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手之路》第4章:如何通过深度思考,提升学习、认知和实践的效果
这是粥左罗老师《高手之路》一书的第四章。这一章是本书的重点章节,主要涉及了诸多思考与分析的方法(如归纳法、演绎法、拆分法、矛盾论等)。
编辑于2025-01-24 16:20:19
《高手之路》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24年10月出版
第4章
如何通过深度思考,提升学习、认知和实践的效果
作者 | 粥左罗
制图 | 凯歌设计笔记
软件 | 亿图脑图MindMaster
日期 | 2025年1月20日
第1节:对比法——如何通过对比法深度思考,高效学习、认知和实践
对比的核心方法是什么
T型对比
基本模式
自己VS对标的榜样
使用理由
为了对抗凭感觉、靠直觉做判断的习惯
可视化图解
双气泡图
举例
对比法的3种典型应用场景
做出决策
举例:是否买房
分析好坏
买房好处
不用租房,也不用交房租
房子未来可能升值
买房坏处
房贷加大经济压力
限制以后工作调整的选择
举例:求职选公司
A公司
优点
有双休、节假日
早9晚6
加班少
缺点
离家有点远
工作内容与自己的职业规划不是很搭
B公司
优点
与自己的职业规划很相符
离家近
缺点
公司加班严重
单休,个别时候甚至无休
改进提升
对比维度
别人和别人比
选择以谁为对标
自己和别人比
了解自己与他人的差距
自己和自己比
挖掘自己的进步与成长
类似于控制变量
认知分析
举例:如何规划知识付费
单纯做音视频课
做好基础内容
几乎无运营成本
开设训练营
需要各种班委、学习委员、助教
运营成本会相对较高
应用对比法的4个关键维度
相同点
不同点
差距
创新
XXX
《高手之路》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24年10月出版
第4章
如何通过深度思考,提升学习、认知和实践的效果
作者 | 粥左罗
制图 | 凯歌设计笔记
软件 | 亿图脑图MindMaster
日期 | 2025年1月20日
第2节:类比法——如何通过类比法深度思考,高效学习、认知和实践
什么是类比法
类比法
将不同事物的相同方面进行比较
对比与类比的区别
对比
常常就同一事物的不同角度进行比较
类比
找到不同类别事物之间的共同点
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方法
类比法的常见应用
分析升职加薪
找到人生定位
分析职场经营
分析恋爱婚姻
提炼认知观点
分析经营策略
类比的一些优缺点缺陷
优点
可以不断更换类比参照物
缺点
类比推理不严谨,使用类比法时容易搞错层次,类比结果就有误
类比的前提条件
需要对类比的参照物足够熟悉
对要解决的问题需要充足的理解
XXX
《高手之路》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24年10月出版
第4章
如何通过深度思考,提升学习、认知和实践的效果
作者 | 粥左罗
制图 | 凯歌设计笔记
软件 | 亿图脑图MindMaster
日期 | 2025年1月21日
第3节:演绎法——如何通过演绎法深度思考,高效学习、认知和实践
演绎法的定义和用处
演绎法
推理逻辑
从一般到特殊
理解
一般
具有普遍性的现象
例如: 一般来说,男生力气比女生大 一般来说,上一个好大学,更容易找到好工作 一般来说,职场中只会做不会说的人很吃亏
特殊
不是搞特殊
而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用处
学习
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具体的学习对象,提高学习效率
思考
帮助我们更好地对一件事形成自己的观点、认知、判断、决策等,提高思考质量
实践
帮助我们总结出更靠谱的方法论,指导实践得到更好的结果
表达
帮助我们更有逻辑地表达观点、认知和判断,增强说服力
通用演绎公式
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此公式保证了结论的严谨性
大前提
通用的规律、方法论或共识
小前提
具体的案例
演绎法的5种应用形式
三段论
基础结构
大前提
已知的一般原理
小前提
所研究的特殊情况
结论
根据一般原理,针对特殊情况做出判断
因为A是B 而我是A 所以,我是B
举例
大前提
知识分子都应该受到尊重
小前提
人民教师是知识分子
结论
人民教师应该受到尊重
