绝对优势。每一个国家都应该专业生产它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然后将剩余产品出口,换取其他国家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这样能使所有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国家增加物质财富。
理论评价
优点
①历史上第一次从生产领域出发,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部分原因
②首次论证了国际贸易不是一种零和博弈,而是一种双赢博弈,为以后的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③为自由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
④揭示了国际分工能够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说明了分工的重要性,指出了贸易的互利性,使人们认识到了自由贸易的好处。
缺点
①不能解释在两个国家中有一国在任何商品上的生产都不拥有绝对优势时所进行的分工与交换,条件苛刻,局限性大。
②虽然以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但无法说明在国际交换中是否是等价交换。
比较优势理论
理论概述
比较优势理论是由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提出的。该理论是以两国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异为基础进行专业化分工,并通过自由贸易获得利益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
主要内容
假设条件
①“2x2x1”模型: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一种生产要素(劳动)
②两国在不同产品上的生产技术不同,存在着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
③劳动决定商品价值,且所有的劳动都是同质的
④给定生产要素(劳动)供给,要素充分利用,并且可以在国内不同部门流动,但不能在国家之间流动
⑤技术水平不变,规模报酬不变
⑥完全竞争市场,各国生产的产品价格都等于生产成本,无经济利润
⑦两国完全自由贸易,无任何贸易壁垒、保险费、运输费等交易成本
⑧两国物物交换,贸易平衡
基本内容
在两国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形下,其中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均处于绝对优势,另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均处于绝对劣势,则优势国可以专门生产优势相对较大的那种商品,劣势国可以生产劣势相对较小的那种商品,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国际交换,双方仍能从中获益。该理论可概括为“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
理论评价
积极意义
①揭示了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优势而非绝对优势,更接近实际
②揭示了国际贸易的互利性,阐明了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都可以参与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并从中获利,是国际贸易理论的主流理论
③比较优势理论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具有进步意义
不足
①假设前提过于苛刻,影响了其普遍适用性。
②把多变的经济状况抽象为静态的、凝固的状态,忽略了动态分析
③现实中各国都存在贸易保护主义而非自由贸易
④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是不彻底的,因为他认为国内的劳动等价交换规律不适用于国际交换
⑤没有指出一国为何具有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陷阱
含义:指一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完全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则在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经济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中,虽然能获得利益,但贸易结构不稳定,总是处于不利地位,从而落入“比较优势陷阱”
比较优势陷阱可以分为初级产品比较优势陷阱和制成品比较优势陷阱两种类型。 前者是指执行比较优势战略时,(发展中国家运用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并且由于比较优势战略的实施还会强化这种国际分工形式,)使发展中国家长期陷入低附加值环节。由于初级产品的需求弹性小,加上初级产品的国际价格下滑,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甚至不可避免地出现贫困化增长现象。
后者是指发展中国家虽然开始进行制造业的生产和出口,但是这种改良型的比较优势战略由于过度的依赖技术引进,自主创新能力长期得不到提高,无法发挥后发优势,只能依赖发达国家的技术进步。
贫困化增长
贫困化增长是某些特定发展中国家发生的情况,当一国由于某种原因(一般总是单一要素供给的极大增长)使传统出口商品的出口规模极大增长。其结果是不仅导致该国贸易条件的严重恶化,而且会使国民福利水平绝对下降。贫困化增长要发生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①该国商品出口在世界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②该国生产能力的增长主要集中在出口部门③国际市场对这种商品的需求弹性较低
相互需求理论
理论概述
相互需求理论是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穆勒提出,其代表作是《政治经济学原理》,他用相互需求理论对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做了重要补充。该理论后经马歇尔进一步完善。(马歇尔的经济学的理论核心是边际效用论和生产费用论相结合的均衡价格论,他用均衡价格论来解释描绘贸易条件的提供曲线。)
主要内容
比较成本确定贸易条件的上下限
这一观点表明,国际贸易中的商品交换比例(即贸易条件)受到两国商品比较成本的影响,这些成本界定了贸易条件的可能范围
贸易条件的决定及贸易利益的分配
a.所谓贸易条件就是国家间商品交换的数量比例,即一个单位甲产品能交换多少单位乙产品,比如1米棉布交换1米化纤布,穆勒认为,贸易条件及其变动是由相互需求对方产品的强度决定的
b.国际贸易能给参加国带来利益,利益的大小取决于两国国内交换比例与国家间交换比例之间差异的大小。在双方分配贸易利益时,国家间商品交换比例越接近于国内的交换比例,对本国越不利,分得的贸易利益就越少
国际需求方程式
穆勒认为,国家间商品交换比例是由两国间的相互需求强度决定的,他假设两个国家生产和交换两种产品,这两种产品的交换比例必须等于双方相互需求对方产品的总量的比例,这样才能使两国贸易得到均衡,这就是国际需求方程式
结论
在比较成本所决定的界限内,两国间的交换比例是由两国间相互需求强度决定的。交易双方之间的相互需求强度决定国际贸易条件的最终水平,进而决定了国际贸易总利益在交易双方间的分割
理论评价
积极意义
相互需求理论是对比较成本理论的重要补充。因为比较成本论揭示了分工和交换为分工国带来利益,但是却有两个问题没有解决:一是贸易给各国带来的利益有多大,二是这个范围内双方各占的比例是多少,而相互需求理论正好对这两个问题做了补充,从而使比较成本论更完善
局限性
该理论以两国贸易平衡作为贸易条件决定的前提,但两国贸易平衡不容易实现
该理论只能应用于经济规模相当,双方需求对国际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两个国家
名词解释: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又称交换比价,表示一国每进口一单位商品需用多少单位的出口商品进行交换的比率。它是用来衡量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出口相对进口的盈利能力和贸易利益的指标,通常是用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之比来衡量,若上涨,则贸易条件改善,相反,则贸易条件恶化。根据克鲁格曼的标准贸易模型,一国的贸易条件改善会增加一国的福利水平, 反之,贸易条件的恶化会降低一国的福利水平。
提供曲线
提供曲线又相互需求曲线,是表示一个国家贸易条件的曲线,它表示一国想要交换的进口产品的数量与想要出口的本国产品数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是通过连接该国在不相同的贸易条件下的贸易意愿点而得到的曲线。它表明一个国家为了进口一定量的商品,必须向其他国家出口一定量的商品,因此提供曲线即对应某一进口国愿意提供出口量的轨迹,在各国的提供曲线上,由提供曲线弯向自己进口的产品贸易条件变得对本国越来越有利。
原因:①商品的价值由边际效用决定②商品的价格由生产成本决定。两个国家的提供曲线交汇点决定的价格,就是国际交换价格(交换比率) ,表明在一个系列相对价格下,一个国家为换得一定量 Y 商品愿意提供的 X 商品的量。
新古典贸易理论:要素禀赋理论
特定要素模型
理论概述
特定要素模型是保罗·萨缪尔森,罗纳德·琼斯创建发展的。这个模型假定一个 2x2x3 的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有三种生产要素,但每种产品的生产只使用其中的两种要素,模型中只能用于一种产品生产的要素称为特定要素。特定要素模型并非一种独立的贸易理论,而是西方经济学家为了弥补李嘉图理论的单一要素“缺陷”,进而分析对外贸易对一国范围内不同阶层居民收入的影响所建立的一种理论模型。
主要内容
基本假设
①2x2x3 模型(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三种要素)
②两个国家有 3 种生产要素:劳动(L)、资本(K)和土地(T)。其中劳动为流动要素、资本和土地为特定要素(即两个部门的资本和土地均不能相互使用)
③两个国家的劳动量都是 L 而本国的资本量 K 大于外国的资本量 K*,本国的土地量 T 小于外国的土地量 T*
④产品 X 的生产需要投入流动要素劳动以及特定要素资本,而产品 Y 的生产需要投入流动要素劳动和特定要素土地
⑤所有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各国生产的产品价格都等于产品的边际成本
⑥两国间的贸易无运输成本
基本内容
国际贸易对国家内部收入的分配有着很大的影响,特定要素模型引入了收入分配问题。模型假定一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比如棉布和粮食;然后再假设这个国家有三种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和土地,但每种产品生产只使用其中的两种要素。生产棉布,只需要投入资本和劳动两种要素;生产粮食,只需要投入土地和劳动力两种要素。因此在这个模型中资本和土地只能用于一种产品的生产,称为特定要素;而劳动力可以用于两个部门的生产可以在两个部门之间流动,称为流动要素。
主要结论
①贸易使得出口部门特定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获益,而使得与进口产品竞争部门特定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受损
②贸易对流动要素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理论评价
优点
①特定要素模型从根本上否定了李嘉图的理论前提(机会成本不变),更加符合经济现实,在西方国际经济学教科书中也起到了从李嘉图理论到要素禀赋理论的过渡作用。
②它揭示了伴随自由贸易而来的收入分配方面的客观规律性变化,可以解释某些社会经济现象,有助于解决一定的社会经济问题。比如对于《谷物法》废除前后的英国史实的分析以及对现代现象“荷兰病”的解释。
不足
特定要素模型是一个短期模型,是以短期内一国供给方面的情况为基础,不涉及需求方面因素
特定要素名词解释
所谓特定要素是指某种要素的用途仅限某一部门,而不适合其他部门的需要,即不能在部门间流动的生产要素被称为特定要素。如汽车行业的资本不能用于纺织行业,纺织行业的资本也不适合于汽车行业,因此,这两个行业所使用的都是特定资本。
荷兰病
荷兰病是指一国特别是指中小国家经济的某些初级产品部门异常繁荣而导致其他部门的衰落的现象。中国目前很多城市出现荷兰病,例如阜新(煤矿)。
要素禀赋理论
理论概述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又称H-O理论,最早由两位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俄林师生提出,后经萨缪尔森等人不断加以完善。要素禀赋理论从各国要素方面的相对差异出发,解释了国际贸易的起因和贸易形态
假设前提
①2x2x2模型。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力和资本)
②两国生产方法、技术、劳动生产率相同,即生产函数一样
③给定各种要素供给,在一国内部部门间自由流动,但在国家间不存在要素流动
④两国消费者需求偏好相同
⑤要素密集度固定
⑥规模报酬不变
⑦完全竞争市场
⑧完全自由贸易,无运输成本、贸易壁垒等限制
主要内容
两块基石:各国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不同;生产不同产品所需要素的比例不同
基本内容
各国所生产的同一产品价格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发生的直接原因
各国商品价格不同是由各国商品成本不同决定的
各国商品成本不同是由要素价格比例不同决定的
要素价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供给比例不同决定的
主要结论
a.在国际分工中,一个国家应该出口密集地使用本国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地使用本国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即狭义的要素禀赋理论(H-O理论)
b.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的结果会消除贸易国之间商品价格的差异,使生产要素收入趋于相同,实现生产要素在两国间的间接流动,从而弥补生产要素在国家间不能自由流动的缺陷
理论评价
优点
要素禀赋理论为大多数经济学家所接受,较长时期以来一直是国际贸易理论的主流学说
为之后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局限
该理论模型是对国际贸易理论的静态分析,无法对变化的国际贸易作出解释
不能解释要素密集程度相同的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问题。如果两国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相同,则生产要素的价格相同,进而产品成本相同,价格相同不产生国际贸易
要素禀赋理论是从产品供给的角度去分析国际贸易的原因的。该理论假设“消费者偏好一致”,实际上如果两国的需求偏好差异超过了要素禀赋上的差异,两国的进口方向就会发生逆转,与模型解释相反
比较优势说与h-o理论的异同
同:都是比较利益论,都主张发挥比较优势
异:
贸易产生的原因不同:前者是劳动生产率差异,后者是要素禀赋差异
使用要素不同:前者是单要素生产模型,后者是双要素生产模型
交换规律不同:前者认为国内交换规律不适用于国际交换,而后者认为可以适用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理论概述
要素价格均等化首先是俄林提出的,是H-O理论的基本理论,后经萨缪尔森提出国际要素价格必然均等的定理,指出国际贸易会使各国要素价格或要素报酬的差异缩小,即广义的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H-O-S理论)。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研究了国际贸易对要素价格的反作用
假设前提:同H-O理论
基本内容
在以上假定下,自由贸易不仅使商品价格均等化,而且使两国的各种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要素价格均等化有两种:要素价格的相对均衡化和要素价格的绝对均等化
理论评价:同H-O理论
要素禀赋的四个定理
H-O定理
H-O定理以要素分布为客观基础,强调各个国家和地区不同要素禀赋和不同商品的不同生产函数对贸易产生的决定性作用。其内容是要素相对丰裕度和要素相对价格的差异导致了生产成本的差异,而生产成本的差异又是导致了不同国家贸易商品相对价格不同的原因,这种商品相对价格之间的差异可以转化为两国商品价格的绝对差异,而商品价格的绝对差异才是两国间发生贸易的直接原因。各国都倾向于生产其要素相对丰裕的产品,并且进口其国内要素相对稀缺的产品
H-O-S定理
在满足要素禀赋理论的全部假设条件下,自由的国际贸易通过商品相对价格的均等化,将使同种要素的绝对和相对报酬趋于均等。要素价格均等化首先是由俄林提出的,他认为虽然各国要素缺乏流动性使世界范围内要素价格相等的理想状态不能实现,但商品贸易可以部分替代要素流动,弥补缺乏流动性的不足,所以国际贸易使要素价格呈现均等化趋势。萨缪尔森论证了自由贸易将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这一理论被称为H-O-S理论,它研究国际贸易对要素价格的影响
s-s定理(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
某种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切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即如果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相对价格升高,劳动力的价格会上升,并降低资本的价格。因此国际贸易会提高该国丰裕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雷布津斯基定理
雷布津斯基定理是指在两种产品、两种要素的情况下,如果生产要素相对价格不变,规模报酬不变,那么生产要素单一增长会导致密集使用该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产量绝对增加,而密集使用另一种要素生产的产品产量则绝对减少。生产进口商品所需的生产要素的增加,将会减少对进口商品的需求,从而使其贸易条件得到改善;而生产出口商品所需的生产要素增加,将会增加出口商品的供给,从而导致其贸易条件恶化。关于这一点对出口导向型企业显得尤为重要。在增加出口的同时,更要关注可能对贸易条件产生的负面影响,要做到趋利避害。
里昂惕夫之谜
里昂惕夫之谜
里昂惕夫之谜也称里昂惕夫悖论,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里昂惕夫针对要素禀赋理论而提出的一项反论。据H-O原理,一个国家应该出口密集的使用本国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的使用本国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美国是一个资本充足但劳动力相对短缺的国家,按照要素禀赋理论,美国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在使用投入-产出分析法验证后发现,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与要素禀赋理论推理正好相反,故称为里昂惕夫之谜
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人力资本
该学说认为里昂惕夫的统计检验中存在明显缺陷,即他只考虑了物质资本忽略了人力资本,即美国投入在劳动力的智力开发、技术培训及素质提高等方面的资本。美国在这方面的投入是超过其他国家的,如果将人力资本同物质资本结合起来,里昂惕夫之谜会得到解释
自然资源
该学说认为里昂惕夫忽略了对自然资源的分析。若美国严重依赖某几种自然资源的进口,而国外开采这类资源的产业中消耗的资本-劳动比例大于其他输往美国的产品的同一比例,就会出现输入品以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的现象
要素密度逆转
要素密度逆转是指同一种产品中要素的比例在不同的国家会有重大不同,如某些产品在劳动力相对丰裕的国家中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但在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中则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要素密集度逆转是由于各国的生产要素赋予程度和要素价格不同,它们在生产同一种商品时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方法,因而投入的要素比例也就不同
需求逆转
在要素禀赋理论中,两国消费者偏好被假设完全相同。事实上,两国消费者偏好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存在一定的需求差异。基于需求逆转,里昂惕夫之谜可以这样解释:虽然美国的资本比较充裕,但如果美国消费者的消费结构中资本密集型商品(以制成品为主)占据绝大部分比重,那么美国则有可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贸易保护政策
由于种种原因,如美国对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进行限制,以维持国内高工资,因此美国的贸易政策偏向限制和减少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以保护本国的同类产业。这些政策扭曲了美国的贸易结构,减少了进口产品的劳动密集度。贸易保护政策的影响可以部分解释里昂惕夫之谜
研究方法的错误
利默尔认为H-O理论分析得到的是进出口平衡时的结论,但现实中贸易失衡是常见现象。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对外贸易存在巨额顺差。利默尔指出在贸易失衡的条件下,应通过计算和比较美国整体生产中和消费中的资本-劳动比率来检验H-O理论。利默尔发现美国生产中的资本-劳动力比率显著高于消费者中的资本-劳动比率。
新贸易理论
技术差距论
理论概述:技术差距论又称技术差距模型,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提出来的。他把技术作为独立于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的第三种生产要素,以不同国家之间技术差距的存在作为贸易产生的原因,技术差距及其变化会影响产品的获得性进而导致贸易的产生和贸易格局的变化
主要观点:新产品在发达国家最先问世➡新产品在国内销售后进入国际市场➡创新国获得初期优势➡其他国家想模仿但存在 技术差距且需要一段时间(模仿滞后)➡从创新国进口➡技术差距引起的国际贸易➡其他国家模仿生产➡创新国优势丧失➡创新国从其他国家廉价进口 (技术差距论认为,新产品总是在工业发达国家最先问世。新产品在国内销售之后进入国际市场,创新国拥有了初期的比较优势,这时,其他国家虽然想对新产品进行仿制,但由于与先进工业国家之间存在着技术差距,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之后才可能做到,在这段时间内创新国仍拥有在该产品上的技术领先地位,其他国家对该产品的消费仍需通过进口得到满足,因而技术差距所引起的国际贸易仍然需要。当其他国家可以模仿生产之后,随着模仿规模的扩大,创新国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出口下降,最后甚至可能从其他国家廉价进口该产品)
四种滞后
需求滞后:创新国出现新产品➡后进国未意识到➡后进国后续对该产品产生需求的时间(这阶段创新国只为满足本国的需求)
反应滞后:创新国生产到后进国开始生产这段时间
掌握滞后:后进国开始生产到完全掌握这项技术不再进口的这段时间
掌握滞后之后:后进国满足国内需求并开始出口,创新国出口需求消失减少国内生产
结论(国际贸易)
贸易的基础是因为创新速度差异所导致的国际技术差距
贸易模式是创新国出口,模仿国进口
贸易规模随技术差距的变化而变化:技术差距消失以后,国际贸易的基础重新回归比较优势或规模优势
启示
由于技术变动包含了时间因素,技术差距论也被看成是对理论的动态扩展
技术差距理论也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产品生命周期论
主要内容
弗农将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为三个阶段
创新阶段(导入期)
指新产品开发与投产的最初阶段。创新国投入大量的研发力量和人力资本,此时的产品是技术密集型。创新国垄断该产品的生产,满足国内需要和国外偶尔的少量需求。此阶段无需到海外进行直接投资,通过出口即可满足
成熟阶段(成长期)
指新产品及其生产技术逐渐成熟的阶段。开始了大批量生产,生产技术随着产品的出口而转移。产品由技术密集型逐渐转向资本密集型
随着创新国向次发达国家的出口不断增加,进口国当地企业开始模仿生产。进口国为了保护新成长的幼稚产业,开始实施进口壁垒。因此创新国企业也开始到次发达国家投资建立海外子公司,直接在当地从事生产与销售,占领当地市场
标准化阶段(成熟期+衰退期)
产品及其生产技术的定型化阶段。产品的生产达到了完全的标准化,产品转变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劳动力成本成为决定产品是否有比较优势的主要因素
于是创新国企业以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将标准化的生产工艺转移到具有低成本比较优势的欠发达国家,离岸生产并返销母国市场和次发达国家市场。最后当技术不再有利可图,创新国企业将其通过许可证方式转让
根据该理论,各国应根据比较优势的动态转移决定生产区位选择和贸易方向
理论评价
贡献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首次将对外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纳入一个分析框架,同时将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有效地结合起来,因此具有一定的理论地位。
该理论说明了企业的比较优势会随产品生命周期的阶段性发展而发生动态变化,后在启发各国应顺应产品生命周期,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开展本国生产和国际贸易。
不足
理论的出发点是二战后美国跨国公司在西欧的直接投资,因此难以解释后起投资国如西欧、日本和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与规律。
无法解释跨国公司全球生产体系建立起来以后遍及全球的投资行为,也无法说明非替代出口的投资增加以及跨国公司海外生产非标准化产品的现象。
产业内贸易论(讲义补充)
理论概述
产业内贸易理论又称同行业贸易理论,是经济学格鲁拜尔提出。产业内贸易是相对于产业间贸易而言的,也称为重叠贸易,是指两国之间在同类产品中发生的进出口,即产业内贸易是指各国以部门内、产品内生产专业化为基础的交换,这种交换是产业结构相同、消费结构相似的工业化国家之间进行的交易。该理论融合产品差异论、规模经济、偏好相似论三个理论解释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
产业内贸易特点
它是产业内同类非同质产品的相互交换
产业内贸易具有双向性,即同一产业内产品可以在两国之间相互出口
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具有多样化,这些产品中既有资本密集型也有劳动密集型,既有高技术也有标准技术
产业内贸易的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在消费上能够相互替代,二是在生产中需要相近或相似的要素投入
主要内容
假设前提
①静态理论分析
②以不完全竞争市场为前提
③具有规模经济效益
④考虑需求相同与不同的情况
基本内容(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三根支柱)
产品差异论
同类产品的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产生的重要基础。产品的差异性是指产品在品质、性能、造型、设计、规格、商标及包装等方面的差异。正是由于各国对(有差异的)同种产品或同类产品的相互需求,从而导致同行业国际贸易。
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收益递增是产业内贸易产生的重要成因。规模经济是指厂商进行大规模生产使成本降低而产生的经济效益。规模经济可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两种。内部规模经济主要来源于企业本身生产规模的扩大;外部规模经济主要来源于行业内企业数量的增加所引起的产业规模的扩大。
偏好相似论
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是产业内贸易发生的重要制约因素。林德指出两国收入水平相近,产业结构相近,且消费结构相近就会对相互生产的产品形成广泛的相互需求。在重叠需求部分会产生同行业贸易,重叠的越多,产业内易量越大
量度
IIT; T=1-IX-MI/(X+M) (X为某一产业出口额,M为进口额) T值越大(0-1间),该产业的产业内贸易程度就越高
理论评价
优点
考虑了以前贸易理论的不足与优点,认为一国开展国际贸易并非只为了获得资源上的比较优势,还为获取规模经济
更贴近实际是目前国际贸易的主流理论
分析框架由完全竞争市场转向不完全竞争市场
该理论不仅从供给方面进行论述,更从需求角度进行考察
不足
动态分析说服力较差
产业内贸易只能解释贸易中的一小部分,不能作出更一般的解释
不能预测哪个国家出口哪种产品
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理论概述
林德认为,国际贸易是国内贸易的延伸,产品的出口结构、流向及贸易量的大小取决于本国的需求偏好,而一国的需求偏好又取决于该国的平均收入水平
主要内容
基本内容
①一国的新产品首先必须满足本国的需求,然后再出口到国外,满足外国的需求。出口是市场扩大的结果,产品发明来自于国内市场需求的工业品必须先有一个国内市场才能获得相对优势
②重叠需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一国的需求结构取决于该国的人均收入水平,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需求偏好是有很大差异的。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时,需求结构越相似,重叠需求的范围越大,贸易机会更多,越容易开展国际贸易
结论
一国的需求决定了该国的生产模式,也影响了和另一国的重叠需求,这两者又共同决定了两国间的贸易模式。
理论评价
贡献
林德将需求引入国际贸易理论,部分的解释了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原因,更加贴近现实,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的重要补充
不足
过分强调人均收入在消费结构中的作用,忽略其他因素影响
规模经济理论(讲义补充)
基本含义
规模经济又称规模报酬,是指厂商进行大规模生产使成本降低而产生的经济效益。它是描述在一定技术水平条件下投入与产出关系的一个概念
它建立在两个重要前提上:一是公司投入要素比例的不变,二是投入产品价格不变。以此为前提,从生产函数显示规模报酬递增的结果是平均成本下降
产生原因
分摊到每一产品上的固定成本下降
随着规模的扩大,专业化分工更细,劳动生产率提高
分类
内部规模经济:主要来源于企业本身生产规模的扩大。由于生产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分摊到每个产品上的固定成本会越来越少,从而使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
外部规模经济:主要来源于行业内企业数量的增加所引起的产业规模扩大。由于同行业内企业的增加和相对集中,在信息收集、运输、产品销售等方面的成本降低
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规模经济和企业的垄断竞争行为成为贸易产生的重要动因与基础。在具有规模经济的条件下,企业倾向于扩大生产规模。对生产者来说,产品差别越少越好,而消费者则要求产品要具有多样性,即产品差异。国际贸易可以解决这一矛盾,各国专业化大规模的生产具有某一方面差异的同种产品进行贸易,既利用了规模经济获得比较优势,又满足了消费者对差异产品的需求
补充
范围经济
是指厂商的范围而非规模带来的经济,即企业通过扩大经营范围增加产品种类,而引起的单位成本的降低,也就是当同时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的费用低于分别生产每种产品所需成本的总和时,所存在的状况就被称为范围经济。只要把两种或更多的产品合一起生产比分开来生产的成本要低,就会存在范围经济。
经验曲线(效应)
经验曲线是一种表示生产单位时间与连续生产单位之间的关系。 经验曲线效应指的是在产品生命周期所观察到的生产成本有规律的下降,解释这一现象的要点是学习效应和规模经济。学习曲线效应及与其密切相关的经验曲线效应表示了经验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当个体或组织在一项任务中习得更多的经验,他们会变得效率更高,当一项任务越是经常执行,做它的代价越小,任务可以是任何的产品或服务。
学习效应
学习效应指的是成本的节省源于在实践中学习,生产成本最终因劳动生产率和管理效率的提高而得以下降,从而提高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当一项技术复杂的任务一再重复过后,学习效应更为显著,因为该项任务有更多的学习内容,但是学习效应在一段时间会典型地消失。过了这一点后,经验曲线的任何下倾都是由规模经济引起的。
区位经济
所谓区位经济,即把一项价值创造活动置于从事该活动的最佳区位是经济的,不管该区位位于世界何处。把价值创造活动置于最佳区位,是因为该活动具备了两种效应中的一种。它能降低价值创造的成本以及帮助企业取得最低成本或者它能让企业提供那些竞争对手所没有的差异化产品。
技术外溢
指一产品线上发生的技术革命能够被其他产品线上利用这种外溢效果,可以发生在企业内部、行业内部,也可以发生在国家内部或国家之间。企业如果能够抑制这种外溢并使其独家利用,则这项技术越是具有专用性,企业从中获得的经济收益越大。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理论概述
由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提出,该理论从企业参加国际竞争这个角度来解释国际贸易现象。波特的钻石模型用于分析一个国家某种产业为什么会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而决定一个国家的某种产业竞争力的有4个基本因素:生产要素、需求要素、相关和支持产业因素、企业组织战略和竞争状态因素,以及两个辅助因素:机遇和政府。4个基本变量加上政府和机遇构成了一个动态系统。
主要内容
四个基本要素
生产要素
生产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投入,包括自然资源,地理位置等一国先天拥有的或者只需要简单的投资就能得到的初级要素,以及通信设施、研究设施、人力资本等通过长期投资或发展而创造出来的高级要素
一国想要提升其竞争优势,就必须大力发展高级要素,这将决定竞争优势的质量和持续性
需求要素
国内需求直接影响一国公司和产品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
①本国市场的需求量大,将有利于本国企业迅速达到规模经济
②本国市场需求层次高以及老练挑剔的国内买主,有助于高标准的建立
③本国需求的超前性以及国内消费结构升级速度加快,有助于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获得领先地位
④本国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心理(如强烈的攀比心理)会迫使本国企业不断跟踪国际水平
相关和支持产业因素
中间投入和机器设备供货商的效率和竞争力是影响最终产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其他相关或支撑行业的竞争力也非常重要,关联产业的发展可以带来新的资源、技术和竞争方法,从而能促进产业的创新和升级
企业组织、战略和竞争状态因素
企业只有选择了一种适合国内环境的管理方式和组织结构,才能够有效提高该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企业可以通过战略的变换来适应环境的变化,以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
激烈的国内竞争是创造和保持国际竞争优势最有力的刺激因素
两个辅助要素
政府
政府作用表现在它可以通过对四个基本因素施加影响,从而影响国际竞争优势
政府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努力创造一个能够促进有效的竞争和生产率提高的环境,而不是自身也作为实体去直接参与竞争。
机遇
机遇具有历史性和偶然性的特点。它包括重要发明、技术突破等重大变动以及突发事件。这些机遇会打破原有的均衡状态,带来新的竞争空间
理论评价
积极意义
突破了以往国际贸易理论对单一因素的考察,强调多种要素的综合作用,对于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
超越了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第一次明确的阐述了竞争优势的内涵。对于竞争优势来源、取得或保持竞争优势的途径分析,对于国家、行业、企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局限性
是对已结构化或未完全结构化产业进行的选择,企业在所选产业中难以取得领先地位,发展空间非常有限
过多强调了企业和市场的作用,而把政府的作用作为一个辅助性因素来对待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四个阶段
迈克尔·波特认为,一国经济地位上升的过程就是其竞争优势加强的过程,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生产要素导向阶段、投资导向阶段、创新导向阶段和财富导向阶段
生产要素导向阶段
由于产业技术水平较低,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一国在生产要素上占有的优势。即是否拥有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一般是资本密集型的产业。
投资导向阶段
竞争优势主要依赖国家和企业的发展愿望和投资能力,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一般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这一阶段企业仍然在相对标准化的、价格敏感的市场中进行竞争。
创新导向阶段
竞争优势主要来自国家和企业的技术创新愿望和能力,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一般是高新技术产业和经过高新技术改造过的传统产业。这一阶段,民族企业能在广阔的领域成功地进行竞争,并实现不断的技术升级。一国进入创新导向阶段的显著特点之一是,高水平的服务业占据越来越高的国际地位,这是产业竞争优势不断增强的反映。
财富导向阶段
竞争优势不再源于创新,而是源于像品牌忠诚度等一些静态的因素。人们更关注的是如何保持现状,而不是进一步发展,从而使得相关产业渐渐失去了创新的动力,产业集群也逐渐萎缩。波特认为,财富驱动阶段是最终带来衰落的阶段。
新贸易理论
理论概述
新贸易理论是指 20 世纪 70 年代至 80 年代,以保罗·克鲁格曼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提出的一系列关于国际贸易的原因,国际分工的决定因素,贸易保护主义的效果以及最优贸易政策的思想和观点。
基本内容
主要思想
①专业化生产和规模经济效应的扩大能够带来收益
②率先进入市场的公司会设置进入壁垒
③政府会对促进本国公司发展起到支持作用
新贸易理论主要讨论垄断势力、产品差异化、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形。其中,产品同质化与产品差异化这一对不同的假设可以解释不同的贸易模式:基于产品同质化假设的理论适宜解释初级产品贸易,而基于产品差异化假设的理论更适宜解释制成品贸易。同样道理,基于产品同质化假设的理论有能力解释产业间贸易,而基于产品差异化假设的理论则着重解释产业内贸易。
两个主要观点
①贸易可以通过对规模经济的影响增加消费品的种类,降低商品的平均成本
②一些达到规模经济的产业,所生产的产品占世界总需求的比重较大,这样全球市场就只能存在规模产品容纳数量很少的企业。因此,一 些产品的世界贸易可能被某些国家主导,这些国家的企业便是这些产品的第一进入者。
强调内容
新贸易理论强调,某些情况下一些国家分工生产和出口特定产品并不是因为要素禀赋的差异,而是因为某些产业中世界市场只允许少数企业存在。在这种产业内,首先进入市场的企业所建立起的竞争优势很难被撼动,因此,国家之间的贸易模式可以部分归因于企业捕捉先入者优势的能力。
影响国际分工的因素
(1)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指世界上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各国生产者通过世界市场形成的劳动联系,是国际贸易和各国(地区)经济联系的基础。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的结果,是生产社会化向国际化发展的趋势。国际分工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工农业生产的分工,即分为工业国和农业国;二是部门间的分工,即国际分工处于部门这一级上,主要是工业内部各部门在国际间的分工;三是部门内的国际分工,表现为产品、零部件生产和工艺的专业化,即在产品或零部件生产及工艺这一级上实行国际分工。
(2)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①生产力的发展决定国际分工的广度、深度和形式。
②各国生产力水平决定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③科学技术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生产关系因素
参与国际分工国家的社会生产关系决定着国际分工的性质和特点。各国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结构也会影响国际分工的性质与特点,例如在旧殖民主义时期,国际分工明显带有宗主国掠夺、统治殖民地、附属国的性质和特点。
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自然条件包括资源、气候、土壤、国土面积的大小等等。不同国家的地理、气候、资源、国土等条件不同,为国际分工提供了自然基础。但现实中究竟如何进行国际分工归根结底是由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
人口、生产和市场规模以及经贸政策等是影响国际分工的重要原因
人口的多寡,生产规模以及国内市场的大小都会对国际分工的规模产生影响;此外,经济贸易政也是推进或延缓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性因素,如特朗普政府发起的贸易战,一定程度上会引起中美两国在诸多领域的分工变化。
跨国公司是当代国际分工深入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
跨国公司在国际分工演进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改变了国际分工实现途径的单一化,强化了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之间的互动机制,同时还从知识、价值链和市场等层面推进了国际分工的深化,这种“深化”不仅表现为知识分工日益突出和价值链不断被拉长,而且还表现为交易成本的节约和市场全球化的扩张。
国际贸易发生的利益来源
①存在比较优势。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认为,比较优势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比较优势是指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贸易利益的来源就是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进行分工和贸易,资源重新优化配置,资源优化配置的程度提高了,因此世界的总产出增加了,新增加的产出就是比较利益的来源,不管是亚当斯密的理论还是李嘉图的理论,以及俄林的理论都体现了这一点。
②规模经济递增和竞争不完全。新贸易理论虽然也承认国与国之间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之一,但不完全是因为这种比较优势,而在很大程度上则是由规模报酬递增驱动的。关于贸易发生的原因,新贸易理论从供给、需求和技术差距等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规模经济就成了引起专业化与国际贸易的重要原因,即使各国的偏好、技术和要素禀赋都一致的情况下,也会产生差异产品之间的产业内贸易,且国家间的差异越大,产业间的贸易量就越大,而国家间越相似,产业内的贸易量就越大。将规模经济作为国际贸易研究的假设条件,可以提示国际分工格局和国际贸易发生的新动因。
③行业平均生产率上升。2003 年梅里兹提出“异质企业贸易模型”,形成了以企业层面研究国际贸易的新贸易理论。梅里兹认为,一个行业内不同的企业是“异质”的。当各国之间国际贸易的壁垒撤除的时候,同一行业不同生产率的企业面临不同的机遇和挑战。生产率最高的企业由于贸易壁垒的消除,获得了进入国外市场的机会,因此可以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份额。生产率较低的企业由于生产利润较低,不足以弥补到国外开拓市场的固定成本,只在国内销售。生产率最低的企业面临高生产率企业扩张的压力以及外国企业进入本国市场的压力,只能退出市场。这样市场份额和生产资源实际上会从低生产率企业向高生产率企业转移,从而行业平均生产率上升,使整个社会福利水平提高。贸易导致行业平均生产率上升,这认为是继传统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之后的又一贸易利益来源。
简述传统贸易理论与新贸易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1)传统贸易理论与新贸易理论概念
①传统贸易理论包括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学说、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以及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它以完全竞争市场为假设前提,主要分析产业间贸易,属于静态或比较静态的国际贸易模型。
②新贸易理论是指一系列关于国际贸易的原因、国际分工的决定因素、贸易保护主义的效果以及最优贸易政策的思想和观点。它以不完全竞争市场为假设前提开始分析产业内贸易,模型力求动态化。
(2)传统贸易理论与新贸易理论的联系
①传统贸易理论与新贸易理论都是用于解释为何一国从事国际贸易是有利的这一观点
②二者都不涉及企业的边界问题,仅限于部分均衡分析而没有考虑公司内贸易的国际维度。
(3)传统贸易理论与新贸易理论的区别
①贸易政策不同 传统的贸易理论是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框架下,完全竞争市场干预只会带来效率损失。因此传统贸易理论强调自由贸易的重要性。新贸易理论则认为现实中市场的有效性值得怀疑。因此提出了两个干预贸易的论点:利润转移论和外部经济论,在此基础上提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即政府为支持发展某出口导向型产业,应采取一些有限的、有选择性的干预措施。
②研究对象不同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主要研究的是产业间贸易,多数研究都假定规模报酬不变,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并且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将贸易与投资问题孤立地进行研究。新贸易理论主要研究的是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产业内贸易,并且开始注重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融合。
③贸易的福利效应不同 传统贸易理论并未对国际贸易的福利效应作专门分析,因为其理论的结论是按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对各国都有利益,贸易利益来源于专业化生产效率的提高。新贸易理论认为贸易利益不仅来自比较优势,还来自于规模经济性、增加了不完全竞争产业的竞争程度、增加了产品的差异性等。同时,新贸易理论指出,尽管存在着潜在贸易得益,但不完全竞争市场同时也产生了风险,使一国经济有可能不仅无法利用潜在的贸易得益而且实际上遭受损失。
保护贸易理论
重商主义
概论
重商主义是16~18世纪,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体系。重商主义理论的核心是追求顺差
分类
根据管理对象不同,重商主义分为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
早期重商主义又被称为重金主义或货币差额论,主张绝对禁止贵金属外流。晚期重商主义又称贸易差额论,主张减少对货币本身运动的限制,由管理金银进出口改为管制货物进出口,力主奖出限入,以达到金银流入的目的
贸易观点和经济思想
认为贵金属是衡量财富的唯一标准
一国的获利总是基于其他国家的损失,即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博弈”
缺陷
仅在某些情况下成立
把国际贸易看作是一种零和博弈的观点是错误的
把货币与资本等同起来,贸易顺差也被错误的等同于收入超过消费的年差额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理论概述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最初由美国独立后的第一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提出,后经李斯特加以系统化。李斯特认为生产力是决定一国兴衰存亡的关键,而保护民族工业就是保护本国生产力的发展
基本内容
对自由贸易理论的批判和主张贸易保护
李斯特指出,比较成本说不利于德国生产力的发展
李斯特批评古典学派自由贸易理论,忽略了各国历史和经济上的特点,提出了经济发展阶段论
李斯特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和对外贸易
政策主张
保护对象
李斯特不主张对所有的工业都实施保护,需要保护的是那些处于发展初期阶段而又面临外国强大竞争的有发展前途的工业
保护手段
关税是保护国内工业的主要手段
保护程度
不同行业要采取不同程度的保护
保护期限
保护有一个期限,最高不超过30年
理论评价
意义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现在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李斯特关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的观点是科学的,为落后国家实行贸易保护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曾起到推动德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不足
无法准确界定幼稚产业
未达到预期效果
李斯特虽然以经济部门作为划分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基础,但未能说明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及真实过程
