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读书笔记】宋志平-经营30条
这是一篇关于【读书笔记】宋志平-经营30条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6、文化,5、改革,4、管理,3、经营,创新,战略。宋志平提出的“经营30条”是其多年企业经营思想理念的系统性总结。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读书笔记】宋志平-经营30条
战略
1. 战略是企业头等大事
战略的目的是让企业取得竞争优势。一家企业能不能有大的发展,往往不是取决于它怎么做,而是取决于它做什么。
战略赢是大赢,战略输是大输。企业在战术上常会有失误,战术上的失误一般不至于致命,而战略上的失误则是致命伤,是那种一生一世的错误,往往没有补救的机会。
最重要的就是思想先行,越是困难,越要花时间研究战略,今天吃不上饭就是因为昨天没想好,所以今天要为明天想清楚。
我经常问自己,是否还有没想到的事情,是否还有想得不对的地方,是否还有边界条件没搞清楚。想清楚了再去做,而不应该边想边做。
遵循行业发展规律和企业成长逻辑,以正确的战略目标为指引,始终保持清醒的战略定力,一丝不苟地执行战略计划,就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
2. 战略是一种取舍
战略即选择,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的是瓜就不可能得豆,种的是豆也不可能得瓜。企业“不做什么”与“做什么”同样重要,甚至“不做什么”比“做什么”更重要。因为只有放弃了旧有的事物才能进行新的选择。
放弃往往比得到更难。有些东西你可能很感兴趣,但是战略却要求你不能凭兴趣和经验做选择。
我的工作就是战略决策,决策不能拍脑袋,决策要靠大量的调查研究,要靠集思广益,但最后这个决策还是要在我的方寸之间进行,别人替代不了,所以才会有制定决策的煎熬,这是决策者的责任。
3. 战略制定要以目标为导向
在战略制定上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思路,一种是有什么做什么,另一种是缺什么找什么。
如果没有目标,总盯着眼前的既有资源做文章,即便再努力也只会事倍功半。
如果想要成为一家世界级巨无霸企业,那就得制定一个大目标,扎根一个大产业,找到需要的资源。
如果想做一家隐形冠军企业,就可以选择一个细分领域,做到窄而深的经营,结果完全取决于最初的目标。
战略制定不光是领导者的任务,也应是全体人员的共识,战略不光是顶层设计的事情,也要渗透到经营的各个层面。
4. 企业发展要突出主业
如果用一条十字线来看企业,从横向来讲,企业的业务不能做太多,要聚焦;从纵向来讲,产业链不能过长,要深耕。
要突出主业,做强主业,业务就要归核化。
把主业做成拳头产品往前走,争取进入行业前三名,做成行业龙头或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这样可以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实现效益提升。
企业的看家本领是四大核心,即企业要有核心业务、核心专长、核心市场、核心客户。
四问四不四要
“四问”:一问在行业里自身有没有优势,二问市场是不是有空间,三问商业模式能不能复制,四问跟资本市场能不能对接;
“四不”:一是产能过剩的业务不做,二是不赚钱的业务不做,三是不熟悉的业务不做,四是有法律风险的业务不做;
“四要”:一要风险评估,二要专业协同,三要收购团队,四要执着坚守。
5. 转型不一定要转行
没有落后的行业,只有落后的技术和落后的企业,没有不赚钱的行业,只有不赚钱的企业。
“第二曲线理论”的启发,结合实际,我提出了中国建材产业升级的“三条曲线”
第一条是现有产业的转型升级; 第二条是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打造新的利润支撑点; 第三条是发展新业态,即积极探索服务业,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企业转型的方向有“四化”,即高端化、数字化、低碳化、服务化。
高端化,就是向产业链高端跃升,提升产业链的整体价值;
数字化,就是提高作业精准度,提升产品质量,优化生产效率,提升效益;
低碳化,就是做好现有企业的节能,大力发展绿色环保产业和新能源行业;
服务化,就是要增加服务要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比重,实现价值链和商业模式的重构。
