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通透
这是一篇关于通透的思维导图,《通透》是杨天真所著的一本探讨人性与情绪管理的书籍。书中通过众多生动案例,深入剖析了30种负面情绪的产生原因、表现形式及应对方法,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性,学会管理情绪,实现“知行合一”,提升人生效率,减少痛苦和烦恼。
编辑于2025-01-27 15:15:10通透
《通透》是杨天真所著的一本探讨人性与情绪管理的书籍。书中通过众多生动案例,深入剖析了30种负面情绪的产生原因、表现形式及应对方法,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性,学会管理情绪,实现“知行合一”,提升人生效率,减少痛苦和烦恼。
推荐序
宋佳:我的浪漫主义朋友:宋佳与杨天真相识相知多年,她眼中的杨天真思维敏捷、积极自信,像西方小说里的存在主义女性,追求自由与存在的意义,同时也有浪漫主义的一面。她祝愿杨天真在不同领域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过上热辣真实的生活。
吴梦知:杨•福尔摩斯吴梦知:吴梦知将杨天真比作侦探,认为她对工作和生活以破案的方式寻找答案,好奇心强、生活丰富、分享热情慷慨。她的书善于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能为读者在人生解谜过程中提供奇思和新视角。
薛兆丰:心态影响每一秒输出:薛兆丰通过微软与IBM的案例,引出成功的关键往往在于被轻视的因素。杨天真在书中分享了对三十种负面情绪的处理方法,这是她充满能量的背后秘籍,因为心态影响每一秒的输出,理解和处理情绪对个人成功至关重要。
自序:知行合一,从知开始 杨天真被朋友称为“人间清醒”,但她认为人很难真正活得通透。她一直在努力探索自我,理解情绪,追求“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她欣赏的品质,她希望通过这本书分享自己对人性的理解,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建立自我价值系统。
正文
上瘾:以小丁放生小动物为例,分析上瘾行为。小丁放生本是出于慈悲,但后来为了获得赞美和关注而持续放生,这是一种印象管理。上瘾的根本动力是欲望,可分为消极上瘾和积极上瘾。我们应正视自己的欲望,培养积极上瘾行为,如通过运动、阅读等,以替代消极上瘾。同时,还提供了上瘾自测的标准和方法。
好胜:娇娇和倩倩在学生会外联部拉赞助时,娇娇因好胜心与倩倩竞争,导致自己疲惫不堪,还影响了两人的关系。好胜心人皆有之,但过度的胜负欲会带来负面影响,如陷入虚荣和贪心、浪费精力等。好胜心源于价值体系不清晰和不自信。我们应找准竞争目标,避免在亲密关系中盲目比较,调整被胜负欲支配的状态,专注自我超越,重视合作。
从众:坤坤受他人影响加入戏剧社,却发现自己不适合,还难以融入。从众心态有正反两面影响,积极的如在良好环境中跟随学习,消极的如被虚假信息误导。多数人从众是为了自我保护和高效决策,但重要的是看清自己的真实需求,从众前要经过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
钝感力:小锋在例会上因主管的话陷入自我怀疑,而婷婷却不受影响。小锋对外界信息反应过于敏感,源于没有个人边界和对自我肯定不足。我们应调整敏感对象,打造“钝感力防护罩”,如换一种心态看待工作、客观看待问题、对负面评价怀感谢之心等。