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理论
理论概述:凯恩斯的贸易保护理论是建立在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国家试图寻求经济稳定增长基础上的贸易保护理论
主要内容
①凯恩斯认为,重商主义的奖出限入政策具有重要的科学性,应当成为一国总需求政策的一部分。他认为,一国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国内有效需求可能不足,而贸易顺差可以从两个方面促进有效需求的增加:一是一国贸易顺差的增加本身就是国内有效需求水平的提高;二是一国贸易顺差的增加可以使国内货币供应量增加,从而降低国内利率,刺激国内私人贷款,增加消费和投资需求。基于这一点,凯恩斯认为政府应该关注并干预对外贸易,采取奖励出口限制进口的政策。
②但凯恩斯的贸易保护主义不简单等同于重商主义。他指出,政府干预、保持贸易顺差不是长期的目标,而只是一国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才偶尔采用的手段,因为当贸易顺差过大时,国内的货币供应量就会过多,从而使商品价格过高,影响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使国内利率过低,引起资本外流。凯恩斯的贸易保护理论实质上是一种萧条时期的贸易保护理论。
保护观点:贸易顺差➡国外投资增加➡货币供给增加➡ 利率下降➡国内投资增加➡有效需求增加➡就业增加
投资乘数理论
为了说明投资对就业和国民收入扩大之间的影响,凯恩斯提出了投资乘数理论。投资乘数是指投资增长与国民收入扩大之间的依存关系,国民收入的增量将是初始投资的若干倍。由于各经济部门是相互关联的,某一部门的一笔投资不仅会增加本部门的收入,而且会在国民经济各部引起连锁反应,从而增加其他部门的投资与收入,最终使国民收入成倍增长。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成同方向变化,与边际储蓄倾向成反比,即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就越大,边际消费倾向越小,乘数就越小。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贸易顺差可使该国支付手段扩大、利率降低,从而刺激投资、扩大就业和增加国民收入,长此下去贸易顺差可以导致国民收入倍增
含义:一国的出口和国内投资一样,属于“注入”,对就业和国家收入有倍增的作用。一国的进口则跟国内储蓄一样,属于“漏出”,对就业和国民收入有倍减作用,因此只有对外贸易是顺差时,才能增加一国就业量和提高国民收入,且国民收入的增量是贸易顺差的若干倍。所以超保护主义理论主张奖出限入,以取得贸易顺差。
最优关税理论
最优关税指一国因贸易条件改善带来的收益抵消因贸易量减少带来的损失,使得净收益达到最大化的关税。最优关税率指在零关税和禁止性关税之间有一个使进口国福利最大化的关税税率。不过这种情况只在大国中才能出现,因为只有大国通过征收关税,才能压低进口产品的价格,改善贸易条件。而对小国而言,只有零关税才是所谓的最优关税。一国征收关税改善贸易条件的同时,其贸易伙伴的贸易条件就会恶化。一国征收最优关税,其贸易伙伴不采取报复行动时征收最优关税的国家所得收益也会小于贸易伙伴的损失。这样,就世界总体而言,征收关税要比自由贸易福利少,从这个意义考虑,自由贸易使世界福利最大化。
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论”
理论概述
阿根廷经济学家普雷维什站在发展中国家的立场上提出了中心外围理论,把国际经济体系分为中心和外围两大部分,他认为外围国家贸易条件在不断恶化
基本内容
国际经济体系分为中心和外围两个部分,中心国家和外围国家在经济上不平衡的表现
①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差别:中心国家不仅可以自主发展本国经济,而且可主宰外围国家的经济发展
②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差别:中心国家主要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外围国家则主要从事初级产品生产和出口
③技术进步及其利益分割的差别:中心国家是新技术的发明者和传播者,因而差不多是获得了技术进步的全部利益,外围国家则是新技术的模仿者和接受者,难以获得技术进步利益的分享
外围国家贸易条件不断恶化的原因
①技术进步的利益分配不均
随着中心国家技术进步和工业发展,企业家利润和工人收入不断提高,而且提高幅度大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幅度,加之工业品的垄断性,工业品价格非但不下降反而上涨。而外围国家的收入增长低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幅度,且初级产品垄断性较弱,价格上涨缓慢,在价格下降时又比工业品降得更快。所以,外围国家的初级产品贸易条件必然恶化。
②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不同
一般的,工业制成品需求收入弹性比初级产品需求收入弹性大。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对工业品的需求会有较大的增加,因而工业品的价格就会有较大程度的上涨。相反,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对初级产品的需求增加较小,因而对初级产品价格不会有很大的刺激作用,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很小,甚至下降。所以,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的外围国家的贸易条件存在长期恶化趋势。
③中心和外围工会的作用不同
中心国家的工人有强大的工会组织,在经济高涨时,可以迫使雇主增加工资,经济萧条时,可以迫使雇主不降或少降工资,因而使工业品价格维持在较高水平上。而外围国家工会组织不健全,力量薄弱,没有能力控制或影响工资,经济繁荣时期工资上升不大,萧条时期工资大幅度下降,因而外围国家的初级产品价格较低。
外围国家必须实行工业化,独立自主的发展民族经济
①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通过采用关税、配额等贸易政策来鼓励本国工业品在国内市场替代进口品,从而实现本国工业化的一种途径
②出口导向发展战略。通过鼓励出口来提高本国工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实现工业化的一种途径
理论评价
积极意义
中心-外围论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分析使发展中国家经济学家对战后国际经济关系的不平等认识又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为第三世界国家反对旧的国际经济关系,争取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提供了思想武器
普雷维什关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建议,对拉丁美洲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都具有直接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不足
遭到一些经济学家的猛烈抨击,发展中国家通过关税影响进出口商品价格来改善贸易条件的努力,会因其进出口规模较小而不能达到目的。实施进口限制措施只会导致国内生产的高成本和低效率
贸易保护的当代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理论概述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是由加拿大学者布兰德和斯潘塞提出的。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一国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可以凭借生产补贴、出口补贴或保护国内市场等政策手段,扶持本国战略性工业的成长,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从而谋取规模经济之类的额外收益,并劫掠他人的市场份额和工业利润。
主要内容
利润转移理论
在寡头垄断市场上,存在着因产品价格高于边际成本而形成的租金或超额垄断利润。一国政府可以通过对出口或进口的贸易干预,影响本国企业及其国外竞争者的行为,改变国际竞争的格局,从而从国外寡头厂商抽取租金或向本国企业转移利润,达到增加本国净福利,并促进本国企业和产业发展的目的。
分类
战略性进、出口政策
战略性出口政策核心内容:以出口补贴支持本国寡头厂商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战略性进口政策核心内容:用关税抽取外国寡头厂商的垄断利润
目的:增加本国的国民净福利
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政策
核心内容:主要是指通过国内市场保护使本国厂商获得规模优势,进而扩大在国内外市场(主要是没有保护的国外市场)的份额
作用
本国厂商获得一种相对于外国厂商的规模优势,由此降低生产的边际成本
提高外国厂商的边际成本,调整其产量,由此进一步扩张本国厂商的产量
外部经济理论
技术性外部经济
指厂商通过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中其他厂商的技术外溢获得技术和知识。如果政府采取保护或补贴的政策,将能够促进这些产业的发展并增加国民福利;而外国政府对这些部门的支持和保护,可能使本国丧失或减少这些有益的技术外溢,因此本国必须采取对应的反击行动。
收益性外部经济
指厂商从同一产业或相关厂商的聚集中获得市场规模效应(包括获得便利而低价的原材料、中间产品、技术工人、专业化服务等)。如果一个国家中处于发展初期而规模小的产业属于战略性产业,政府可以通过保护和扶持的贸易政策,支持这些产业的厂商扩张产量,提高产业的市场规模效应和厂商的收益性外部经济,从而促进这些产业较快地增强国际竞争力。
两者的作用:都能使厂商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成本
理论评价
优点
①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并不是对传统自由贸易理论的全盘否定,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发展
②现实的国际贸易中,有许多战略性贸易政策在发挥作用
不足
①该理论还缺少完整的政策结论,所达到的实用性还不能够作为现实政策的基础
②难以确认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运用战略性贸易政策来提高一国的国民福利水平
阐述一国进行贸易保护的理由
①幼稚工业论
贸易保护有助于保护幼稚工业。许多工业在发展中国家刚刚起步,竞争力较弱,而同类工业在发达国家已是兵强马壮,实力雄厚。如果允许自由贸易自由竞争的话,发展中国家幼稚工业肯定永远没有成长起来的希望。如果政府对其新建工业实行一段时间的保护,当此类工业发展壮大再取消保护就可以先进国家的同类工业匹敌了
②改善贸易条件论
改善贸易条件论认为,用增加关税等贸易保护的手段限制进口减少需求可以降低进口商品的价格。由于贸易条件是出口商品的国际价格与进口商品的国际价格的比率,进口商品的国际价格降低可以使贸易条件得到改善,即同样数量的出口商品可以换回更多的进口商品,从而使整个国家获利。
③增加政府收入论
贸易保护有助于增加政府收入。通过关税来增加政府收入,与其说是一种政策理论,不如说是一种利益行为。不管消费者和整个社会所付的代价如何,作为政府,征收的关税则是实实在在的收入,这也是政府要实行贸易保护的动力之一。
④战略贸易政策
针对不完全竞争市场,政府干预可以改变市场结构与环境,提高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使本国企业获得更多超额垄断利润
⑤国家安全论
该理论认为自由贸易会增强本国对外国的经济依赖程度,所以应该限制进口,发展自己的产业,来保持自身经济的独立自主
2.国际贸易政策与壁垒
鼓励出口
(1)出口信贷
含义
出口信贷是指一国的银行为了鼓励本国商品的出口,加强本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对本国的出口厂商、外国的进口厂商或进口方银行提供的贷款。出口信贷通常是在出口成套设备、船舶、飞机等大型商品时由出口方银行提供的信贷。
主要特点
贷款金额大,期限长
出口信贷支持的出口商品多是大型的、成套的机器设备,贷款金额较大:同时,出口信贷期限较长,多在 1-5 年或者 5年以上,属于中长期货款。
出口信贷是一种相对优惠的贷款
出口信贷利率低于国际金融市场利率,其利差由出口国政府给予补贴,条件比较优惠。
贷款必须联系出口项目
即贷款必须全部或大部分用于购买提供贷款国的出口商品。这种措施的本质是通过借贷资本的输出带动商品的输出, 即改善本国的出口信贷条件,扩大本国商品出口。
出口信贷的发放与信贷担保结合,以避免或减少信贷风险
为了解决银行发放出口信贷的后顾之忧,发达国家一般都设有国家信贷保险机构,对银行发放的出口信贷给予担保。如果发生贷款无法收回的情况,则由信贷保险机构给予赔偿,即风险由国家承担。
出口信贷的贷款金额通常约占买卖合同金额的85%左右,其余10%~15%由进口厂商作为订金,先支付现金
分类
卖方信贷
卖方信贷是指由出口方银行直接向本国出口商提供的贷款,一般用于成套设备、船舶等出口。卖方信贷就是出口国银行直接资助出口厂商向外国进口厂商提供延期付款,以促进商品出口。
卖方信贷的优点是手续简便,缺点是将商业利润、银行利息、手续费、附加费混在一起,买方不易了解进口商品的真正价格,而且卖方报价较高
买方信贷
买方信贷是出口方银行直接向进口厂商(买方)或进口方银行提供的贷款,用以支持进口商进口贷款国商品。在买方信贷下进口商必须将其所得贷款的全部或大部分用于购买提供贷款的国家的商品,所以又称为约束性贷款。这种措施的本质是通过借贷资本的输出带动商品的输出。买方贷款的优点是报价低,进口商对贷款以外的费用比较清楚。缺点是手续复杂。多数买方信贷是出口方银行贷款给进口方银行,属于银行信用(进口方银行再贷给进口商)
补充
买方信贷比卖方信贷使用普遍的原因
①对进口方而言,可以提高贸易谈判效率,争取有利的合同条款
②对出口方而言,可简化手续和改善财务报表
③对出口方银行而言,出口方银行贷款的安全收回较为可靠
④对进口方银行而言,承做买方信贷可拓宽与企业联系的渠道,扩大业务量,增加收益。
出口信用保险
出口信用保险是指国家为了推动本国的出口贸易,保障出口企业的收汇安全而制定的一项由国家财政提供保险准备金的非营利性的政策性保险业务。它旨在鼓励发展出口贸易,并保证出口厂商因出口所受到的损失能得到绝大部分补偿,使本国出口商在世界市场上与其他国家的出口商处于同等的竞争地位。
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利益: ①出口贸易收汇有安全保障②有出口信用保险保障,出口商可以放心采用更灵活的结算方式,开拓新市场,扩大业务量,从而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③出口信用保险可以为企业获得出口信贷融资提供便利。④得到更多的买家信息,获得买方资信调查和其他相关服务。⑤有助于企业自身信用评级和信用管理水平的提高。
(2)补贴
补贴是指政府或任何公共机构对企业提供的财政捐助和政府对收入或价格的支持。 生产补贴和出口补贴是两种最基本的补贴形式。生产补贴是指无论商品出口与否,政府均给予生产这种产品的部门补贴,它可以起到与关税相同的作用与影响。出口补贴是指一国政府为了降低商品的价格,加强其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在出口某种商品时给予出口厂商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
按照补贴起作用的方式,补贴可以分为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直接补贴是指政府直接给予的能够直接影响商品价格的补贴,如价格支持、税收优惠等,间接补贴是指政府给予的对成本有直接影响的补贴,如资金优惠、运输优惠、融资优惠等。
(3)补贴的定义与和WTO反补贴的规则
补贴是指一成员方政府或任何公共机构向某些企业提供的财政捐助以及对价格收入的支持,以直接或间接增加从其领土输出某种产品或减少向其领土内输入某种产品,或者对其他成员方力形成损害的政府性措施。WTO的《反补贴协议》把补贴分为三类
①禁止使用的补贴,又称红灯补贴。是形式上或实际上依出口情况而定或用于便于本国货压倒进口货的补贴。红灯补贴分为出口补贴和进口替代补贴两类,主要是指出口补贴。红灯补贴具体包括的内容很多,如政府按出口实绩对某一企业或产业提供的直接补贴,与出口或出口实绩相联系的特殊税收减让等。
②可申诉的补贴又称黄灯补贴,是指允许使用的补贴。黄灯补贴也有多种,如政府机构对某些特定企业或产业实施的各种收入保证或价格支持政策,政府机构以特别优惠的条件向某些特定企业提供货物和服务,政府机构给予企业特殊的优惠安排,如实行差别税率、缓征税收或注销拖欠税款、减免税收等。
③不可申诉的补贴又称绿灯补贴,是合法的补贴,不能受到反补贴制裁,它包括所有非专门补贴,补贴的非专门性要求补贴的分配标准必须是中立的、非歧视和以整个经济为基础的,不对部门加以区分。
WTO反补贴的规则
①反补贴是指一国反补贴调查机关实施与执行反补贴法规的行为与过程,其内涵包括
a.出口国对出口产品的补贴实际存在
b.出口国的补贴行为对进口国的同类产品产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或实质损害威胁或阻碍了国内产业的新建
c.出口国的补贴与进口国的产业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②反补贴措施的种类与实施
a.临时措施
临时措施是为顺利进行继续调查而采取的预防性措施,也是进口国调查机关决定是否最终征收反补贴税的前序性非正式措施。
调查机关采取临时性措施,表明其对补贴的存在和补贴进口产品给国内产业造成的损害已经有了初步肯定性的结论,但采取临时措施并不表明一定要采取最终的反补贴措施。
b.承诺
承诺主体包括产品的原产国政府或出口国政府,自愿承诺的情形一旦出现,则可以中止或终止调查,而不采取临时措施或征收反补贴税
反补贴调查中承诺的形式不仅限于价格上的承诺,还包括补贴的取消或限制等情况
c.反补贴税征收
反补贴税征收是指调查机关在仲裁时最终确定征收反补贴税。如果反补贴调查最终裁定存在补贴和产业损害,调查机关便可决定对补贴进口产品征收反补贴税。
反补贴税不得超过经确认而存在的补贴额,反补贴税的执行期限只能以抵消补贴所造成的损害所必需的时间为准。执行期限不得长于5年,如果调查机关通过调查确认有充分理由,可适当延长期限
(4)出口补贴
出口补贴又称出口津贴或出口奖励金,是一国政府或企业工会国际垄断组织为了降低出口商品价格,以加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对某种商品的出口或生产提供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
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补贴,即直接付给出口商的现金补贴;另一种是间接补贴,即对某些出口产品生产者或出口商提供财政上的优惠,如退还或减免出口商品的国内税、减免出口税等
出口补贴是一种古老的鼓励出口措施,从重商主义时期开始一直沿用至今。一战后成为垄断资本争夺国际市场、进行商品倾销的重要手段。目前,发展中国家为发展民族经济,也通过出口补贴扶持某些产业
(5)外汇倾销
外汇倾销是当今世界贸易战的方式之一,指降低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的比价,从而降低本国商品以外币表示的价格,增强本国商品的竞争力,达到扩大本国商品出口的目的。
同时本币对外贬值还会引起进口商品价格的上涨,因此外汇倾销在一定条件下可起到促进出口和限制进口的双重作用,从而改善贸易收支。它是向外倾销商品和争夺国际市场的一种特殊手段。
实施的条件:出口商品有较大的价格弹性;其他贸易国不采取报复性措施
(6)马歇尔-勒纳条件
指本币贬值会改善贸易逆差,但需要的具体条件是出口需求弹性与进口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即DX+Di>1。“马戈尔勒纳条件”假定
①当本币对外贬值导致国外市场需求扩大后,本国要能增加供给,且增加供给的商品数量与结构和增加的需求相适应
②有“闲置资源”,保证增加供给所需要的资源投入。
一国要通过外汇倾销成功地扩大出口、限制进口,改善贸易收支,必须满足马戈尔勒纳条件。
(7)商品倾销
含义
倾销是一种价格歧视,即出口厂商在国际市场上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抛售商品,对进口国的某些工业造成重大损害或重大威胁,是一种不正当的贸易行为。
倾销构成的要素有:①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或公平价值的价格销售 ②这种低价销售的行为给进口国产业造成损害,包括实质性损害、实质性威胁和实质性阻碍 ③损害是由低价招销售造成的,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分类
根据倾销的目的和时间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偶然性倾销
指公司因商品过季或改营其他业务,需要处理库存商品,但国内市场容量有限,而以低于成本或较低的价格在国外市场抛售。这种销售虽然会对进口国国内同类产品的生产与销售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但由于持续时间短,进口国家通常较少采取反倾销措施。
周期性倾销
在需求萎缩期间,如果企业预期未来有更好的行情,并认为与收不回全部成本而继续生产相比,解雇工人和降低生产能力的成本更高,企业就可能倾销,以便在整个商业周期内稳定生产
防御性倾销
即以低于产品成本的价格出口,以利于阻止潜在的竞争者进入进口国市场
间歇性倾销或掠夺性倾销
它是指一国出口商为了将进口国国内生产商赶出市场,获得其在进口国国内市场的垄断地位后,再制定垄断高价以获取垄断利润,而以低于本国国内市场价格甚至低于成本的价格,在某一国外市场销售产品。这是仅有的一种潜在的危害到进口国家福利的倾销。
持续性倾销
它是指一国出口商在较长时期内,以低于国内市场价格的低价在某一外国市场出售产品,打击竞争对手,以挤进该国市场或提高在该国市场的份额
(8)商品倾销与补贴的异同
相同点
企业商品倾销与政府作为鼓励出口措施提供出口补贴的结果一般都表现为低价出口
不同点
①商品倾销是企业行为,出口补贴是政府行为
②低价出口期间造成的损失补偿来源不同。商品倾销来源于掠夺性倾销的垄断高价或长期性倾销的国内高价和规模经济;出口补贴则来源于政府的补偿
③当低价出口给进口国造成“实质性危害”或有“实质性危害”威胁时,进口国政府谈判的对象不同,前者是出口企业,后者是出口国政府
④进口国针对低价出口采取的措施不同,前者征收反倾销税,后者征收反补贴税。对我国而言,美国和欧盟等仅征收反倾销税
⑤低价出口损失能否得到补偿的风险不同。商品倾销的降价损失有可能因垄断高价落空或国外需求弹性小而得不到补偿,而出口补贴则无此风险
⑥从目的来看,掠夺性倾销的出发点或目的是恶意的垄断高价,而出口补贴仅是为了增加产品竞争力,以挤进市场或扩大市场份额,是无恶意的,尽管出口补贴也会对进口国国内市场造成冲击
(9)出口管制
所谓出口管制是指一些国家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目的,对某些商品特别是战略物资与先进技术资料,实行限制出口或禁止出口。出口管制通常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歧视政策的重要手段。
出口管制就其形式来说,可分为单方面出口管制和多边出口管制,前者是由一个国家单独采取管制措施。后者是由一些国家联合进行。出口企业除了充分利用本国鼓励出口措施所形成的竞争优势外,还必须了解本国对出口管制的规定,以免陷于被动。
限制进口
关税措施
(1)关税
含义
关税是国家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海关代表国家按照国家制定的关税政策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准许进出关境的货物和物品向进口商征收的一种流转税。除了税收的共性(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外,关税具有透明性定性市场调节性、非歧视性、保证国家利益等特点。
作用
增加财政收入
关税是海关代表国家行使征税权,因此关税的收入是国家财政收入来源之一。这种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为主要目的而征收的关税称之为财政性关税
调节进出口商品结构
一个国家通过调整关税结构来调整进出口商品结构,在海关税则中,可以通过调高某项产品的进口税达到减少进口数量的目的,或是通过调低某项产品的进口税达到扩大进口数量的目的
保护国内产业与市场
关税限制了外国商品的进入,尤其是高关税可以大大减少有关商品的进口数量,减弱以至消除进口产品的不利竞争,从而达到保护国内同类产业或相关产业与市场的目的,这种以保护本国的产业和市场为主要目的的关税称为保护关税。
主要种类
按照商品流向分类
进口税
进口税是进口国家的海关在外国商品输入时,根据海关税则对本国进口商品所征收的关税。高额进口税便是通常所讲的关税壁垒,高于 100%的进口关税称为禁止关税。
出口税
出口税是出口国家海关在本国产品输往国外时,对出口商品所征收的关税。征收出口税会提高本国商品在国外市场的销售价格,降低竞争能力,不利于扩大出口。
征收出口税的理由: ①发展中国家为了增加财政收入 ②为了对付国内的通货膨胀压力。 ③用来重新分配本国的收入。 ④对于大国来说,征收出口税可以改善贸易条件
过境税
过境税是一国对于通过其关境的另一国货物所征收的一种关税。过境货物对被通过的国家的市场和生产并没有影响,只是在地理上通过,并不进入该国市场。征收过境税不利于国际商品的流通。
按照征税待遇
普通税
普通关税指对从没有与本国签订双边或多边贸易等协定的国家征收的非优惠性关税。这种关税税率一般由进口国制定,只要国内外条件不变化,则长期使用,税率较高。
优惠关税
最惠国关税
最惠国待遇是指缔约双方相互间现在和将来给予第三国的优惠关税不能低于缔约对方。因此最惠国待遇下的关税适用于那些彼此签订有双边或多边最惠国待遇协定的国家之间的进出口。最惠国税率比普通关税率低,两者率差幅大。
普惠税
普惠税是指发达国家承诺对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输入的商品,特别是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和非互惠的关税优惠待遇。
特定优惠关税
又称特惠关税,指从某个国家或地区进口的全部商品或部分商品给予特别优惠的低关税或免税待遇。特惠税始于宗主国与殖民地附属国之间的贸易往来。
进口附加税
在国际贸易中,有些国家对进口商品除了征收正常的进口关税外,还往往会根据某种需要再征收额外的关税,即进口附加税。进口附加税的征收通常是作为一种特定的、临时性措施,其主要目的是调节贸易平衡与收支,对某些商品的进口作特别限制,在国家与地区实行贸易歧视和贸易报复等。进口附加税,无论其征收目的如何,都是进口数量限制的重要手段。进口附加税的征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另一种是针对特定国的某项商品征收进口附加税,以限制这种特定商品的进口。这类进口附加税包括反补贴税、反倾销税、惩罚关税和报复关税等。
反倾销税
反倾销税是对实行商品倾销的进口货物征收的一种附加税,即在倾销商品进口时,除征收进口关税外,再征收反倾销税。征收反倾销税的目的在于抵制外国倾销,保护国内相关产业。进口国关于倾销的补救措施主要有价格承诺和征收反倾销税。中国作为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被征收反倾销税裁决比例很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所谓的“非市场经济国家”。出口商在反倾销调查程序中,应仔细地查对有关倾销、损害和两者之间因果关系的指控,将精力集中于损害及其倾销之间的因果关系上。
反补贴税
又称为抵消关税,是指为抵消进口商品在制造、生产或输出时直接或间接接受的任何奖金或补贴而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它主要是为了控制出口补贴对本国造成的影响,一般按“补贴数额”征收。与反倾销不同,进口国在开始反补贴调查前,它有与出口国政府进行切磋的义务。针对补贴行为而采取必要的限制性措施,包括临时措施、承诺和征收反补贴税。
补充:价格承诺是指在进口方当局作出初步裁决存在倾销、工业损害及因果关系后,如果出口商主动承诺提高有关商品的出口价格或停止以倾销价格出口,并且得到进口方当局的同意,那么反倾销调查程序可以暂时中止或终止,而不采取临时措施或征收反倾销税
按征税标准
从量税
它是按照商品的重量、数量、容量、长度和面积等计量单位为标准计征的关税
从价税
是以进口商品价格为标准计征的一定比率的关税,其税率表现为货物价格的百分率
混合税(又称复合税)
选择税
差价税
又称差额税。当某种商品国内外都生产,但国内产品的国内价格高于进口产品的进口价格时,按国内价格和进口价格之间的差额征收关税,这种关税称为差价税
按征收目的地
财政关税
保护关税
报复性关税
科技关税
按税率制定
自主关税
保护关税
(2)名义关税和有效关税
名义关税
或称名义保护率,是指各种进口商品进入该关境时,海关根据海关税则所征收的关税税率。在其他条件相同和不变的条件下,名义关税税率越高,对本国同类产品的保护程度也越高。以名义保护率衡量关税保护率的高低,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有效关税
也称有效保护率,是指对某个工业每单位产品“增值”部分的从价税率,即一国整个的关税壁垒体系使某产业单位产出的增值提高的百分比
ERP=(W-V)/V*100% V:最终产品A在不征收关税时的单位产品的附加价值 W:征收关税后的附加价值
(3)名义保护率和有效保护率的关系
当最终产品的名义保护率大于其所用进口原材料的名义税率时,有效保护率大于名义保护率
当最终产品的名义保护税率等于其所用进口原材料的名义税率时,有效保护率等于名义保护率
当最终产品的名义保护率小于其所用进口原材料的名义税率时,有效保护率小于名义保护率
(4)有效保护率的优缺点
优点:有效保护率的概念比名义保护率更能真实的反映关税的保护水平
缺点:它在技术上假定原材料系数固定不变,即没有产品替代,假定进口商品的国际价格不受本国关税影响,即假定本国为小国
(5)关税的经济效应(看资料)
贸易小国的关税经济效应
价格效应
进口国的价格Pw上升到Pt
消费效应
消费量降低,需求由Q2降到Q4,消费者剩余的损失为-(a+b+c+d)面积
生产效应
国内价格上升,供给由Q1增到Q3,生产者剩余增加为+(a)面积
贸易效应
商品进口由Q1Q2减少为Q3Q4
财政收入效应
国家财政收入为+c面积.征收关税给国家带来了财政收入,只要关税没有提高到禁止关税的水平,就会给进口国带来关税收入
收入再分配效应
生产者利益的增加是由消费者收入的减少转化而来的
净福利效应
福利效应的净值为-(b+d)
贸易大国的关税经济效应
价格效应
国内价格从Pw(free)上升到PH,国内价格的上升导致生产扩大,消费需求下降,进口减少,因此国际价格从Pw(free)下降到Pw(tariff)
消费效应
消费者剩余的损失为-(a+b+c+d)
生产效应
生产者剩余增加为+(a)
贸易条件效应
进口价格降低,贸易条件改善,带来的利益为e的面积
财政收入效应
国家财政收入为+(c+e)
净福利效应
关税的净福利效应=生产者福利增加-消费者福利损失+政府财政收入=a-(a+b+c+d)+(c+e)=e-(b+d)
进口关税对大国和小国所造成影响的不同
①对世界价格的影响不同,小国是世界价格的接受者,不能改变世界价格。大国可以影响国际市场的价格
②对关税的分担不同,小国的进口关税全部由国内消费者承担。大国的进口关税不是由进口国的消费者单独承担,而是由进口国消费者和出口国生产者共同负担,大国向出口国转嫁了部分关税
③消费效应不同,小国情形中关税使消费者损失a+b+c+d的面积的福利,大国的消费者损失也为a+b+c+d,但此时这部分面积比小国的情况小
④贸易效应不同,小国的商品进口由Q1Q2减少为Q3Q4,贸易条件恶化;大国进口价格降低,贸易条件改善。相较于小国而言,大国征收关税对生产者的保护作用比较小,因为其关税的上升被进口价格的下降抵消了一部分
⑤财政收入效应不同,小国征收关税给国家带来的财政收入为c,大国关税收入大小为c+e
⑥净福利效应不同,小国福利效应净值为(b+d),说明小国对进口征税使福利水平降低,大国关税净福利效应为e-(b+d),福利增加还是减少时不确定的
(6)出口补贴的经济效应
非关税措施
(1)非关税壁垒
含义
非关税壁垒是指一国政府采取除关税以外的各种法律上和行政上的人为障碍来对本国的对外贸易活动进行调节管理和控制的一切政策性手段的总和,其目的就是试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进口,以保护国内市场和国内产业的发展
分类
直接的非关税壁垒
进口配额
自愿出口限制
进口许可证制
间接的非关税壁垒
反倾销壁垒
指进口国以产品存在倾销为由,削弱产品在进口国市场的竞争力而采取的限制进口的手段。
技术性贸易壁垒
绿色贸易壁垒
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
外汇管制
特点
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关税制度在调整或更改时,往往存在时滞,不能适应需要紧急限制进口的情况,同时关税还要受到最惠国待遇条款的约束。而非关税壁垒的制定和实施通常通过行政手段,制定过程较为迅速,手续也较为简便,能够随时针对某个国家的某种商品设置或更换相应的进口限制措施,从而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具有更强的隐蔽性和歧视性
非关税壁垒的信息往往不公开或规定较为复杂繁琐的标准或手续,使得出口商难以适应和应对
具有更大的复杂性和广泛性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采取的非关税壁垒日益复杂,数目多达上千种。此外,非关税壁垒的使用范围也日益广泛,被限制进口的商品范围从汽车、钢铁等延伸到服务行业、软件等领域。
具有更明显的有效性
非关税壁垒一般直接规定进口商品的数量或金额,超过限额就禁止进口。这样能够有效保证限制进口作用的发挥
作用
发达国家
作为防御性武器,保护国内产业和垄断利润
国际贸易谈判中作为砝码
作为贸易歧视的手段
发展中国家
限制非必需品进口,节省外汇
限制进口,保护国内民族工业和幼稚工业
发展民族经济,保持经济独立
(2)进口配额制
含义
进口配额制是直接限制进口的一种重要措施。进口配额制是指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季度、半年或一年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数额加以直接限制的制度。在规定时限内配额以内的货物可以进口,超过配额则不准进口或者征收较高的关税、附加税或罚款才能进口
分类
绝对配额
绝对配额指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最高数额,达到这个数额后,便不准进口
关税配额
关税配额是指对商品进口的绝对数额不加以限制,而对在一定时期内,规定的关税配额以内的进口商品,给予低税、减税或者免税待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高关税、附加税或罚款
(3)绝对配额
含义
绝对配额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最高限额,超过限额后就不准进口
分类
全球配额
是对某种商品的进口给出一个总的限额,但没有具体的国家地区限制,可从全球进口,采取先来先得配额的方法,一旦配额申请完毕就不再进口
国别配额
是指政府不仅规定了一定时期的总配额,而且将配额分配具体国家或地区,当该国或地区配额用完就不得进口
进口商配额
是指进口国政府将某些商品的进口配额在少数进口商间进行分配
(4)关税配额
关税配额亦称关税限额,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限额。对于限额之内的进口商品给予低关税或免税待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高额关税或征收附加税或罚款后再允许进口。从概念内容上可以了解关税配额是将关税与配额的特点综合起来的一种限制进口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
关税配额与绝对配额的最大区别在于关税配额对超过配额的部分是允许进口的,而绝对配额是不允许进口的,因此绝对配额限制的更严,也更容易招致不满和报复
(5)自愿出口配额
自愿出口配额又称自愿(自动)出口限制,是指在进口国的要求和压力下,出口国自动规定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5年)对本国的某种商品出口限制在一定的配额内,超过配额自动停止出口的一种非关税壁垒措施。
自愿出口限制可分为协定出口配额和非协定出口配额。协定出口配额是由进出口国双方协商签订“自限协定”,规定出口配额;非协定出口配额是由出口国自行规定出口配额。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自愿出口限制日益盛行,采用较多的形式是“自限协定”,这个协定一般包括配额水平、自愿出口限制的商品分类和细目、“配额”余额的调节额度和数限,保护性条款等内容。
(6)进口许可证制
所谓进口许可,是指实施进口许可制度的行政程序。进口许可证制是指进口国家规定某些商品进口必须事先领取许可证才可进口,否则一律不准进口。
按照是否与配额相结合,进口许可证可以区分为有定额的进口许可证和无定额的进口许可证。(有定额的许可证是指进口国事先规定有关商品的进口配额,然后在配额的限度内,根据进口商的申请对每笔进口货物发给一定数量或金额的进口许可证,配额用完即停止发放;无定额的进口许可证不与进口配额相结合,有关政府机构事先不公布进口配额。颁发有关商品的进口许可证只是在个别考虑的基础上进行)
按照进口商品的许可程度,可以分为自动进口许可证和非自动进口许可证。自动许可证是指无需通过审批程序就能得到许可。非自动许可是指必须通过审批程序才能得到许可。
(7)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
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指国家通过法令和政策明文规定,政府机构在采购商品时必须优先购买本国货物或服务或其他歧视性的规定。
具体做法包括:①优先购买本国商品与服务②强调产品与服务中的国产化程度③偏向国内企业的招标④直接授权。 在某些情况下,政府采购会导致需求转移,直接从进口商品转移到本国商品,从而导致利润转移,由此对国际贸易形成了不必要的歧视。
(8)技术性贸易壁垒
指一国政府通过所规定的复杂、苛刻的工业产品的技术标准、卫生检疫规定以及商品包装和标签规定来提高进口产品技术要求,增加进口难度,最终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9)绿色贸易壁垒
含义
绿色贸易壁垒也称绿色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进口国或地区以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有限资源以及人类和动植物健康为由,以保护本国市场为根本目的,通过制定、颁布、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和苛刻的环境保护技术标准以限制国外产品或服务进口的贸易保护措施。
绿色贸易壁垒具有两重性:形式上看,是适应环境保护的要求,对贸易自由的限制;实质而言,是贸易保护与环境保护的契合,是贸易保护中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形式。
成因
保护环境成为世界性议题
节能减排的需要
关税在保护贸易中的作用越来越小
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的觉醒和冲动
特点
(虚衡隐广坚)①虚假性②不平衡性③隐蔽性④广泛性⑤坚固性
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对我国产品出口市场范围的影响:使我国产品出口市场范围面临萎缩的可能
对我国产品出口增长速度的影响:产品出口增长速度势必减缓
对出口产品成本和企业效益的影响:出口产品各种中间费用及附加费用的增多,将使我国目前出口产品日益上涨的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出口产品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将因此受到影响。
对双边或多边贸易关系的影响:引发的双边或多边贸易摩擦日益增多,因此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区域自由贸易的形式,以低于区域环境标准为由,将来自于区域以外的产品包括中国产品排斥在巨大的区域市场之外。
(10)知识产权壁垒
在国际贸易中,如果知识产权人滥用知识产权的垄断权,阻碍正常的自由贸易,就形成了知识产权壁垒。知识产权壁垒主要有三个特征,①具有非法性和不合理性,②具有无形性时间性和地域性③具有歧视性
常见的知识产权壁垒表现形式主要有:搭售行为、差异定价、商标抢注和标识性商标以及跨国公司技术转让的内部化。保护知识产权的标准过高以及过度的保护知识产权,不仅不能有效鼓励知识产权的流通,反而阻碍了国际间的自由贸易。
发展中国家应该争取国际条约的谈判权,制定与发展中国家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条约,从制度上消除知识产权壁垒存在的基础。另外发展中国家不应过度依赖别国的知识产权产品,应当加强知识产权的自主研发,从根本上消除知识产权壁垒的存在
(11)三大贸易救济措施
反补贴、反倾销和保障措施是WTO规定的三大贸易救济措施,属于合规性贸易壁垒。此外,为了平衡国际收支、保护幼稚产业,维护国家安全的目的,也可以实施暂时性贸易保护措施
反倾销:反倾销是指对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倾销所采取的抵制措施,进口国关于倾销的补救措施主要有价格承诺和征收反倾销税。反倾销的构成条件:①倾销存在②损害存在③倾销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反补贴:反补贴是指一国政府或国际社会为了保护本国经济健康发展,维护公平竞争的秩序,或者为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发展,针对补贴行为采取必要的限制性措施,包括临时措施、承诺、征收反补贴税。反补贴的构成条件:①补贴存在②损害存在③补贴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保障措施:保障措施是指当不可预见的发展导致一产品的进口数量增加,以致对生产同类或直接竞争产品的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威胁时,进口成员方可以在非歧视原则的基础上,对该产品的进口实施限制。使用紧急措施应当具备以下条件:①进口产量大量增加②进口增加是由不可预测的情况造成的③进口增加是多边贸易谈判所带来的贸易自由的结果④这种大量进口对国内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的威胁
(12)外汇管制
外汇管制又称外汇管理,是指一国政府通过法令对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加以限制,以平衡国际收支和保持本国货币汇率稳定的一种制度。外汇与对外贸易关系密切,如果实行外汇管制,进口商和消费者不能自由兑换外汇,也就不可能自由进口。
利用外汇管制来达到限制进口目的的方式包括:①国家对外汇买卖的数量直接进行限制和分配,称为数量性外汇管制②采用复汇率制度,对不同的外汇需求实行不同的汇率,通过对外汇买卖成本的控制来影响商品的进出口,称为成本性外汇管制③通过上述两种方式的结合实现更严格的控制,称为混合性外汇管制
(13)对外贸易政策
对外贸易政策是指一国政府根据本国的政治经济利益和发展目标而制定的,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贸易活动的准则。它集中体现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进出口贸易所实行的法律、规章、条例及措施等。它既是一国总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国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对外贸易政策的发展历史来看,基本上可以将各国的贸易政策划分为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
自由贸易政策是指政府取消对外贸易的限制,不对本国货物和服务企业提供特权和优惠,力图消除各种贸易壁垒,使货物与服务尽可能的自由流动。从贸易政策的历史发展进程来看,自由贸易政策并不是绝对的自由,即使是在英国经济最强大的时候,尽管有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理论指导,英国也没有实行完全的自由贸易政策。换言之,自由贸易政策一般都是相对的(部分的)。
保护贸易政策:是指政府采取各种措施限制货物或服务的进口,以保护国内的产业和市场不受或少受外国货物和服务的竞争,同时对本国的货物与服务出口采取促进措施,以鼓励出口。从贸易政策的历史发展进程来看,保护贸易政策不是绝对的保护,也不是完全的保护本国的所有市场和产业。因为任何一个国家总有部分产业或商品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需要自由地参与竞争。而如今所说的“贸易自由化”政策,则是在保护贸易政策的基调上努力促进部分市场、部分产业的自由贸易。
影响一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因素:①经济力量的强弱②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③利益集团的影响④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一国的外交政策
(14)进口替代政策
进口替代政策又称进口替代工业化政策,是指一国采取各种措施限制某些外国工业品进口,促进国内有关工业品的生产,逐渐在国内市场上以本国产品替代进口产品,为本国工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实现工业化。为了克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等贸易,发展本国的民族工业,因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努力发展一些原来依靠进口的货物的生产以供国内少数富裕阶层的消费,从而实现进口替代。进口替代政策必然是以牺牲国内消费者为代价,而且由于其降低了该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程度,导致国内市场相对狭小、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产品质量差、竞争力不够。
(15)出口替代政策
出口替代政策又称出口替代工业化政策或出口导向工业化政策,是指一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通过采取各种措施促进产品的生产与出口,改变出口商品结构,逐步用轻工业产品出口替代初级产品出口,用重、化工业产品出口替代轻工业产品出口,带动国内工业化和经济发展。
采取的措施主要是:①给出口企业提供减免出口关税、出口退税、出口补贴、出口信贷和出口保险等,目的在于降低出口成本,开拓国际市场,增强出口竞争能力②给出口生产企业提供低利生产贷款,优先供给进口设备,原材料所需外汇,大力引进资本、技术、经营管理知识,建立出口加工区等,目的在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创汇能力。
(16)配额与关税的政策效应有何区别
进口配额的经济效应
生产效应:价格提高,生产者剩余增加为:+(a)
消费效应:消费者剩余的损失为:-(a+b+c+d)
配额租金:配额许可拥有者在进口该产品后,可以在国内市场以较高价格出售而获得的额外收益,为+(c)面积
净福利效应:-(b+c+d)
区别
与关税相比,进口配额可能给本国的经济福利造成更大的损失,也更容易导致经济效率的损失,且其分配机制还易于在政府官员中滋长腐败习气,因而进口配额是一种列于关税的贸易保护措施
但也要看到进口配额作为一种纯粹的行政干预手段,在进口限制方面比关税手段更准确、更有效
(17)国际贸易摩擦
含义
国际贸易摩擦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国与国之间在进行贸易往来的过程中,在贸易平衡所产生的,一般是一国的持续顺差,另一国的逆差,或者一国的贸易活动触及或伤害另一国的产业。国际贸易摩擦不仅存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存在于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发达国家之间。
产生的主要原因
①是经济全球化高速发展的必然产物。由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各国之间背景、文化、偏好、水平、制度有很大的差异,摩擦不可避免
②世界经济的衰退导致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是贸易摩擦多的根本原因
③世贸组织相关条款的模糊性增加了贸易摩擦产生的机会。这种世界贸易组织个别条款在例外规定上存在模糊性,使之被贸易保护主义所利用成为其实行限制进口的借口,导致贸易摩擦更加频繁。
④对外贸易科技含量不高是是摩擦频繁发生的客观原因. 我国出口商品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国外对华实施的技术型贸易壁垒使我国出口产品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技术标准、环境保护等方面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与国际标准存在一定差距,因而不能快速满足市场和技术发展的需要
我国贸易摩擦的主要特点
摩擦数量居高不下且呈增长之势,强度也在增大
贸易摩擦逐渐从传统市场扩散到新兴市场
贸易摩擦将从单个产品逐渐扩散到产业,最后直抵政策和制度层面
贸易摩擦的直接诱因将呈现多形态性
我国如何应对
①加快制度的调整和创新
②把扩大内需作为长期的发展战略点
③建立和完善贸易救济体系
④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摩擦争端解决机制
⑤整合上下游资源,打通产业链,实现中国制造的升级之路
⑥注重政治关系对贸易摩擦的解决
⑦建立对话和磋商机制
⑧加强研究工作
⑨建立专业化的人才储备机制
3.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
货物贸易及其类型
定义和特点
定义:又称为有形贸易,其用于交换的商品主要是以实物形态表现的各种实物性商品,是有形贸易。国际货物贸易是最早最基本的国际贸易形式,是国际贸易的最主要构成部分,也是各国经济往来的最主要表现形式
特点
①所涉及的问题远比国内贸易复杂。国际货物贸易涉及不同国家地区,在政策实施、法律体系方面可能存在差异和冲突,以及语言文化,社会习俗等方面带来的差异
②交易双方承担的风险远比国内贸易要大。国际货物贸易的交易数量和金额一般较大,运输距离较远,履行时间较长
③国际货物贸易容易受到交易双方所在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变动、双边关系及国际局势变化等条件的影响
④过程较国内贸易要复杂的多,国际货物贸易除了交易双方外,还需涉及到运输保险,银行,商检,海关等部门的协作与配合
货物贸易类型
按货物移动方向划分
出口贸易
出口贸易是指将本国生产和加工的货物因外销而运出国境,作为出口或输出,不属于外销的货物则不算。
进口贸易
进口贸易是指将外国生产和加工的货物购进后,因内销而运进国境列入进口贸易或输入贸易。
过境贸易
过境贸易是商品由生产国运往消费国途中,途经其他国家,对途经国家来说即为过境贸易。商品入境后不存放海关仓库就直接运出国境的,称为直接过境贸易;若存放海关仓库后未经加工整理又运往另一国的称为间接过境贸易
复出口与复进口贸易
输入本国的外国货物未经加工再输出时称为复出口;输出国外的本国货物未经加工再输入时称为复进口
净出口与净进口
净出口与净进口是指一国在某种货物上既有出口也有进口,如出口量的值大于进口量的值称为净出口;反之,进口量的值大于出口量的值称为净进口
按贸易有无第三国参加划分
直接贸易
直接贸易是指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之间买卖货物的行为。货物从生产国直接卖给消费国,对生产国而言是直接出口贸易,对消费国而言是直接进口贸易
间接贸易
间接贸易是指货物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经第三国进行贸易的行为。这种行为对生产国来说,是间接出口贸易;对消费国来说是间接进口贸易
转口贸易
转口贸易是指货物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并不直接签订合同,而是经由第三国贸易商,分别签订进口合同和出口合同所进行的贸易。这种贸易行为对生产国和消费国而言是间接贸易,对第三国而言是转口贸易
按运输方式划分
海运贸易
陆运贸易
空运贸易
多式联运贸易
邮购贸易
对等贸易(考过!)
