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北师大版《心理健康》高中二年级第19课——《认识自己》
这是一篇关于北师大版《心理健康》高中二年级第19课——《认识自己》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
这是一篇关于学会自我保护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教学目标,学科核心素养,教材分析,教学过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幼儿知识之科学探究实施思维导图
植物
Moep
汉语拼音思维导图
第四组基本动作练习思维导图
面对孩子的特性需要把握的两个原则
幼儿园主题活动:甜蜜蜜的糖果
北师大版《心理健康》高中二年级第19课——《认识自己》
教学过程
导入—多元排队(5mins)
教师:解释规则(根据不同特征进行排队)并引导活动,使用多媒体展示不同排队场景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规则。
学生:参与游戏并思考感悟
学生感悟:“每次站的位置不一样”
评估方法:观察学生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和专注度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引出主题
主题活动1—自我之树(12mins)
教师:介绍自我结构(生理、心理、社会自我)并组织互动
生理自我:包括身体特征、外貌、健康状况等。 心理自我:包括性格、兴趣、能力、情绪等。 社会自我:包括人际关系、社会角色、社会地位等。
学生:根据自我特征描绘自我之树、分享交流
评估方法:
通过学生绘制的自我之树内容的完整性和分享交流时的表达清晰度来评估
设计意图:引出乔哈里窗口理论
主题活动2—他人眼中的我(15mins)
教师:讲解规则(在他人背后写下他的特征),用白板列出注意事项
尊重他人,禁止写下蔑视性的话
学生:进行互评与分享交流
设计意图:完善乔哈里窗口理论引起学生思考
评估方法:观察学生在互评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对他人评价的接受态度。
总结与课后延伸—我的标签云(8mins)
教师总结:缩小盲目我、扩大公开我、挖掘潜在我
学生思考回顾并根据自身特征绘制标签云
评估方法:通过检查学生课后绘制的标签云来评估学生对自我认识的总结和延伸情况。
教学目标
认知
明晰自我概念及认识途径
评估:课后小测验,包括选择题、简答题,考查学生对自我概念和认识途径的理解。
行为
掌握认识自我的途径与分析评价方法
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如自我之树绘制、他人眼中的我互评)中的表现,记录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正确的方法认识自我。
情感
激发探索热情、增强心理品质
评估:在课堂讨论和分享环节,观察学生的情绪状态和参与热情,判断学生是否对自我探索产生兴趣
思政
树立正确价值观、促进社会融入
评估:课堂互动中,观察学生对不同价值观相关问题的讨论和反应,判断学生是否能够树立正确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