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抗凝治疗的并发症与处理
这是一篇关于抗凝治疗的并发症与处理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三)抗凝剂本身的药物不良反应,(二)出血,(一)抗凝不足引起的并发症。
这是一篇关于血液灌流(HP)的思维导图,血液灌流(HP)主要通过吸附的方式来清除毒素,是血液引入体外以后,在透析器另外再加上一个吸附罐,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毒素的情况,选用不同的吸附罐,通过吸附的作用,把体内的毒素清除掉。
这是一篇关于血液透析滤过(HDF)的思维导图,血液透析滤过(HDF)是将滤过膜孔径范围内所有的溶质均以相同的速度跨过过滤器,以对流转运的方式清除溶质。由于溶质对流的跨膜移动速度较扩散更快,清除效率更高,因此可用于中、大分子毒物的清除。同时,由于大量液体被滤过,为了补偿被滤出的液体和电解质,还需要在滤器后(前)补回相应的液体量和电解质。
这是一篇关于血液透析(HD)的思维导图,血液透析(HD)主要是通过弥散的方式清除毒素。通过人体的血液到机器里与透析膜进行弥散,毒素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转移,清除血液中代谢废物、有害物质和过多水分,是终末期肾病患者最常用的肾脏代替治疗方法之一。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抗凝治疗的并发症与处理
(一)抗凝不足引起的并发症
主要包括:透析器和管路凝血,透析过程中或结束后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
常见原因
(1)存在出血倾向而没有应用抗凝剂。
(2)透析过程中抗凝剂剂量不足。
(3)先天性或因大量蛋白尿引起的抗凝血酶不足或缺乏,而选择普通肝素或低分 子量肝素作为抗凝药物。
预防与处理
(1)对于合并出血或出血高危风险的患者,有条件的单位应尽可能选择枸橼酸钠 或阿加曲班作为抗凝药物;采用无抗凝剂时应加强滤器和管路的监测,加强生理盐水的 冲洗。
(2)应在血液净化实施前对患者的凝血状态充分评估,并在监测血液净化治疗过 程中凝血状态变化的基础上,确立个体化的抗凝治疗方案。 (
3)有条件的单位应在血液净化治疗前检测患者血浆抗凝血酶的活性,以明确是 否适用肝素或低分子量肝素。
(4)发生滤器凝血后应及时更换滤器;出现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的患者应给予适当 的抗凝、促纤溶治疗。
(二)出血
(1)抗凝剂剂量使用过大。
(2)合并出血性疾病。
(1)血液净化实施前应评估患者的出血风险。
(2)在对患者血液透析前和过程中凝血状态检测和评估的基础上,确立个体化抗 凝治疗方案。
(3)对于发生出血的患者,应重新评估患者的凝血状态,停止或减少抗凝药物剂 量,重新选择抗凝药物及其剂量。
(4)针对不同出血的病因给予相应处理,并针对不同的抗凝剂给予相应的拮抗剂 治疗。
肝素或低分子量肝素过量可给予适量的鱼精蛋白;枸橼酸钠过量可补充钙制剂; 阿加曲班过量可短暂观察,严重过量可给予凝血酶原制剂或血浆。
(三)抗凝剂本身的药物不良反应
1.肝素诱发的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 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
(1)病因:机体产生抗肝素-血小板4因子复合物抗体(HIT抗体)所致。
(2)诊断:应用肝素类制剂治疗后5~10d内血小板下降50%以上或降至10万/μl以111 下,合并血栓、栓塞性疾病(深静脉最常见),以及HIT抗体阳性可以临床诊断HIT;停 用肝素5~7d后,血小板数可恢复至正常则更支持诊断。
(3)治疗:停用肝素类制剂,并给予抗血小板、抗凝或促纤溶治疗,预防血栓形成; 发生HIT后,一般禁止再使用肝素类制剂。在HIT发生后100d内,再次应用肝素或低分子 量肝素可诱发伴有全身过敏反应的急发性HIT。
2.高脂血症、骨质脱钙
(1)病因:长期使用肝素或低分子量肝素所致。与肝素相比,低分子量肝素较少发 生。
(2)预防与处理:在保障充分抗凝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肝素或低分子量肝素剂 量;对存在明显高脂血症和骨代谢异常的患者,推荐使用低分子量肝素。
3.低钙血症、高钠血症和代谢性碱中毒
(1)病因:枸橼酸钠使用剂量过大或使用时间过长,或存在电解质和酸碱失衡,或 存在肝脏、肺脏功能异常。
(2)预防与处理:采用无碱、低钠的置换液;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游离钙离子浓 度、调整枸橼酸钠和钙剂的输入速度与剂量;
发生后应改变抗凝方式,并调整透析液和 置换液的成分,给予积极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