对等贸易是指一系列类似于以物易物的协议,即用商品和服务换其他商品和服务。公司可以通过对等贸易来应付货币不可兑换的问题,起源于简单的商品和服务之间相互交换的对等贸易已演化成多种不同的交易形式
易货贸易:是不涉及现金交换的双方直接的商品或服务交换。他被认为是限制最多的对等贸易,主要用于交易双方资信不佳的一锤子买卖。
互购:是一种相互购买的协议,一个公司向另一个公司出售货物的同时,同意从该国购买一定数量的货物,这就是互购
抵消:一方同意将初始销售所得的一定比例用于购买另一方的商品和服务,抵销和互购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可以向另一方所在国的任何一家公司购买商品或服务来履行义务
转手贸易:是指在对等贸易中利用了专业的第三方,即贸易中介
利弊
利
①在没有其他方式可以选择时,它可以为出口交易提供融资。即便对等贸易并非出口交易的唯一选择,仍有许多国家宁愿采用对等贸易而不采用现金交易
②它可以成为一种战略营销武器。企业出口商品和服务的目标市场的国家也会要求对等贸易
弊
无法得到“硬通货”支付的货款,对等贸易合同中也可能存在无法使用的商品或劣质品,导致利益的损失
服务贸易与服务外包
服务贸易
提供方式
国际服务贸易是指国际服务的输入和输出的一种贸易方式。贸易一方向另一方提供服务并获得收入的过程,称为服务出口或服务输出;购买他人服务称为服务进口或服务输入。 国际服务贸易狭义的概念是指传统为国际货物贸易服务的运输、保险、金融以及旅游等方面的无形贸易,而广义的概念还包括现代发展起来的除了与货物贸易有关的服务以外的新的贸易活动,如承包劳务、卫星传送和传播等。
国际服务贸易通常有跨境提供,境外消费,商业存在以及自然人流动4种提供方式
跨境提供:指从一成员方境内向另一成员方境内提供服务。跨境是指服务过境。通过电信、计算机联网等实现,例如国际金融中的电子清算与支付、国际电信服务、信息咨询服务、卫星影视服务等
境外消费:在一成员方境内向另一成员方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例如本国病人到外国就医,外国人到本国旅游,本国学生到外国留学等
商业存在:一成员方的服务提供者通过在另一成员方境内的商业实体提供服务,是最主要的服务提供方式,涉及到了市场准入和直接投资。例如外国公司到中国来开办酒店商店和律师事务所等
自然人流动:一成员方的服务提供者通过自然人的实体在另一成员方境内的商业现场提供服务。例如外国教授、工程师或医生来本国从事个体服务
特征(无同多差杂权)
大多数服务具有无形性
部分服务具有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性
交易标的物的多样性
服务质量的差别性
涉及法律的复杂性
标的物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呈现复杂性
发展特点
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加大
国际服务贸易的范围不断扩展
三类项目:一是同国际货物贸易直接相关的古典国际服务贸易项目;二是同国际直接投资密切相关的要素转移性质的国际服务贸易项目;三是相对独立于货物贸易和直接投资的新兴产业的国际服务贸易项目。这些是国际服务贸易的新范围、新的生长点。
国际服务贸易在国际间发展不平衡
工业化国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占绝对优势
各国对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视和研究在加强
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原因
①经济全球化的推动。经济全球化极大地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合理流动和配置,为服务贸易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渠道
②货物贸易发展的需要。货物出口对服务出口有明显的拉动效应,服务贸易对货物贸易起着支撑和促进作用
③服务贸易成为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
服务外包
含义
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团队来承接其业务,从而使其专注核心业务,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对环境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
服务外包是基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其服务性工作通过计算机操作来完成,采用现代通信手段进行交付,使企业通过重组价值链、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了成本并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发包商一般来自劳动力成本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日本等;接包商一般来自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和地区,例如中国、印度等
服务外包兴起的动因
外部环境动因
技术动因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对服务外包有支持和促进作用。表现在一是互联网的延展性和灵活性为服务外包跨越时空障碍提供技术支持;二是技术的发展大幅度降低信息处理的成本,提高信息的传播速度,为服务外包各方参与者之间方便、快捷、安全地交流和传递信息提供技术支持。
经济动因(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带动资本、信息、技术、劳动力等在全球范围内流动、配置与重组,使生产投资、金融、贸易在世界各国之间相互融合,相互依赖,相互竞争和制约,整个世界连接成一个巨大的市场。
市场动因
市场环境迅速变迁,迫使企业采用服务外包战略。通过服务外包,企业以网络技术为依托,把具有不同优势资源的合作方整合成反应迅速、灵活多变的动态联盟,各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效合作,共同应对激烈而严峻的市场挑战
内部推动力量
通过有效节省成本来提高企业绩效
降低成本,减少投入是企业提高绩效最原始的手段。服务外包实现成本节省的途径:一是通过供应方的规模经济获得成本节省。二是通过供应方的范围经济获得成本节省。三是通过供应方的学习效应获得成本节省。四是服务外包企业可以依靠信息技术、与供应方通过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等手段来降低交易成本。
通过关注核心竞争力来提高企业绩效
①把人财物等资源和管理注意力集中到一些核心竞争力上。②外包其他非核心活动。这样,企业一方面集中资源和能力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来实现内部资源回报最大化,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外部供应方的投资、革新和专门的职业技能。
承接服务外包的意义
有利于提升产业结构。承接服务外包可以增大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提升产业结构,节省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承接服务外包对服务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能够创造条件促进以制造为主的经济向服务经济升级
有利于转变贸易方式,形成新的出口支撑点。 承接外包服务,可以扩大服务贸易的出口收入。
有利于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优化外商投资结构。服务业的国际转移主要是通过服务外包来实现的,承接服务外包,产业就能够实现国际先进服务业逐步转移,从而优化利用外资的结构。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服务外包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推动器,将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
外包决策时,应着重考虑供应商的哪些条件
生产经营能力
主要包括供应商供应的质量、价格、包装、交货期、售后服务、财务状况因素,它们直接关系到外包业务能否成功运作。
技术开发及合作能力
由于科技的进步及生产力的发展,产品的寿命周期越来越短,而顾客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要对供应商的技术开发能力和合作能力进行重点评估。
供应商的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主要是指那些无法从现有信息数据中直接获得的一些软性和抽象性的因素,如供应商的企业文化,经营理念与本企业的合作关系等,这些因素也是影响外包业务运作的关键。
离岸外包
含义
离岸外包是指外包商与其供应商来自不同国家,外包工作跨国完成的外包方式;国内外包也称在岸外包,是指外包商与其供应商来自相同国家,外包工作在国内完成的外包方式。
离岸外包和国内外包的区别
供应商不同:离岸外包的外包商和供应商来自不同国家,国内外包的外包商和供应商来自相同国家
业务侧重点不同:离岸外包主要强调成本节省技术熟练的劳动力的可用性,利用较低的生产成本来抵消较高的交易成本;国内外包更强调业务战略技术和专门知识、从固定成本转移至可变成本、规模经济等
作用不同:离岸外包可以通过国际合作利用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成本差,使企业实现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综合竞争力的作用;国内外包的作用主要是从外包商的服务中获得价值增值
风险不同:离岸外包的外包公司可能会因不了解客户当地的风俗习惯,而使产品价值降低。国内外包的外包商面临这种风险则较少
离岸外包与FDI的关系
二者都是全球资源获取的方式,也是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手段,推动着国际分工向更深层次发展。 离岸外包与FDI之间有一定的替代关系,与FDI相比,离岸外包更具有降低成本、强化核心能力、扩大经济的作用,灵活性与控制性较高。
技术贸易与国际劳务合同
国际技术贸易
含义
国际技术贸易是一种国际间的以纯技术的使用权为主要交易标的的贸易行为,它包括技术出口和技术引进两方面
主要内容
专利:是由政府机构或代表几个国家的区域根据申请而发给的一种文件,在我国专利权是以申请在先原则授予的
商标:是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为了使自己的商品同他人的商品相区别,而在其商品上所加的一种具有显著性特征的标记。常见的商标是文字商标和图形商标。商标大体可分为三类:制造商标、商业商标和服务商标
工业产权:是指法律赋予产业活动中的知识产品所有人对其创造性的智力成果所享有的一种专有权。专利权和商标权均属于工业产权,工业产权和版权合称为知识产权。
专有技术:是指在实践中已使用过了的没有专门的法律保护的具有秘密性质的技术知识、经验和技巧
基本方式
许可贸易:通过签订许可合同将技术授予被许可方
独占许可:是指在一定期限和一定区域内,技术接受方对许可证协议下的技术享有独占使用权。许可方不在该期限、该地区使用此技术,也不向第三方转让。
排他许可:是指在一定期限和一定区域内,许可方除可以自己继续使用外,也可以将许可证协议下的技术使用权转让给第二方,但许可方不得将这项技术转让给第三方。
普通许可:是指在一定期限和一定区域内,许可方除可以自己继续使用外,也可以将许可证协议下的技术转让给第二方使用,还可以将这一项技术转让给第三方。
可转让许可:是技术贸易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指技术接受方还可以将他被许可使用的技术再转让给第三方使用。
交叉许可(互换许可):是指技术交易的双方通过许可证协议相互交换各自的技术使用权,一般不收取费用。
特许经营:是指拥有注册商标、企业标志、专利、专有技术等经营资源的特许人,以合同形式将其拥有的经营资源许可被特许人使用,被特许人按照合同约定在统一的经营模式下开展经营,并向特许人支付特许经营费用的经营活动
技术服务与咨询:是指独立的专家或专家小组或咨询机构,作为服务方应委托方的要求,就某一个具体的技术课题向委托方提供高知识性服务,并由委托方支付一定数额的技术服务费的活动。
合作生产:是指分属不同国家的企业根据他们签订的合同,由一方提供有关生产技术或各方提供不同的有关生产技术,共同生产某种合同产品,并在生产过程中实现国际技术转让的一种经济合作方式。
含有知识产权和专有技术转让的设备买卖:其交易标的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硬件技术,即设备本身;二是软件技术,即设备中所含有的或与设备有关的技术知识。这种设备的成交价格中不仅包括设备的生产成本和预期利润,而且也包括有关的专利或专有技术的价值。
特点
交易标的性质不同:货物贸易的标的是有形的物质商品,而技术贸易的标的是无形的知识
交易双方当事人不同:货物贸易双方当事人一般不是同行,而技术贸易双方当事人一般都是同行
交易过程不同:货物贸易的交货是实物移交,其过程较简单。技术贸易的“交货”则是传授技术、知识、经验和技艺的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
所涉及的问题和法律不同:技术贸易涉及的问题多、复杂且特殊,从事技术贸易远比从事货物贸易难度大。
政府干预程度不同:政府对技术贸易的干预程度大于对货物贸易的干预程度。处于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上的考虑,国家对技术出口审查较严,对技术引进也予以严格的管理。
补偿贸易(其他名词解释)
补偿贸易是指买方在信贷的基础上,从国外厂商进口机器、设备、技术以及某些原材料,约定在一定期限内,用产品或劳务等偿还的一种贸易方式。对缺乏技术和外汇的国家,利用这种贸易方式可以用外资买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以加速国家的经济发展,增强出口能力。
国际劳务合作
含义
是指一国的自然人或法人通过某种形式向另一国的自然人、法人或政府机构提供劳务,以获取经济利益的一种国际经济合作方式。提供劳务的一方称为劳务输出方,也叫受聘方;接受劳务的叫劳务输入方也叫聘请方。
劳务输出的方式主要包括:对外承包工程;技术和设备的出口;直接出口劳务;在海外投资建厂
国际劳务合作发展的原因
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国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不等
科学技术的进步——加速了科学人员的跨国流动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加快生产要素或一揽子资源的移动
国际经济协调的作用与结果——当代国际劳务合作发展的“润滑油”
国际劳务合作的作用
对劳务输出国的作用
积极
增加了外汇收入
很多国家通过劳务出口和工程承包获取了可观的外汇收入,尤其是一些人口密度较高的发展中国家,他们中的有些国家外汇收入的一半以上来自国际劳务合作。
缓解了国内的就业压力
有些发展中国家人口密度大,而且工业落后,其国内根本无法安置过剩的劳动力,劳务输出便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之一
学习国外的一些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
外派的劳务人员在国外提供劳动服务的同时,也掌握并带回了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了外派劳务人员的素质。
扩大了商品出口
劳务输出国在外派劳务提供各种服务的同时,也将本国的原材料、设备和技术等出售给了输入国。
提高了输出国劳动服务者个人的收入
劳务的提供者到国 外从事劳动服务不仅获得了收入,而且其收入一般高于国内,进而又提高了其生活质量。
消极
劳务输出有时也会造成通货膨胀、技术人员外流、国家限制出口的技术泄露和新的传染病的流入等负面影响
对劳务输入国的作用
积极
弥补了国内劳动力不足或某些行业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有些国家工业较发达或承包项目较多但人力又不足,而有些国家虽不缺劳动力,但其本国人又不愿从事某些脏、累、有污染、收益低的工作,输入外籍劳动力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最好途径。
解决技术难题
有些国家技术落后,劳动力素质较差,无法适应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引进技术、劳务可以帮助解决很多国内技术难题进而还可起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调整产业结构的作用。
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或获取高额利润
雇佣外籍劳务一般不受本国最低工资水平的限制,即工资可低于本国劳动力的工资,从而使产品成本下降,达到增强产品竞争能力或获取高额利润的目的。
消极
劳务输入也会导致民族纠纷、犯罪率上升、新的传染病的传入、对外方依赖加重和文化差异带来摩擦等不利影响
对整个世界经济的作用
促进了科学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
在劳动力的转移过程中,有相当部分的劳动力是具有某种专业技术知识的,他们将其所拥有的技术带到世界各地,使这些输入技术劳务的国家也能分享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所带来的效益。
加深了生产的国际化程度
源源不断的劳动力转移使世界形成了庞大的劳动力市场,使作为生产要素之一的劳动力要素在世界范围内进行配置,从而加深了生产的国际化程度。与此同时,技术劳务的转移有些是通过跨国公司的海外投资带动的,这不仅促进了劳务输入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加深了生产的国际化。
扩大了贸易的数量
技术劳务在国外提供各种技术服务时,往往要求技术的输入国使用其母国的设备和原材料,或推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其他国家的产品,从而增加了国际贸易的数量并扩大了贸易的范围。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选)
含义
在国际环境下的某一组织有效运用其人力资源的活动。包括人力资源战略、人员配备、业绩评估、管理发展、报酬、劳动关系等。
目的
实现管理效能的最优化
人员配备政策
主要是为特定的工作岗位选择具有相应技能的人员
人员配备政策的类型
以一国为中心
所有关键的管理职位都是由母国的人员担任
以多国为中心
公司总部的关键职位由母国人员担任,子公司管理层由东道国人员担任
以全球为中心
在整个组织内不考虑国际因素为关键岗位寻找最佳人选
各有利弊
外派人员
外派失败率
外派经理过早回国➡公司筛选政策失败➡外派人员不能很好的发展
原因
配偶难以适应
经理难以适应以及其他家庭原因
外派人员挑选
自我倾向
他人倾向
感知能力
文化刚性
全球心理状态:具有认知的复杂性和世界性视角的全球心理状态
国际劳资关系
国际工会结构
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国际工会联盟
全球型
地区型
子主题
产业型
国内协议的国际延伸
劳工组织的忧虑
企业通过将生产转移到其他国家的方法来反击工会的谈判能力
跨国公司把高技能的工作保留在母国,低技能的转移
跨国公司试图引入母国的雇佣惯例和契约协议
劳工组织的策略
建立国际劳工组织
游说国内立法机构对跨国公司加以限制
通过联合国等脊骨获取对跨国公司的管理
以上的措施并不是很有效
劳工关系的处理
不同劳动法规、工会力量、集体谈判性质运用不同的策略
国际贸易的创新方式
背景分析
计算机的发明和技术进步及人们日常交易行为的网络
电子商务的兴起与发展
具体表现
国际贸易理论创新
国际贸易宏观管理创新
国际贸易政策创新:WTO通过了电子商务免、禁征关税协议
国际贸易运行机制创新
国际贸易营销创新
国际贸易运输方式创新
网络贸易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正面
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
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
负面
对乡村企业的发展不利
企业信息和系统承担着远程攻击的风险
企业易于被动卷入,形成网络危机
4.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多边贸易体制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经济全球化
定义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的过程。
它涵盖了商品、技术、信息、服务、货币、人员、资金、管理经验等生产要素跨国跨地区的流动,使得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
它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表现
生产国际化
这主要是指国际生产领域中分工合作及专业化生产的发展。企业的不同部门、工厂、车间,甚至工段、工序等都在国际范围内进行组织,从而也形成了生产组织的国际化。
产品国际化
产品国际化就是市场总额中出口生产所占的比重大大提高,直接表现为现代国际贸易的迅速增加。
投资金融国际化
对外直接投资有两个重要的趋势:一是对外直接投资的跨国流量持续增长,二是以发展中国家为目的地的对外直接投资日益重要
技术开发与利用的国际化
一方面,由于技术对生产和经济的重要作用,生产国际化自然带动国际技术贸易的不断增长。另一方面,许多企业形成了全球范围内的研究与开发网络:促进了研究与开发组织体系的国际化,也形成了越来越多的国际联合开发。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生产、投资、贸易发展的国际化使各国间经济关系越来越密切,以区域为基础,形成了国家间的经济联盟。这种区域集团化的趋势,不仅大大推动集团内的经济自由化程度提高,而且也会影响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技术进步对生产全球化和市场全球化的作用
含义
生产全球化是指从全球各地区筹供商品和服务,以利用各国在生产要素(如劳动力、能源、土地和资本). 上的成本和质量差异。跨国公司希望通过生产全球化来降低其总成本构成以及提高质量或改善它们所提供产品的功能,从而使它们更为有效地竞争。 市场全球化指把历史上独特的和分离的国家市场合为一个巨大的全球市场。
作用
①技术进步对生产全球化的作用 与全球化生产密切相关的运输成本下降,使得生产在地理上按区域分布变得更为经济。信息处理和通信实际成本大幅度下降,使企业有可能创建和管理分散于全球各地的生产系统,并进一步推动生产全球化。因特网和电信事业的发展使得几乎所有能加以数字化的工作流程,都可以将工作转移到世界上最有效的地方去做。
②技术进步对市场全球化的作用 技术创新同样也促进了市场全球化。低成本的通信网络(如万维网)正在帮助创建电子全球市场,而低成本的运输使全球运输产品更为经济,因而也有助于创建全球市场。此外,低成本的飞机差旅导致国与国之间人员的大量流动。它缩短了各国间的文化距离并带来了消费者口味和偏好一定程度上的趋同。随着全球媒体的发展,我们可以预期将会演化出一些类似全球文化的东西,而这种演进的逻辑结果则是出现一个消费品的全球市场。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主要原因
科技革命带动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经济全球化奠定技术基础
人类社会由工业经济迈入一个全新的信息经济,推动了全球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了商品和生产要素的大规模流动,为国际贸易、投资和金融在全球的拓展提供了超越时空的更为便利的现代化手段。
跨国公司有了长久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打下了一个微观基础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驱动者、组织者和载体。把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经济直接联结起来,把各国之间的国际分工变成其公司的内部分工。
全球性市场经济体制的实现,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一个制度基础
大多数政府大力推动经济自由化,取消贸易和资本流动管制,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与此同时,发达国家从经济自由化中为本国谋求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三大国际经济协调组织的建立和其作用的不断增强,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客观上要求分工的深化和市场规模的扩张。推动着生产从国内区域间分工向国际分工发展,销售从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扩张。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积极影响
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
加速技术转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
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
促进国际关系以协调为主
为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提供了有利条件
消极影响
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贫富差距拉大
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大,经济危机的传染性急剧增强
进一步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各国经济主权的独立性正面临日益严峻的考验
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矛盾性和世界的不安定性因素
全球文化多样性面临挑战
全球价值链对当今国际贸易的影响
全球价值链是指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涉及原料购买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和分销,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
对贸易基础的影响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贸易基础不再是比较优势要素禀赋等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中所提到的贸易基础,更多的表现为在一种产品的各个生产环节中的某个环节的优势,贸易模式从产业间贸易更多的转变为产业内贸易。
对贸易格局的影响
全球价值链主导全球贸易格局深层次改变。在产品的全球化生产尚未发展前,国与国之间贸易以一般贸易为主,流出一国的商品完全由该国生产。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各国资源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产品的生产链也被最大限度地进行细分。国际分工的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逐渐由产业间分工发展为产业内分工,进而演进为产业内分工为主的国际分工体系,从而形成了“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
全球价值链分工”有三个显著特征:一 是最终产品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连续阶段的生产;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参与生产过程并在不同阶段实现价值增值;三是至少有一个国家在其生产过程中使用进口投入品
此外,发展中国家不断增长的人力与物质资本积累,为企业进入高端制造业,同时向价值链两端转型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在公平竞争的市场上,这种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会推动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为经济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
对贸易统计的影响
WTO在国际贸易统计新框架中以“贸易增加值核算”替代“贸易全值核算”
对贸易利益分配的影响
随着全球价值链的发展,贸易利益分配的弊端也有所显现。在国际分工过程中,贸易利益的分配格局侧重于提供知识、技术的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在利益分配过程中占据较少的优势。
对贸易体制的影响
全球价值链的发展促进了贸易体制的转变,单一的贸易体制不能够适应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国际上各国贸易体制的多元化。
全球化的争议/反全球化的原因/全球化的消极影响
①贸易的自由化给一些国家的传统产业带来了冲击
②金融市场开放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带来了很大的不稳定性
③各国发展差距的拉大,自由贸易利益分配的不平等与不公正,使得国际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社会不安全因素不断膨胀。
④西方意识形态的全球泛滥
⑤发展中国家生态平衡的破坏。从生产结构的布局看,高耗能、高资源消耗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给这些地区创造就业的同时也带来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自然资源枯竭的问题。
⑥民族特性在全球化的冲击下削弱
⑦全球失业问题严重
世界贸易组织
含义
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成立于1995年1月1日,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它的前身是GPTT关贸总协定(只适用于货物贸易),第八轮乌拉圭回合之后建立了世贸组织,并且增加了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贸易。其基本原则是通过实施开放、非歧视和公平贸易的原则来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
世贸组织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一起被称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中国于2001年加入WTO。
组织机构
部长级会议(最高决策权力机构)
总理事会(部长会休息期间顶替)
货物贸易理事会
服务贸易理事会
知识产权理事会
各专门委员会
秘书处与总干事
宗旨、目标和职能
宗旨:①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 ②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与贸易 ③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④积极努力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获得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份额和利益
目标:建立一个完整的、更具有活力的和永久性的多边贸易体系
尽可能实现商品和服务的自由流动
通过谈判推动自由化进程
建立公平的争端解决机制,处理各国之间的矛盾和纠纷
职能
管理职能
组织职能
协调职能
调节职能
提供职能
基本原则
非歧视原则 (是 WTO 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主要体现为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
最惠国待遇
一成员方现在和将来给予另一成员方的优惠、特权和豁免都不应低于该成员给予任何第三方的优惠、特权和豁免,否则就构成差别待遇或者歧视。
它具体分为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和有条件最惠国待遇。前者指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一切优惠待遇,应立即无条件、无补偿地自动给予对方;后者指一方给予第三国的优惠是有条件的,另一方必须提供同样的补偿,才能享受这种优惠待遇。
通过最惠国待遇,世贸组织将双边互惠推广到了多边,这种多边无条件最惠国待遇使成员方享受到比双边协议中更为稳定的最惠国待遇。
国民待遇
国民待遇要求在国内税费和规章等政府管理措施方面进口商品与本国商品享受同等待遇。这一原则保证了进口商品和本国商品能在同等条件下竞争。但是国民待遇并不适用于有关政府采购的规章条例和服务贸易。
关税保护原则
关税是唯一合法的保护手段,可以用来保护国内产业和市场
透明度原则
有关进出口贸易的所有法律法规必须事先正式公布,否则不得实施
公平贸易原则
各国不应采用不公正的贸易手段进行竞争,尤其是不应以倾销或补贴方式出口商品
互惠贸易原则
要求成员方在互惠互利基础上,通过多边谈判进行关税或非关税措施的削减。对等的向其他成员方开放本国市场,以获得本国产品或服务进入其他成员方市场的机会
市场准入原则
要求各成员方根据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在一定期限内对其他成员方的货物、服务与资本逐步开放国内市场,并不断加大开放程度
公平解决争端原则
要求缔约方一旦出现国际贸易争端,应通过公正、客观、平等和友好的方式,使贸易争端得到妥善解决
区域经济一体化
经济一体化
含义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一个地理区域内各国一致同意减少并最终消除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以便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
一体化的层次
优惠的贸易安排
对成员国之间全部商品或部分商品的关税优惠,对来自非成员国的进口商品各成员国按自己的关税政策实施进口限制
自由贸易区
取消了成员国之间商品和服务贸易的所有壁垒,但成员国仍保持各自对来自非成员国进口商品的政策制定权。例如北美自贸区。
关税同盟
取消了成员国之间商品和服务贸易的所有壁垒,并采取统一的对外贸易政策
共同市场
取消了成员国之间商品和服务贸易的所有壁垒,并采取统一的对外贸易政策,并允许生产要素如资本、劳动力等在成员国之间自由流动。例如欧洲共同体。
经济联盟
取消了成员国之间商品和服务贸易的所有壁垒,并采取统一的对外贸易政策,并允许生产要素如资本、劳动力等在成员国之间自由流动。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以及统一的财政政策,需要一个统一的货币。例如欧盟。
政治联盟
在经济联盟的基础上,需要一个中央政治机构来协调成员国之间的经济、社会和对外政策
一体化的依据
经济依据:在有限的几个相邻国家建立一种自由贸易和投资制度,要比整个世界范围内建立类似的制度更加容易
政治依据:通过与邻国经济建立联系以及日益增进的相互依赖,相邻国家之间就会产生政治合作的动力,各国之间暴力冲突的潜在可能性因此减少
区域一体化的动因
经济的动因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种次优的解决办法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内部的贸易自由化通常被经济学家看作是相对多边贸易自由化说的次优选择。它既能够获得一定的贸易自由化利益,同时避开国内市场受到过度的冲击。所以,在“最优”的贸易自由化状态不能达到时,作为“次优”选择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得到了长足发展。
追求贸易扩大的利益
追求贸易转移的效应
尽管贸易转移对进口的成员国而言存在社会福利的丧失,但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某一成员不可能在所有的产品上都是进口国,总有部分产品是出口的。而且因为存在区域共同对外贸易壁垒,成员国可以成功地消除它们的份额,获得贸易转移效应。随着贸易转移效应的进行,成员国在获得规模经济效应的基础上,生产效率逐渐提高,最终获得预期的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经济增长。
追求贸易创造带来的利益
按照范纳的观点,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都带有不同程度的贸易创造效应。当成员国内部生产成本的差异越大时,成员国和非成员国之间生产成本的差异越小;当成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前关税越高时,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都越倾向于更多的贸易创造而不是贸易转移。经济学家认为,贸易创造效应能够带来全球经济福利的增加,贸易转移效应则相反。
追求市场扩大带来的竞争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
区域经济一体化融合若干狭小的市场,一是可能使成员国获得规模经济效应,二是提高了竞争强度。由此给成员国带来一些经济收益:①有利于通过竞争防止公司垄断力量的形成;②市场的扩大可以使企业充分获得内部规模经济:③市场的扩大能够带来产业规模扩大,获得外部规模经济;④市场的扩大能够促进技术外溢效应,促进新产品的产生。
促进投资增长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建立可以使区域内国家的投资环境得到改善,吸引区域内外的投资增加。另外,由于区域内的经济整合,使得区域内的竞争加剧,企业规模扩大,必然会增加区域内的投资。同时因为交易成本的下降,使区域内企业的预期利润增加,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资金。
政治的动因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国际政治中安全利益的需要
各国间进行的贸易问题的谈判有利于不通过战争对付对方。因此,区域经济一体化将会有利于减少区域内的冲突,促进区域内贸易自由化的政策都有利于增强区域内的安全与和平。此外,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于成员国来说还有利于共同抵制来自区域外的安全威胁。
提高国际政治实力,增强国际经济政策的谈判或游说能力
对于小国而言,彼此间的联合可以增强在双边谈判中的力量。欧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使欧盟成员国具备了单个国家不可能具备的与美国相抗衡的经济与政治实力。东南亚国家的经济一体化同样提高了其成员国在国际政治上的地位,也增强了它们与中国、日本和韩国进行双边谈判的实力。
区域经济一体化/关税同盟的经济效应
静态经济效应
贸易创造效应
关税同盟内部取消关税,实行自由贸易后,关税同盟内每个成员国国内的高成本产品被同盟内的其他成员国低成本产品所替代,由本国生产转向成员国进口,创造了过去不发生的那部分新的贸易。贸易创造是一种正效应。从世界范围看,这种生产转换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福利水平得到提高。
贸易转移效应
由于关税同盟对内取消关税,对外实行统一的保护关税,成员国把原来同盟外非成员国低成本生产的产品进口转为从同盟内成员国高成本生产的产品进口,从而使贸易方向发生了转变。贸易转移是一种负效应,因为放弃了低成本的商品生产,而扩大高成本的商品生产。从世界范围看,这种生产转换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导致全球福利水平下降。
小结:从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分析来看,关税同盟以两种相反的方向影响成员国的贸易和福利。当贸易创造效应大于贸易转移效应时,关税同盟才可能出现,否则不应该建立关税同盟。
贸易条件效应
一般来说,关税同盟的贸易转移会具有大国效应,即同盟内国家减少从同盟外国家的进口,导致外部世界市场的供应价格下降。这样,同盟成员国的贸易条件就可能会得到改善。由于贸易条件改善,同盟成员国的社会福利也得以增加。
动态经济效应
规模经济
关税同盟建立后,各成员国之间出口增多,这种市场范围的扩大促进了企业自身发展,不断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享受到规模经济的利益,同时可与同盟内企业联结一致对外,使厂商获得内部与外部规模经济效应。
促进竞争与提高生产效率
关税同盟消除了壁垒,统一了市场,提高了市场的竞争性,各成员国就会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保持竞争优势,当生产效率提高后,社会福利水平就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刺激投资
通过贸易协议的约束,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内的市场规模得到扩大,资源环境得到改善。这一点对区域内外的企业都具有投资吸引
①区域经济组织内部的企业,为了应付市场的扩大和竞争的加剧,必须增加投资,以更新设备,开发和利用新技术,扩大生产规模
②由于成员国减少从非成员国的进口,迫使非成员国的企业为了避免贸易转移的消极影响,而到成员国进行投资,以避开贸易壁垒
拉大成员国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和差距
关税同盟建立以后,资本逐步向投资环境比较好的地区流动。如果没有促进地区平衡发展的政策,一国家中的落后地区与先进地区的差别将逐步拉大
为什么发达国家实行一体化比较成功,发展中国家实行一体化却大都不怎么成功?