一般来说: 先列出小前提(自己拥有的条件) 再寻找大前提(社会共识) 最后得出结论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充分条件
小前提肯定大前提的条件,结论就肯定大前提的判断
肯前必肯后
小前提否定大前提的判断,结论就否定大前提的条件
否后必否前
公式
如果A则B
A→B
解读
想让结论更有说服力
大前提必须不容置疑
过于绝对的表述,要留有一定余地(限制条件)
小前提能推导出结论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必要条件
小前提肯定大前提的判断,结论肯定大前提的条件
有后才有前
小前提否定大前提的条件,结论就要否定大前提的判断
没有前,则没有后
公式
只有A才B
B→A
选言推理
相容选言推理
公式
或者A,或者B
解读
可同时成立,也可不同时成立
互斥关系
作用
通常用来帮助我们建立分析框架,抓主要矛盾
如果一件事有N种情况,但其中(N-1)种并不成立,那么剩下一种哪怕再离谱,它也是最终结论
不相容选言推理
公式
要么A,要么B
解读
只能同时成立一个
矛盾关系
作用
用于多选一型的决策、取舍
现实中的演绎法
大前提的来源
已知的一些原理、认知、规律等
多数人的经验共识
用归纳法总结出来的观点、理论
在某个领域某件事上提出的观点和认知方法
XXX
《高手之路》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24年10月出版
第4章
如何通过深度思考,提升学习、认知和实践的效果
作者 | 粥左罗
制图 | 凯歌设计笔记
软件 | 亿图脑图MindMaster
日期 | 2025年1月22日
第4节:归纳法——如何通过演绎法深度思考,高效学习、认知和实践
归纳法的定义和三种归纳推理的类型
归纳法定义
观察分析多个案例,总结出一个普适猜想
猜想不一定正确
常见推理类型
完全归纳推理
不完全归纳推理
概率推理
完全归纳推理
概念解读
某类事物的每一个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
根据这个共同属性,推论出这类事物都具有某种属性
使用条件
该领域的对象数量有限
能够把每一个对象都验证一遍
常见案例
地球上所有大洲都有矿藏
因为世界上总共就七大洲,只要每个洲至少有一处,这个结论就成立
不完全归纳推理
概念解读
某类事物部分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
根据这个共同属性,推论出这类事物都具有某种属性
使用条件
要考察的事物数量极多甚至无限
无法把每一个对象都验证一遍
细分类别
简单枚举归纳推理
在一类事物中,根据已观察到的部分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 并且没有任何反例,从而推导出该类事物都具有该种属性的结论
我们平时得出来的很多观点,其实都是用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出来的
举例
研究35岁职业危机
没必要把世界上每一个35岁的人都验证一遍, 只要找到10个、20个、30个具有代表性的人作为样本, 总结他们身上的共性, 就可以得出一个相对合理的结论
科学归纳推理
根据某类事物中部分对象与某种属性之间因果联系的分析, 推出该类事物具有某种属性的推理
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科学因果关系
概率推理
概念解读
对某领域有充分了解,知道一些风险的存在
根据风险,进行推理
误区纠正
非100%认知即可执行
很多事情我们都不能追求绝对
有一个大概有数的判断即可
不能无中生有
当我们对某件事没有充分了解,可能会错误预估概率
XXX
《高手之路》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24年10月出版
第4章
如何通过深度思考,提升学习、认知和实践的效果
作者 | 粥左罗
制图 | 凯歌设计笔记
软件 | 亿图脑图MindMaster
日期 | 2025年1月22日
第4节:归纳法——如何通过演绎法深度思考,高效学习、认知和实践
如何使用归纳法
使用归纳法的基本步骤
筛选出多个优质案例,同时做一些简单猜想
针对这些案例做观察分析,得出相对普适的猜想
使用归纳法分析的五种方法
以公众号运营为例
求同法
总结共同点,找出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共同的结果