共情:青青在与小伟做部门总结PPT时,因共情小伟而帮他承担工作,却未得到回报。共情是洞察他人情绪的能力,但不能无底线满足对方要求,应在共情后达成共识,明确边界。同时,要区分假共情与无效共情,真共情能提供情绪价值,且要在自身有余力的情况下帮助他人。此外,还提供了锻炼共情能力的方法。
嫉妒:苏苏和晓萌是多年好友,工作后晓萌发展更好,苏苏因此产生嫉妒心理,做出阻拦晓萌幸福的行为。嫉妒源于竞争,本质是对“假想敌”的认同和羡慕,以及主观的不公平感。我们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增加自身优势等方式消减嫉妒情绪,还可以把嫉妒转化为钦佩或尊敬,促进自身成长。
偏心偏爱:阿红在家庭中因父母偏爱妹妹而感到委屈,小锋在工作中因老板偏袒白总监而不满。原生家庭中的偏心难以改变,但我们可以寻找认可自己的人,或向父母表达感受。职场中的偏爱较为常见,员工应认清职场关系,对公司环境理性判断,专注自身任务和成长。
宽容:青青在电影院遇到不文明行为选择容忍,结果自己郁闷不已。宽容是有智慧的包容,但要警惕无底线的宽容,区分宽容与纵容。在人际交往中,要根据情况判断是否给予宽容,同时自身也要有宽容的底线,不纵容他人和自己。
贪婪:小龙炒股初期获利,后因贪婪“加杠杆”导致亏损,却仍未吸取教训。贪婪是对财物等有过度欲望,具有失去底线和超过限度的本质特征。我们可以通过模拟练习、范畴管理、设定底线等方式管理贪心,掌控欲望,管理人生。
虚伪:运营小艾在直播项目组中,遭遇宇哥表面应和帮忙实则拖延的虚伪行为。虚伪不是保护自己的方式,真诚才是与人交往的捷径。判断一个人是否虚伪,要看其言行是否一致,是否通过诋毁别人确认自身价值。与虚伪的人相处要保持距离,注意留痕。
自卑(社交恐惧症):小斌因小学时被老师批评,从此在公开场合发言有心理障碍,工作后也不主动参与社交。多数“社交恐惧”源于内心自卑,我们要克服“社恐”,需在心态上把自己当回事儿,在熟悉环境中练习社交,设定合理目标,学会肯定自己,同时要学会拒绝低质量社交。
纠结:婷婷换房子时,因对各套房子都不满意而犹豫不决,最终错过租房机会。选择困难源于害怕承担后果、追求利益最大化和价值体系不清晰。我们可以通过建立价值体系、给选择分级、建立决策框架等方式让选择变得更容易,坦然面对选择的得失。
偏见:小龙在工作中被主管和运营同事贴上“没责任心”“有强迫症”的标签,他感到困惑。人人都有偏见,偏见源于思维谬误“过度分类”和思维惰性带来的认知局限。我们应尊重个体差异,不改变他人也不被他人的偏见影响,保持成长和开放的心态,提升自我认知水平。
做事鲁莽:小轩在项目对接中,未了解情况就贸然承诺,导致同事不满。做事鲁莽的根本原因是学生思维,接到任务后未经确认就行动。我们可以通过系统训练、真诚道歉、找到鲁莽行为的共性等方式改变鲁莽行为,同时要警惕别有用心的“善良”。
多嘴:明哥答应小浩保守秘密,但最终没忍住说出了小浩家里的事情,让小浩生气。多嘴之人泄密的动机包括窥私欲、幸灾乐祸和传递信任感,但泄密不是维系关系的好方法。多嘴的人很难改变,因为他们已形成习惯且未意识到危害,他们需要建立底层自信,学会分辨重要关系和次要关系。
爱:青青工作忙,妈妈来看她时因等她吃饭让青青感到压力。不同人对爱的表达方式和在意点不同,面对亲情,我们要换位思考,适当“麻烦”父母,控制自己不评价他们做事的方式。面对爱情,适配度很重要,双方应共同成长,理性对待感情。
操纵:坤坤入职传媒公司后,遭受老板的职场PUA,产生自我怀疑。职场PUA是一种恶意贬低式评价,与严格管理不同。我们可以通过明确双方目标、忽略或离开等方式避免被职场PUA。面对父母的情感绑架,要建立边界感;面对另一半的情感控制,要远离并认清自己的价值。
爱管闲事:小薇在公司热心帮助同事,却忽略了自己的工作,被同事吐槽。爱管闲事不是“热心肠”,部分人爱管闲事是为了获得表面快感或逃避深度专注的工作。我们可以通过集中注意力训练、找到喜欢的工作等方式逃出“瞎忙”的怪圈,避免爱管闲事。