一体化是指多个原来相互独 立的主权实体过某种方式逐步结合成为一个单一实体的过程。一体化过程既涉及国家间经济,也涉及政治法律和文化,或整个社会的融合,是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的一种全面互动过程。其中,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一个地理区域内各国一致同意减少并最终消除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以便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在实行一体化过程中,发达国家比较成功,而发展中国家大都不成功,其原因主要有:
(1)经济一体化基础不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普遍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能够通过互相投资真正达到经济上的互帮互助,制造业内部的水平分工达到相当高的程度,同一产品的零部件生产分散在许多国家进行,这种相互依赖的关系客观上要求除去国家之间的经贸障碍,形成一体化实行的客观基础,也有助于成员国之间凝聚力的形成;而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水平分工并不发达,即使组成一体化组织,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依赖也不深,缺乏互补性,因此,经济一体化缺乏基础。另外,关税收入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实行一体化意味着关税的大幅下降,管理者难免不愿意承担一体化造成的关税损失。
(2)贸易转移效应不同。发达国家的技术和劳动生产率水平较高,处于成本优势,一体化造成的贸易转移效应也不会带来太多的损失。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水平与世界最低水平相差较大,处于成本劣势。这些国家主要是与发达国家建立贸易往来关系,如果发展中国家实行一体化,那么贸易转移效应将带来巨大的损失。
(3)贸易创造效应不同。实行一体化后,由于贸易壁垒的减少或消失,商品价格会大幅下降,如果商品的需求弹性大,则需求将大幅上升,形成显著的贸易创造效应,促进贸易的增长,同时,如果一体化组织内部的商品供给弹性高,则商品生产也会迅速增长。发达国家供需弹性都比较高,组建一体化能给成员国带来丰厚的福利;发展中国家的供需弹性较低,实行一体化后不会出现较大的贸易创造效应,一体化给成员国带来的福利有限。
(4)成员国贸易结构、经济政策不同。区域经济一体化一般要求成员国在相当程度上统一贸易和经济政策。发达国家的经贸政策相对较为统一,有利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顺利实行;发展中国家彼此的经贸结构差异较大,实行一体化后成员国损益不均,对一体化组织的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
(5)政治环境不同。发达国家政治环境普遍较为稳定,能够为一体化的形成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而发展中国家政治制度不成熟,政局动荡,不利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
(6)一体化管理能力不同。发达国家的一体化组织经验较为丰富,有强的管理能力,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而发展中国家一体化组织往往贪大求全,没有科学合理的目标和方向。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前事业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你是支持还是反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理由?
个人倾向于支持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一个地理区域内各国一致同意减少 并最终消除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以便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
经济依据+政治依据
欧洲一体化的实践
欧洲有两个贸易集团——欧洲联盟(欧盟),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欧盟是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政治经济集团,其前身是欧洲经济共同体。
欧盟产生的原因
历史原因:谋求统一是欧洲政治家长期的愿望。欧洲的国家有共同的地域,语言上有相同性,有共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现实原因:(两极格局)欧洲和苏联国家格格不入的同时又受到美国的控制,为了摆脱这种局面,各国走向联合
经济原因:各国普遍较小,为了扩大市场,打破阻碍经济发展的桎梏,才能进一步促进欧洲经济发展
可能性:法德和解
欧元
欧元带来的好处(统一货币的好处)
从处理多种货币到统一货币,企业和个人可以节省开支
使欧洲国家之间的价格更容易进行比较,提高市场竞争度
提高竞争水平,使企业在长期内提高经济效率
欧元带来的问题
一国的当局将失去货币政策控制权
欧盟并非经济学家所指的最优货币区
货币统一应该在政治联盟之后,而不是之前
阻碍欧洲经济的增长,加剧通货膨胀
欧盟的政治结构
欧盟委员会:负责提出和执行欧盟的法律,监督各国服从欧盟的法律
欧盟理事会:代表各成员国的利益
欧洲会议:咨询机构
欧洲法院:每个国家一名法官,欧盟法规的最高上诉法院
欧洲一体化作用
经济:强化各国之间经济关系,增强了欧盟对外的经济竞争力,提高国际经济合作水平
政治:增强了欧盟各国在世界中的影响,强化了世界多样性趋势的形成与发展
文化:使欧盟各国文化上相互交融,有利于世界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安全:总体看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但同时也可能增加各国经济的风险
中国的区域经济合作实践
进程
中国参加的第一个区域经济论坛是亚太经合组织APEC,是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合作论坛,也是亚太地区最高级别的政府间经济合作机制。中国签署的第1个自由贸易协定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 ft a货物贸易协定
主要的区域经济合作实践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曼谷协定,2005年更名为亚太贸易协定
中国-智利自由贸易协定
中国-巴基斯坦自由贸易协定
中国参与区域合作的原因
经济上
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迫切选择
多边贸易谈判受挫、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方兴未艾
中国经济及对外贸易持续发展的需要
金融危机使中国进一步认识到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亚太地区贸易自由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减轻对美国市场的过分依赖
应对目前世贸组织多哈回合的发展趋势
获取规模经济和竞争的福利效应
政治上
获取区域层面的政治保护
调整大国关系的政治需要
中华民族统一事业的需要
促进周边外交战略的形成
和平崛起的发展战略需要
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
5.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
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经营理论
国际直接投资
相关概念
国际直接投资又称外国直接投资(FDI),是指投资者为了在国外获得长期的投资效益并得到对企业的控制权,通过直接建立新的企业公司或并购原有企业等方式进行的国际投资活动。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相区别的特征在于投资者直接与企业的控制权或经营管理权相联系。
FDI可以分为两种:对外直接投资是指一国国际直接投资流出;外来直接投资是指国际直接投资的流入。国际直接投资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①在国外创办新企业,包括建立合资企业、独资企业和跨国公司②购买外国企业股权达到控制的比例③以利润进行再投资。即投资者把通过直接投资所获利润的一部分或全部用于对原企业的追加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的特点与趋势
国际直接投资总量和主体持续增长
在过去的30年里,世界经济中的国际直接投资的流量和存量都呈现急剧的增长,且增长速度超过了世界贸易和产出。原因有三,企业管理层把国际直接投资看作回避未来贸易壁垒的方法;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变革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也对国际直接投资的数额具有积极影响
国际直接投资市场以发达国家为主,主要在发达国家之间双向流动
投资者除追求盈利外还寻求安全性,而发达国家的投资环境要优于发展中国家。在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直接投资格局中,美国的霸主地位逐渐丧失,但美国仍然是当今世界主要的对外直接投资国和外来直接投资的吸收国。外来直接投资可以看作资本投资的重要领域和未来经济增长率的决定因素。
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经济体正发展为国际直接投资来源地
来自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经济体的企业越来越在国际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们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为母公司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另外,来自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促进了大规模的南南直接投资流量,从而促进了南南国家投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国际直接投资主要流向高新技术产业部门和服务行业
随着各发达国家产业结构高级化,外国直接投资的重点行业从传统的制造业逐步转向高新技术产业。另外,第三产业中的一些行业如金融、保险、不动产等也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热点。
水平型和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
水平型对外直接投资(市场导向型)
概念
水平型对外直接投资也称为横向型直接投资,是指一国企业将生产资本输出到另一国,在投资所在国设立子公司,根据当地情况从事某种产品的设计、生产和销售等全部经营活动。这类子公司和其他企业能够独立完成生产和销售,与母公司或国内企业保持水平分工关系。这种类型的直接投资多见于机械制造业和食品加工业等部门。 水平型对外直接投资的两个重要原因是避开国际贸易壁垒和降低运输成本。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使得这两个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逐步削弱。
水平型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内贸易
跨国公司的水平一体化投资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来源。这种水平一体化跨国公司在经济发展水平类似的国家之间建立内部市场,进行差别产品交易,呈现出产业内贸易的特征。由水平一体化跨国经营所引起的产业内贸易的增加,无论是对母国还是东道国的对外贸易竞争力,都具有促进作用。
对母国来说,水平一体化跨国公司在总部与海外工厂之间平行分工,从事基本相同的生产经营活动,从而获得了规模经济,降低产品平均生产成本,促进母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提高。而对东道国来说,跨国公司的进入会给东道国带来母国先进的生产和经营技术,促进东道国的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因此,由水平一体化跨国公司所带来的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提高,同样也促进了东道国的对外贸易竞争力的提高。
水平投资与经济效应
水平型对外直接投资使母子公司之间在公司内部相互转移生产技术、营销诀窍和商标专利等无形资产,有利于增强各自的竞争优势与公司的整体优势,减少交易成本,从而形成强大的规模经济。水平型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主要体现替代关系。
水平一体化
水平一体化又称横向一体化,是指把与本企业处在生产营销链上一个阶段,具有不同资源优势的企业单位联合起来形成一个经济体。在水平一体化模型中,跨国公司主要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规模相似的国家之间从事类似的经营活动,倾向于在各个国家都建立自己的生产和销售体系,在当地生产,满足当地需求。
横向一体化的实现途径包括收购、兼并、契约关系的分包经营和许可证及特许权经营、基于产权关系的合资经营等。目的是实现规模经济、降低产品成本、巩固市场地位以及提高竞争优势。但是企业文化的不同使管理成本增加,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协调关系复杂,不利于产品生产与销售协调发展。
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出口导向型)
概念
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也称为纵向型直接投资,一般指一国投资者为了在生产的不同阶段实现专业化而将生产资本直接输出到另一国建立企业投资活动,即依据各地生产要素价格将生产环节分布于不同国家。这种投资方式在资源的开采、提炼、加工和制成品制作过程中使用较多,或者是把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某些生产阶段转移到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或地区进行。
垂直型跨国公司在总部和海外工厂之间实行纵向分工,设在母国的总部和工厂从事产业链中关键的产业环节,一般是知识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活动;海外子公司则往往从事产业链中增值相对较低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生产活动。这种纵向分工是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对发展中东道国传统的直接投资方式。
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内贸易
跨国公司的垂直型内部贸易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来源之一。随着跨国公司数目的增加,产业内贸易额也会增加,但这种产业内贸易的增加对投资国与东道国的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影响是不同的。
对母国而言,当它对外进行垂直型直接投资时,为了保持母国与对东道国的技术优势,母国会利用它的有利经济条件,提高母国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因此,一国的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越多,产业内贸易额就越大,所体现出来的对外贸易竞争力就越大。
而对东道国而言,虽然吸引垂直型跨国投资可以增加产业内贸易,从而获得更多的贸易利益。从短期来说,对一国外贸竞争力具有促进作用,但从发展的角度分析,发展中国家总是接受前一轮被淘汰的技术,在技术发展上始终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对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不大。因而这种产业内贸易的扩大并不能代表产业真正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的提高。
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
它使得全球生产的产业化分工与协作程度高,各个生产经营环节紧密相扣,便于公司按全球战略发挥各个子公司的优势,而且由于专业化分工,每个子公司只负责生产一种或少数几种零部件,有利于实现标准化、大规模生产,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垂直型的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主要体现为互补关系,在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条件下,可能导致较高水平的原材料贸易和中介投入,对产品出口具有较强的促进效应。
混合型投资
混合型投资是一种水平型和垂直型相结合的直接投资方式。一般来说,目前企业进行国际直接投资并不单纯是水平型投资或垂直型投资,而是两者兼有,进行混合型投资。发达国家之间的直接投资往往以水平型为主,而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则以垂直型为主要形式。
跨国公司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
概述
垄断优势理论又称特定优势理论,是由美国学者海默先提出,后经金德尔伯格加以完善补充。该理论以不完全竞争为分析的前提,认为垄断优势是市场不完全竞争的产物。垄断优势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市场不完全和垄断优势
主要内容
海默认为导致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性因素是企业拥有垄断优势。政府的课税关税等贸易限制措施产生的市场进入或退出障碍,导致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利用其垄断优势。垄断优势主要包括:
①生产垄断优势。如经营管理技能、融通资金的能力优势、掌握的技术专利与专有技术
②市场垄断优势。如产品性能差别、特殊销售技巧、控制市场价格的能力等
③规模经济优势。即通过横向一体化或纵向一体化,在供、产、销各环节的衔接上提高效率
④信息与网络优势
海默认为市场不完全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基础,垄断优势来自市场不完全。市场不完全是指介于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之间的市场状况。市场不完全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①商品市场不完全,即商品的特异化、商标、特殊的市场技能以及价格联盟等
②要素市场不完全,表现为获得资本的不同难易程度以及技术水平差异等
③规模经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即企业由于大幅度加产而获得规模收益增加
④政府干预形成的市场不完全,如关税、税收、利率与汇率等政策
理论评价
意义
该理论的最大贡献在于将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入生产领域,摆脱了新古典贸易和金融理论的思想束缚,指出对外直接投资是以不完全竞争为前提的,是一种企业寡头垄断和市场集中相联系的现象
垄断优势奠定了当代跨国公司与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基础,为后来者的研究开辟的广阔天地
不足
它缺乏普遍意义,仅对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有很好解释,无法解释发展中国家的情况
该理论偏重于静态研究,忽略了时间因素和区位因素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动态作用
内部化理论🌟
概述
内部化理论又称市场内部化理论,是由英国学者巴克和卡森提出的,并由加拿大学者鲁格曼等加以发展。所谓内部化是指把市场建立在企业内部的过程,即以内部市场取代原来固定的外部市场,企业内部的转移价格起着润滑内部市场的作用,使之与固定的外部市场同样有效地发挥作用。该理论以垄断优势和市场不完全作为理论分析的前提,提出由于市场的不完全和交易成本的存在,促使企业通过建立企业内部市场来取代外部市场,以便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基本内容
三个假设
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
跨国公司是跨越国界的市场内部化过程的产物
主要观点
它强调企业通过内部组织体系,以较低成本在内部转移该优势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当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真正动因。
在市场不完全的情况下,企业为了谋求整体利润的最大化,倾向于将中间产品特别是知识产品在企业内部转让,以内部市场来代替外部市场。由于市场的不完全,将企业所拥有的技术和营销知识等中间产品通过外部市场来组织交易,则难以保证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若企业建立内部市场,可利用企业管理手段协调企业内部资源的配置,避免市场不完全对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利用和开发以知识为代表的中间产品是企业内部化的动力。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质是基于所有权之上的企业管理与控制权的扩张,而不在于资本的转移。其结果是用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代替外部市场机制,以便降低交易成本,拥有跨国经营的内部化优势。
四组与市场内部化决策相关的因素
行业特定因素:主要指产品性质、外部市场结构以及规模经济
地区特定因素:包括地理位置、文化差别以及社会心理等引起的交易成本
国别特定因素:包括东道国政府政治、法律、经济等方面政策对跨国公司的影响
企业特定因素:主要是指企业组织结构、调节功能、管理能力等因素对市场交易的影响
理论评价
意义
该理论从内部市场形成的角度阐述了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对跨国公司的内在形成有比较普遍的解释力,是当代西方跨国公司理论的主流理论,大大推进了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
该理论强调了知识产品内部一体化市场的形成,更符合当今国际生产的现实状况
不足
该理论过分注重企业经营决策的内部因素,却忽略了对影响企业运作的各种外部因素的分析
对跨国公司的国际分工和生产缺乏总体认识,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等宏观因素也缺乏把握
区位优势理论🌟
所谓区位优势是指跨国企业在投资区位上所具有的优势,也就是说可供投资地区在某些方面较国内更具优势。拥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的跨国公司在进行直接投资时,首先面临的是区位选择。投资区位的选择要受到市场的地理分布、生产要素、运输成本和投资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对外直接投资的流向取决于区位禀赋的吸引力。
区位条件是由投资国和东道国的多种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主要包括贸易障碍、政府的政策、市场的特征、劳动成本、当地的生产水平以及原材料的可控性等。区位优势的大小决定着跨国公司是否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投资地区的选择。区位优势是由东道国状况决定的,企业自身无法左右。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概述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是综合企业所拥有的所有权、区位以及内部化优势来解释国际直接投资的一种理论。创始人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邓宁。邓宁认为过去的各种对外直接投资理论都只是从某个角度进行片面的解释,未能综合全面的分析,因此将有关理论综合起来解释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
主要内容
理论的核心是,企业跨国经营是该企业具有的所有权特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这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
①所有权特定优势,又称垄断优势,是指企业所独有的优势。所有权特定优势可以分为资产性所有权优势和交易性所有权优势。前者指在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上的优势,后者指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跨国经营、合理调配各种资源、规避各种风险,从而全面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所获得的优势
②内部化优势,指的是拥有所有权特定优势的企业为避免外部市场不完全对企业利益的影响,而将企业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的能力。内部交易比非股权交易更节省成本,尤其是对那些价值链难以确定的技术和知识产品,而且内部化将交易活动的所有环节都纳入企业统一管理,使得企业的生产销售和资源配置趋于稳定,企业的所有权特定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③区位优势,某一国外市场相对于企业母国市场,在市场环境方面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有利程度,也就是东道国的投资环境因素中具有的优势条件。具体包括当地的外资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市场规模、基础设施、资源禀赋、劳动力及成本。
邓宁认为:①当企业仅仅具有所有权优势而不具有内部化能力,也不能利用国外的区位优势时,只能采用技术转让的方式参与国际竞争 ②当企业同时具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但不能利用国外的区位优势时,可以采用出口和技术转让两种方式参与国际竞争 ③当企业同时有了所有权特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时,就具备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充要条件。此时对外直接投资就是企业的最佳选择。
理论评价
意义
融合了以往各种学术的精华,并加以归纳与总结,更全面地解释国际企业经营的动因,形成一个具有普遍性的理论体系
该理论使人们认识到促成跨国公司形成和发展的不是某一种因素单独的影响,还是上述多方面具体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更符合现实
不足
该理论过于注重对企业内部要素的研究,缺乏宏观分析,忽略了企业所处的特定社会、政治、经济条件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影响
这一理论是对以前理论的综合与折中,并没有重要的理论突破或创新
发展中国家的理论
投资发展周期理论
主要内容
第一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400美元以下。该阶段的国家没有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区位优势,也不具备足够的所有权优势,净对外直接投资接近零。
第二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400~1500美元。该阶段相应投资环境得以改进,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大增,但本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仍然非常有限,净对外直接投资为负。
第三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2000~4750美元。该阶段国家拥有的所有权优势不断增加,本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发展,净对外直接投资开始上升。
第四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4750~5600美元。该阶段国家经济发展趋于成熟,国际直接投资流出不断增加,最终超过国际直接投资的流入,使净对外直接投资变为正。
评价
积极作用
该理论从宏观角度考察了经济发展阶段对企业所有权优势的技术累积效果,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该理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际投资活动中带有规律性的发展趋势,即经济实力最雄厚、生产力最发达的国家,往往是资本输出最多、对外直接投资最活跃的国家。
局限性
从动态分析的角度出发,该理论与当代国际投资的实际情况有许多悖逆之处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一动态数列,仅用一个指标难以准确衡量各国对外投资变动的规律性
小规模技术理论
概述
该理论由美国威尔斯提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竞争优势主要源自低成本优势,其核心是小规模生产技术优势,这种低成本优势主要与母国的市场特征相关。
主要内容
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比较优势,来自以下三方面
小规模制造: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拥有为小市场需要提供服务的小规模生产技术。发展中国家大多数工业制成品的市场需求规模小,引进的技术往往得不到充分利用,导致资源闲置和浪费。因此发展中国家致力于开发小规模技术而获得优势。
当地采购和特殊产品优势:威尔斯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具有来自当地采购和特殊产品的竞争优势。①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为了减少因进口技术而造成的特殊投入,需要寻求用本地的投入来替代②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点,主要是为服务于国外同一种族团体的需要而建立的③这些产品的生产往往利用东道国的当地资源,在生产成本上享有优势。
低价产品营销战略: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产品营销策略相比,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则以物美价廉策略取胜,花费较少的广告费用,运用低价营销策略。
理论评价
贡献
小规模技术理论被西方理论界认为是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研究中的早期代表性成果。它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与这些国家的市场特征相结合,强调了小规模技术优势,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和切入点。同时对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不足
该理论很难解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也无法解释当今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日趋增长的现象。
技术地方化理论(引进再创新)
概论
印度学者拉奥提出了关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跨国公司的技术地方化理论。拉奥认为,虽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的技术特征表现为规模小、使用标准技术和劳动密集型技术,但是这种技术的形成包含着企业内在的创新活动。
主要内容
发展中国家企业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形成和发展自己的“特定优势”
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技术知识当地化是在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环境下进行的,这种新的环境往往与一国的要素价格及其质量相联系,从而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技术。
发展中国家企业生产的产品适合于发展中国家自身的经济条件和需求,能够使产品更好地满足当地和邻国市场需要,从而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
发展中国家企业的竞争优势不仅来自其生产过程及产品与当地的供给条件和需求条件紧密结合,而且来自创新活动中所产生的技术在小规模生产条件下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
在产品特征上,发展中国家企业仍然能够开发出与名牌产业存在差异的消费品。当东道国国内市场较大,消费者的品位和购买力有较大差别时,来自发展中国家企业生产的产品仍有一定的竞争能力。
上述几种竞争优势还会由于民族或语言因素得到加强。
理论评价
该理论的主要特点是不仅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企业的国家竞争优势,而且强调了形成竞争优势所需要的企业创新活动,更强调企业技术引进的生产过程和创新活动给企业带来的新的竞争优势。
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
概述
英国学者坎特威尔和托兰惕诺在研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基础上,提出了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
内容
发展中国家技术能力的提高是不断积累的,且与直接投资的增长有直接相关,因此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和地理分布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且可预测
产业分布:由自然资源开发为主纵向一体化生产到进口替代或出口导向为主的横向一体化生产(自然/劳动➡技术/资本,垂直投资➡水平投资)
地域分布:由周边国家到发展中国家再到发达国家
随着工业化过程的深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外直接投资将进入复杂的技术领域
评价
对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由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具有普遍解释力
跨国公司与跨国经营
跨国公司🌟
定义
跨国公司又称多国公司、国际公司,是指具有全球性经营动机和一体化的经营战略,在多个国家拥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分支机构,并将它们置于统一的全球性经营计划之下的大型企业。
跨国公司三要素:①跨国公司本质上是一个工商企业,组成这个企业的实体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从事生产经营②企业必须有一个中央决策体系,有共同的政策,其政策应反映企业的全球战略和战略部署③企业的各个实体分享资源信息同时分担责任
主要类型
按经营项目分
资源开发型跨国公司
以获得母国所短缺的各种资源和原材料为目的,是跨国公司早期积累时常采用的方式,集中于采矿业和石油开采业
加工制造型跨国公司
主要从事机器设备制造和零配件中间产品加工业务,以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为主要目的
服务提供型跨国公司
主要是指向国际市场提供技术、管理、信息、咨询、法律服务以及营销技能等无形产品的公司
按经营结构分
横向型跨国公司
母公司和各分支机构从事同一种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公司。专业化分工程度低,生产和制造过程基本相同。
特点是母子公司之间在公司内部相互转移生产技术、营销技巧和商标专利等无形资产,有利于增强各自的竞争优势和公司的整体优势,减少交易成本,从而形成强大的规模经济。
这类跨国公司地理分布区域广泛,通过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设立子公司与分支机构就地生产与销售,以克服东道国的贸易壁垒,巩固和拓展市场。
垂直型跨国公司
母公司和各分支机构之间实行纵向一体化专业分工的公司。垂直型跨国公司把具有前后衔接关系的社会生产活动国际化,子公司之间的生产经营活动有显著的投入产出关系。
特点是全球生产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程度高,各个生产经营环节紧密相扣,便于公司按照全球战略发挥各子公司的优势,而且由于专业化分工,每个子公司只负责生产一种或少数几种零部件,有利于实现标准化、大规模生产,获得规模经济效应。
混合型跨国公司
母公司与各分支机构生产和经营互不关联产品的公司,它是企业在世界范围内实行多样化经营的结果。具有竞争优势的跨国公司并不是向不同行业盲目扩展业务,而是倾向于围绕加强核心业务或产品的竞争优势展开国际多样化经营活动。
按决策行为分
民族中心型公司
民族中心型公司决策以本民族为中心,其决策行为主要体现母国与母公司的利益
多元中心型公司
多元中心型公司决策哲学是多元与多中心,其决策行为倾向于体现众多东道国与海外子公司的利益
全球中心型公司
全球中心型公司既不以母公司也不以分公司为中心,其决策是公司的全球利益最大化
特征
有一个国家实力雄厚的企业作为主体
有完整的角色体系和最高的决策中心
从全球战略出发,安排自己的经营活动
具有强大的经济和技术实力,有快速信息传递以及资金快速跨国转移等方面的优势,因此国际竞争力强
有些大型跨国公司由于有强大的经济技术实力或在某些产品上的优势,因此对某些产品、某些地区带有垄断性
跨国公司都有较大的经营风险
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的原因
发达国家资本的高度集中垄断和资本过剩是推动跨国公司向外扩张的根本原因
二战后,主要发达国家的资本高度集中垄断程度进一步加强,在垄断资本控制了国内主要工业部门和市场之后,形成了过剩资本,于是垄断企业将这些过剩资本输出到国外进行投资,谋取垄断的高额利润。由此垄断企业成了垄断组织,导致了跨国公司的发展及其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增加。
科学技术革命为跨国公司向外扩张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战后,以科学技术革命为内容的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引发了发达国家产业部门结构的深刻变化,促进了生产和资本国际化。为适应生产国际化的要求,跨国公司在海外建立子公司和分支机构,根据地区和自身的优势,定点生产,定向销售,)广泛开展企业内的分工与协作,各公司之间凭借现代化的通讯设备和交通工具,及时传递并处理大量信息,将分散在全球各地的子公司和分支机构联结成一个整体,便于总公司适时地策划、指挥和管理整体业务活动。
各国对国际市场的激烈争夺推动了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
为了占领当地市场,美、日等发达国家对制造业进行投资,并主要通过“出口替代”的办法,缓和它们之间的贸易摩擦。)此外,跨国公司通过在当地投资建厂,带动了出口,继续控制已取得的市场。同时,为突破贸易壁垒,争夺国际市场,发展中国家的一些有实力的大型企业也采取了跨境经营的策略。
国家对国际经济的干预成为跨国公司向外扩张的重要支柱
二战后,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发展,国家之间资本、商品、劳务等国际流动的扩大,促使各国之间经济相互依赖不断加强要求各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生活,各国政府采取对外政策、财政金融等系列措施 ,从各方面调节国家与国家、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
跨国经营竞争战略
定义
跨国经营竞争优势是跨国经营企业(跨国公司)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所拥有的超过国内企业、东道国和第三国企业的优越条件和地位。此种优越条件和地位能优于对手,更好的满足顾客需要,从而给企业带来超额利润,提高企业的国际市场份额。
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
规模经济优势
生产规模的扩大可以持续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使产品价格具有竞争力。规模经济优势还来自非生产性活动,如集中化的研究与开发,大规模销售网络以及进行集中的市场购销、大规模的资金筹措和统一管理等。事实上,当把规模经济与市场结构因素联系在一起时,在不完全的市场结构中,不仅存在规模经济,且存在企业最小、最佳规模,达不到有效规模的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技术优势
掌握和使用新技术在市场竞争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家公司目前的新技术研究与开发活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将来的市场地位。由于新技术研究与开发产品在企业内部转移的成本较小,跨国公司的技术成果往往通过内部使用和转移保持其技术领先地位。技术的内部转移是跨国公司利用其内部化优势的主要方面。
品牌优势
跨国公司凭借其先进的技术、高质量的产品和强大的广告宣传,形成了许多知名品牌或世界名牌。世界著名跨国公司都把品牌的树立和维护看作是增强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
先行者优势
先行者优势也称作“早行动者优势”,指可以获得资源、引领技术潮流、制定规则和掌握客户资源方面,在竞争中获得有利地位。先行者还可抢先获取或建立商标、专利、品牌、知识和经验等无形资产。
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
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不同,其竞争优势首先在于其低成本和低价格。其低价格来自于低成本,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的技术大多是标准技术,用于生产一般产品而非新产品。这类技术生产的产品价格需求弹性大,有利于在价格方面加强竞争力。在文化背景上比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利益
降低外部市场造成的经营不确定风险
由于受市场自发力量的支配,企业经营活动面临着诸多风险,包括投入品供应的数量不确定,价格不确定,不同生产工序或零部件分别由独立企业承担,可能产生协调上的困难。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公司内部贸易合理计划、安排生产经营活动,大大降低上述各种经营的不确定性。
降低交易成本
这里主要是指减少通过外部市场进行对外交易谈判签约和合同发展所发生的成本。当然企业另外要付出内部化成本,如行政协调成本。
使用高技术产品生产的需要
高技术产品是研究与开发强度很高的产品,其生产需要的技术在转让时会存在市场定价、交易成本和技术外溢等市场化问题。跨国公司可将研发和技术内部化,通过内部技术转让及内部贸易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
增强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和竞争能力,实现全球利益的最大化
跨国公司通过内部化降低外部市场造成的经营不确定风险,降低交易成本和运用公司内部贸易价格实现这一利益。
国际转移价格/跨国公司调拨价格
定义
是指国际企业管理当局为实现总体经营战略目标,谋求国际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而在公司内部各关联企业或子公司之间互相购销产品,提供劳务,转让无形资产和资金借贷时,确定的内部交易价格。这种价格不同于一般的市场价格,不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转移价格包括转移高价与转移低价。国际企业通过国际转移价格可以最大限度的获取利润和取得更为广阔的经营空间。
转移价格的运用可带来如下效益
减轻纳税负担。一方面是利用不同企业、不同地区税率及免税条件的差异,将利润转移到税率低或可以免税的关联企业;另一方面是将盈利企业的利润转移到亏损企业,从而实现整个集团的税负最小化。
增强子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如果子公司在当地遇到激烈的竞争或要扩大市场份额、取得新市场,跨国公司就可能转移价格,降低子公司的成本,提高子公司的竞争能力以及子公司在当地的信誉,便于子公司在当地发行证券或获得贷款。
减少或避免外汇风险。首先是减少或避免外汇风险。跨国公司可以通过转移价格将利润转出,以降低预期的外汇风险,减少通货膨胀损失。其次是逃避东道国的外汇管制,躲避政治风险。
转移资金。许多国家在国内资金和外汇相对短缺的情况下,大都采取一些限制资金转移的措施。此时跨国公司往往通过转移定价以高价向处于该国的子公司发运货物或提供劳务等方法,实现资金的转移。
将企业资产和利润转移到主要投资者、关键管理人员及其家属所控制或拥有重大影响的企业,从而达到为少数人谋私利的目的。
全球扩张的动机/跨国经营的动因/对外直接投资按目的可以划分为
自然资源导向型(寻求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导向型主要是投向能源、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和地区,建立原材料生产和供应基地,以弥补投资者母国自然资源的匮乏,确保本国生产的正常进行。
生产要素导向型
生产要素导向型是为了减轻地租和工资水平上升的不利影响,把占地多、费工费时的生产工序转移到土地和劳动力资源比较充裕的国家或地区,以利用当地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而进行的直接投资。
市场导向型(寻求市场)
市场导向型是以扩大市场销售为目标的对外投资。主要通过在当地生产、当地销售,使设计和生产更接近市场,随时了解、掌握市场动态,并降低运输费用,达到维持和扩大对市场的占有率的目的。市场导向类型的投资出自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利用技术上的优势,力争在短期内占领国外市场;二是利用规模经济,扩大市场占有率,以实现规模效益。
交易成本节约型(降低成本)
交易成本节约型是为了克服市场不完全性可能造成的风险而进行的直接投资,是以企业内部的行政关系替代市场上的买卖关系,以长期契约取代短期契约,达到克服市场风险、确保资源供应和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研究开发型(寻求技术)
研究开发型是一些国家通过向技术先进的国家进行直接投资,进行独资收购或合资经营高科技企业,作为科研开发、新产品设计的前沿阵地,打破竞争对手的技术垄断和封锁,引进新技术和新工艺。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要考虑的因素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
如果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是寻求资源,那么企业就应选取那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开采和运输条件好的国家和地区作为目标地区;如果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是获得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那么企业就应该到那些有高科技产品或行业的发达国家去投资。因此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决定对外投资的方向。
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
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是实现跨国经营的根本保证。到国外从事生产的跨国企业与当地竞争对手相比,要面临一定的附加成本,因此要确保企业的跨国投资有利可图,必须具备当地竞争者所没有的优势,企业的竞争优势包括产品的生产技术、销售管理、资金等方面的优势。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能否发挥将影响对外投资的方向。
东道国的区位优势
东道国具有的区位优势是企业对其进行投资的重要因素,否则企业就会选择出口或许可证生产等方式来发挥其所有权优势。东道国所具有的区位优势可以通过其良好的投资气候、巨大的市场潜力、丰富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要素直接表现出来,也可以通过其与第三国在地理、政治或经济上有某种特定关系间接表现出来。另外投资国与东道国之间的运输成本、贸易壁垒、语言文化、民族习惯和国家间的政治关系、历史联系都是企业对外投资需要考虑的因素。
跨国公司实施本土化战略的动机
本土化战略的含义
本土化战略强调的是通过改变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来增加利益,是企业在不同国家的市场上提供与消费者兴趣和偏好相适应的产品的一种战略。
动机
①本土化意味着企业高度融入了当地社会,东道国的资金、技术、原材料、人力资源的应用更加得心应手。这样跨国公司就可以凭借其内部化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对各类资源进行调配,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以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物尽其用和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②跨国公司本土化的过程就是企业营销创新的过程。营销创新是指企业根据不同的市场环境状况而采取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的过程,持续的创新能力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原动力,而实施本土化战略有助于提升企业持续的营销创新能力。
③按当地的需求改变其供应的产品,企业可以在当地市场上增加其产品的价值。一旦地区客户定制服务实现的价值增加有助于更高的定价,就能够让企业收回其高成本。同时本土化战略有助于带来当地需求的持续增加,能够让企业通过在当地市场上获得一定程度的规模经济来减少成本。
市场策略的类型
市场领导者策略
市场领导者是指跨国公司在其进入的行业中处于市场领导者地位。在产品价格、新产品投放、流通分配渠道以及促销强度等方面起领导作用,并保持最大的市场战略占有率。对于处于市场领导者地位的跨国公司来说,其目标就是要尽力保持其领导者地位,这一目标通常可以通过以下三个途径来实现:①寻求产品的新用户、新用途以及更多的使用量,以扩大市场规模②时刻防备竞争对手对现有及增长市场的争夺,维持市场占有率③市场地位巩固以后,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市场挑战者策略
市场挑战者指那些市场占有率比居于市场领导地位的企业小,而又不满足现状,在战略上对处于领导地位的企业或其他企业采取进攻态势,以取得更大的市场占有率和更有利的市场地位。挑战者企业可以选择的具体策略有创新策略、差异化策略、低成本策略、空缺定位策略和兼并策略。
市场追随者策略
跨国公司之所以采取市场跟随策略,一方面是因为这些跨公司的竞争实力相对不强,无力向居于市场领导地位的企业发起挑战, 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并不急于提高自己现有的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地位。具体来说,追随者策略的措施主要有两种①在重要的发达国家市场紧跟市场领导者,这样做可以降低追随者企业独立预测市场、制定和实施营销战略的成本②在领导者企业不太关注的市场扩大经营活动,巩固自己的市场竞争地位
市场后起者策略
刚进入国际市场的企业,从事国际经营的经验不足,竞争实力有限。由于原来没有或只有很小的市场份额,无法实施追随者战略,从而只能采取后起者策略。后起企业可以选择的方式主要有①游击进攻②迂回进攻③蚕食策略④渗透策略
市场地域分布策略
市场地域分布策略主要有两种选择:①集中策略。指跨国公司在一段时期内有意识地把目标市场集中在某一地区,然后再逐步占领其他地区,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公司对某一地区的现有知识和经验②分散策略。把目标市场分散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这样可以选择各地区的最佳市场
竞争导向定价法
竞争导向定价法是企业通过研究竞争对手的生产条件、服务状况、价格水平等因素,依据自身的竞争实力,参考成本和供求状况来确定商品价格。以市场上竞争者的类似产品的价格作为本企业产品定价的参照系的一种定价方法,竞争导向定价主要包括随行就市定价法、产品差别定价法和密封投标定价法。
随行就市定价法。在垄断竞争和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条件下,任何一家企业都无法凭借自己的实力而在市场上获得绝对的优势。为了避免竞争,特别是价格竞争带来的损失,大多数企业都采用随行就市定价法,即将本企业某产品价格保持在市场平均价格水平上,利用这样的价格来获得平均报酬。此外,采用随行就市定价法,企业就不必去全面了解消费者对不同价差的反应,也不会引起价格波动。
产品差别定价法。产品差别定价法是指企业通过不同营销努力,使同种同质的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不同的产品形象,进而根据自身特点,选取低于或高于竞争者的价格作为本企业产品价格。因此产品差别定价法是一种进攻性的定价方法。
密封投标定价法。在国内外,许多大宗商品、原材料、成套设备和建筑工程项目的买卖和承包以及出售小型企业等,往往采用发包人招标、承包人投标的方式来选择承包者,确定最终承包价格。一般来说,招标方只有一个,处于相对垄断地位,而投标方有多个,处于相互竞争地位。标的物的价格由参与投标的各个企业在相互独立的条件下确定。在买方招标的所有投标者中,报价最低的投标者通常中标,它的报价就是承包价格。这样一种竞争性的定价方法就称密封投标定价法。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现状与特征
现状
从事跨国经营的企业绝大部分拥有较先进的技术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首要目标是寻求扩大市场空间,获取经济效益
境外企业管理以自派人为主
投资方式以创建为主,但跨国并购发展迅速
特征
跨国经营的主体是国有企业
政策驱动效应显著
跨国经营企业属于后发展型
平均投资规模小
(国有企业改革仍然面临着艰巨的任务,企业内部结构和管理体制都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民营企业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发展起来,期间还受政策歧视和市场准入限制。这一状况决定了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必然是小规模、试探性的。境外项目的严厉审批制度和严厉的外汇管制,使不少企业将其境外投资项目化整为零,采取先生存再发展的策略。)
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走出去”战略
“走出去”战略是以中国的公司为主,服务中国公司战略的一种跨国整合模式。它与“引进来”相对应,构成了中国对外开放的两个重要方面,“走出去”战略是推动国家的产品,服务、资本、技术劳动力、管理,以及中国企业本身走向国际市场,到国外开展竞争与合作的战略。我们通常所说的“走出去”战略是现阶段中国对外投资战略,其含义指中国国内企业到国外市场直接投资,并开办企业,就地生产和销售产品的跨国商务活动。
存在的问题
政府层面
审批手续繁琐
企业跨国投资的审批要经过多部门、多层次(地方初审后报中央审批),手续繁琐,审批时间长,加上部门间的相互推让,通常一个项目审批需要 4~6 个月,长的要花上一两年,这种做法严重影响了企业跨国投资的时机,还使得项目审批和相关优惠政策脱节。
海外投资法规和政策落后,企业“走出去”缺乏法律保障
中国尚无规范对外投资法律,不仅导致境外投资缺乏整体规划和明确的投资导向,而且导致相关管理部门职责不清、效率低下。而且现有的部门规章、政策往往更多地针对现有企业,已不能适应当前境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客观实际,透明度也不够,难以为各类企业开展对外投资提供有效地法律保障
政府支持措施不完善
目前已经出台的配套政策对境外投资业在资金、外汇、出口退税等方面有一些鼓励措施,但力度还十分不够且不尽完善,而且有些政策至今迟迟没有落实。此外,中国在政策上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较小,使其在对外直接投资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信息服务欠缺,境外投资信息不畅
目前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困难是信息不灵,境外信息渠道少,对国外有关法律、政策、投资环境知之不多,各种信息未能有效整合,同时,有关的研究咨询机构较为分散,中国境外投资服务网络尚不健全。
金融支持乏力,企业对外投资缺乏资金
中国的金融保险业还远远不能适应海外投资的需要,海外企业获得的资金支持力度还不够;同时,国家计委对国际商业融资的控制,阻碍了企业对外部资金市场的利用。
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企业制度方面不如人意
对外直接投资中占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的决策机制和部门管理机制不健全,与当今世界通常意义上的跨国公司相比,在企业制度方面存在较大差别。国有企业管理机制尚不具备运营和管理海外投资的能力。
一些企业盲目投资,经济效益不高
境外投资企业经济效益不好的原因很多,投资决策失误是主要原因。由于中国企业在投资存在信息不对称、外汇短缺以及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一些企业往往会盲目跟其他公司进行试探性投资,一旦投资失败就无财力进行其他有效投资,进一步恶化经济效益。
缺乏具有跨国经营运作经验的高素质人才
我国企业由于从事跨国经营活动起步晚、发展快,跨国经营人才的培养跟不上企业发展的客观需求,此外,国有企业的工资收入与经营业绩的好坏没有直接联系,不能从制度上调动人员的积极性。
企业主体结构不合理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主体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国有企业。从实践效果看,“走出去”的国有企业虽然较非公有制企业有实力,但经营状况比后者差。因为非公有制企业没有体制上的约束机制,它们更能适应国外成熟市场经济的环境。
应采取的对策
政府层面
应放宽审批手续
政府应对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放宽审批政策,在项目审批中要减少环节、简化手续、提高效率、缩短时间。同时也要严格审批条件,保证境外投资项目的质量和效益。
要健全对外投资法律法规与政策体系
中国政府要建立和完善中国海外投资法律体系并尽快制定“海外投资法”,改变中国企业从事国际化经营无法可依的局面。海外投资法规的健全和政策透明度的提高,将有效鼓励中国企业对海外投资的兴趣,保障他们的权益。
建立和完善“走出去”促进和支持政策措施
政府应根据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对境外投资项目进行各种政策性鼓励;在引导企业用好现有鼓励措施的同时国家应在财政、税收、金融信贷、外汇管理等政策方面,创造更为有利的海外投资环境和条件
加强对外投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应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可以在境外重点投资地区、投资集中地区设立政府驻外办事处,研究当地市场情况并将信息反馈到国内投资信息服务系统,由政府经贸部门指导企业来该地区投资。中国国内应设立独立的对外投资研究信息咨询中心或对外投资研究所
进一步完善海外投资金融服务体系
加强银行的功能,构建完善的海外投资金融服务体系。中国几大专业银行应发挥其海外分支机构众多、国际市场信誉较高的优势,积极为中国跨国企业的建立和发展创造有利的金融环境,要释放对国际融资业的控制,进一步完善为企业跨国经营提供的信用担保制度。
企业自身层面
要完善企业自身经营管理制度,并注意借鉴国外的管理经验
跨国企业要彻底改革管理体制,并尽快完善其经营管理体系。另外,要通过“走出去”在境外投资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开展投资合作,要注意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并将其运用到国内企业以及境外投资管理中,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增加企业经营效益
加强海外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尽快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减少并最终避免盲目投资。在国际市场下,借鉴国际经营,组建实力雄厚的企业集团,进一步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大力培育跨国经营人才,加强企业管理
国际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一方面必须采取多种途径,不拘一格地去发现和培养跨国经营人才;另一方面还要加强企业外派人员的在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知识、国际经营技能和外语水平,使他们能尽快适应国际化经营的需要。
依法推动海外投资企业主体的多元化
要打破地区、行业、所有制壁垒,让国内企业根据经济和理性进行重组,然后走向海外。中国“走出去”的组织战略是培育一批经济实力雄厚,具有国际水平的大型企业,作为国际营销的主力,以充分利用国际市场所提供的规模经济潜力。
综上所述: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不断完善过程,也是一个带有趋势性的值得不断跟踪分析的过程通过中国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一定会日益加大!
