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被讨厌的勇气》岸见一郎、古贺史健
这是一篇关于《被讨厌的勇气》岸见一郎、古贺史健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夜: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引言,译者序,推荐序,本书的赞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被讨厌的勇气》岸见一郎、古贺史健
本书的赞誉
摘录
1.如果说自卑是人类与世界互动的必然结果,那么勇气就是人们在追寻意义人生中的必然动力。它就藏在每个生命体的某个角落,期待着特别的机遇。——韦志中
2.不死不生。对于一个渴望摆脱旧日模式、重新生出一个自己的人来说,勇气总是第一位的。这个勇气包括不怕试错、不怕被黑、被死千回还能重新活过来的力量。——赵晓梅
3.成长意味着独立,青年在面对独立的人生之时,以往的各种存在焦虑会涌现而出。——心理学空间
推荐序
一:勇气的心理学
二:自我的枷锁和解放
第一个束缚来自过去
1.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你怎么看待过去,而我们对过去的看法是可以改变的。
2.所谓的心理症状,并不是过去经历的产物,而是为现在的“目的”服务。
第二个束缚来自人际关系
1.我们的很多心理困扰都来自社会和他人的期待和评价。
第三个束缚来自未来
1.很多人目标远大,觉得只有当上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人生才真正的开始,现在的生活还不叫“人生”,只能算是在通往人生的路上。当我们这么想的时候,我们就把现在贬低成了实现未来的工具。
2.但现在却是我们唯一真正经历和拥有的。
3.当你急着奔向未来的时候,说明你已经不喜欢现在了。
我们其实一直都很自由,真正让我们裹足不前的,原来正是我们自己。
三:人唯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有勇气
译者序
1.心理学三大巨头:阿德勒、弗洛伊德、荣格
2.本书针对:“自卑情结”“优越情结”“幸福感”等问题→解决方法:“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
引言
1.那并非是“世界”本身复杂,完全是“你”把世界看的复杂。
2.人并不是住在客观世界,而是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
3.问题不在于世界如何,而在于你自己怎样。
第一夜: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一、不为人知的心理学第三巨头
介绍支撑本书的理论来源,并简要介绍阿德勒和他的观点
1.青年自幼就缺乏自信,他对自己的出身、学历甚至容貌都抱有强烈的自卑感。也许是因为这样,他往往过于在意他人的目光;而且,他无法衷心地去祝福别人的幸福,从而常常陷入自我厌弃的痛苦境地。
2.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死板的学问,而是要理解人性的真理和目标。
二、再怎么“找原因”,也没法改变一个人
1.如果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那就会陷入“决定论”。也就是说,最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
2.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
3.原因论:因为不安,所以无法走出去。(过去决定现在,而过去无法改变)
4.目的论:由于不想到外面去,所以才制造出不安的情绪。(为了实现现在的目的去解释过去,让事情变得更加合理)
5.如果我们一直依赖原因论,就会永远止步不前。
三、心理创伤并不存在
阿德勒心理学明确否定心理创伤
1.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2.并不是说遭遇大的灾害或者幼年受到虐待之类的事件对人格形成毫无影响。相反,影响会很大。但关键是经验本身不会决定什么。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3.我们大家都是为了某种“目的”而活着。
四、 愤怒都是捏造出来的
1.所谓愤怒其实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种“手段”而已。
五、弗洛伊德说错了
1.而且,在“人不受感情支配”这个层面上,进而在“人不受过去支配”这个层面上,阿德勒心理学正是一种与虚无主义截然相反的思想和哲学。
2.以精神创伤说为代表的弗洛伊德式的原因论就是变相的决定论,是虚无主义的入口。
六、苏格拉底和阿德勒
1.改变的第一步就是理解。
2.答案不应该是从别人那里得到,而应该是自己亲自找出来。从别人那里得到的答案不过是对症疗法而已,没有什么价值。
七、你想“变成别人”吗?
1.你现在无法体会到幸福,因为你不会爱你自己。而且,为了能够爱你自己,你希望“变成别人”,希望舍弃现在的自我变成像Y一样的人。
2.如果不能感到幸福的话,就不可以“一直这样”,不可以止步不前,必须不断向前迈进。
3.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八、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的
1.我们需要的不是更换而是更新。
2.现在的你之所以不幸正是因为你自己亲手选择了“不幸”,而不是因为生来就不幸。
3.在希腊语中,“善”这一词语并不包含道德含义,仅仅有“有好处”这一层含义;另一方面,“恶”这一词语也有“无好处”的意义。这个世界上充斥着违法或犯罪之类的种种恶行。但是,纯粹意义上想要做“恶=没有好处的事”的人根本没有。
4.你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里选择了“不幸”,是因为你认为“不幸”对你自身而言是一种“善”。
九、人们常常下定决心“不改变”
阿德勒心理学就是勇气心理学
1.某人如何看“世界”,又如何看“自己”,把这些“赋予意义的方式”汇集起来的概念就可以理解为生活方式。从狭义上来讲可以理解为性格;从广义上来讲,这个词甚至包含了某人的世界观或人生观。
2.是你自己主动选择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3.假若生活方式不是先天被给予的,而是自己选择的结果,那就可以由自己进行重新选择。
4.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5.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
6.你之所以不幸并不是因为过去或者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你只不过是缺乏“勇气”,可以说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十、你的人生取决于“当下”
1.要有“摒弃现在生活方式”的决心。
2.活在“如果怎样怎样”之类的假设之中,就根本无法改变。
3.如果要改变对世界或者自己的看法(生活方式)就必须改变与世界的沟通方式,甚至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
4.你依然是“你”,只要重新选择生活方式就可以了。
5.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