瓶颈:一鸣在公司业务骨干的岗位上,因经理的谈话意识到自己陷入瓶颈期,感到焦虑。瓶颈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阶段,我们应提前预警,避免安于现状。已经处于瓶颈期时,可以向内自我调整,训练反脆弱性,也可以向外打破局面,保持学习,提升自身能力。
画饼:小齐努力工作期望升职,领导却总是画饼。被画饼的人往往逃避自己处于弱势地位的事实,画饼者利用人们对美好未来的预期进行欺骗。我们要精准洞察“画饼大师”,设置好出口,如在职场中判断公司业务和自身回报,避免被洗脑。
轻言放弃者:小杰和小开都对编程感兴趣,但小杰因畏难情绪放弃,小开却坚持并成功转行。畏难是人之常情,源于回避失败、时间感知失衡和缺乏长期主义精神。我们可以通过设定奖励机制、认清自我认知和目标设定的偏差等方式克服畏难情绪,把大目标拆解成小目标并行动。
相互指责:小文在公司成为“背锅侠”,被主管和同事甩锅。容易被甩锅的人往往有“老好人”的职场人设,职场甩锅行为源于权责交叉和人的天性。我们应建立健康的“职场人设”,明确边界,“把丑话说在前头”,划分好权责,避免被甩锅。
安全感:晓萌和男友在感情中,因安全感和信任问题产生矛盾,最终默认分手。在亲密关系里,“安全感”和“信任”不是核心,“关系对等”才是关键。我们应确定合理预期,站在对方角度思考,真诚沟通,解决问题或调整预期,追求对等、健康的关系。
节制:娇娇看到朋友自律的生活后,尝试自律却失败了,还影响了工作和生活。娇娇的“自律”是假自律,源于虚荣心,而真自律是掌握自己的“自律配方”,追求某几个方面的自律。做到真自律的方法包括停止自我批评、减少目标或调整方式、制定细小可量化目标、借助他人力量等。
功利:怡姐在职场中功利交友,对小美格外照顾,忽视娜娜,结果娜娜升职,小美出国。过度的功利心会让人成为利益的奴隶,失去对奋斗的渴望。我们应避免功利心过度,不以利益为唯一导向,认识到走过的捷径最终都要补回来,让功利心成为自我成功的驱动力。
虚荣:婷婷为了在朋友面前充阔气,短租大房子请客,结果超出预算。虚荣会放大一些感受,引人误入歧途,让人活在假象里。我们应划分自己的“能力圈”,寻找内心真实需求,建立合理消费观,区分真需求和伪需求,避免沉迷虚荣。
三分钟热度:小欧做事情总是三分钟热度,兴趣广泛但难以深入。“三分钟热度”的本质是人喜新厌旧、害怕受挫,这并非完全是问题,它也是体验和试错过程。这类人在职业规划上应扬长避短,选择适合自己个性的工作,同时在兴趣中寻找值得长期投资的事情,避免盲目辞职,要沉淀核心能力。
X因素:小薇和青青在负责公司项目时,小薇遇到困难选择放弃和逃避,青青则主动出击,请教业内大牛,最终带领项目组获奖升职。主动是成事的重要特质,是超越平庸的关键因素,学生思维是主动的最大障碍。我们应克服学生思维,主动争取机会,不要总说“我还没准备好”,大胆冲,抓住机会提升自己。
讨好型人格:婷婷在公司是老好人,尽力讨好同事和组长,却适得其反。成长过程中被打压是形成讨好型人格的主要原因,其本质是没有形成完整的自我。想要摆脱讨好心态,需找到自己的价值,建立完整自我,同时可以通过肯定自己、明白有些人失去也无妨、调整语言习惯、果断拒绝等小技巧远离讨好型人格。
结语:读懂人性后,从零开始 “通透”是一种能明确目的、厘清他人行为逻辑、放下对人性幻想和期待的能力,能减少痛苦和烦恼,但也会让人生少些刺激感。本书旨在帮助读者理解人性,当读懂人性后,应重新审视自我,从零开始,更好地生活。
附录:通透书单:书中推荐了众多与人性、心理学相关的书籍,如《我不是教你诈》《贪婪的多巴胺》《积极上瘾》等,涵盖了情绪管理、人际关系、认知提升等多个方面,为读者提供了深入学习和探索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