中国利用外资中存在的问题
问题
我国整体技术开发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削弱。跨国公司来华投资一般都把技术与设备带进来,并注重合营企业技术能力的开发和培养,因而这种趋势削弱了中国自主进行技术开发的能力,形成技术的依赖,从而给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与安全带来威胁。
外商投资高度集中在沿海地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平衡发展。
外资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加工,与我国特色产业政策导向不一致,不利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各地对外商投资政策不一,管理混乱审批与管理脱节,重复引进,重引进,轻管理,轻效益等。特别是有些地方为了吸引外资,对外资的待遇有些过于优惠,实际上是超国民待遇,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同时,有些项目本不适合本地区或本部门,或者有些外资项目在没有经过严密论证或可行性研究报告而只流于形式的情况下匆忙上马,造成引资项目的失败,结果是造成重大损失,也有损中国的信誉。
对策
我国政府应不断调整利用外资的政策
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完善立法,清理已经不合时宜的法规条例,在宏观上把握利用外资的总体规模,防止外商对中国部分行业的垄断与控制,同时还要在具体措施方面优化外资结构,鼓励外商配合我国的产业政策进行投资。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
主体构成
①从注册企业的类型来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体呈多元化格局,国有企业作为对外直接投资主体所占比重持续下降,而有限责任公司所占比重则大幅度上升,其他类型企业所占比重变化不大
②从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所在行业类型来看企业分布广泛,但主要集中于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和商务服务业
产业分布
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覆盖的行业范围逐步扩宽
②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产业变动性较大
③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小规模技术和边际产业转移的特征
进入方式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早期并购数量很少,以新建为主。现在,中国企业选择了以合资为主
中国跨国企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企业较广,多元化初现趋势
投资广泛,但仍以贸易类为主
本土化程度迅速提高
6.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决策
对外直接投资的选址与时机决策
对外直接投资的选址决策
见xhs
对外直接投资的时机决策
见xhs
罗氏等级评分法
罗氏等级评分法是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 斯托鲍夫提出的。他对一国投资环境的一些主要因素,按对投资者重要性大小,确定不同的评分标准,再按各种因素对投资者的利害程度,确定具体评分等级,然后将分数相加,作为对该国投资环境的总体评价。
第一进入者优势
第一进入者优势又称先入者 优势或先行优势,是指因比竞争对手企业率先进某一市场而得的各种优势。主要包括
第一,通过建立强大的品牌形象,抢先阻止竞争对手和赢得需求的能力
第二,扩大市场销量,实现经验曲线,领先竞争对手,获得成本优势的能力——形成进入壁垒,即这种成本优势能使先行者把价格降低到后来者之下,从而把后者驱逐出市场
第三,先入者创造出转换成本,从而把消费者牢牢地捆在它们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上的能力。这样的转换成本使后 来者很难赢得客户
第一进入者劣势
在其他国际企业之前进入一个外国市场的做法也有其劣势,这通常被称为第一进入者(先入者)劣势。先入者主要的劣势可能包括开拓成本。先入者劣势主要包括:
第一,由于不了解外国环境而犯一些大的错误导致的经营失误的成本
第二,促销和建立产品供给的成本,其中包括对消费者的培训费用
第三,规则的变化可能降低先入者的投资价值
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模式决策
海外市场的进入模式
企业通常运用六种不同的模式进入海外市场:出口、交钥匙工程、技术授权、特许经营、与东道国企业成立合资企业以及在东道国成立全资子公司。
出口
许多制造企业在刚开始进行全球扩张时采取了出口的形式,而在以后才转向其他的模式以服务于外国市场。出口有两个显著的优点。首先,它避免了在东道国进行制造经营活动通常所需的巨大成本。其次,出口可以帮助企业获得经验曲线以及区位经济。通过在一个中心区域制造产品,然后把它出口到其他国家市场,企业可以从它的全球销量中实现巨大的规模经济。
交钥匙工程
交钥匙工程是指承包商同意把工程所有的细节都移给外国客户,其中包括对经营人员的培训。一旦合同期满,外国客户就得到已经可以全面经营的工厂“钥匙”,故而也称之为“交钥匙”。这实际上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出口,是向其他国家出口连续性技术的手段,是一种技术贸易方式。交钥匙工程在化工、医药、炼油和金属加工行业十分普遍,所有这些行业都需采用复杂、昂贵的生产技术。这个战略在对外直接投资受东道国政府的管制时尤为有用。
技术授权协议
技术授权协议是指在协议中规定在某一特定时间内,许可方把无形资产授予另一个实体(接受方),反过来,许可方从接受方收取一定的许可使用费。技术授权使企业不必承担开发一个外国市场所需的开发费用和风险。技术授权对那些缺乏资金去发展海外经营的企业十分有吸引力。此外,当企业不愿对一个不熟悉的或政局动荡的外国市场投入巨大的财务资源时,技术授权也相当诱人,当企业希望参与到一个外国市场中去,但是由于投资壁垒而不能这么做时,通常也采用技术授权。
🌟特许经营
特许经营从根本上讲,是技术授权的一种特殊形式,在特许经营中,特许人不但向被特许人出售无形资产(通常为商标),而且坚持要求被特许人同意遵守严格的有关如何经营企业的规则。特许人还将经常帮助被特许人经营业务以求得不断的发展。与技术授权一样,特许人通常收取特许使用费,其数量等于被特许人收入的一定百分比。技术授权主要用于制造企业,而特许经营却主要被服务企业所采用。
合资企业
合资企业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企业共同出资而成立的企业。长期以来,与外国企业成立合资企业是进入一个新市场的通用模式。企业可以通过从当地合资者处获得有关东道国竞争状况、文化、语言、政治体制和经营体制等知识而受益。如果进入一个外国市场的开发成本或风险很高,企业可以与当地的合资伙伴分摊这些费用或风险。在许多国家,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合资企业往往是唯一可行的进入模式。
全资子公司
在一家全资子公司中,企业拥有 100%的股权。要在一个外国市场中建立一家全资子公司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企业可以在那个国家建立新的经营活动一创办新企业;也可以并购现有的企业,利用这家企业推销其产品。当一家企业的竞争优势建立在技术能力基础上时,全资子公司常常是最合适的进入模式,因为它可以降低对这种能力失去控制的风险。如果企业想要实现区位经济和经验曲线时,就必须设立全资子公司。
交钥匙工程
定义
交钥匙工程是指承包商同意把工程所有的细节都移交给外国客户,其中包括对经营人员的培训。一旦合同期满,外国客户就得到了已经可以全面经营的工厂“钥匙”,故而也称之为“交钥匙”。这实际上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出口,是向其他国家出口连续性技术的手段,是一种技术贸易方式。交钥匙工程在化工、医药、炼油和金属加工行业十分普遍,所有这些行业都需采用复杂、昂贵的生产技术。这个战略在对外直接投资受东道国政府的管制时尤为有用。
优点
①能够在对外直接投资受到限制的国家获得全过程的技术、技能回报。用以安装运行像炼油和炼钢等复杂设施的技术诀窍是一种有价值的资产。而“交钥匙”工程可以使企业从这笔资产中获得高额的经济回报,尤其是当东道国限制外国直接投资时,这种战略尤其有效。
②可以降低在东道国投资的风险。与传统的外国直接投资不同,该交易由于是短期投资,可以避免一些长期投资存在的风险
缺点
①交钥匙工程将制造有效率的竞争对手。由于“交钥匙"工程涉及先进技术的转让,这样国外接受交钥匙工程的公司未来有可能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而且其也可能丧失自己的竞争优势。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企业一方面要选择技术转让的对象,最好是潜力不大,将来对自己构不成威胁的外国企业。另方面,企业在“交钥匙“工程中应避免最核心技术的流失。
②从事"交钥匙”工程的企业在客户国家没有长期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当客户国家后来成为交钥匙工程生产的主要市场时,企业将缺乏长期的市场形象,而且,无法从中获得丰厚的长期利益,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企业应当在他所建造的交钥匙工程中拥有少数股权。
③由于“交钥匙”工程的工期一般较长,因而支付工程的费用也必须分阶段进行。但支付时间的拖长会导致财务风险的增加,为避免风险,合同双方应在合同条款中对支付问题进行明确的规定。
绿地投资及其优缺点(2023名词解释)
定义
绿地投资又称创建投资或新建投资,是指跨国公司等投资主体在东道国境内依照东道国的法律设置、部分或全部资产所有权归外国投资者所有的企业。创建投资会直接导致东道国生产能力、产出和就业的增长。
优点
①在外国建立全新企业不用面对旧企业的遗留问题。绿地投资能使企业最大限度地建设自己想要的分支机构形式。在一家新企业建立规章制度,要比改变被并购企业的规章制度容易得多。
②相对于并购来说,没有资产高估的风险。
③绿地投资能保证技术不被泄漏。这对许多国际企业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优势,在这些企业中,把已有企业的产品、能力、技能和诀窍转移给新建子公司是它们创造价值的首要途径。
缺点
①新建企业建设周期长,风险也大。对于任何一家新企业,未来的收入和利润潜力都是不确定的。但是,如果企业已在其他外国市场取得成功,并且知道在其他国家做生意需要做些什么,那么这些风险就不会很大。
②采用绿地投资的企业可能会被更具野心的全球竞争对手超越,后者通过并购进入,建立起更大的市场规模,从而限制了新建企业的市场潜力。
跨国并购及其优缺点(2023名词解释)
定义
跨国并购包括跨国兼并和跨国收购两种。跨国兼并是指原来两个不同国家企业的资产和经营结合成一个新的法人实体。跨国兼并分为跨国合并(A+B=C)和跨国吸收兼并(A+B=A 或 B)两种。跨国收购是指东道国当地企业资产和经营的控制权从当地企业转移到外国企业。跨国收购可以是少数股权收购(10%-49%)、多数股权收购(50%~99%)、全资收购(100%)。
优点
①便于迅速营运。通过并购现有的企业,可以快速建立起自己在外国目标市场的运营设施。企业之所以实施并购,是因为它们知道这是在目标市场建立大规模设施的最快途径。
②在许多情况下,企业实施并购是为了在竞争对手之前抢占先机。在快速全球化市场先发制人。如电子通信行业,企业相互竞争试图争夺全球领先地位,因此这些市场呈现出集中的并购浪潮。
③并购比新建企业风险要小。当企业实施并购时,它买下的是一种能生产出收入和利润流的资产。当企业在国外市场实施一项并购,不仅获得一系列有形资产,如工厂、物流系统、顾客服务系统等等,而且也获得了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包括全球品牌和管理人员对那个国家商务环境的知识。这些知识可以降低由于不了解该国的文化而导致错误的风险。
缺点
①由于信息不对称,并购公司经常为被并购企业的资产支付过高的价格。如果有两家以上的企业对购买目标感兴趣,那么这家目标企业的价格就会被哄抬上去。另外,并购企业的管理层经常对通过并购所能创造的价值过于乐观,因此愿意支付一笔高于目标企业市场地位的可观费用。
②并购企业与被并购企业经常会产生文化碰撞,这会加大整合并购企业与被并购企业的难度,想要实现协同效应的企图经常遇到障碍,其过程要比预想的长得多。
③并购的失败率较高。许多并购不是提升了价值,而是毁掉了公司价值。
补充(1)如何降低并购失败的风险(2)对新创还是并购的选择 见讲义
我国跨国并购的发展趋势
①跨国并购将持续快速增加。从近几年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来看,规模不断增大、案值屡创新高,范围越来越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竞争压力的增强,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也将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②并购主体趋向多元化。民营企业逐渐成为一方面,国企在重组和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后,内部机制活力不断增强,政府在支持国企走出去方面也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另一方面,民营企业的整体实力不断提升,加之其所有权清晰,规模相对较小海外并购所涉及的经济政策和法律制度较为灵活,有助于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发展。海外并购主体的多元化不仅充分体现了中国改革开放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趋势,而且也显示出中国各类企业“走出去”的内在要求。
③投资行业将从生产制造领域向服务业和科技产业转移。随着我国工业化阶段深入进行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国必然向以服务业为核心的后工业化阶段过渡。第三产业以及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将消耗更少的资源提供更多的就业、创造更多的附加值,因而会成为对外投资的重要行业。
④跨国并购将更多地依托国际资本市场进行。企业要不断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融资能力,吸纳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争取我国跨国经营金融机构的支持以及政府给予企业必要的海外融资权,使企业开拓国际融资渠道。一是充分利用投资银行等中介机构,它们不仅是企业成功并购的财务顾问、管理顾问,还具有提供短期资金的能力,二是通过在国外资本市场收购上市公司的方式进行融资,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资金,降低资本成本,为企业的扩张奠定基础。
⑤并购将更加追求专业化和规模效应。并购都与扩大生产规模有关,并购能够产生规模经济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反过来又驱动着企业的并购活动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工艺的不断革新,企业规模也不断增大。与此同时,市场竞争的加剧也使企业在多个行业“大而全”的分散经营越来越困难,跨国公司不得不不断地调整其结构,追求专业化经营,以抵御来自各方面的挑战。
⑥跨国公司平行型并购增多,垂直型并购保持稳定,集团型并购减少,恶意并购将呈上升趋势。
战略联盟
定义
战略联盟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或跨国公司为了达到共同的战略目标而采取的相互合作、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联合行动。由于产品的特点、行业的性质、竞争的程度、企业的目标和自身优势等因素的差异,企业间采取的战略联盟形式自然也呈现出多样性。跨国公司战略联盟可以创造规模经济,实现企业互补、形成综合优势,有效地占领新市场,有利于处理专业化和多样化的生产关系。战略联盟主要有三种形式:非正式的国际合作联盟正式的国际合作联盟和股权式的国际战略联盟。一个联盟的成功有三个主要因素在起作用:合作伙伴的确立选择、联盟的构建以及联盟的管理方式(建立信任、向合作伙伴学习)。
三种形式
非正式的国际合作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公司之间通过签订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而达成的联盟。
正式的国际合作联盟是指两个国家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公司之间通过签订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而达成的联盟。
股权式国际战略联盟,也称为合资性联盟是由各成员作为股东共同创立的,其拥有独立的资产、人事和管理权限。股权式联盟中一般不包括各成员的核心业务,具体又可分为交叉持股型战略联盟和国际合资企业。
优点
①战略联盟有利于进入一个外国市场。例如,许多企业感觉如果它们想成功进入中国市场,就必须找一家了解业务状况和有着良好联系的当地合作伙伴。
②战略联盟还使企业降低了承担了开发新产品或工艺的固定成本及其风险。
③战略联盟使把企业自己很难开发出来的互补技能和资产合起来的途径。
④组建战略联盟有助于企业建立有益的行业技术标准
缺点
①战略联盟存在的固有风险。组建联盟可以分摊风险但不可能完全规避风险。无论协议制定得多么详细,技术上的失败然是联盟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②战略转换。有的联盟是为了克服双方固有的缺点,取长补短而建立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战略环境的变换,当其中一家企业的弱点不再存在时,它的战略也应随之发生转换,这样联盟存在的基础发生了变化,另一家企业也不得不改变它的合作战略。
③经营运作的有效性。战略联盟的运作要求管理者具有创新的管理方法和技能,这对于初涉此道的企业和管理者来说是有些困难的。
④ 竞争。联盟双方所拥有的技术保护是敏感问题,如果一方将其用于私自的,甚至被用来与主要竞争对手成立另一个联盟就构成竞争关系。
7.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和东道国效应
对外直接投资母国利益和代价
国际直接投资给母国(投资国)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投资国的利益
①国际收支效应 投资国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将因对外直接投资收益的流入而得到改善。此外,如果在外国的子公司形成对投资国的生产设备、中间产品和辅助产品等类似产品的需求,可导致投资国出口的增加,从而改善投资国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
②就业效应 当国外的子公司形成对投资国的生产设备、中间产品和辅助产品等类似产品的需求时,就会产生有利的就业效应。除此之外,对外直接投资也会产生对投资咨询和国际化管理人才的需求。
③逆向的资源转移效应 通过接触外国市场,投资国的跨国公司能学到更多有价值的技能(比如更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更先进的产品和流程工艺等)并将这种技能转移回投资国,这就相当于逆向的资源转移效应,有利于母国的经济增长。
投资国的成本
①国际收支受到损害 投资国的国际收支可能会从以下三个方面受到损害: A. 在最初为国际直接投资提供资金从而导致资本流出时,母国的国际收支会受到损害。 B. 如果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是为母国市场寻找一个低成本的生产地点,那么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也会受到损害。 C. 在对外直接投资替代直接出口的情况下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也会受到损害。
②可能会出现产业空心化 狭义的产业空心化是指一国传统产业已经衰退,而新兴产业还没有充分发展,且新兴产业的发展不能弥补传统产业衰退造成的损失,而导致的经济萎缩的状况。广义的产业空心化,指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导致国内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下降,第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产业空心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无序产业外移,削弱原有产业基础;其次是忽视技术创新,优势产业被赶超。
③潜在的失业问题 当对外直接投资成为国内生产的替代品时,海外直接投资可能会造成母国就业机会的丧失,特别是传统工业部门。如果母国正承受着高失业的困扰,人们就会对就业岗位的外流产生忧虑。
母国鼓励或限制对外直接投资的措施
鼓励对外直接投资
①风险保险:许多投资国现在都有政府支持的保险计划,用于涵盖各种主要的对外投资风险。这些计划中可投保的风险类型包括国有化、战争损失以及无法将利润转移回国
②资金支持:一些发达国家还设有专项基金和银行向愿意在发展中国家投资的业务提供政府贷款
③税收优惠:为了进一步鼓励国内企业从事国际直接投资,许多国家已经取消了对国外收入的双重征税(即在东道国母国对收入都征税)
④政治压力:有些投资国利用其政治影响力说服东道国对外来直接投资放松管制
限制对外直接投资
①限额流出,繁琐的审批手续,保障本国的国际收支平衡
②双重税收,对于跨国公司的子公司,在缴纳当地税款后再按照国内税率进行征税,增加对外投资成本
③国内优惠融资政策,通过提供优惠的融资条件,鼓励企业在国内进行投资,减少对外投资的比例
④出于政治上的原因,限制本国企业投资于某些特定国家
对外直接投资东道国利益和代价
对外直接投资的东道国经济效应
东道国的利益
对东道国来说,外来直接投资主要的收益是资源转移效应、就业效应、国际收支效应以及对竞争对手和经济增长的影响。
①国际收支效应 国际直接投资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实现经常项目差额这一目标。首先,如果国际直接投资取代了商品和服务的进口,它就可以改善东道国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其次,当跨国公司利用其国外子公司向其他国家出口商品和服务时,就形成了第二个潜在的收益。
②就业效应。就业效应是指外来直接投资能为东道国带来原先没有的就业机会,这种就业效应。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外国跨国公司雇用了东道国居民,这就形成了直接效应。而当地供应商创造的就业机会以及跨国公司员工在当地增加消费所创造的就业机会则是间接效应。
③资源转移效应。国际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经济有积极的贡献,它可以提供东道国所缺乏的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提高该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在资本方面,许多跨国公司由于拥有巨大的规模和资金实力,因而具有东道国企业所无法获得的融资渠道。此外,跨国公司在外国投资时不仅向这些国家转移了技术,还提高了这些国家原有的技术,或形成了新的技术。最后无论是收购企业还是建立新的投资项目,受过最新管理技能培训的外国经理常常有助于提高东道国的经营效率。
④对竞争和经济增长的影响 市场的高效运行依赖于生产商之间的充分竞争。竞争的加剧往往能够刺激企业在工厂、设备以及研发方面加大资本投入,以求在与对手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当国际直接投资采取新设投资的方式时,可能导致的长期结果包括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品和生产过程的革新以及更快的经济增长速度。
东道国的成本
东道国在吸引外来投资方面面临三种成本,分别是对东道国国内竞争的负面效应、对国际收支的负面效应以及国家主权与独立性的丧失。
①对竞争的负面效应 外国跨国公司可能会利用自身优势将东道国本国的企业赶出市场,从而垄断该市场。外国跨国公司一旦在该市场获得垄断地位,就会提高价格,使之高于竞争市场条件下的价格,这将对东道国的经济福利产生不利影响。
②对国际收支的负面效应 国际直接投资对于东道国国际收支可能产生两个方面的负面效应。首先,国际直接投资带来的最初的资本流入会导致随后的国外子公司向母公司的利润流出。这种流出表现为国际收支账户的资本流出。其次,若国外子公司从国外进口大量用于投入的产品,结果就须记入东道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借方。
③对国家主权与独立的影响 外来直接投资可能会使东道国政府丧失部分经济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东道国没有作出实际承诺的外国母公司作出的重大决策会影响东道国经济,而东道国政府对此却没有实际的控制能力。
东道国鼓励或限制对外直接投资的措施
东道国鼓励对外直接投资的措施
①财政激励,主要表现在各种税收规定上,例如降低所得税率,提供免税期、加速折旧、投资与再投资补贴以及进口税减免,总体目标是降低外国投资者的税收负担
②金融激励。涉及优惠信贷和金融市场,主要包括东道国对外国投资项目提供货币赠与、以低于竞争性市场利率提供贷款、提供贷款担保以及股权参与等政策
东道国限制对外直接投资的措施
①审批管理。大多数国家设立了专门机构负责外国投资项目的审批管理,依据相关规定对投资项目进行事先逐项审查和批准,例如澳大利亚曾建立的外国投资委员会。
②外资进入部门和参股比例限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均对外资进入部门有一定限制。它们为了维护本国利益,限制或禁止外资进入某些战略性和敏感性部门,有的发展中国家还规定,在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国资本最高只能占 49%。
② 对外国资本和利润汇回的限制。投资于发达国家的外国投资者普遍享有国民待遇,有权将公司资金和利润等自由汇出国境,但金额超出一定数额时要向东道国银行部门申报。
国际商务运营
全球战略
全球战略又称全球化战略,是指跨国公司从全球角度出发,利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区位比较优势,把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和职能加以分散配置,有机地结合,实现综合一体化的经营,努力降低成本,获得长期利益。全球战略是跨国公司在变动的国际经营环境中,为求得长期生存和发展而作出的总体的长远的谋略而不是孤立地考虑一个国家的市场和资源。因此,采用全球战略的企业强调的是增加长期盈利能力。全球战略的核心是确定什么样的产品是全球产品;怎样在全球范围内合理配置有限的生产资源,实现全球产品的大规模生产经营;如何通过集权管理和决策,有效协调和控制全球范围内的生产活动。
歧视价格
价格歧视是指在有些情况下,垄断厂商会对同一种产品收取不同的价格,这种做法往往会增加垄断厂商的利润。垄断厂商实行价格歧视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市场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偏好,且这些不同的偏好可以被区分开:二是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或不同的销售市场是相互的。价格歧视可以分为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一级价格歧视是指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 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二级价格歧视只要求对不同的消费数量规定不同的价格;三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对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或对不同的消费群收取不同的价格。
国际市场细分🌟
含义
所谓国际市场细分,是指企业按照一定的细分标准,把整个国际市场细分为若干个需求不同的子市场,其中任何一个子市场中的消费者都具有相同或相似的需求特征,企业可以在这些子市场中选择一个或多个作为其国际目标市场。国际市场细分是企业确定目标和制定国际营销策略的必要前提;是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市场细分概念在国际营销中的运用。
作用
细分市场不是根据产品品种、产品系列来进行的,而是从消费者(指最终消费者和工业生产者)的角度进行划分的,是根据市场细分的理论基础,即消费者的需求、动机、购买行为的多元性和差异性来划分的。通过市场细分对企业的生产、营销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有利于选择目标市场和制定市场营销策略 市场细分后的子市场比较具体,比较容易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经营思想、方针及生产技术和营销力量,确定自己的服务对象,即目标市场。针对着较小的目标市场,便于制定特殊的营销策略。同时,在细分的市场上,信息容易了解和反馈,一旦消费者的需求发生变化,企业可迅速改变营销策略,制定相应的对策,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竞争力。
(2)有利于发掘市场机会,开拓新市场 通过市场细分,企业可以对每一个细分市场的购买潜力、满足程度、竞争情况等进行分析对比,探索出有利于本企业的市场机会,使企业及时做出投产、异地销售决策或根据本企业的生产技术条件编制新产品开拓计划,进行必要的产品技术储备,掌握产品更新换代的主动权,开拓新市场,以更好适应市场的需要。
(3)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投入目标市场 任何一个企业的资源、土地、人力、物力、资金都是有限的。通过细分市场,选择了适合自己的目标市场,企业可以集中人、财、物及资源,去争取局部市场上的优势,然后再占领自己的目标市场。
(4)有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前面三个方面的作用都能使企业提高经济效益。除此之外,企业通过市场细分后,企业可以面对自己的目标市场,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既能满足市场需要,又可增加企业的收入;产品适销对路可以加速商品流转,加大生产批量,降低企业的生产销售成本,提高生产工人的劳动熟练程度,提高产品质量,全面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撇脂定价
“撇脂定价法”又称高价,即将产品的价格制定的较高,尽可能在产品生命初期,在竞争者研制出相似的产品以前,尽快的收回投资,并且取得相当的利润,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再逐步降低价格,使新产品进入弹性大的市场。一般而言,对于全新产品、受专利保护的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小的产品、流行产品、未来市场形势难以测定的产品,可以采用撇脂定价策略。
企业在给国际营销产品定价时考虑的因素
(1)产品成本 成本是企业维持生存的基本尺度,主要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在谈及成本时,企业通常考虑的是市场平均成本,如企业自身成本低于平均成本,则可将同行业平均成本作为定价参考系,扩大利润空间
(2)同行业竞争 很多时候为了满足竞争的需要,企业将价格作为竞争的武器,因此企业在制定和调整价格时会以竞争对手的价格为依据。针对竞争对手的降价需要做出何种回应,这常常要取决于企业品牌在非价格因素方面的差别性有多强。如果品牌能够给消费者提供显著的功能和心理方面的收益,而且拥有忠实的客户那么竞争对手的降价对企业的影响不大。
(3)客户价值与价格敏感度 对价格与价值进行区分是很重要的。顾客总是希望得到最好的价值,但这并不一定意味他们只想要最低的价格消费者对产品价值的感知不仅涉及产品功能,而且还涉及服务水平、品牌名称、公司声誉、竞争产品,以及其他一些因素。
(4)分销渠道 将产品传递给消费者的营销渠道会影响成本从而影响价格。营销渠道主要有两类:直接渠道和间接渠道。随着电子商务和网上直销的出现,直接渠道变得越来越流行,间接渠道通常包括某种类型的实体店(零售商),它们会产生额外的费用。
(5)法规 政府与企业经营决策会对定价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在某些情况下,比如公用设施领域,政府往往决定着向最终用户收取的价格。还有一些情况下,政府的影响虽然是间接的,但往住是深刻的,例如通过税务和关税政策、补贴、贸易壁垒、专利以外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因素,企业在给国际营销产品定价时还需考虑不同国家的需求价格弹性通货膨胀和汇率波动造成的金融成本和风险、目标市场的需求差异等因素。
价格升级
在一些国际市场上, 超额利润是存在的,但通常,导致出口国和进口国之间价格不成比例的差异的原因是产品从一个国家出口到另一个国家的过程中附加了很多成本,这里称之为价格升级。 这一术语指的是最终价格由于装运费、保险费、包装费、关税、较长的分销渠道、较高的中间商毛利、专门税费、行政管理费、汇率波动的上涨的情形。其中绝大部分成本是由进出口引起的。它们共同作用把最终价格提升到比国内市场高得多的水平上。
国际营销管理策略
企业的国际营销活动,就是针对国际市场中的各种机会和各种不利因素,更好地利用资源、发挥优势。企业的国际营销战略可以从产品和市场两个角度来描绘
市场渗透战略
市场渗透战略是指实现市场逐步扩张的拓展战略,利用现有产品开辟新市场实现渗透、向现有市场提供新产品实现渗透。市场渗透战略是企业经营的最基本的发展战略。市场渗透战略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①成本领先战略 在成本领先战略的指导下,企业决定成为所在产业中实行低成本生产的厂家,企业经营范围广泛,为多个产业部门服务甚至可能经营属于共同有关产业的生意。企业的经营面往往对其成本优势举足轻重。成本优势的来源因产业结构不同而异它们可以包括追求规模经济、专利技术、原材料的优惠待遇和其他因素。
②差异化战略 差异化战略又称别具一格战略,是将公司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差异化形成一些在全产业范围中具有独特性的东西。实现差异化战略可以有许多方式;设计或品牌形象、技术特点、外观特点、客户服务经销网络及其他方面的独特性。最理想的情况是公司使自己在几个方面都差异化。差异化战略并不意味着公司可以忽略成本,但此时成本不是公司的首要战略目标。
③专一化战略 专一化战略是主攻个别特殊的顾客群体、某产品线的一个细分区段或某一地区市场,正如差异化战略一样,专业化战略可以具有许多形式。虽然低成本与差异化战略都是要在全产业围内实现其目标,专一化战略的整体却是围绕着很好地为某一特殊目标服务这一中心建立的,它所开发推行的每一项职能化方针都要考虑这一领域中心思想的崭新焦点。
产品开发战略
产品开发战略是指在现有市场上通过改良现有产品或开发新产品来保护大销售量的战略,产品开发战略是建立在市场观念和社会观念的基础上,企业向现有市场提供新产品,以满足顾客需要,增加销售的一种战略。产品开发战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领先型开发战略 采取这种战略,企业努力追求产品技术水平和最终用途的新颖性,保持技术上的持续优势和市场竞争中的领先地位。当然它要求企业有很强的研究与开发能力和雄厚的资源。
②追随型开发战略 采取这种战略,企业并不抢先研究新产品,而是当市场上出现较好的新产品时,进行仿制并加以改进,迅速占领市场。这种战略要求企业具有较强的跟踪竞争对手情况与动态的技术信息机构与人员,具有很强的消化、吸收与创新能力,容易受到专利的威胁。
③替代型开发战略 采取这种战略,企业有偿运用来保护其他单位的研究与开发成果,替代自己研究与开发新产品。研究与开发力量不强、资源有限的企业宜于采用这种战略。
④混合型开发战略 该种战略以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和企业经济效益为准则,依据企业实际情况,混合型产品开发战略综合使用上述几种产品开发战略。
⑤新产品开发战略 新产品开发在企业经营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新产品是指产品的结构、物理性能、化学成分和功能用途与老产品有着本质的不同或显著的差异。它又分为全新产品、换代新产品、改进型新产品等几种情况。
市场开发战略
市场开发战略是由现有产品和新市场组合而产生的战略,是发展现有产品的新客群,从而扩大产品销售量的战略。该战略可以使企业得到新的、可靠的、经济的和高质量的销售渠道,对于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市场开发战略主要有以下几类:
①机会市场策略;②滚动市场开发策略;③中心市场开发策略④等高线市场拓展策略;⑤媒介机会市场策略;⑥中心量贩市场策略;⑦行政区划市场策略;⑧全国统一市场策略;⑨综合性市场策略
多元化战略
多元化战略是指企业同时经营两种以上基本经济用途不同的产品或服务的一种发展战略。多元化战略是相对企业专业化经营而言的,其内容包括:产品的多元化、市场的多元化,投资区域的多元化和资本的多元化企业采用多元化战略,可以更多地占领市场和开拓新市场,也可以避免单一经营的风险。多元化经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横向多样化 横向多样化是以现有的产品市场为中心,向水平方向扩展事业领域,也称水平多样化或专业多样化。
②多向多样化 多向多样化是指通过开发完全异质的产品、市场来使事业领域多样化。包括三种类型:技术关系多样化市场营销关系的多样化:资源多样化。
③复合多样化 复合多样化是指企业所开拓的新事业与原有的产品市场毫无相关之处,所需要的技术、经营方法、销售渠道等必须重新取得。复合多样化可以划分为:资金关系多样化:人才关系多样化;信用关系多样化;联合多样化。
国际金融
8.国际货币体系与汇率制度
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演变
金本位制度
定义
金本位制度是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制度,即以一定重量和成色的黄金作为法定价格标准,规定流通中的货币或价值符号按其面额与其所代表的黄金保持等值关系的一种货币制度。其特点是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由各自的含金量比例决定,黄金可以在各国间自由输入输出,国际收支具有自动调节机制。英国于 1816 年率先实行金本位制度,19 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各国和日本等国相继效仿,金本位制度由国内制度演变为国际制度。国际金本位制按其货币与黄金的联系程度,可以分为: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三种形式
(1)金币本位制 金币本位制是典型的金本位制度,它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实行以金币流通为主的货币制度。金币本位制的主要特点是:金币可以自由铸造,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黄金,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货币全部使用黄金,用黄金进行国际结算等
(2) 金块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是一种以金块办理国际结算的变相金本位制,亦称金条本位制:金块本位制的主要特点是:不铸造金币,而只发行纸币,用以代表一定重量的黄金用于流通,纸币不能自由兑换黄金,只能按一定的条件向发行银行兑换金块。
(3)金汇兑本位制 金汇兑本位制又称“虚金本位制”,特点是:国内不铸造和使用金币而只使用银行券,银行券只能兑换外汇而不能直接兑换黄金,外汇也只能在国外兑换黄金;该国货币一般与另一个实行金本位制或金块本位制国家的货币保持固定的比价,并在后者存放外汇或黄金为平准基金,从而间接实行了金本位制。
优点
①稳定汇率,金本位制使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保持高度稳定,极大地降低了汇率风险,由于金本位制很好地降低了汇率风险,进而降低了贸易的风险和成本,所以国际贸易也随着它的出现而迅速发展。
②稳定物价,金本位制对参与到这一体系之中的所有国家都实施了严格的货币政策。通过限制一国货币供应的增长,金本位制有效地控制了通货膨胀的发生。
③自动调节国际收支,金本位制还有助于修正一国的贸易失衡状况。在金币本位制度下,各国都规定单位货币的法定含金量。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比价,是由它们各自的含金量对比来决定的。两种货币的含金量之比称为铸币平价。铸币平价是金币本位制度下决定两国货币汇率的基础。
缺陷
①世界黄金供应不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远远落后于各国经济贸易增长的速度,由此造成的清偿手段不足严重制约了各国经济发展。
②国际金本位制的自动调节机制受多种因素制约。
③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不利于国内经济稳定。
④国际金本位制的规则难以为各国接受,各国不可能忽视本国经济发展对货币的需求而保持充分的黄金准备。
布雷顿森林体系
概述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1944 年 7 月,西方国家的代表在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确立了该体系,因为此次会议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的,所以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对各国货币的兑换、国际收支的调节、国际储备资产的构成等问题共同作出的安排、所确定的规则、采取的措施及相应的组织机构形式的总和。它的实质是建立一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其基本内容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制度。
主要内容
①本位制度 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即以美元为中心的汇兑平价体系,即所谓的“双挂钩”体系。
②汇率制度 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也称为“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度”。即各国货币与美元保持可调整的固定比价,一般规定波动幅度为上下各 1%。各国当局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以保持汇率的稳定。只有当一国发生“根本性国际收支不平衡”时,才允许升值或贬值。
③储备制度 在储备制度方面,美元取得了与黄金具有同等地位的国际储备资产的地位,成为各国外汇储备中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
④国际收支调整制度 会员国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可用本国货币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按规定程序购买(即借贷)一定数额的外汇,并在规定时间内以购回本国货币的方式偿还借款。会员国用于弥补国际收支赤字,即用于经常项目的支付。
⑤组织形式 为了保证上述货币制度的贯彻执行,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两大国际组织。可以看出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国际货币制度实质上是以黄金一美元为基础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
评价
作用
A.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暂时结束了战前货币金融领域里的混乱局面,维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固定汇率制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支柱之一。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使国际货币金融关系有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混乱局面暂时得以稳定。
B.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扩大了世界贸易,美国通过赠与、信贷购买外国商品和劳务等形式向世界散发了大量美元,客观上起到扩大世界购买力的作用。同时,固定汇率制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由于汇率波动而引起的动荡,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主要 国家的货币汇率,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