案例: 比如我们在转载文章时,先得出一个猜想:假设某个公众号发了一篇文章,阅读量是该账号的其他文章的2倍以上,那么转载后的阅读量通常也会很好。 按照这样的猜想进行转载,确实可能有好的结果,也可能遭遇失败。 如果我们用求同法,即先假设在原账号上阅读量是平时2倍的文章值得转发,再去看看其他账号转载这篇文章的阅读量,以提高我们猜想的正确率。 比如“洞见”的一篇文章是平时其他文章阅读量的2倍,为了保险起见,我又找了另外5个转载过这篇文章的账号,去看该篇文章在每个账号上的阅读量,如果数据都很好,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我们转载的阅读数据应该也会很好。 如果我们找了5个转载账号,其中2个数据很好,3个数据不好,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我们转载的阅读数据有可能也不好。想验证这个可能性,我可以进一步增加对比的账号数量。
求异法
通过对比,找出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不同的结果
比如,为什么有些知识IP发展得越来越好,有些知识IP发展得却越来越差? 为了得出结论,我们可以使用求异法推理。 找一部分越做越好的IP,再找一部分越做越差的IP,对比分析,找出他们的区别,然后发现做得差的人一直在消耗现在的粉丝、影响力等,即消耗存量,做得好的那些人则在消耗存量的同时还在努力获取新的用户,即获取增量。
并用法
既用求同法,也用求异法
举例: ①粥左罗写过一篇文章,核心观点就是“放下面子赚钱,是成年人最大的体面”,或者“年轻人一定不能不爱钱,不爱钱你就赚不到钱”。这是非热点干货文章,在他几十万粉丝的公众号上发出来只获得了几万阅读量。 2020年4月1日,罗永浩在抖音平台上直播首秀,粥左罗把这篇干货嫁接到这个热点上,包装了一下开头,整体的核心内容没有变,重新发布后获得了100多万阅读量。他并没有重新写一篇文章追这个热点,只是把曾经可能与热点相关的文章找出来,把标题和开头进行结合,就得到了之前几十倍的阅读量。 ②粥左罗写过一篇自己在北京摆地摊的文章《211大学毕业,在北京摆地摊一个月赚2万块钱》。这样一篇文章,当时发出来也只有几万的阅读量。后来有一天,官方发布了一个信息,出现一个热搜新闻:“国家支持地摊经济”,他马上将这篇文章拿出来结合热点重新发布,阅读量很快就突破了10万。
共变法
一个因素改变,另一个因素随之改变
比如: 产品越稀缺,价格越高。
剩余法
找了多个案例,总结出一些结论,但其中一个案例不符合这些结论,那个不符合的案例很可能帮我们发现新结论
比如: 我们在做一件事时,先按照求同法得出一个结论,认为只要继续这样做,就应该能继续得出相应的结果; 但实际情况可能是,我们在第五次做的时候,没有得出预期的好结果,那么我们就应该分析这一次的做法与其他几次有什么不同。 以转载公众号文章为例: 假设前面四次按照我们得出的规律进行转发都成功了,第五次却没成功,那么就要看看第五次到底哪一点与前面四次不一样。 如果失败的这次与前面几次唯一的不同点,就是转载时间不一样。这样我就通过归纳推理得出一个新结论,即在转载文章时,一定要注意时间变量,如果是跨周期转载,那么很可能之前的判断方法就不适用。
使用归纳法要见多识广
做一件事,如果没有足够的数量,就无法谈质量
任何事上,不管什么方法,都只能得到这件事中一个要素的相关结论
一件事是一个系统,要做好整个系统,就要复杂归因
XXX
《高手之路》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24年10月出版
第4章
如何通过深度思考,提升学习、认知和实践的效果
作者 | 粥左罗
制图 | 凯歌设计笔记
软件 | 亿图脑图MindMaster
日期 | 2025年1月23日
第5节:拆分法——如何通过拆分法深度思考,高效学习、认知和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拆分法
底层逻辑
我们无法直接解决大问题,只能解决小问题
大问题的解决是我们的目标,将其拆成小问题是解决的手段
拆分的目的
为了更好地认识事物
为了更容易地达成目标
什么时候需要用到拆分法
遇到不好理解的事物时
解读
复杂→简单
抽象→具象
举例
幸福的人生
抽象目标
家庭和睦
事业有成
身体健康
具象目标
遇到不好解决的问题时
解读
宏观→微观
举例
公司提高营收
宏观目标
产品问题
转化问题
流量问题
微观目标
拆分法的具体使用步骤
整体感知
概念
要多接触、多做,才能有感知
举例
不做直播也不看直播,一定无法正确地拆解直播这个事
拆解分析
概念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去解构某个事物,了解其框架和构成要素