创新
6. 创新的本质是一种新组合
今天在新组合中最重要、最核心的要素是科技,衡量企业家能力的重要维度就是能不能把科技这一要素组合进来,科技创新是企业创新的核心,但也并非只有高科技才是创新,中科技、低科技,甚至零科技的商业模式创新也都是创新。
7. 要进行有效的创新
一是要有目的地创新,明确创新的目的、树立创新的目标后,有目的地创新可以使风险降低90%;
二是在熟悉的领域创新,重要的创新一般对行业要有深刻的洞察,大多数创新要走在行业的前沿,不是多年积累的内行,根本不知道风险何在,哪些路是走不通的;
三是开展有组织的创新,创新不能靠单打独斗,任何创新都在一个系统组织中进行,有效的创新需要系统支撑;
四是善于把握创新机遇,尤其是新技术、竞争、时尚潮流等变化带来很多的机遇;
五是掌握有效的创新方法,根据自身状况和发展阶段,在实践中认真研究,活学活用;
六是开展有效的管理,创新做得再好也不能替代管理。
8. 企业家是企业创新的灵魂
一是要有创新精神,
二是创造了财富,创新并创造了财富,这才是企业家。
创新,指的是要敢为人先,敢于第一个吃螃蟹,当然也要控制风险; 坚守,指的是想做好一个企业,没有十年、二十年不行,想做到极致,总要三四十年时间。大家问我:“宋总,您是怎么算出来的?” 其实,我是做出来的; 责任,指的是企业家不仅要会赚钱,还要知道怎么花钱,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9. 创新有模式可循
企业常用且在现实中行之有效的5种创新模式分别为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持续性创新、颠覆性创新。
10. 科技与商业的创新融合是大势所趋
创新是个意识问题,与企业规模大小无关,与文化和价值观有关,
3、经营
11. 经营是做正确的事
企业的经营者是做正确的事,必须眼睛向外,关注市场,主要目的是提高效益。管理有人能帮你,但经营没人能帮你。
企业领导者首先是一个经营者,还要是经营的行家里手,要思考盈利的方法,要能为企业赚钱,赚钱的不一定是好企业,但不赚钱的一定不是好企业。
12. 整合资源比创造资源更重要
企业确定目标后,先要找到实现目标所需的资源,然后找到资源整合的办法,把各种资源有效地整合在一起。
其实,当资本、技术、人才等各种资源聚集到一起的时候,就会产生集聚效应,企业还要关注存量整合形成的资源集聚效应和综合价值的提升。
整合资源,也是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从产业到产业与资本的结合,再到产业、资本与资源的结合,是企业必须选择的路径。
13. 打造企业的综合发展优势
既搞创新与资本运营,加快企业的发展,也注重技术与管理,确保企业的竞争力。
传统企业要加大创新,科创企业要加强管理,用“创新+资本”结合“技术+管理”的新模式,让企业充分发挥出创新发展、资本运营、经营管理的综合优势,这也是我国建设制造业强国的必由之路。
14. 按照常理做企业
关于务实主义
关于专业主义,
关于长期主义
15. 风险与危机处理要损失最小化
一是要注意周期、研究周期。经济发展是有周期的,不少行业也是有周期的,周期上行时企业可能走得快一点,周期下行时企业要走得稳一点。同时,周期上行时,我们要考虑周期下行的应对之策;周期下行时,我们要考虑周期上行的发展之策,一定要辩证地来看待;
二是要学会应对危机。风险大了就变成危机,面对危机一定要去认真解决,解决的原则就是一定要抓早抓小,把损失降到最低,快速切割风险点,不能因为一个点而影响到全局,更不能等到小危机酝酿成大危机再去解决,那往往为时已晚。
4、管理
16. 管理是正确地做事
17. 组织要不停地“剪枝”
18. 对标优化是降本的有效方法
19. 质量管理要贯标
20. 做企业要现金为王
5、改革
21. “央企市营”是一条市场化改革的新路
22. 要进行有机的联合重组
23.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关键在于“改”
24. 规范治理是更高级的管理
25. 共享机制打造利益共同体
6、文化
26. 企业要以人为中心
27. 东方文化照样可以做出世界500强
28. 像办学校一样办企业
29. 要学会从竞争到竞合
30. 企业的目的是让社会更美好
主题
一个好企业的标准,就要投资有回报、产品有市场、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环境有改善。归结起来就是,一要有效益,二要治理规范、合规经营,三要承担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