C 布雷顿体系形成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活动对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一方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短期货款暂时缓和了战后许多国家的收支危机,另一方面世界银行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所急需的资金方面提供便利以协助成员国的复兴与开发,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在提供技术援助建立国际经济货币的研究资料及交换资料情报等方面,对世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D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有助于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由于汇率的相对稳定,避免了国际资本流动中引发的汇率风险,这有利于国际资本的输入与输出,同时也为国际游资创造了良好环境,有助于金融业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也为各国公司的生产国际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局限
A. 整个国际货币体系以一国经济地位为基础。把国际货币体系建立在美国的经济地位基础上,美国经济地位发生变化,国际货币体系也必然随之动荡。这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根本缺陷。
B. 缺乏弹性的固定汇率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一种固定汇率制度,限制了各国用汇率杠杆来调节国际收支的作用,严重地影响各国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各种政策。
C. 自身无法克服的“特里芬难题”。布雷顿森林体系在清偿能力、信心、调整性方面的固有缺陷是导致其解体的根本原因。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作为主要储备资产,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因为只有靠美国的长期贸易逆差,才能使美元流散到世界各地,使其他国家获得美元供应,但这样一来必然会影响人们对美元的信心,引起美元危机;而美国如果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就会断绝国际储备的供应,引起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这是一个不可克服的矛盾。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的原因:定义+局限性
“特里芬”难题
“特里芬”难题是指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提出的著名论断:任何一个国家的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资产都不会适应国际清偿能力的客观需要,最终导致国际货币体系崩溃。特里芬难题是布雷顿森林体系难以克服的局限。/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主要储备资产,不具有内在的稳定性,因为只有靠美国的长期贸易逆差,才能使美元流散到世界各地,使其他国家获得美元供应,但这样一来必然会影响人们对美元的信心,引起美元危机。而美国如果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就会断绝国际储备的供应,引起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这是一个不可克服的矛盾。20 世纪 60-70 年代初的 10 次美元危机及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最终崩溃,证实了特里芬论断正确性。
牙买加体系
概述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IMF达成了牙买加协议。此后人们就把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一直延续至今,以浮动汇率为特征的国际货币体系称为牙买加体系
主要内容
①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改革。 牙买加协议正式确认了浮动汇率制的合法化,承认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并存的局面,成员国可自由选择汇率制度。同时 IMF 继续对各国货币汇率政策实行严格监督,并协调成员国的经济政策,促进金融稳定,缩小汇率波动范围。
②推行黄金非货币化。 协议作出了逐步使黄金退出国际货币的决定。并规定:废除黄金条款,取消黄金官价,成员国中央银行可按市价自由进行黄金交易;取消成员国相互之间以及成员国与 IMF 之间须用黄金清算债权债务的规定,IMF 逐步处理其持有的黄金。
③增强特别提款权的作用。 主要是提高特别提款权的国际储备地位,扩大其在 IMF 一般业务中的使用范围,并适时修订特别提款权的有关条款。规定参加特别提款权账户的国家可以来偿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使用特别提款权作为偿还债务的担保,各参加国也可用特别提款权进行借贷。
④增加成员国基金份额。 成员国的基金份额从原来的 292 亿特别提款权增加至 390 亿特别提款权,增幅达 33. 6%。
⑤扩大信贷额度,以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
体系运行
(1)储备货币多元化 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国际储备结构单一、美元地位十分 突出的情形相比,在牙买加体系下,国际储备呈现多元化局面,美元虽然仍是主导的国际货币,但美元地位明显削弱了,由美元垄断外汇储备的情形不复存在。西德马克(现德国马克)、日元随两国经济的恢复发展脱颖而出,成为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国际储备货币已日趋多元化,ECU 也被欧元所取代,欧元很可能成为与美元相抗衡的新的国际储备货币。
(2)汇率安排多样化 在牙买加体系下,浮动汇率制与固定汇率制并存。一般而言,发达工业国家多数采取单独浮动或联合浮动,但有的也采取钉住自选的货币篮子。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多数是钉住某种国际货币或货币篮子,单独浮动的很少。不同汇率制度各有优劣,浮动汇率制度可以为国内经济政策提供更大的活动空间与独立性,而固定汇率制则减少了本国企业可能面临的汇率风险,方便生产与核算。各国可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开放程度、经济结构等一系列相关因 素去权衡得失利弊。
(3)调节国际收支
①运用国内经济政策。 国际收支作为一国宏观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必然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一国往往运用国内经济政策,改变国内的需求与供给,从而消除国际收支不平衡。比如在资本项目逆差的情况下,可提高利率,减少货币发行,以此吸引外资流入,弥补缺口。需要注意的是:运用财政或货币政策调节外部均衡时,往往会受到“米德冲突”的限制,在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的同时,牺牲了其他的政策目标,如经济增长、财政平衡等,因而内部政策应与汇率政策相协调,才不至于顾此失彼。
②运用汇率政策。 在浮动汇率制或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下,汇率是调节国际收支的一个重要工具,其原理是:经常项目赤字本币趋于下跌本币下跌、外贸竞争力增加出口增加、进口减少经常项目赤字减少或消失。相反,在经常项目顺差时,本币币值上升会削弱进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从而减少经常项目的顺差。实际经济运行中,汇率的调节作用受到“马歇尔一勒纳条件”以及“J 曲线效应”的制约,其功能往往令人失望。
③国际融资。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这一功能主要由 IMF 完成。在牙买加体系下,IMF 的贷款能力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伴随石油危机的爆发和欧洲货币市场的迅猛发展,各国逐渐转向欧洲货币市场,利用该市场比较优惠的贷款条件融通资金,调节国际收支中的顺逆差。
④加强国际协调。 这主要体现在:1)以 IMF 为桥梁,各国政府通过磋商,就国际金融问题达成共识与谅解,共同维护国际金融形势的稳定与繁荣。2)新兴的七国首脑会议的作用。西方七国通过多次会议,达成共识,多次合力干预国际金融市场,主观上是为了各自的利益,但客观上也促进了国际金融与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主要特征
(1)黄金非货币化。 即黄金与货币彻底脱钩,取消国家之间必须用黄金清偿债权债务的义务,降低黄金的货币作用,使黄金在国际储备中的地位下降,促成多元化国际储备体系的建立。
(2) 多样化的汇率制度安排。 国际经济合作的基本目标是维持经济稳定而不是汇率稳定。牙买加体系允许汇率制度安排多样化,并试图在世界范围内逐步用更具弹性的浮动汇率制度取代固定汇率制度。IMF 把多样化的汇率制度安排分为以下三种:“硬钉住汇率”,如货币局制度、货币联盟制等;“软钉住汇率”,包括传统的固定钉住制、爬行钉住制、带内浮动制和爬行带内浮动制;“浮动汇率 群",包括完全浮动汇率制以及各种实施不同程度管制的浮动汇率制。
(3)以美元为主导的多元化国际储备体系。 牙买加体系中,可供一国选择的国际储备不单只是美元,还可以黄金储备、欧元、日元、英镑和人民币等国际性货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储备头寸、特别提款权(SDRs),尽管如此,美元仍是各国外汇储备的主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原有货币体系的根本矛盾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4)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多样化。IMF 允许国际收支不平衡国家可以通过汇率机制、利率机制、资金融通机制等多种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对国际收支不平衡进行相机抉择。
评价
积极
(1)多元化的储备结构摆脱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各国货币间的僵硬关系,为国际经济提供了多种清偿货币,在较大程度上解决了储备货币供不应求的矛盾;
(2)多样化的汇率安排适应了多样化的、不同发展水平的各国经济,为各国维持经济发展与稳定提供了灵活性与独立性,同时有助于保持国内经济政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3)多种渠道并行,使国际收支的调节更为有效与及时。
缺陷
(1)在多元化国际储备格局下,储备货币发行国仍享有“铸币税”等多种好处,同时,在多元化国际储备下,缺乏统一的稳定的货币标准,这本身就可能造成国际金融的不稳定;
(2)汇率大起大落,变动不定,汇率体系极不稳定。其消极影响之一是增大了外汇风险,从而在一定程度 上抑制了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活动,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这种负面影响尤为突出;
(3)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并不健全,各种现有的渠道都有各自的局限,牙买加体系并没有消除全球性的国际收支失衡问题。
国际货币体系的作用,中国如何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作用
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货币体系又称国际货币制度,是指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规划和机构以及国际间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依据的一套安排和惯例。 作用: 1)确定国际清算和支付手段的来源、形式和数量,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充分的国际货币,并规定国际货币与各国货币的相互关系。 2)确定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以确保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各国经济的平稳发展。3)确定有关国际货币金融事务的协商机制或建立有关协调和监督机构。
中国如何发挥作用
1)保持经济稳定。经济实力是推动中国在国际体系中角色转变的主要力量。 2)继续推动资本项目的开放。中国是对外商投资较宽松,对境内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外汇管理不断放宽对证券投资有松有紧。我国想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作用就要继续推动资本项目的开放。 3)进一步发展国内金融市场,完善金融管理制度。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依赖于国内金融健康运行,中国只有先保证国内金融的健康稳定的运行才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作用。
汇率制度
汇率制度
汇率制度又称汇率安排,指各国或国际社会对于确定、维持、调整与管理汇率的原则、方法、方式和机构等所做出的系统规定。传统上,按照汇率变动的幅度,汇率制度被分为两大类型: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西方各国在 20 世纪 70 年代之前实行固定汇率制。后来由于美元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各国开始采用浮动汇率制。
简述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的优缺点🌟
固定汇率制度是指政府用行政或法律手段确定、公布并维持本国货币与某种参考物之间的固定比价的汇率制度。所谓参考物可以为黄金也可以为某种货币或一组货币。固定汇率并非汇率完全固定不动,而是围绕一个相对固定的上下限范围波动。浮动汇率制度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不再规定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比价和汇率波动的幅度、货币当局也不承担维持汇率波动界限的义务,而听任汇率随外汇市场供求变动自由波动的一种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优缺点
固定汇率制的优点 (1)汇率稳定,减少风险。使国际债权债务的清偿以及国际贸易的成本计算,均有可靠的依据,从而减少了进出口贸易及资本输出入所面临的汇率大幅度变动的风险。 (2)使国际清偿能力稳定,进出口商品价格也稳定。 (3)汇率的稳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汇市场的投机活动。 固定汇率制的缺点 (1)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国内经济目标服从于国际收支目标。当一国国际收支失衡时,就需要采取紧缩性或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从而给国内经济带来失业增加或物价上涨的后果。 (2)僵化的汇率安排可能被认为是暗含的汇率担保,从而鼓励短期资本流入和有套期保值的对外借贷,损害本地金融体系的健康。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一国必须要么牺牲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要么限制资本的自由流动,否则易引发货币和金融危机。
浮动汇率制优缺点
优点
(1)防止外汇储备大量流失,节省国际储备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各国货币当局没有义务维持货币的固定比价当本币汇率下跌时,不必动用外汇储备去购进被抛售的本币,这样可以避免国家外汇储备的大量流失。而且,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随着外汇供求的涨落而自动达到平衡,政府在很大程度上听任汇率由外汇市场支配,减少干预行动,国家需要的外汇储备的需求量自然可以减少。这就有助于节省国际储备,使更多的外汇能用于本国的经济建设。
(2)自动调节国际收支 根据市场供求,汇率不断调整,可以使一国的国际收支自动达到均衡,从而免除长期不平衡的严重后果。当一国国际收支逆差,本国通货就会开始贬值,这样就会促进本国产品的出口,从而改善国际收支逆差。
(3)有利于国内经济政策的独立性 浮动汇率制度使各国可以独立地实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汇率政策。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各国政府为了维持汇率的上下限,必须尽力保持其外部的平衡。如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往往采取紧缩性政策措施,减少进口和国内开支,使生产下降,失业增加。这样国内经济有时还要服从于国外的平衡。在浮动汇率制度下,通过汇率杠杆对国际收支进行自动调节,在一国发生暂时性或周期性失衡,一定时期内的汇率波动不会立即影响国内的货币流通,一国政府 不必急于使用破坏国内经济平衡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调节国际收支。
(4)使经济周期和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减少到最小限度 在贸易上有密切联系的国家间容易通过固定汇率传播经济周期或通货膨胀。在 1971 年至 1972 年发生的国际性的通货膨胀就是同固定汇率制密切相关的。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若一国国内物价普遍上升,通货膨胀严重,则会造成该国货币对外币汇率贬值,该国出口商品的本币价格上涨便会被汇率抵消,出口商品折成外币的价格因而变化不大,从而贸易伙伴国就少受国外物价的. 上涨压力。但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各国不得不经受相同的通货膨胀。
(5)可缓解国际游资的冲击。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由于要维持货币的固定比价,会使汇率与币值严重背离,各种国际游资竞相追逐可以用来保值或用来谋求汇率变动利润的硬货币,这会导致国际游资的大规模单方面转移。在浮动汇率制下,汇率因国际收支币值的变动等频繁调整,不会使币值与汇率严重背离,某些硬通货受到巨大冲击的可能性减少。
缺点
(1)浮动汇率制的内在不稳定性将会阻碍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 汇率波动导致国际市场价格波动,使人们普遍产生不安全感。外贸成本和对外投资损益的不确定性加大。风险加大,使人们不愿意缔结长期贸易契约和进行长期国际投资,使国际商品流通和资金借贷受到严重影响。
(2)助长投机,加剧外汇市场的动荡。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变动频繁且幅度大,为低买高抛的外汇投机提供了可乘之机。不仅一般投机者参与投机活动,连银行和企业也加入了这一行列。为牟取投机暴利而进行的巨额的、频繁的投机活动,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
(3)易引发货币战,增加国际协调难度。 浮动汇率可能导致竞争性贬值,各国都以货币贬值为手段,输出本国失业,或以他国经济利益为代价扩大本国就业和产出,即采取以邻为壑的政策。一般情况下,实行汇率贬值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刺激出口,减少进口,改善贸易收支,进而扩张国内经济,增加生产和就业。而实行汇率升值政策,则主要是为了减少国际收支顺差,减少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当然高汇率也不利于一国的出口,这又迫使该国加强贸易保护措施,使其与其他国家的矛盾和摩擦加剧,引发贸易战、货币战。浮动汇率制度助长各国在汇率上的利已主义或各自为政,弱金融领域的国际合作,加剧国际经济关系的矛盾。
(4)具有通货膨胀倾向 浮动汇率制度有其内在的通货膨胀倾向,可使一国长期推行通货膨胀政策,而不必担心国际收支问题,因为其汇率的贬值可在一定程度上自动调节国际收支。
(5)对发展中国家不利 当外汇汇率上升时,广大发展中国家进口工业制成品的价格、上涨,而这些产品又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建设所必需,故进口成本上升。当外汇汇率下跌时,出口初级产品的价格下跌,而初级产品需求弹性小,不会在价格下跌时使外贸收入增加,贸易收支得不到改善。浮动汇率还加剧了外债管理的难度,增大了风险。
国际游资
国际游资也称热币、热钱,它是一种游离于本国经济实体之外,承担高风险,追求高利润,主要在他国金融市场作短期投机的资本组合。
国际游资按投机性大小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一般的套汇、套利或证券投资资金,投机性不强。其持有人主要是各种基金、跨国公司、证券经营机构。其主体是发达国家的各种互助基金、养老基金、保险基金等,多数基金为盈利及分散风险需要将其资金的一部分投放于国外,并将投放于国外市场资金的一部分注入新兴市场。另一种是投机性很强的资金,如美国的对冲基金,其规模较小。这种资金直接冲击、操纵或垄断一国的外汇和股票市场,造成市场大幅振荡,投机者从中牟取暴利。
管理浮动汇率制度
管理浮动汇率制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按照本国经济利益的需要,不时地干预外汇市场,以使本国货币汇率升降朝着有利于本国的方向发展的汇率制度实行这种汇率制度可以依靠三种工具:一是货币政策工具;二是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对冲性干预;三是一定程度的资本管制。这种制度既可以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又能使汇率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在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下,汇率在货币当局确定的区间内变动,这有助于消除短期因素的影响,当区间内通货膨胀后,汇率波动仍无法消除短期因素对汇率的影响时,中央银行再进行外汇市场干预以消除短期因素的影响。
简述影响一国汇率制度选择的主要因素
(1)本国经济的结构性特征。如果一国是小国,那么它就较适宜采用固定性高的汇率制度,因为这种国家一般与少 数几个大国的贸易依存度较高,汇率的波动会给他的国际贸易带来不便;同时,小国经济内部价格调整的成本较低。相反,如果一国是大国,则一般实行浮 动性较强的汇率制度为宜,因为大国的对外贸易多元化,很难选择一种基准货 币实施固定汇率,同时,大国经济内部调整的成本较高,并且倾向于追求独立的经济政策。
(2)特定的政策目的。这方面最突出的例子之一就是固定汇率有利于控制国内的通货膨胀在政府面临着高通胀问题时,如果采用浮动汇率制往往会产生恶性循环。另外,出口导向型与进口替代型国家对汇率制度的选择也是不一样的。
(3)地区经济合作情况。一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情况也对汇率制度的选择有着重要影响,例如,当两国存在非常密切的贸易往来时,两国间货币保持固定汇率比较有利于相互间经济关系的发展。尤其是在区域内的各个同家其经济往来的特点往往对它们的汇率制度选择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4)国际国内经济条件的制约。一国在选择汇率制度时还必须考虑国际条件的制约。例如,在国际资金流动数量非常庞大的背景下,对于一国内部金融市场与外界联系非常紧密的国家来说如果本国对汇率市场干预的实力因各种条件限制而不是非常强的话,那么采用固定性较强的汇率制度,难度无疑是相当大的。
三元悖论(不可能三角)
三元悖论,又称不可能三角,是指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资本的完全流动性不能同时实现,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目标,而放弃另外一个目标。根据三元悖论,在资本流动,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汇率制度三者之间只能进行以下三种选择:①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必须牺牲汇率的稳定性,实行浮动汇率制。②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稳定,必须牺牲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实行资本管制。③维持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和汇率的稳定性,必须放弃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量化宽松
所谓量化化松,量化指的是扩大一定数量的货币发行,宽松就是减少银行储备必须注资的压力。量化宽松一词是由日本央行于 2001 年提出,是指央行刻意通过向银行体系注入超额资本,包括大量印钞或者买入政府、企业债券等让基准利率维持在零的途径,为经济体系创造新的流动性,以鼓励开支和借贷。与利率杠杆等传统工具不同,量化宽松被视为一种非常规的工具。一般来说,只有在等常规工具不再有效的情况下,货币当局才会采取这极端的做法。
人民币相关的知识点
论述我国实行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宏微观条件
人民币自由兑换
人民币自由兑换有几种不同的含义。种不同含义。第一种是在经常项目交易中实现人民币的自由兑换,第二种是在资本项目交易中实现人民币的自由兑换,第三种是对国内公民个人实现的人民币自由兑换。我们通所说的人民币自由兑换是指第一种和第二种,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于货币自由兑换的定义,经常项目交易中实现了货币自由兑换,那么,这种货币就是可兑换货币。人民币实行自由兑换能促进国内外价格体系的接轨,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产业结构。
宏微观条件
(1)人民币成为可兑换货币的第一个条件是政府必须要有充足的国际储备。 待实行人民币自由兑换后,为了应付随时可能发生的兑换要求维持外汇市场和汇率的相对稳定,政府必须保证有较充足的国际储备,尤其是外汇储备。
(2)人民币成为可兑换货币的第二个条件是我国经济的规模和开放程度。
①货币自由兑换必须有强大的国力予以支持。弱小的经济体通过货币自由兑换把国内市场与国际相联结,风险是很大的。国力越强大,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越多样,抵御货币兑换所带来的风险的能力就越大,货币兑换可能造成的影响就越小。
②经济开放程度是实现货币自由兑换的一个软条件,它带有双重性。一方面,一定程度的对外经济往来,形成外汇市场的重要前提;另一方面,开放程度越高,货币自由兑换可能带来的风险也越大。
(3)人民币自由兑换的第三个条件是宏观金融稳定
①货币问题是金融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外汇市场是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宏观金融的稳定,就没有汇率的稳定就没有外汇市场的稳定,宏观金融的稳定包括多层含义,其中,最主要的是货币供给增长和物价的稳定。
②宏观金融稳定的一个重要机制是利率政策,我国目前在利率政策的运用上仍有欠缺,突出表现在:一是实际利率经常为负,不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不利于正常储蓄的发展和资本积累;二是利率的运用不够灵活。
③实现宏观金融稳定的另一个重要机制进行银行制度改革,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专业银行商业化,二是增强人民币的独立性,使其不再依附于各级财政。
(4)人民币自由兑换的第四个条件是微观经济方面的
①货币自由兑换将使国内价格体系与国外价格体系更紧密地联系起来,世界市场场国内外价格体系的差异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更加大。
②为了减少价格体系差异和价格波动的冲击,一方面,要理顺国内的比价关系,通过扩大开放使国内价格体系更接近世界市场的比价体系;另一方面要加大企业经营机制转变的力度,使企业对价格的反应更灵敏;加速企业,尤其是亏损的大中型企业的技术改造、产品换代,以提高它们抗衡价格波动的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5)人民币自由兑换的第五个条件是实现人民币由兑换时的人民币汇率水平要适当。汇率水平适当不仅是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前提,也是人民币自由兑换后保持外汇市场稳定的重要条件。
我国汇率制度改革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
①有利于我国经济长期稳健发展 弹性的汇率形成机制是经济发展的稳定器,也是国际收支的稳定器,对经济的长期发展更有利。灵活的人民币汇率政策能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独立性,使市场更好的管理通胀预期,并抑制股票等资产价格偏离理性范围,有效发挥汇率,在实现总量平衡;结构调整及经济发展战略转型中的作用,有利我国经济持续稳健发展和宏观经济的内外平衡。
②有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将增加人民币汇率灵活性,使人民币汇率更加贴近市场水平,推动人民币汇率朝着更加市场化的方向发展。从长期看,一个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更有助于均衡汇率的形成,进一步提高人民币在国际贸易、投资、交易和境外资产配置方面的使用度,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打下重要基础。
③有利于促进金融市场的创新和发展 一方面,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可以扩大市场汇率的实际运行空间,更好地发挥汇率对外汇供求的调节作用。另一方面,以使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空间和定价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有利于创新和使用丰富多样的金融工具,构建完善的金融市场结构,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而培育更加成熟的金融市场。
挑战
①政府作用的定位不清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尽管汇率改革的市场化取向一直未变,政府也积极推动市场作用的发挥,从被市场约束到主动自我约束,但政府管理汇率仍时常越位,凌驾甚至替代市场发挥作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政府和市场作用的界限不清,另一方面是由于汇率的特殊性。汇率是集微观与宏观变量属性于一身,政府管理汇率容易直接触及到微观层面的市场及其主体,使政府与市场作用的界定更加困难。
②新形势带来新挑战。新兴市场国家崛起,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抬头,甚至出现逆全球化势头,国际经济关系错综复杂,世界经济出现失序迹象,人民币汇率改革面临不确定的国际环境。我国继续深化对外开放,努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金融开放特别是资本账户开放,使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因素更加多元,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日益重要,对人民币汇率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
③汇率制度选择分歧。应该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汇率制度是有共识的,但什么是适合的汇率制度,无论在决策层面还是理论讨论中一直有争议。从主流理论来看,实施政府不干预的自由浮动是最优的,这在我国也有较多的支持者还有观点认为人民币汇率需要管理,但政府管理到什么程度既说不清楚,也莫衷一是。汇率制度的选择事关进一步改革的风险乃至成败。
综上所述,汇率改革有效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有力促进了经济增长和宏观经济的内外平衡,抵御了外部金融危机的冲击,同时加快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汇率改革整体来说是成功的。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现象,对汇率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所以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必须基于我国国情,始终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坚持自主性、渐进性和可控性的改革原则,更好服务中国的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人民币保持着 升值趋势,这对我国外贸有何影响?在人民币升值背景下,我国出口企业应 该怎样做能保持业绩不出现大幅下滑?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贸既有有利影响也有不利影响。
有利影响
①有利于进口成本的降低,人民币升值以后,进口商品的价格将会发生相同幅度的下降,降低我国进口商品的成本和在进口环节支付的费用。
②有利于推动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人民币升值将激励出口企业更多地依靠技术进步和提高附加价值,而不是低价竞销占领市场。
③有利于改善贸易条件、贸易条件的改善意味着同等数量的商品出口可以换回更多的进口商品。人民币升值以后,出口产品的价格相对提高,就可以用较少的出口产品换回本国所需要的各种产品。
④优化我国出口贸易结构、扩大内需,人民币小幅升值有助于提升我国目前出口贸易结构,同时增加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的购买力,促进外需与内需协调发展,稳固中国经济增长的有利作用。
不利影响
①抑制出口增长,人民币汇率升值后,出口企业成本相应提高。如果出口企业为维持一定利润而提高价格,不利于出口的持续扩大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率的提高。
②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资本市场上活跃的多为国际游资,这部分资金规模大、流动快、趋利性强,是造成金融市场动荡的潜在因素。
③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由于人民币汇率面临升值压力,为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迫使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大量买进外汇,从而使以外汇占款的形式投放的基础货币相应增加。
④增加就业压力,由于目前我国提供新增就业机会的主要是出口企业和外资企业,人民币升值将抑制或打击出口,最终将影响就业。
怎么做
在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情况下,我国企业的出口商品的低价优势可能会有所削减。因此由以价取胜转移到以智取胜是一个可行的办法。我国企业应该认识到提高产品质量,打造自主品牌是我国出口企业应对人民币升值的根本所在。始终相信产品质量是企业参与竞争最重要的法宝之一。另外,出口企业应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可以在国外利用当地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并就地销售,通过出口到新兴市场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与主要贸 易伙伴之间的争端,并减少贸易争端发生的频率。再者,出口企业应积极开拓创新,努力开发高新技术产品。企业应该注重吸收高素质人才。同时要对现有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并不断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企业应该不断进取锐意创新,积极营造其核心竞争力。出口企业应尽快从靠低价获取竞争优势转换到依靠劳动效率提高和技术创新上来。
分析人民币成为 SDR 一揽子货币对中国经贸投资的可能影响
SDR
特别提款权 special drawing right(SDR)称“纸黄金(Paper Gold) ,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会员国认缴的份额分配的,可用于偿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债务. 弥补会员国政府之间国际收支逆差的一种账面资产。其价值目前由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和英镑组成的一篮子储备货币决定。会员国在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可用它向基金组织指定的其他会员国换取外汇,以偿付国际收支逆差或偿还基金组织的贷款,还可与黄金、自由兑换货币一样充当国际储备。因为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有的普通提款权以外的一种补充,所以称为特别提款权。
影响分析
(1)对人民币国际化具有战略性意义
人民币加入 SDR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货币选择的“惯性,鼓励更多国家把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的选择之一。同时,随着人民币在公共部门的广泛应用,众多私人部门在其示范作用的影响下,也会增加人民币在支付流通中的使用。虽然短期看来,由于该认定暂未生效,影响比较有限。但长期视角下,该项认定将会打通人民币循环流通的系统,便利更多海外机构、国家以人民币作投资,这对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有着标志性的意义。 从内部看,要发挥人民币作为 SDR 篮子货币的作用,就需要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资本市场的宽度和深度,推动资本项目可兑换,从而为下阶段的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外部看,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亚投行和金砖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发展的过程中,人民币都需发挥更大作用。人民币纳入 SDR,有利于人民币在更广阔的平台上进一步发展,从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步入更高阶段。
(2)利率定价更趋合理
虽然我国利率已逐步放开自由浮动,但是利率水平要由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高低决定,取决银行间的行为。融资者在进行贷款时,只能被动接受市场利率,而不能通过供求变动对市场利率产生影响。但在国际市场上,市场利率是由供求关系的变动决定的,市场利率过高或过低都会影投融资者的行为,在这样一个完全市场化的机制下,利率就能够反映市场的真实水平。因此,我国的利率形成机制很大程度上与国际市场存在脱节,利率定价尚未实现市场化,无法准确及时的反映全球资金利率同步变动的趋势。 人民币加入 SDR 之后,我国的资本市场将进一步开放,境外资金的流入、流出将受到更少的限制,境内外利率定价中的不合理将通过无风险套利机制逐渐消除。这将导致银行间市场的利率能够更加直接现实的反映资金本身的价值,利率平价发挥的作用也会更加明显。因此,人民币加入 SDR 有利于中国的银行间市场在利率定价方面与国际水准持平,从而能够扫清国际间的投资和贸易往来的障碍,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战略实施。
(3)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人民币加入 SDR 以后,在获得预期收益的同时,也将给我国的金融市场改革带来更多风险。首先,国内资本市场将进一步开放将导致交叉业务更加繁荣,混合经营日益普遍。目前我国实行的“一行三会”分业监管模式无法应对这一发展势,监管套利、监管真空、风险传染的风险加剧。其次,随着国内经济和金融市场日益对外开放,跨境资本流动将更加便利,影响我国宏观经济的因素也将更加复杂多样,政府宏观调控难度加大,政策性效果和非政策性效果容易混淆。而且,在金融市场实行自由化、放宽限制的同时,资本流出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外汇储备不足的风险增加。最后,虽然我国现在已经解除了利率管制,但尚未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利率体系引导机制,因此在政策制定方面缺乏准确的参考,政府干预较难有效进行。
跨国经营中的货币价格与货币决定
外汇与汇率
外汇
定义
外汇是指将本国货币兑换成外国货币,或者将外国货币换成本国货币以清偿债权债务的活动。外汇的概念可以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去界定①动态的含义,是指人们将一种货币换成另一种货币,通过一定的金融机构和信用工具,进行国家间债权债务清偿的经济活动,这时的外汇等同于国际结算;②静态的含义:当外汇被看作是一种支付工具或手段时,静态的外汇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静态外汇概念泛指一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资产;狭义的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国家之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特征
①可自由兑换性:指外汇能够自由的兑换成其他形式的资产或支付手段
②普遍接受性:指外汇必须在国际经济交往中能为各国普遍接受和使用。
③可偿还性:指以外币表示债权或资产可以保证得以偿付,否则国际汇兑的过程将无法进行。
种类
①根据外汇的使用范围,外汇可以分为自由外汇和记账外汇
a、自由外汇:指以可自由兑换的外国货币表示的各种支付手段和金融资产
b、记账外汇:又称协定外汇或清算外汇,是指国家之间签订的支付协定项下的只能双边清算的外汇
②根据外汇的交割期限可分为即期外汇和远期外汇
a、即期外汇:又称现汇或外汇现货,是指国际贸易或外汇买卖中即期进行收付的外汇,是在买卖成交后立即交割,或在成交后第一个营业日或第二个营业日内完成交割的外汇。
b、远期外汇:又称期汇或远期汇兑,是指达成交易后,交易者只能在合同规定的日期才能办理资产收付的外汇
③根据外汇的来源和用途可分为贸易外汇和非贸易外汇
a. 贸易外汇:是指因商品的进口和出口而发生的支出和收入的外汇,包括对外贸易中因收付贸易货款、交易佣金、运输费和保险费等发生的那部分外汇。
b、非贸易外汇:是指因非贸易往来而发生收入和支出的外汇,包括侨汇、旅游、外汇、劳务外汇、私人外汇、驻外机构经费以及交通、民航、邮电、铁路、银行、保险、港口等部门对外业务收支的外汇。
汇率
所谓汇率 (exchange rate)即外汇的买卖价格,又被称为汇价、外汇牌价或外汇行市。具体而言,它是指两国货币之间的相对比价,也称为货币价格,是一国货币用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价格,或以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的比率。在外汇交易中,人们把各种标价方法下数量不变的货币叫作基础货币或基准货币,数量随市场变动不断变化的货币叫作标价货币或报价货币。
🌟汇率的表示方法和标价方法
表示方法
文字表述:如美元兑人民币汇率 6. 0710
用两种货币符号表述:如 USD/CNY6. 0710
标价方法
各国外汇市场上汇率的标价方法