举例
研究新媒体写作
先被文章标题和封面图吸引
拆分时,将标题和封面图拆分为一个独立元素来研究
检查确认
概念
确认自己有没有把整个系统拆解到位
所有要素是不是都拆解出来了
有没有重合的或遗漏的
MECE原则
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解读
“相互独立,完全穷尽”这个目标,我们要尽可能保证,但不一定必须完全做到
有些因素,可能无伤大雅,可以不提出来
多种拆解
概念
针对同一个问题,我们可能有多种拆解方法
已经有了一个基本预设,可以根据这个预设去选择相应的模型
如果想更好地解决问题,就必须使用多种拆解方法得到不同的答案,综合这些答案,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继续拆解
不断把大问题拆解成小问题
拆解得越细,问题就越好解决
XXX
《高手之路》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24年10月出版
第4章
如何通过深度思考,提升学习、认知和实践的效果
作者 | 粥左罗
制图 | 凯歌设计笔记
软件 | 亿图脑图MindMaster
日期 | 2025年1月24日
第6节:综合法——如何通过综合法深度思考,高效学习、认知和实践
用系统整体视角看问题,而非局部单点视角
以写作举例
文章的标题是一个小系统,它属于一个大系统——文章
这篇文章又属于另一个更大的系统——公众号
公众号又属于一个还大的系统——个人IP
解读
标题好,能促进文章点击率
但是,文章点击率高,不代表文章符合自己账号的调性
底层逻辑
因果逻辑
每一个因都会导致多个果
每一个果都不止一个因
系统逻辑
做决策分析时,要不停地问自己思考得是否全面
用多重论证进行总结,而非单一论证进行总结
举例
看热点要不要追,不要光看在热搜榜的名次
去搜搜相关抖音、公众号对这件事的关注度
即使有相关事件,看看数据如何
做知识变现,想通过各种方式做交付
不要只问一个人的建议
多问几个人,综合他们的建议
平时我们如何刻意应用综合法
三问:是否全面思考
我思考得够全面吗?
我是否过度关注某个点了?
我是否忽略了某些重点?
三问:是否严谨论证
我的论证是否太单一了?
还有没有其他证据来源?
要不要再多进行几重论证?
XXX
《高手之路》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24年10月出版
第4章
如何通过深度思考,提升学习、认知和实践的效果
作者 | 粥左罗
制图 | 凯歌设计笔记
软件 | 亿图脑图MindMaster
日期 | 2025年1月24日
第7节:矛盾论——如何通过矛盾论深度思考,高效学习、认知和实践
形而上学与矛盾论有什么区别
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
以职场晋升出现瓶颈为例
内部矛盾
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举例
我们存在哪些不足
我们还有待改进哪些方面
外部矛盾
外因只有转化为内因,才能真正起作用
举例
领导不善于用人
公司制度有问题
晋升制度、绩效考核制度不合理
如果你自己不想改变, 谁都无法改变你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以写公众号为例
主要矛盾
你的内容是不是优质
次要矛盾
你的排版、编辑美化
矛盾的性质
矛盾普遍性
任何事情,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
不可能都是好
也不可能都是坏
矛盾特殊性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对立统一性
同一性
每个矛盾的两个方面都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
举例:选择和努力,是相辅相成的
斗争性
事物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斗争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矛盾是发展的
事物是动态变化的
外部矛盾可能会变成内部矛盾
主要矛盾也可能变成次要矛盾
举例
创业初期,主要目标是赚钱和发展。但赚到足够多的钱后,存钱和稳健就成了主要目标
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