a. 直接标价法:是指以 1 个或 100 个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相当于计算购买一定单位外国货币所应付多少本币,所以也称应付标价法。在直接标价法下,外国货币作为基准货币,本国货币作为标价货币;标价货币(本国货币)数额随着外国货币或本国货币币值的变化而变化。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日前都采用直接标价法。
b. 间接标价法:又称应收标价法,是指以 1 个或 100 个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在间接标价法下本国货币作为基准货币,外国货币作为标价货币;基准货币(本国货币)数额不变,而标价货币(外国货币)的数额则随本国货而成外国货币币值的变化而改变。英国和美国都是采用间接标价法的国家。
国际金融市场汇牵标价方法(按照美元是否是基础货币划分)
a、“单位美元”标价法:也叫美元标价法,是以美元为基础货币来表示各国货币的价格。
b、“单位磅”标价法:也叫非美元标价法,是以英镑、爱尔兰镑、澳元、新西兰元等货币为基础货币所表示的汇率。即每 1 英镑、1 爱尔兰镑、1 澳元、1 新西兰元等于若干数额美元的标价法。
汇率的类型
(1)按照外汇交易的交割期限可划分为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
①即期汇率:又称现汇汇率,是指进行即期外汇交易时所采用的汇率。
②远期汇率(真题名词解释):远期汇率是“即期汇率”的对称,远期外汇买卖的汇率。通常在远期外汇买卖时,合约中规定在今后一定时间内进行交割时所使用的约定汇率。通常在远期外汇买卖合约中规定远期合约到期时,无论即期汇率如何变化,买卖双方都要按合约规定的远期汇率执行交割。
(2) 从银行与客户买卖的角度可划分为买入汇率、卖出汇率,中间汇率和现钞汇率
①买入汇率:又称外汇买价,是指银行从同业或其他客户(企业、单位、个人等)买入外汇时所采用的汇率。
②卖出汇率:又称外汇卖价,是指银行向同业或其他客户卖出外汇时所采用的汇率。
③中间汇率:又称中间价,是指现汇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的平均价。 即中间汇率=(买入汇率+卖出汇率)/2
④现钞汇率:又称现钞买入价或者钞价,是银行从客户那里购买外币现钞(包括现钞、铸币)的价格
(3)按照银行的汇兑方式可划分为电汇汇率、信汇汇率和票汇汇率
①电汇汇率:也称电汇价,是经营外汇业务的本国银行,在外汇后,以电报委托其国外分支机构或代理行付款的付款人所使用的一种汇率。
②信汇汇率:是指银行外汇收到本币时,以信函方式邮寄支付委托书通知国外分行或代理行,委托其向收款人付款时所采用的汇率
③票汇汇率:是指银行卖出外汇收到本币后,开立以其国外分行或代理行为付款人,收款人凭借该银行汇票,交给汇款人,由汇款人自行寄给或亲自携带交给国外收软人,收款人凭该银行汇票向汇入行提取软项,这种方式下所使用的汇率称为票汇汇率。因汇票有即期与远期之分,所以票汇汇率可分为即期票汇汇率和远期票汇汇率。
(4)按照汇率制度可划分为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
①固定汇率(2015 名词解释) 固定汇率是在历史上出现的法定汇率制下所产生的,它指政府选择黄金或外国货币作为标准,以法定的形式规定本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之间的固定比价,且这一比价的波动限制在一定的小幅度范围之内,即固定汇率并非完全固定不动,而是围绕一个相对固定的汇率上下的波动,该范围最高点为“上限”,最低点为“下限”。在金本位货币制度(包括金本位、金块与金汇兑本位制度)下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下,世界各国基本上都采用这种汇率。
②浮动汇率:是指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的汇率不是由该国的货币管理当局规定的,而是由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自发决定的两国货币之间的比率
A、 浮动汇率根据是否有政府的干预,又可分为自由浮动汇率和管理浮动汇率 (a)自由浮动汇率:又称清洁浮动汇率,是指政府对汇率的波动不进行任何干预措施,汇率完全由外汇市场的供求情况来决定和自行调整。 (b)管理浮动汇率:又称肮脏浮动汇率,是指政府通过参与外汇市场买卖等手段干预外汇的变动与走向,汇率的变动由市场供求关系和政府干预共同决定。
B、根据汇率的浮动方式,浮动汇率又可分为单独浮动汇率、钉住单一货币浮动汇率、钉住一揽子货币浮动汇率和联合浮动汇率。 (a)单独浮动汇率是指一国货币不同任何一国货币产生固定联系,即其浮动并不依赖于任何其他国家的货币,其变动完全由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来决定(不排除政府的干预)。 (b)钉住单一货币浮动汇率是指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挂钩,其汇率波动被限定在很小的范围内。 (c)钉住一揽子货币浮动汇率是指本国货币与几个国家货币挂钩,按照贸易所的比重或其他标准对货币的重要程度赋予一定的权重,并以此确定本国货币对外币的汇率及其变动。 (d)联合浮动汇率是指一些经济联系紧密的国家组成货币集团,集团内成员国之间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其货币之间的汇率变动不能超过规定的幅度,各中央银行有责任和义务将汇率稳定在该幅度内。
(5)按照汇率的制定方法
①基础汇率:又称基准汇率,是指本国货币对关键货币的汇率。
②套算汇率:又称交叉汇率,是指两国货币通过各自对关键货币的汇率算出来的汇率
(6)按照外汇管制的程度
①官方汇率:又称法定汇率,是一国中央银行或货币管理当局规定并公布的、要求一切外汇交易都采用的汇率。官方汇率分为单汇率和复汇率两种。
a. 单一汇率:是指一切外汇交易均以一种官方汇率进行,这种汇率通用于该国所有的经济交往中
b 复汇率:是指一国为达到某种政策目的,规定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汇率,不同的汇率适用于不同的国际经济贸易活动。
②市场汇率:又称自由汇率,是指在自由外汇市场上进行外汇交易的实际汇率,它由外汇供求关系所决定。
远期汇水
远期汇率和即期汇率的汇率差称为远期汇水或远期差价,表现为升水、贴水、平价。升水表示远期外汇比即期外汇贵,贴水表示远期外汇比即期外汇便宜,平价表示两者相等。在直接标价法下,远期汇率升水,远期汇率=即期汇率+升水数字;远期汇率贴水,则远期汇率=即期汇率-贴水数字。在间接标价法下,远期汇率升水,则远期汇率=即期汇率-升水数字;远期汇率贴水,则远期汇率=即期汇率+贴水数字。
简述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
(1)国际收支差额
国际收支差额既要受汇率变化的影响,又会影响到外汇供求关系和汇率的变化,其中贸易收支差额是影响汇率变化最重要的因素。当一国存在较大的国际收支逆差时,说明本国外汇收入比外汇支出少,对外汇的需求大于供给,本币对外贬值。
(2)一国经济实力
一定的经济增长率、低通货膨胀水平、平衡的国际收支状况、充足的外汇储备以及合理的经济结构、贸易结构等都标志一国较强的经济实力,这不仅形成本币币值稳定和坚挺的物质基础,也会使外汇市场对该货币的信心增强。
(3)通货膨胀因素
通货膨胀率是影响汇率变化的基础,通货膨胀率的变动,将改变人们对货币的交易需求量以及对债券收益、外币价值的预期。通货膨胀造成国内物价上涨,在汇值不变的情况下,出口亏损,进口有利。在外汇市场上,外国货币需求增加,本国货币需求减少从而引起外汇汇率上升,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相反,如果一国通货膨胀率降低,外汇汇率一般会下跌。
(4)利率水平
利率也是货币资产的一种“特殊价格”,是借贷资本的成本和利润。利率对汇率的影响是通过不同国家的利率差异引起资金特别是短期资金的流动而引起作用的。在开放经济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水平变化与汇率变化息息相关,主要表现在当一国提高利率水平或本国利率(高于)外国利率时,会引起资本流入,由此对本国货币需求增大,使本币升值,外汇贬值。
(5)财政、货币政策
一国政府的财政、 货币政策对汇率变化的影响虽然是间接的,但也非常重要。一般来说,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造成的巨额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会使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会减少财政支出,稳定通货,而使本国货币对外升值。
(6)市场心理预期
外汇市场的参与者和研究者每天致力于外汇市场走势的研究,他们对市场的判断及对市场交易人员心理的影响,以及交易者自身对市场走势的预测,都是影响汇率短期波动的重要因素。当市场预计某种货币趋跌时,交易者会大量抛售货币,造成该货币汇率下浮的事实;反之,当人们预计某种货币趋于坚挺时,又会大量买入该种货币,使其汇率上升。由于公众预期具有随机性和分散性的特点,加剧了汇率短期波动的震荡。
(7)政府的市场干预
当外汇市场变动对一国经济、贸易产生不良影响或政府需要通过汇率调节来达到一定政策目标时,货币当局便可以参与外汇买卖,在市场上大量买进或抛出本币或外汇,以改变外汇供求关系,促使汇率发生变化,这就是作为货币政策之一的 “公开市场业务”。
(8)外汇市场投机
外汇投机者总是按照自己对汇率的预期进行低买高卖,希望赚取差价。全球各外汇市场投机者的不间断买入卖出是导致汇率随时波动的重要因素。
(9)国民收入
一般讲,国民收入增加,促使消费水平提高,对本币的需求也相应增加。如果货币供给不变,对本币的额外需求将提高本币价值,造成外汇贬值。国民收入的变动引起汇率是贬或升,要取决于国民收入变动的原因。如果国民收入是因增加商品供给而提高,则在一个较长时间内该国货币的购买力得以加强,外汇汇率就会下跌。如果国民收入因扩大政府开支或扩大总需求而提高,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超额的需求必然要通过扩大进口来满足,这就使外汇需求增加,外汇汇率就会上涨。
(10)其他因素
非市场因素的变化往往也会波及外汇市场,由于资本首先具有追求安全的特性,一国政局不稳定、有关国家领导人的更替、战争爆发等等都会导致汇率的暂时性或长期性变动。无论是政治因素、战争因素或其他因素,一旦发生变化,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有关国家的经济政策、经济秩序和经济前景。综上所述,影响汇率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这些因素的关系错综复杂,有时这些因素同时起作用,有时个别因素起作用,有时甚至起互相抵消的作用,有时这个因素起主要作用,另一因素起次要作用。但是从一段时间来观察,汇率变化的规律是受国际收支的状况和通货膨胀所制约,因而是决定汇率变化的基本因素,利率因素和汇率政策只能起从属作用,即助长或削弱基本要素所起的作用。
汇率变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①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
汇率变动的一个很直接的结果就是国内物价水平的变动,因为汇率的变动会引起进出口价格的相对变化,最终将改变国内的物价水平。人民币升值可以提高以外币表示的出口商品的国外价格,降低以本币表示的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不过,人民升值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有限;其次,人民币升值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滞后期较长。
②对收入和就业水平的影响
汇率变动通过对进出口的影响,进而影响国内总需求,总需求的变动又会进一步影响国民收入和就业水平。人民币对外升值,使本国商品进口增加,出口减少,国内总需求会相应减少,进而会抑制国内生产的发展,最终导致国民收入的减少和就业水平的降低。
③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后将减轻需 要先进技术的企业的经济负担,有利于企业转型升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改善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另一方面虽然人民币升值会一定程度阻碍出口,同时进口商品的流入,加剧国内竞争,这也倒逼着企业不断进行创新,有利于本国产业结构升级。
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后,一方面,美国和日本的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成本上升,使得来华投资减少,这也使得经济发展方式从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另一方面,使得中国到美日的投资成本减少,与国外具有高端技术的企业和先制造合作,整合国际高端要素,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欧元的利弊
好处
(1) 企业和个人可以节省很多开支。
(2)统一货币使价格可以更容易比较,提高市场竞争度。
(3)统一货币的建立可以提高竞争水平,提高经济效率
(4)极大地促进欧洲资本市场的发展。
(5)给个人和机构提供范围更广的投资选择。
问题
(1)一国的当局将失去货币政策的控制权。
(2)欧盟并非经济学家所指的最优货币区得以推行统一货币,并使用单一汇率作为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是可行的。
(3)欧元把车(经济)放在了马(政治)的前面。没有适当的政治结构这两项政策都无法实施。
汇率决定
汇率决定的基础
金本位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
a、金币本位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在金币本位制度下,汇率以铸币平价为中心,以黄金输送点为上限,黄金输入点为下限,进行波动,汇率波动幅度较小,相对稳定。
b、金块本位与金汇兑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基础:法定平价成为汇率决定的基础,汇率以法定平价为中心上下波动,但波动的幅度已经不再受黄金输入点和输出点的限制,而由政府来决定和维护。
纸币流通制度下,汇率的决定基础
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量或纸币的购买力(法定平价)
购买力平价
购买力平价是一种根据各国不同的价格水平算出来的货币之间等值系数。它认为货币如果在各国国内共有相等的购买力,那么这时的汇率就是均衡汇率。如果 2 美元和 1 英镑在各自的国内可以购买等量的货物,则 2 美元兑换 1 英镑便存在购买力平价。购买力平价的理论基础是一价定律,即在没有运输费用和贸易壁垒的竞争性市场中,同样的商品当其价格以同样的货币表示时,在不同的国家必须以同样的价格出售,否则就会出现套利行为。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一国的价格水平上升,该国的货币就会贬值,反之则升值,或者说,通货膨胀率高的国家的货币会贬值,通货膨胀率低的国家的货币会升值。购买力平价理论在短期内是失效的,从长期来看,购买力平价还是比较合适的。
汇率购买力平价学说
理论基础
购买力平价的理论基础是一价定律,即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同一产品(包括资产、货币)的价格或成本,在世界范围内用同一货币表示时,应该是一致或者趋于相同。
主要内容
它认为货币如果在各国国内具有相等的购买力,那么这时的汇率就是均衡汇率。如果 2 美元和 1 英镑在各自的国内可以购买等量的货物,则 2 美元兑换 1 英镑便存在购买力平价。
①购买力平价是一种根据各国不同的价格水平计算出来的货币之间的等值系数。
②购买力平价的表达方式有两种:绝对购买力平价与相对购买力平价。 绝对购买力平价是指,在某一时间点上,两国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取决于两国货币在各自国家里所具有的购买力之比。两种货币的购买力之比,代表其价值量之比,构成两国货币互换的基础。 相对购买力平价是指,当两国都存在通货膨胀时,在两个时点上汇率的变动。当两国物价水平发生变化时,汇率的变化与同一时期内两国物价水平的相对变动成比例。
③核心内容: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一国的价格上升,该国的货币就会贬值,反之则升值,或者说,通货膨胀高的国家货币会贬值,通货膨胀率低的国家货币会升值。
理论评价
①合理之处 购买力平价说在各国放弃金本位制的情况下,指出以国内物价对比作为汇率决定的依据,说明货币的对内贬值必然引起货币的对外贬值,这当然有其合理性,它提示了汇率变动的长期原因。
②不足 购买力平价说对短期汇率的变动来说,没有太强的说服力。实际上,购买力平价没有反映出不同国家中同种商品的质量差异。
补充
一价定律🌟
一价定律是指 在没有运输费用和贸易壁垒的完全竞争市场上,同一产品(包括资产、货币)的价格或成本,在世界范围内用一种货币表示时,应该是一致或者趋于相同,即同样的商品当其价格以同样的货币表示时,在不同的国家必须以同样的价格出售,否则就会出现套利行为。按照一价定律的理论,若在各国间存在价格差异,则会发生商品国际贸易,直到价差被消除,贸易停止,这时达到商品市场的均衡状态。 一价定律是购买力平价和利率平价的理论基础,揭示了国内商品价格和汇率之间的一个基本联系。
费雪效应
费雪效应反映的是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和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是指名义利率随着通货膨胀率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如果人们预期一个国家的货币将贬值,那么为避免该国资本外逃,该国的名义利率必须高到足以抵消因贬值给投资者带来的损失。只有这样,投资者才有可能继续持有该国的金融资产。 关系式: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
汇率超调
汇率超调是指在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框架内,由于商品市场存在价格粘性,而汇率作为资产的价格,其调整速度快于价格调整的速度。当本国改变货币供应量后,汇率立即作出反应而进行调整,而价格和产出则缓慢调整。因此在短期内,汇率的调整幅度将超过长期内汇率的调整幅度。换句话说,汇率的调整会先经历过度调整然后逐渐恢复到均衡水平,这就是汇率超调现象。
利率平价学说🌟
理论基础
利率平价理论是由凯恩斯和爱因齐格提出的远期汇率决定理论,以一价定律为基础,即完全竞争市场上,同一产品(包括资产、货币等)的价格或成本,在世界范围内用同一货币表示时,应该一致或趋于相同
主要内容
(1)利率平价理论的前提假设
①假定不存在交易成本
②假定不存在资本流动障碍,即假定资金能顺利、不受限制地在国际间流动
③假定套利资金规模是无限的,故套利者能不断进行拋补套利,直到利率平价成立
(2)利率平价理论的基本内容
利率平价说的基本观点:远期汇率差价是由两国利率差异决定的,并且高利率国家货币在期汇市场上必定贴水(贬值),低利率国家在期汇市场上必定升水(升值)。两个国家利率的差额相等于远期兑换率及现货兑换率之间的差额,平衡汇率是通过国际抛补套利所引起的外汇交易形成的。
①在两国利率存在差异的情况下,资金将从低利率国家流向高利率国家以获取利润,但套利者在比较金融资产的收益率时,不仅考虑两种资产所提供的收益率,还要考虑两种资产由于汇率变动所产生的收益变动风险,即外汇风险,套利者往往将套利与掉期业务相结合,以避免外汇风险,保证无损之虞。
②大量掉期外汇交易的结果是,低利率国家货币的现汇汇率下浮,期汇汇率上浮;高利率国货币的现汇汇率上浮,期汇汇率下浮。远期汇率差价为期汇汇率与现汇汇率的差额,由此低利率国货币就会出现远期升水,高利率国货币则会出现远期贴水。随着抛补套利的不断进行,远期差价就会不断加大,直到两种资产所提供的收益率完全相等,这时抛补套利活动就会停止,远期差价等于两国利差,直到利率平价成立。
理论评价
意义
①利率平价说从资金流动角度指出了汇率利率之间的密切关系,这有助于正确认识现实外汇市场上汇率的形成机制。
②利率平价说具有特别的实践价值,由于利率的变动是非常迅速的,同时利率又可对汇率产生立竿见影的影响,这就为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进行灵活的调节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缺陷
①该理论没有考虑交易成本。然而,交易成本却是很重要的因素,如果各种交易成本过高,就会影响套利收益,从而影响汇率和利率的关系;如果考虑交易成本,国家间的拋补套利活动在达到利率平价之前就会停止。
②他假设不存在资本流动障碍,实际上资金在国家间流动会受到外汇管制以及外汇市场不发达等因素的障碍
③他还假设套利资金是无限的,故套利者能够不断进行抛补套利,直到利率平价条件成立。事实上,从事抛补套利的资金并不是无限的。
外汇市场与外汇交易
外汇市场
外汇市场是指经营外汇业务的银行、各种金融机构以及个人进行外汇买卖和调剂外汇余缺的交易场所,是专门从事外汇买卖的市场,包括金融机构之间相互进行的同业外汇买卖市场(或称批发市场,通常是无形市场)和金融机构与顾客之间进行的外汇零售市场。外汇市场的存在具有重要作用:第一,使货币支付和资本转移得以实现;第二,减少汇率变动风险,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外汇市场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银行同业市场、证券交易市场以及场外交易市场(对于无柜台市场)。
外汇业务🌟
传统外汇业务
(1)即期外汇业务, 又称即期交易、现汇交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即期外汇交易指外汇买卖成交后,在两个营业日内办理收付的外汇业务。这种办理实际收付的行为称为交割,交割的日期也称为起息日。广义的即期交易包括当日交割,翌日交割和狭义的即期交易,狭义的即期外汇交易仅指成交日后第二个营业日进行交割的外汇交易(第二个营业日是指这两个国家都营业的日子)。根据买卖外汇的汇兑方式不同,即期外汇交易可以分为:电汇、信汇和票汇三类。即期外汇交易是外汇市场上最常见、最普遍的交易形式,约占全部外汇市场交易量的三分之二,外汇银行是从事即期外汇交易的主体。
(2)远期外汇交易/业务(远期交易 15 名词解释) 又称期汇交易,是指买卖双方预先签订合同,即远期外汇合约。规定外汇买卖的数额、汇率和将来交割的时间,到规定的交割日期再按合同规定进行交割的外汇交易。远期交易的期限一般以月计算,通常为三个月,只要交易双方同意远期交易可以延期,也可以在规定期限内提前交割,因此比较灵活,合同的具体内容完全可以由买卖双方自行商定。远期外汇交易可以分为固定远期外汇交易和择期远期外汇交易。固定远期外汇交易是指外汇买卖双方按照成交时商定的具体交割日期进行实际交割的外汇交易,不能提前,也不能推后。而择期远期交易的交割日期是不固定的,由客户在此期间自己选择。
(3) 掉期外汇交易/业务(2023 名词解释): 一笔掉期外汇交易可以看成是由两笔交易金额相同,货币种类相同,起息日不同、交易方向相反的外汇买卖组成的。因此一笔掉期外汇买卖具有一前一后两个起息日和两项约定的汇率水平。在掉期外汇交易中,客户和银行按约定的汇率水平将一种货币转换为另一种货币,在第一个起息日进行资金的交割,并按另一项约定的汇率将上述两种货币进行方向相反的转换,在第二个起息日进行资金的交割。掉期外汇交易可以分为纯粹的掉期和分散掉期两种。掉期期限有三种形式,即期对远期、即期对即期以及远期对远期。
(4) 套汇交易(其他名词解释) 是指为获取汇率差而从事的外汇交易,即套汇者同一时间利用两个或两个以 上外汇市场某些货币在汇率上的差异进行外汇买卖,在汇率低的市场买进,同时在汇率高的市场卖出,从中套取差价利润。套汇交易包括直接套汇和间接套汇两种类型。在一般情况下,各国外汇市场某种货币的汇率是非常接近的,但有时也会出现较大的差异. 当经过计算的汇率差额足以抵补资金调动成本时,就会引起异地套汇。显然套汇的结果造成汇率低的市场求大于供,被套汇的货币汇率上涨;汇率高的市场供大于求,被套汇的货币汇率下跌,从而使不同外汇市场的货币汇率差异趋于消失。
(5)套利交易(其他名词解释)分为单纯套利和抵补套利 ①单纯套利又称利息套汇,指在既定的汇率预期基础上,投资者利用两个金融市场存款利率的差异进行谋利性质的转移资金所派生出来的外汇交易,简单地说,就是利用两地间的利率差异获利的行为。此时,投资者要承担汇率变动的风险。 ②抵补套利指投资者将套利交易与掉期远期交易结合起来,避免外汇风险的以谋利为动机的外汇交易。例如,投资者在买进或卖出即期外汇的同时,卖出或买进同样数额的远期外汇。
补充
择期远期交易🌟 择期远期交易是远期外汇交易的发展。远期外汇交易的交割日期是固定的。而择期远期交易的交割日期是不固定的,由客户在择期期间自己选择。具体来讲,择期远期交易是客户和外汇银行签订合约,根据合约客户可以在今后一定期间内未确定的日期以事先确定的价格买入或卖出一定数量外汇的交易行为。对进口商而言,由于其在某一段时间内对支付货款把握,于是以采用择期远期交易避免外汇风险。但是这种择期交易的交割日期确定方式对客户有利,对银行不利,所以银行会选择从择期开始到择期结束期间最不利于客户的汇率作为双方实际交割时使用的汇率。
新型外汇业务🌟
(1)货币互换: 是将一种货币的本金和利息与另一种货币的等值本金和利息进行互换。互换的步骤一般是,双方 在交换两种不同货币的本金,然后按预先规定的日期进行利息的互换,最后到期末进行本金再次互换。关于货币互换需要说明的是①货币互换的利率形式,可以是固定换浮动,也可以是浮动换浮动,还可以是固定换固定。②货币互换中规定的汇率,可以用即期汇率,也可以用远期汇率,还可以由双方协定选取其他任意汇率水平③货币互换中初期的本金互换可以省略。
(2) 外汇期货交易: 外汇期货交易是在有形的交易场所,通过结算所的下属成员公司或经纪人,根据成交单位交割时间标准化的原则,按固定价格购买与卖出远期外汇的一种外汇业务。期货交易是在专门的交易所买卖期货合约的交易,期货合约是交易所为进行期货交易制定的标准化合同,凡是成交的合约双方必须在未来约定的某个日期进行交割。
(3) 外汇期权交易(20 名词解释): 又称为货币期权交易,是指买方(或卖方)拥有履行或不履行购买远期外汇合约选择权的一种外汇业务。即远期外汇的买方(或卖方)确定(或出卖)远期外汇合约,并支付一定金额的保险费后,在合约有效期内,或在规定的合约到期日,有权按合约规定的协定汇价履行合约,行使自己购买或出卖远期外汇的权利,并进行实际的外汇交割。但是,远期外汇的买方(或卖方)即合约的购买者,在合约的有效期内,或在规定的合约到期日,也可根据市场情况有权决定不再履行合约,放弃购买(或出卖)远期外汇,期权(权利)的买方必须向期权(权利)的卖方支付一定的费用,即保险费,以弥补汇率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
(注:考试中的远期、即期和掉期交易等均是指在外汇交易中发生的业务,即答题时,看到这种题目直接回答远期外汇交易、即期外汇交易和掉期外汇交易的相关知识点即可)
外汇期货市场的组成
外汇期货市场包括交易所、清算所,期货佣金商和市场参与者。其中,根据市场参与者参加外汇期货交易的目的,可将它们归类为套期保值者和投机者,套期保值者主要是为了对手中现存的外汇或将要收、付的外汇债权债务进行保值,而投机者则主要是为了从外汇期货交易中获利,若外汇期货价格与投机者的预测一致,则有盈利,反之,就要亏损。
外汇期权的特点
①期权业务下的保险费不能收回,无论是履行合约还是放弃合约的履行,外汇期权交易的买方所交付的保险费均不能收回
②期权交易的保险费费率不固定。期权交易所交付的保险费反映同期远期外汇升水、贴水的水平,所收费率时高时低不确定
③有执行合约与不执行合约的选择权灵活性强,远期外汇合约、外汇期货合约一经签订,远期外汇或外汇期货的购买者(或出卖者)必须按合约者规定的条款,按期执行;而期权合约则不同,期权合约的购买者即可执行也可不执行,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④外汇期权具有三个其他保值方法无法相比的优点:第一,它为客户提供了外汇保值的方法,将汇率风险局限于期权保险费;第二,其为客户提供了从汇率变动中获利的机会;其三,增强了风险管理的灵活性的目的。
即期外汇交易的种类
即期外汇买卖常用的结算工具和外汇支付凭证有电汇、信汇和票汇三种。电汇汇率较高,但它是国际资金移动的最迅速方法,一般于当日即可收付,没有利息损失和汇率风险,所以被广泛采用;信汇、票汇的汇率均较电汇汇率低,但资金移动速度慢。而根据交割方式的不同,即期外汇交易主要分为三类。
电汇交割方式,简称电汇。银行卖出电汇是银行应汇款人的申请,直接用电报、电传通知国外的汇入银行,委托其支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的一种汇款方式。电汇交割方式就是用电报、电传通知外汇买卖双方开户银行(或委托行)将交易金额收付记账。
票汇交割方式,简称票汇。银行卖出票汇是指汇款银行应汇款人的申请,开立以国外汇入银行为付款人的汇票,交由汇款人自行寄给收款人或亲自携带前往,凭票向付款行取款的一种汇款方式。票汇交割是指通过开立汇票、本票、支票的方式进行汇付和收帐,这些票据即为汇票的凭证。
信汇交割方式,简称信汇。银行卖出信汇是汇款银行应汇款人的申请,直接用信函通知国外的汇入银行委托其支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的一种汇款方式。信汇交割方式是指用信函方式通知外汇买卖双方开户行或委托行将交易金额收付记账。
外汇期货与远期外汇交易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
①交易目的相同。从事外汇期货交易与远期外汇交易的目的都是防范外汇风险或外汇投机。
②都是一定时期以后交割,而不是即期交割
③都是通过合同形式把购买或出卖外汇的汇率固定下来。
④交易市场互相依赖。外汇期货市场与远期外汇市场虽然分别为两个独立的市场,但由于市场交易的标的物相同,一旦 两个市场出现较大差距,就会出现套利行为,因此,两个市场互相影响、互相依赖。
区别
①外汇期货币市场是一个具体的市场,交易场所明确固定,交易基本上在交易所内进行。而远期外汇市场则是一个抽象的无形的市场,它实质上是各金融中心之间、各银行之间的电信网络市场,因而是场外交易。
②外汇期货交易必须委托交易所经纪人以公开喊价方式进行,交易双方互不见面,也不熟悉。远期外汇交易虽有部分通过经纪人牵线而成,但最终是由交易各方通过电话电传和互联网直接商谈成交的。
③外汇期货交易双方无须了解对方资信情况,信用风险由清算所承担;远期外汇交易双方(尤其对一般客户),在开始交易前须作资信调查,自行承担信用风险。
④外汇期货币场上,交易参与者类型广泛,有大银行、大公司、其他金融机构,也有中小银行和工商企业,还有个人投资保值者和投机者,因此资信可由保证金替补,并且行市不断公布;而远期外汇市场本质上是银行同业市场,虽无法规限制,但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由于资金、信息传递等因素而涉足较少。
⑤外汇期货交易的交易过程简化紧凑。合同交易的货币、合同面额和交割日期都有统一的标准,只需确定买卖合同数量以及合同货币的美元价格。而远期外汇交易者对货币交易量和到期交割日都可议定,金额可从 100 万美元到 1000万美元不等,期限可以从一星期到长达 5 年期,有关条款须具体订明。
套期保值与投机🌟
套期保值: 在即期外汇不断随时间变化的条件下,要避免外汇风险的发生,经济行为人就必须保证在任何时刻,他在任何外汇资产和负债上都没有暴露的头寸,套期保值就是这样一种交易安排,他使得经济行为人在任何时刻在任何外汇上都保持零头寸。
投机交易🌟 远期外汇投机是由现在的远期汇率与预期未来远期外汇到期时的即期汇率的差异引起的,与套期保值对立,套期保值是为了避免汇率风险,而投机是为了承担汇率风险或者说投机就是要冒汇率变化的风险,投机者希望通过暴露头寸从汇率波动中赚取利润。当投机者预期远期外汇到期时的即期汇率将高于现在的远期汇率时,投机者就会买进远期外汇,等到到期再在近期市场出售以赚取投机利润,相反当投机者预期远期外汇到期时,即期汇率将低于现在的远期汇率,投机者就会卖出远期外汇,等远期外汇到期时再在近期市场买入境外外汇,实现交割,当然投资者能否赚取利润取决于他能否正确的预期汇率的走势。
对冲 对冲旨在降低投资风险的同时保持盈利,对冲通过同时进行两笔行情相关、方向相反、数量相当的交易,使得无论市场如何波动,总有一笔交易盈利另一笔交易亏损,从而实现盈亏相抵降低整体风险。
外汇市场的四项基本职能🌟
1. 提供资金的融通 外汇市场为国际交易者提供了资金融通,外汇存贷款业务集中了各个社会闲置资金,加快了资金的周转,促进了国际借贷和国际投资活动的进行。
2. 实现购买力的国际转移 国际贸易、国际资金融通会涉及到两种货币,不同的货币会形成不同的购买力,所以就要求该国将国际货币换成外币,理清债权债务的关系,实现购买行为,这个时候外汇市场就提供了一种 购买力国际转移的机制。
3. 提供套期保值机制 进出口商从签订进出口合同到付或收款,通常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由 于外汇市场中汇率的易变性与波动,外币债权人和债务人都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例如计价货币汇率贬值会使收款人遭受损失,而计价货币汇率升值会使付款人蒙受损失。他们若不投机,只想免受损失,那么就需要对这些货币资产进行套期保值,以确保该项资产保值不受损失。具体地说,套期保值就是通过卖出或买入等值远期外汇,轧平外汇头寸来保值的一种外汇业务。例如,收款人可以卖出远期外汇,付款人则可以利用远期外汇来进行套期保值。
4. 提供投机交易的机制 外汇投机是指根据对汇率变动的预期,有意保持某种外汇的多头或空头,希望从汇率变动中赚取利润的行为。它的主要特征是,投机者进行外汇交易并没有商业或金融交易与之相对应。外汇投机利润具有不确定性,当投机者预期准确时,可以赚取利润,但如预期失误则要蒙受损失。例如,若投机商预期两个月以后某种货币汇率会下跌,就在期货币场上卖出该种货币的两个月期汇。两个月后,该货币汇率如果真下跌,则投机商可以利用低价补进现汇以交割期汇,获得利润;但如果该货币汇率不降反而上升,则要蒙受损失。
外汇市场的特征
外汇市场是专门从事外汇交易的市场,它包括金融机构之间的同业外汇市场(或称批发市场)和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的外汇零售市场。外汇市场的主要特点有:
(1)有市无场 外汇买卖是通过没有统一操作市场的行商网络进行的,它不像股票交易有集中统一的地点。但 是,外汇交易的网络却是全球性的,并且形成了没有组织的组织,市场是由大家认同的方式和先进的信息系统所联系,交易商也不具有任何组织的会员资格,但必须获得同行业的信任和认可。这种没有统一场地的外汇交易市场被称之为“有市无场”。
(2)循环作业 由于全球各金融中心的地理位置不同,亚洲市场、欧洲市场、美洲市场因时间差异的关系,连成了一个天 24 小时连续作业的全球外汇市场,这种连续作业,为投资者提供了没有时间和空间障碍的理想投资场所,投资者可以寻找最佳时机进行交易。不管投资者本人在哪里,他都可以参与任何市场、任何时间的买卖。因此,外汇市场可以说是一个没有时间和空间障碍的市场。
(3)零和游戏 在股票市场上,某种股票或者整个股市上升或者下降,那么,某种股票的价值或者整个股票市场的股票价值也会上升或下降。然而,在外汇市场上,汇价的波动所表示的价值量的变化和股票价值量的变化完全不一样,这是由于汇率是指两国货币的交换比率,汇率的变化也就是一种货币价值的减少与另一种货币价值的增加。因此,有人形容外汇交易是零和游戏,更确切地说是财富的转移。
(4)政策干预低 虽说一国中央银行会从实现货币和汇率政策,宏观经济运行的整体要求等角度出发,会对外汇市场进行相应的干预活动。不过中央银行进行干预的能力在这个容量巨大的外汇市场上并不突出,且在买卖双方阵营中随时都有大型金融机构及为数众多的普通交易者存在,并不断地参与交易活动,所以是没有机构或个人能够操纵市场。国际外汇市场与期货或股票市场相比,是最公平的市场。
(5)成交量巨大 外汇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交易市场,每天成交额超过 1. 2 万亿美元,高峰期甚至能超过 30000 亿美元。其规模远远超过股票、期货等其他金融商品市场,财富转移的规模越来越大,速度也越来越快。
(6) 交易成本低 外汇交易不收取佣金或手续费,而只设定点差作为交易成本,相对而言,成本比较低廉。
跨国企业外汇风险管理和国际收支
跨国经营中的企业风险管理
国家风险及其种类
国家风险是指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由于国家的主权行为所引起的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国家风险是国家主权行为所引起的,或与国家的社会变动有关。
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①在主权风险范围内,国家作为交易的一方通过其违约行为(例如停付外债本金或利息)直接构成风险,通过政策和法规的变动(例汇率或税率等)间接构成风险;②在转移风险范围内,国家不一定是交易的直接参与者,但国家的政策、法规等却影响该国内的企业或个人的交易行为。
国家风险可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
①主权风险 主权风险是指主权政府或者政府机构的行为给贷款方造成的风险,主权国家政府或政府机构可能出于其自身利益和考虑,拒绝履行偿付债务或拒绝承担担保的责任,从而给贷款银行造成损失。
②转移风险 所谓转移风险是因东道国政府的政策或法规禁止或限制资金转移而给贷款方构成的风险。在开展银行业务时,由于东道国的外汇管制或资本流动管制,出现银行在东道国的存款、收入等可能无法汇出或贷款本金无法收回的情况,就是典型的转移风险。
③由于东道国政治因素而产生的社会变动所造成的风险 这些会变动包括战争政变骚乱等,它们对外围的贷款人和投资人的经济利益有同样的威胁。
企业风险及其种类
企业风险是企业在其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可能遭受到的损失、威胁。企业风险主要分为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和政治风险三类。
(1) 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是指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它是任何商业活动都有的,也称商业风险。经营风险使企业的利润变得不确定。它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①市场销售。市场需求、市场价格、企业可能生产数量等的不确定,尤其是竞争使供产销不稳定,均可加大风险。
②生产成本。原料的供应和价格、工人和机器的生产率、工人的薪金都是不确定因素,因而产生风险。如电力行业会面临天然气、石油、煤等原料涨价的风险。
③生产技术。设备事故、产品发生质量问题、新技术的出现等,不好预见,易产生风险。
④其外部的环境变化,如天灾、经济不景气、通货膨胀、有协作关系的企业、没有履行合同等,企业自己不能左右,产生风险。此外,某些行业的利润还面临政府管制力度加大的风险,如烟草行业。
(2)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即由于企业资金运动中(体现了经济关系)不确定的因素给企业带来的风险,或者企业在财事务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所带来的风险,企业财务活动一般分为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回收和收益分配四个方面。企业财务风险具体可分为:汇率风险、利率风险、信贷风险、负债风险、现金流风险。
①汇率风险是指汇率变化使企业的利润和财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汇率的变动可能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及会计利润,影响企业的市场价值和账面价值
②企业借出和借入资金时,面临利率风险利率变化的结果是企业收入或支出的利息可能偏离预期值、使企业遭受损失。如企业持有长期浮动利率债务,但不同时持有随利率,上升而,上升的金融资产时,企业便暴露在利率上升的风险中。
③信贷风险是指对方不还债或晚还债的风险造成这方面损失的原因有应收款收不回来(即坏账)和催收账款的管理成本。
④负债风险也称杠杆风险。财务杠杆比是企业资金结构中债务资金与股本资金之比。负债率越高,企业的股东和债权人所承担的财务风险也越大。对股东而言,随着企业负债率的增加,普通股股东所要求的回报也就越高。对债权人而言,一个企业的负债越高,其不支付利息或资不抵债被清算的风险就越大,债权人所要求的利率也就会相应提高。
⑤现金流风险,指企业现金流不足满足重大支出项目的风险即使一个盈利的企业也可能因为现金流不充足而被迫关闭、清算,主要原因是其交易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太少。
(3)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是说由于东道国政府与跨国公司的目标冲突,东道国发生的政治事件,或东道国与其他国家的政治关系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或东道国与其他国家的政治关系发生的重大变化,导致国公司利益受损的可能性企业所有的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活动都涉及政治风险,并且投资期限越长,政治风险也越大。政治风险可分为宏观政治风险和微观政治风险两大类。
①宏观政治风险常发生于东道国的一切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使所有企业以同一方式受到影响。如东道国国内的政局动荡、武装冲突、暴力事件和社会治安恶化等。
②微观政治风险是企业特有的风险,仅仅影响到某个业或企业甚至某些具体的经营活动。一般而言企业遭受微观政治风险的程度受到两方面因素影响,即外国企业在东道国某个行业经营现状和东道国本国企业经营能力。与外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税收风险等相比,政治风险可以说是企业跨国经营中所面临的最具威胁的风险。所以,政治风险的管理单靠企业本身的能力远远不够,要依靠国家的力量。
外汇风险、种类及管理
外汇风险概念
外汇风险,又称汇率风险。是指国际经济、贸易、金融等活动中,以外币定价或衡量的资产、负债、收入或支出以及未来经营活动中可能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在用本币表示其价值时因汇率波动而产生损失或收益的不确定性。外汇风险并非仅仅表现为损失,即使有收益也存在风险,即收益可能明显低于原先的预期。
外汇风险类型
(1)交易风险 指已经签订的以外币标价的合同,由于当前汇率与将来结算时的汇率存在差异,从而导致相同金额的外币合约按现时汇率和未来汇率折算为本币金额时的不同而产生的风险。导致交易风险的情况主要有:①已经签订的以外币计价的进出口合同,在未来的某-一时间里履行和结算;②以延期付款为结算方式的进出口业务,将要付出或收到的货款用外币结算;③以外币计价的国际借贷业务;④其他以外币计价的资产和负债等。
(2)营运风险 也称“经济风险”。指由于无法预料的汇率变化引起企业未来营运现金流变化,进而导致企业价值发生变化的风险。企业价格变化程度取决于汇率变动对其未来销售额、销售价格和生产成本的影响程度。
(3)折算风险 又称“会计风险”,指跨国公司的母公司采用本币编制母公司和国外子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时,因汇率变动而使财务报表的数字发生变化的可能性。
外汇风险管理
(1)风险转移 ①尽可能以本币收付。用本币不涉及外汇和汇兑,就可以避免汇率风险,因为不论汇率如何变化,公司的收人和支出的本币金额都是确定的。这样就把风险从本公司转移到了外国公司。 ②收取硬货币,付出软货币。这种做法要对货币进行判断,如果判断错误反而不好。尽管这样的风险转移是--种零和博弈,但这种做法还是很普遍的。
(2)风险对冲 即以同种货币收付。例如: 20 世纪 90 年代初,日元对美元一直走强,日本丰田公司出口到美国的汽车以美元标价,价格上升,销量下降。日元升值以后,公司开始考虑用美元筹集资金。这样,尽管日元升值造成丰田出口到美国的汽车销售收入兑换成日元后下降,但同样使丰田公司可以用比原来少的日元偿还美元借款。
(3)外汇风险分担 指交易双方可以在合同中通过一-系列贸易安排,共担外汇风险。例如,可以约定在即期汇率和支付发生时的汇率的中间汇率进行结算。
(4)提前和错后 通过提前收取以软货币计价的应收款、推迟收取以硬货币计价的应收款,或者推迟支付以软货币计价的应付款、提前支付以硬货币计价的应付款的方法,来规避风险。
企业金融风险管理要点和意义
管理要点
(1)尽量采取组合式风险管理 对于多元化经营的跨国企业来讲,对风险的管理不是一项一项地单独管理,而是把风险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将风险有机组合,并进行持续和定期的监控。
(2)认清风险管理的动机及风险来源也很重要。
(3)依据企业特点选择风险防范方法 企业在决定采取哪种金融保值工具的过程中,须重点考虑: ①外币现金流的频率,是只在一个时期发生,还是在多个时期均须支付或收入固定数额的外汇。 ②货币种类数。交易只涉及单一货币还是多种货币。 ③现金流的确定性,即对企业预期的现金流头寸的信心。这些问题确定后,企业才能够进一步确定是否保值、 何时保值等问题。 ④使用衍生金融工具是否对于企业相适宜。一般讲,大企业比小企业更适宜,有更多增长机会的企业更适宜。
意义
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在于增加企业价值。其原因在于 (1)有效的金融风险管理能够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这是因为应用金融期权、期址、远期合约和互换等金融工具的直接结果是减少了企业现金流量的波动性。现金,期价的减少就意味着企业金融风险的减少此外,企业还可以将不同的金融工具组合起来构造出些新的金融工具。这些新的金融工具不仅能够降低企业的风险,还可以直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2)有效的金融风险管理可以减少企业的赋税。其前提是企业面对的是凸性税收曲线。税收曲线的曲率越大,企业进行套期保值所获得的税赋降低幅度也就越大,企业税前收入的波动性就会降低,进而减少企业价值的变化幅度,降低企业遭遇财务危机的概率。
(3)有效的金融风险管理有利于企业正确的投资决策。由于有效的金融风险管理能够减少企业的违约概率,减少企业债务利息的支付,所以那些潜在的债权人就愿意对企业的有价证券支付较高的价格,结果是增强了企业的负债能力。企业便可以投资于高风险的项目,获得更高利润。
利率互换
利率互换又称利率掉期,是一种常见的债务保值工具,用于长期利率风险管理。是指债务人根据国际资本市场利率走势,将其自身的浮动利率债务转换成固定利率债务,或将其自身的固定利率债务转换成浮动利率债务的操作,它被用来降低借款成本,或者降低利率波动带来的风险,同时还可以固定自己的边际成本。这类互换交易所涉及的两笔债务,通常都是以相同货币计价。利率互换交易一般不涉及本金的交换,这是与货币互换的一个区别。
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市场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给商业银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巴塞尔委员会在 1997 年发布的《利率风险管理原则》中将利率风险定义为:利率变化使商业银行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或实际成本与预期成本发生背离,使其实际收益低于预期收益,或实际成本高于预期成本,从而使商业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指原本投资于固定利率的金融工具,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可能导致其价格下跌的风险。利率风险分为投资风险和收入风险。投资风险也称价格风险,是指由利率变动引起固定利率计息的以外币计值的资本与负债的市场价值(价格)发生变化的风险。收入风险是指借款利率或放款利率发生完全对称的变动,引起以外币计值的投资收入发生损失的风险。
利率期货
利率期货是交易对象的中长短期可交割金融凭证,以附有利率的有价证券为标准的一种金融期货。它实际上是交易市场上的固定到期日和标准交易额进行交易的短期投资,是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工具的远期合约。同其他期货一样 ,利率期货也是在法律的约束下,通过市场公开竞价,买卖双方商定在未来规定日期按约定利率进行一定数额的有价证券的交割。这些有价证券的市场价格深受市场利率波动的影响,若利率上升,其市价会下降;如利率下跌,则其市价会上涨。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较多,但主要的因素有:政府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国民生产与所得、国民对汽车与房屋的需求等均会影响利率的走势。利率波动使得金融市场上的借贷双方均面临利率风险,为了避免或减少利率风险,因此而产生了利率期货。利率期货与远期利率有所不同,后者的合约交易仅限于银行系统内进行,并不涉及交易所,没有统一的交易规定;而且,交易对象是有具体金额、利息期限的币种。
利率期权
利率期权是指买方在支付了期权费后即取得在合约有效期内或到期时以一定的利率(价格)买入或卖出一定面额的利率工具的权利。利率期权合约通常以政府短期、中期、长期债券,欧洲美元债券,大面额可转让存单等利率工具为标的物。利率期权是一项规避短期利率风险的有效工具。借款人通过买入一项利率期权,可以在利率水平向不利方向变化时得到保护,而在利率水平向有利方向变化时得益。利率期权有多种形式,常见的主要有利率上限、利率下限、利率上下限
利率上限 利率上限是客户与银行达成一项协议,双方确定一个利率上限水平,在此基础上,利率上限的卖方向买方承诺:在规定的期限内,假如市场参考利率高于协定的利率上限,则卖方向买方支付市场利率高于协定利率上限的差额部分;假如市场利率低于或等于协定的利率上限,卖方无任何支付义务,同时,买方由于获得了上述权利,必须向卖方支付一定数额的期权手续费
利率下限 利率下限是指客户与银行达成一个协议,双方规定一个利率下限,卖方向买方承诺:在规定的有效期内,假如市场参考利率低于协定的利率下限,则卖方向买方支付市场参考利率低于协定的率下限的差额部分,若市场参考利率大于或等于协定的利率下限,则卖方没有任何支付义务,作为补偿,卖方向买方收取一定数额的手续费。
利率上下限 所谓利率上下限,是指将利率上限和利率下限两种金融工具结合使用. 具体地说,购买一个利率上下限,是指在买进一个利率上限的同时,卖出一个利率下限,以收入的手续费来部分抵消需要支出的手续费,从而达到既防范利率风险又降低费用成本的目的,而卖出个利率上下限,则是指在卖 出一个利率上限的同时,买入一个利率下限。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是指一个经济体(国家或地区)与其他经济体(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全部对外经济交易的系统的货币记录。需从以四个方面把握这个概念:①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指标。从国际收支概念中的“一定时期”四个字可以看出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指标。②国际收支反映的内容是以货币记录的交易。与国际收支的字面含义不同,它不是以支付为基础而是以交易为基础的货币记录。③国际收支记录的是在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④国际收支反映的是全部的经济交易。所谓经济交易是经济价值从一个经济单位向另一个经济单位的转移。经济交易可分为以下四类:交换、转移、移居以及根据推论存在的交易。
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指按照特定账户分类,系统记载在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实体与世界其他地方(作为一个整体)所进行的各项经济交易项目及金额的一种统计报表。它集中体现了该国国际收支的具体构成和总貌。为了反映各国对外经济状况,各国每年都会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以便政府据之采取措施,使对外经济朝更健康的方向发展。目前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在世界统一规范原则基础上编制的一国涉外经济活动报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主要有四大项目:经常项目、金融项目(官方国际储备除外)、官方国际储备与统计误差。
(一)经常项目(其他名词解释) 经常账户又称经常往来项,是指本国与外国进行经济交易而经常发生的项目,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基本和最重要的项目,在整个国际收支总额中占很大的份额。具体而言,经常账户包括货物、服务、收入以及经常转移四项
(1)货物。此账户主要用于记录货物的进口与出口。出口方计入贷方,进口方计入借方,它是经常项目交易中最重要的一个内容。货物包括一般货物、 用于加工的货物、货物修理、各种运输工具在港口购买的货物以及非货币黄金。如果某货物所有权已经转移,但货物尚未出入国境也应列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项目下的货物中。
(2)服务。服务是指各国之间的相互提供服务而发生的收入和支出记录无形贸易支出。服务输出计入贷方,服务输入计借方。它是经常账户中的第二大内容,服务项目所包含的内容很多,也很复杂,具体包括三类 ①运输,包括客运、货运及其他辅助性服务(如货物装卸、保管、包装等) ②旅游,指为旅游者消费提供的一整套服务,包括一经济体的 居民旅游者因公或因私在另一经济体内停留不足一年的时间 里从该经济体中所获得的货物和服务(包括与保健和教育联系在一起的货物和服务) ③其他各类服务,包括运输和旅游项目下没有包括的,如通信、保险、金融、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文化和娱乐以及其他商业服务等。
(3)收入。收入指生产要素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流动引起的收支。在此生产要素指劳动力与资本,收入相应分为两大类,即职工报酬和投资收入: ①职工报酬是以现金成实物形式支付给非居民工人(含季节性的短期工人)的工资、薪金和其他福利。 ②投资收入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投资与借贷所引起的报酬的收入与支出。报酬按投资的形式可以分为利润、利息、股利、红利等。
(4)经常转移是指货物、服务和金融资产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转移之后,并未得到补偿与回报,既包括官方的援助、捐赠和战争赔款等,也包括私人的侨汇赠予等,以及对国际组织的认缴款
(二)金融项目 金融项目以及类似的债权的流动净值(不包括官方储备资产流量)构成私人金融项目差额。金融项目记录的价值是仅限资产交易的本金金额,而投资国外资产的任何所得均记录在经常项目中。几种常见的私人金融流动主要有:
①直接投资。直接投资的主要特征是投资者对一经济 体的企业拥有永久的利益,即直接投资者通过这种投资可以与企业之间建立长期的关系,获得长远利益
②间接投资,间接投资包括证券、贷款以及银行存款。证券指债券和股票。投资于国外的债券和股票不属于对外直接投资,而是国际证券投资。它表明投资者并不拥有被投资企业的大部分股份,而只是将这种投资作为投资组合的一部分。证券投资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证券或债务证券的投资交易。
(三)官方国际储备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第三个主要部分记录了官方持有国际储备的变化。官方国际储备,是指一国货币 当局为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基本稳定,以及为进行国际支付而持有的,为世界各国所普遍接受的资产。它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 其基本特征为:国际性流动性无偿占有性。国际储备般包括黄金储备、外汇储备、普通提款权和特别提款权。国际储备不仅能够增强一国的自信,还可以提高该国对外举债和偿债的能力。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顺差和逆差时,通常都会通过增减储备资产来获得平衡。
(四)统计误差 账户最下面是可疑项目一统计误差。这是人为设的一个账户,用平衡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借方和贷方。在统计和汇编本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重复计算和遗漏等问题,因而会造成结账时出现净的借方余额或净的贷方余额,使得本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实际上处于平衡状况。所以,人为设立这样一个账户,数目上与上述余额相等, 符号相反,使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借贷方平衡。
国际储备🌟
含义
国际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为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基本稳定,以及为进行国际支付而持有的、为世界各国所普遍接受的资产。它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其基本特征:国际性、流动性、无偿占有性。 国际储备一般包括黄金储备、外汇储备、普通提款权和特别提款权等。国际储备不仅能够增强一国的自信,还可以提高该国对外举债和偿债的能力。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顺差和逆差时,通常都会通过增减储备资产来获得平衡。
三个基本特征
①国际性作为国际储备的资产在国际上必须能够得到各国事实上的普遍接受和认同,能作为国际支付手段弥补国际收支逆差。
②流动性。作为国际储备必须具有充分流动性,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或汇率波动太大时,可以迅速动用以弥补国际收支差额,或者干预外汇市场,维持汇率稳定。
③无偿占有性。国际储备必须是由一国货币当局无偿占有,非官方金融机构、企业和私人的资产都不能够视为国际储备。
国际储备的构成
(1)黄金储备 黄金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货币性黄金。从金本位货币制度开始,黄金便开始作为国际货币制度的基础,各国货币与黄金挂钩。目前,黄金储备在世界各国国际储备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它已不再是国际储备的主要部分。
(2)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又叫储备货币,是指该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可自由兑换的货币,目前大部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的外汇储备在国际储备中都占到了一半以上。一国货币能够充当国际储备货币,必须要具条以下三个条件;①必须是可兑换货币,即能够自由地随时兑换成其他货币,并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作为国际计价手段和支付手段②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③内在价值相对稳定。
(3)普通提款权(重要) 普通提款权又称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储备头寸,是指成员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存放并可调用的头寸,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其成员国提供的普通贷款权利。普通提款权的借用期限一般为 3-5 年。一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储备头寸包括以下三部分: ①成员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缴份额中 25%的黄金或可兑换货币 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满足成员国借款需要而使用的本国货币(占缴纳份额的 75%) 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该国借款的净额(比重很小,对国际储备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
(3) 特别提款权 特别提款权又称纸黄金,最早发行于 1969 年,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会员国认缴的份额分配的,可用于偿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债务,弥补会员国政府之间国际收支逆差的一种账面资产,其价值目前由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和英镑组成的一篮子储备货币决定的。会员国在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可用它向基金组织指定的其他会员国换取外汇,以偿付国际收支逆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还可与黄金自由兑换货币一样充当国际储备,因为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有的普通提款权以外的一种补充,所以称为特别提款权。
国际储备的作用
国际储备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能反映一国在国际金融领域中的地位,因此世界各国都会持有一定数量的国际储备,以用于本国之需。国际储备在许多方面能发挥作用
(1)国际储备能弥补国际收支差额,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 当一国国际收支不平衡时,政府动用国际储备可以起到缓冲作用,使得国内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免受国际收支变化的冲击,同时还能为一国赢得一部分时间迅速调整国际收支。但是国际储备只能调节暂时性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对于长期巨额的国收支逆差,国际储备只能起到暂时的缓冲作用,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2)国际储备能够维持本国汇率的稳定 如果一国拥有足够的国际储备,当一国汇率波动较大时,该国货币当局便可以用持有的国际储备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维持汇率的稳定。例如,当一国货币汇率大幅下降时,该国可以在外汇市场上出售外汇储备,购买本币,这样就可以使得本币汇率上涨,以保持汇率稳定。但是国际储备只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汇率稳定起到有限的作用。
(3)国际储备不仅能够增强一国的自信,还可以提高该国对外举债和偿债的能力。在国际上,国际金融机构在安排贷款时会把国际储备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衡量一国的借款风险。当一国拥有充足的国际储备时,该国对外借款就会十分容易。由于国外对该国看好,也会吸引外资的流入。
国际收支状况
国际收支差额与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差额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复式簿记原理,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最终差额恒等于零,而实际国际收支总是不平衡的,即特定账户上的借方数和贷方数经常是不相等的,会产生一定差额。
(1)国际收支平衡 当特定账户的贷方数大于借方数,称其为盈余,或顺差。反之称其为亏损,或逆差,特殊情况下,特定账户上的借方数和贷方数相等时,称国际收支平衡
(2) 国际收支均衡 国际收支均衡是将国际收支平衡与国内经济的均衡联系起来产生的一个概念。它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国际收支在数量上和实质内容两方面促进本国经济与社会的正常发展,促进本国货币均衡汇率的实现和稳定,使本国的国际储备接近、达到或维持充足与最佳水平。国际收支均衡是一国达到福利最大化的综合政策目标。一国政府的宏观调控不仅要关系国际收支的平衡,还要关注国际收支均衡。
(3)国际收支不平衡 从理论上来说,国际收支不平衡指自主性交易的不平衡即如果自主性交易产生的借方金额不等于贷方金额,则表明国际收支不平衡。顺差和逆差统称为国际收支不平衡,国际收支不平衡代表的是一国对外经济活动的不平衡,所以又称“对外不平衡”或“外部不平衡”。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影响🌟
国际收支不平衡表现为国际收支逆差和国际收支顺差两个方面。对于任何国家而言,国际收支不平衡是无法避免 的。在某种意义上说,一定限度内的国际收支逆差或者顺差也许无害。例如,一定的顺差可以使该国的外汇储备得到适度增长,增强对外支付能力。但是巨额、持续的国际收支逆差或顺差如得不到改善,不仅会影响一国对外经济的发展,而且会通过各种传递机制对国内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产生影响。
1 国际收支逆差的影响 一国长期巨额的国际收支逆差,一般会造成外汇短缺,引起外币升值的压力。其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阻碍经济的发展。为了扭转长期巨额的国际收支逆差,一国将会动用其国际储备进行弥补,这样做的结果将是外汇储备减少,生产资料的进口受到限制,进而影响生产,最终将会阻碍本国经济的发展。
(2)损害国际声誉。国际收支逆差造成国际储备减少,对外负债增多,而偿债能力减弱,有可能还会陷入债务危机之中,这样会弱化该国的经济和金融实力,使其在国际上的信誉大减。
(3)影响对外经济交往。一国长期巨额的国际收支逆差会促使本国对外汇的需求,导致外汇汇率上升,本币对外贬值,从而使本国的国际地位逐渐下降,最终对该国的对外经济交往产生消极影响。此外,国际收支逆差造成的货币贬值也会引起进口商品价格和国内物价的相对上涨,加剧国内的通货膨胀,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还将会引起国内资本的大量外逃,影响一国金融市场的稳定
2. 国际收支顺差的影响 国际收支顺差虽然可以使一国的国际储备增加,增强对外支付能力。但是长期、巨额的国际收支顺差也会对一国经济产生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速通货膨胀。长期、巨额的国际收支顺差会增加一国的外汇供给和对本币的需求,这样该国货币当局就需要在外汇市场上购进大量外币,投放本币。本币供应量的增长,会引起本国的通货膨胀。
(2)加重国内失业。长期、巨额的国际收支顺差引起的外汇供过于求,会给本国货币带来很大的升值压力,使得本国出口处于较为不利的竞争地位,进而影响出口贸易的发展,加重国内的失业问题。
(3)加剧国际摩擦。一国国际收支的顺差意味着其他国家国际收支的逆差,这样必然会不利于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导致加剧国际摩擦。2018 年的中美贸易战就是一个例证
(4)减少国内资源。国际收支顺差如果是由于过多的货物出口所造成,那么本国在此期间可供使用的生产资源则会相应减少,影响本国经济发展。
虽然一国国际收支顺差和逆差都会给该国带来不利影响。但是相比之下,逆差的影响更大,因此各国对此更重视。无论是国际收支顺差还是逆差,其数额越大,持续的时间越长,对一国经济的不利影响也越大,需采取措施进行调节。
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和调节方法🌟
国际收支失衡是指一国经常账户、金融与资本账户的余额出现问题,即对外经济出现了需要调整的情况。如果自主性交易产生的借方金额不等贷方金额,则说该国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失衡的类型和原因
(1)周期性失衡,周期性失衡是指由于经济周期的交替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一方面,国内经济周期的变化,会对本国的国际收支造成影响。另一方面,一国经济周期的更替还会影响其他国家的经济,对他国的国际收支产生影响。
(2)结构性失衡。结构性失衡是指国内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不能适应世界市场的变化而产生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3)货币性失衡。货币性失衡是指由于一国的价格水平、汇率、利率等货币性因素的变动产生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4)收入性失衡。收入性失衡是指由于一国经济条件变化引起国民收入的变化,从而引起的该国国际收支不平衡。
(5)偶发性失衡。偶发性失衡是指由于非确定的偶发性因素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上述五种失衡,其中结构性失衡和经济增长率变化所引起的收入性失衡一般具有长期、持久的性质,被称为持久性失衡或根本性失衡,而周期性失衡、货币性失衡、经济周期所引起的收入性失衡和偶发性失衡一般持续时间较短,被统称为暂时性失衡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
(1)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自动调节 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是指不考虑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市场经济系统本身内部变量与国际收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调节过程。根据其作用的变量不同分为收入调节机制和汇率调节机制。
①收入调节机制是指由国际收支不平衡引起的国民收入自发性变化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
②汇率调节机制是指由国际收支不平衡引起的汇率自发性变化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 局限性:市场调节机制并不是万能的,许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使得国际收支不能向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的方向调节。首先,现实生活中市场体系不健全;其次,市场调节机制见效慢;再次,市场调节机制无力解决社会制度、生产力国际差异等因素造成的国际收支失衡。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政策调节(答案参照科兴 P269,非常重要!)
①外汇缓冲政策:运用官方储备的变动或向外借款,来对付国际收支临时性失衡的政策。一般做法是建立外汇平准基金,当国际收支失衡后,货币当局运用该基金在公开市场操作,买进或卖出外汇,消除超额的外汇供求
②汇率调整政策:发生逆差时实行本币贬值,发生顺差时实行本币升值的政策
③需求管理政策:运用扩张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控制需求总量,进而消除国际收支的失衡
④直接管制政策:对国际经济贸易采取直接行政干预的政策,包括外汇管制和贸易管制
国际贸易融资、证券融资及国际商业银行贷款
福费廷🌟
“福费廷”又称“包买票据“或“中长期票据收买业务”,所谓“福费廷”就是在延期付款的大型设备贸易中,出口商把经进口商承兑担保的期限在半年以上到五年的远期汇票(或本票),无追索权地售予出口商所在地的银行(或大金融公司),提前取得现款的一种贸易融资形式。在这一业务中,出口商将进口商将来违约的风险转嫁给银行,银行为了保护自己,要求进口商的信誉良好,进口商承兑的汇票要有一流的大银行做担保。
(2)“福费廷”业务 ①对出口商来说 好处:在其资产负债表中,可以减少其国外的负债金额,提高企业的资信,有利于其证券的发行和上市,立即获得现金,改善流动资金状况,加速资金周转,促进出口的发展;通过把票据卖断给银行,把信贷管理、票据托收的费用与风险转嫁给银行;不受汇率变化与债务人情况变化的风险影响。 不利:在该业务中,银行要向出口商收取各种费用。 ②对进口商来说 好处:办理“福费廷”业务手续比较简单。 不利:“福费廷”业务的利息和所有费用计算在货价中,因此货价比较高。
国际租赁
国际租赁是指一国承租人以支付一定租金的方式向他国出租人租用所需生产设备的交易活动。为克服价值巨大商品在国际贸易中面临困难而产生的一种商品信贷和金融信贷同时进行的筹措资金的特殊形式。是利用外资的方式之一。在此种安排下,租赁公司垫付资金,购买设备,租给用户使用。用户支付租金,取得设备使用权。期满后,承租人有权退租、续租或留购。国际租赁又分为融资性租赁和经营性租赁。国际较多采用的杠杆租赁和出售与返租式租赁,也就是融资性租赁派生出来的两种特殊形式。杠杆租赁涉及大多是较大资本项目。出租人一般只出全部设备金额的20%-40%资金,其余资金以出租设备为抵押,由金融机构贷款。出售与返租租赁是企业将所拥有设备出售给租赁公司,再向租赁公司将设备租回继续使用。
国际债券市场
国际债券市场是指由国际债券的发行人和投资人所形成的金融市场。具体可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发行市场组织国际债券的发行和认购,流通市场安排国际债券的上市和买卖。这两个市场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构成统一的国际债券市场。
国际债券分类及其区别
含义
国际债券是一国政府、金融机构、企业或国际金融机构筹措资金在金融市场上发行的以外国货币为面值的债务性工具。国际债券的重要特征,是发行者和投资者属于不同的国家,筹集的资金来源于国外金融市场。
分类
①外国债券 外国债券是指外国借款人(政府、私人公司或国际金融机构)所在国与发行市场所在国具有不同的国籍并以发行市场所在国的货币为面值货币发行的债券,简单来说,就是指非居民在本国市场发行的以本国货币为面值的债券。对于发行方式,现在有两种,其一是公募;另一种就是私募。公募指向社会上不特别指定的广大投资者进行募集资金。外国筹资者在美国市场上发行的以美元计值的债券称为扬基债券,在日本发行的以日元计值的债券称为武士债券;在英国市场上发行的以英镑计值的债券称为猛犬债券。外国债券的发行大多受发行市场所在国法律和其他规定的限制。
②欧洲债券 欧洲债券通常由国际银团承销,在标价货币国之外的其他国家发行。欧洲债券的发行人,发行地以及面值货币分别属于三个不同的国家。欧洲债券一般由跨国公司,大型的国内公司,享有主权的政府以及国际机构等发行。他们通常在几个国家的资本市场上同时发售。而不是在标价货币国的资本市场上发售,对象也不是标价货币国的投资者,在历史上,欧洲债券的发行量在国际市场上占有最大的比重,但这种地位正在被外国债券所取代。
外国债券和欧洲债券的区别
①外国债券的面值货币限定为发行地国家货币;欧洲债券发行人可根据具体因素,选择用某种第三国货币标明债券面值。
②外国债券由债券发行地所在国的证券公司或投资银行承销;欧洲债券通常由国际性证券公司或投资银行组织不同国家的分销商共同承销。
③外国债券的发行必须受发行地国家法律的支配,履行特定的申请和注册程序;而欧洲债券的发行一般不受债券发行地国家法令的管制,通常也无须向发行地国家履行申请和注册程序。
④外国债券发行人须按照发行市场所在国法律接受预扣证券发行税;欧洲债券采取不记名方式发行,发行人无须交税,投资者利息收入免征所得税。
国际金融市场和危机
国际金融市场
货币市场(短期金融市场)
货币市场指存续期在一年以下的金融资产组成的金融市场。货币市场包括短期国债、短期地方政府债券、商业票据和短期大额可转让存单,但不包括存期在一年以下的商品期货以及金融衍生工具。国际货币市场基本上是场外(OTC)市场,可以在一天时间 24 小时不间断交易。货币市场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1)交易对象主要是期限短、流动性强、风险小、与货币差别不大的信用工具,如短期政府债券、银行大额可转让存单、商业票据、银行承兑票据等; (2)交易的方式主要为同业拆借、回购市场、票据市场等; (3)在货币市场上交易的目的主要是解决短期资金的供求需要,是金融市场体系中活跃的部分; (4)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的直接参加,是中央银行同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资金连接的主渠道,是国家利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全国金融活动的杠杆支点,因而有些经济学家把货币市场称为一国的“金融体系的核心机制”。
国际货币市场的分类
国际货币市场可以分为传统的国际货币市场和新型的国际货币市场。前者是在国内货币市场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涉及的金融业务主要是市场所在国货币的国际短期借贷,并且这些交易是与居民与非居民进行的。后者是指欧洲货币短期资金融通市场,即融资期限为 1 年或 1 年以下的,以欧洲货币为交易对象的资金借贷市场。其中,欧洲货币短期资金融通市场是国际货币市场的主体部分。
论述欧洲货币市场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
欧洲货币市场是对金融市场的概括和总称,是当今国际金融市场的核心。欧洲货币市场是指非居民之间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中介,在货币发行国境外进行的该国货币借贷的短期资金市场。欧洲货币又称境外货币、离岸货币,是在货币发行国境外被存储和借贷的各种货币的总称。对于国际商务来说,欧洲货币市场是一个重要的,成本相对较低的资金来源。这里的“欧洲”是指“非国内的“境外的”“离岸的”,并非地理上的意义。之所以称为欧洲货币市场是因为它是由欧洲美元市场发展而来的。欧洲货币市场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阐述如下。
(1)积极影响 ①推动了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促进了国际资本的流动。欧洲货币市场的产生和发展,打破了传统国际金融市场因国界限制而形成的相互隔绝状态,全球的离岸金融市场通过现代化通讯设备与网络相互联系起来,促进了国际间资金的流动和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 ②欧洲货币市场推动了金融创新的发展。欧洲货币市场本身就是 20 世纪最重要的金融市场创新,同时欧洲货币市场由于管制较少,交易自由,为金融工具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如欧洲定期存单、欧洲债券、浮动利率票据、票据发行便利、远期利率协议等都出现在欧洲货币市场。
(2)消极影响 ①国际金融体系变得更加脆弱。欧洲货币市场上国际信贷的主要方式是借短贷长,作为欧洲银行业的主要资金来源,欧洲货币存款绝大部分是一年以下的短期资金。然而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欧洲货币贷款多半是中长期的,金融市场一旦有任何不利消息传出,储户就有可能提存银行,就会面临流动性危机。同时,欧洲货币通过欧洲银行的多次转存,形成复杂的连锁借贷关系,若个别银行发生困难或倒闭时,就会引起连锁反应。因为欧洲货币市场没有一个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所以这对国 际银行体系的安全埋下了隐患。 ②欧洲货币市场的外汇投机活动加剧了汇率波动。由于欧洲货币市场资金流动不受限制,有大量短期资金用于套汇、套利活动,导致大规模资金在几种货币之间频繁移动,从而加剧了有关汇率的波动,影响了国际金融市场和各国货币金融的稳定。 ③加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信贷风险。欧洲货币市场的资金来源集中,短期资金和同业拆借资金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欧洲货币市场中的很多贷款是中长期的。这种短借长贷的运作方式加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信贷风险。
欧洲美元🌟
欧洲美元是存放在美国以外的银行不受美国政府法令限制的美元存款或是从这些银行借到的美元贷款。由于这种境外存款、贷款业务开始于欧洲,因此称为欧洲美元。它与美国境内流通的美元是同样的货币,并具有同样价值。它们之间的区别只是账务上的处理不同。“欧洲美元”的清算中心在英国伦敦,自 60 年代以来,随着美元地位日益衰落,“欧洲美元”迅速增长,存贷款活动日益发展,欧洲美元市场成为最重要的国际金融市场。欧洲美元供应充裕、应用灵活,存放以及借贷不受任何国家外汇管理法的限制,可为各国政府和大企业解决巨额资金的急需,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但由于它的流动性太强,不受约束,因而也是造成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定的主要因素。
影响国际资本流动的因素/国际资本流动的动因🌟
国际资本流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企业或个人与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企业或个人之间以及与国际金融组织之间资本的流出和流入。资本在国际间进行流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追逐高利润 追逐高额利润是国际资本流动的内在动力和根本原因。追逐高额利润,包括追逐高的资本预期收益率和降低成本。第 一,追逐高的资本预期收益。资本的预期收益作为资本追逐的目标,成为影响资本流动的最基本的因素之一,资本的本性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它驱使着资本从收益率低的国家流向收益率高的国家;第二,降低成本。由于各国所得税率不同,企业可以在低税率的国家投资设立子公司与在高税率的国家设立的子公司或母公司转移价格进行交易,减少在高税率国家的所得,达到减轻税负增加利润的目的。
(2)规避各种风险 国际资本流动在可以获得较高的资本预期收益率的情况下,一般要考虑与每项投资相联系的经济风险和政治风险的大小。在风险一定的情况下,资本将流向收益率高的地方;在收益既定的情况下,资本则会流向风险较小的地方,因此风险与收益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另外,任何一国的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 的资源限制条件下进行的,而自然资源的短缺与不均衡的地理分布,将是制约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那些来源渠道单一、供应量不足、需求量大、价格波动大的商品,可以通过对外投资的方式,在东道国创办资源开发型企业,建立稳定的进口货源,降低生产中的风险。
(3)争夺国际市场 一国企业的产品进入另一国市场时,往往会与进口国该行业已经存在的企业进行竞争。为了避免竞争和可能导致的损失,该企业可以通过对外投资的方式兼并主要的竞争对手。
(4)获取先进技术经济信息 各国为保持本国产业的优势和保护国家安全,往往限制甚至禁止某些先进技术的输出,但不禁止技术在国内的传播。通过向先进国家进行直接投资设立企业,该企业可以比较便利地获得先进技术,有利于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及时获得信息,意味着获得优势、机遇或财富。通过对外投资设立分支机构,企业可以更及时、准确地了解有关经济信息。
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形式
(1)长期资本流动 长期资本流动是指使用期在一年以上,或者规定使用期限的资本流动。它主要包括种类: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证券投资和国际贷款。
①国际直接投资:它是指一个国家的企业或个人对另一国企业部门进行的投资。直接投资可以取得某一企业的全部或部分管理和控制权,或直接投资新建企业。国际直接投资般有五种方 式:在国外创办新企业,包括创办独资企业 、设立跨国公司分支机构及子公司;与东道国或其他国家共同投资,合作建立合营企业;投资者直接收购现有的外国企业;购买外国企业股票,达到一定比例以上的股权;以投资者在国外企业投资所获利润作为资本,对该企业进行再投资。
②国际证券投资。它也称为间接投资,是指通过在国际债券市场上购买外国政府、银行或工商企业发行的中长期债券,或在国际股票市场上购买外国公司股票而进行的对外投资。
③国际贷款。它是指一国政府,国际 金融组织或国际银行对非居民(包括外国政府、银行、企业等)所进行的期限为一年以上的放款活动。要包括政府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国际银行贷款。
(2)短期资本流动 短期资本流动是指期限在一年或一 年以内即期支付的资本流动。它主要包括如下四类
①贸易资本流动,贸易资本流动是指由国际贸易引起的货币资金在国际间的融通和结算,是最为传统的国际资本流动形式。
②银行资金调拨。银行资本流动是指各国外汇专业银行之间由于调拨资金而引起的资本国际转移。
③保值性资本流动。保值性资本流动又称为“资本外逃”是指短期资本的持有者为了资本不遭受损失而在国与国之间调动资本所引起的资本国际转移。
④投机性资本流动,投机性资本流动是投机者利用国际金融市场上利率差别或汇率差别来获取利润所引起的资本国际流动。具体形式主要有:对暂时性汇率变动的投机;对永久性汇率变动的投机;与贸易有关的投机性资本流动;对各国利率差别做出反应的资本流动。
短期资本流动对经济的影响🌟
短期资本流动是指期限为 1 年或 1 年以内的资本流动。多表现为国际间的短期资金融通和信用活动。由于流动期限短、变化速度快,它对经济所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且比较复杂。短期资本流动对经济的影响主要有:
(1)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国际间的短期资本流动,如预付货款、延期付款、票据贴现和短期信贷等,有利于贸易双方获得必要资金和进行债权债务的结算,从而保证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但是资本在短期内大规模的转移,很可能使利率和汇率出现频繁变动,从而增加国际贸易中的风险。
(2)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当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暂时性逆差时,该国货币的汇率会下跌,如果投机者认为这种下跌只是暂时的,他们买进该国货币,等待汇率上升后再卖出该国货币,这样就形成了短期资本内流,从而有利减少国际收支逆差;反之亦如此。由此可见,短期资本流动能够调节性国际收支不平衡,但是,当一国出现持续性国际收支不平衡时,短期资本流动加剧这种国际收支不平衡。例如,一国出现持续性逆差,该国货币的汇率会持续下跌,如果投机者认为汇率还将进一步下跌,他们就卖出该国货币,买入外国货币,从而造成资本外流,扩大该国国际收支逆差;同理,一国出现持续性顺差、投机者的买卖货行为将扩大该国的国际收支顺差。
(3)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短期资本的流动性强,而且对货币政策的变化十分敏感。当一国政府企图实行货币紧缩政策时,从其他国家抽调而来的短期资本就会降低货币紧缩政策的力度。当一国政府企图实行货币膨胀政策时,从本国抽逃出的短期资本又会弱化货币膨胀政策效果。一般说来 短期资本的频繁流动不利于维护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4)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 短期资本流动有利于资金融通,同时还可以转化为长期资本流动,它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发育和成长有积极的作用。但是短期资本特别是投机资本,在国际间迅速和大规模地流动,会使利率与汇率大起大落,造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局面。日前,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存在着数万亿美元的资本,它脱离生产领域,在国际间游来游去,有可能对资金市场、证券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形成强大的冲击。
国际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Financial Crisis)是指金融资产、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危机,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的现象,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有时候甚至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系统性金融危机指的是那些波及整个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体系的危机,比如 1930 年引发西方经济大萧条的金融危机,又比如 2008 年 9 月 15 日爆发并引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的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较大幅度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幅度的缩减,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的现象,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有时候甚至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次贷危机等类型。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
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 新兴市场国家突破人均 GDP100 美元的“贫困陷阱”后,很快会奔向 1000 美元至 3000 美元的“起飞阶段”;但到人均 GDP3000 美元附近,快速发展中积聚的矛盾集中爆发,自身体制与机制的更新进入临界,很多发展中国家在这一阶段,由于经济发展自身矛盾难以克服,发展战略失误或受外部冲击,经济增长回落或长期停滞,陷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阶段。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主要特征包括: 经济增长回落或停滞、民主乱象、贫富分化、腐败多发、过度城市化、社会公共服务短缺、就业困难、社会动荡、信仰缺失金融体系脆弱等。
主权债务危机
主权债务是指一国以自己的主权为担保向外国政府或组织(不管是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或世界银行还是向其他国家)借来的债务,如果一国的主权债务过高,也就是财政赤字过高,超过自身的还债能力就可能爆发主权债务危机。从最开始的冰岛,到迪拜,再到希腊等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成为继 2007 年美国次贷危机和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面临的又重不确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