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凝血指标的检测与评估
这是一篇关于凝血指标的检测与评估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5.血小板活性状态的评估,4.血栓栓塞疾病的高危状态,3.凝血共同途径状态的评估,2.内源性凝血系统状态的评估,1.外源性凝血系统状态的评估。
这是一篇关于血液灌流(HP)的思维导图,血液灌流(HP)主要通过吸附的方式来清除毒素,是血液引入体外以后,在透析器另外再加上一个吸附罐,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毒素的情况,选用不同的吸附罐,通过吸附的作用,把体内的毒素清除掉。
这是一篇关于血液透析滤过(HDF)的思维导图,血液透析滤过(HDF)是将滤过膜孔径范围内所有的溶质均以相同的速度跨过过滤器,以对流转运的方式清除溶质。由于溶质对流的跨膜移动速度较扩散更快,清除效率更高,因此可用于中、大分子毒物的清除。同时,由于大量液体被滤过,为了补偿被滤出的液体和电解质,还需要在滤器后(前)补回相应的液体量和电解质。
这是一篇关于血液透析(HD)的思维导图,血液透析(HD)主要是通过弥散的方式清除毒素。通过人体的血液到机器里与透析膜进行弥散,毒素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转移,清除血液中代谢废物、有害物质和过多水分,是终末期肾病患者最常用的肾脏代替治疗方法之一。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凝血指标的检测与评估
1.外源性凝血系统状态的评估
选择性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 或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
PT延长和INR增加提示外源 性凝血系统的凝血因子存在数量或质量的异常,或血中存在抗凝物质;
PT缩短和INR减 少提示外源性凝血系统活化,易于凝血、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
2.内源性凝血系统状态的评估
选择性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或活化凝血时间(activated coagulation time,ACT)。
APTT和ACT延长提示内源性凝血系统的凝血因子存在数量或质量的异常,或血中存在 抗凝物质;
APTT和ACT缩短提示内源性凝血系统活化,血液呈高凝状态。
3.凝血共同途径状态的评估
如果患者上述各项指标均延长,则提示患者的凝血共 同途径异常或血中存在抗凝物质。
此时应检测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和凝血酶 时间(thrombin time,TT),
如果TT延长而FIB水平正常,则提示血中存在抗凝物质或 FIB功能异常。
4.血栓栓塞疾病的高危状态
外源性凝血系统、内源性凝血系统和共同途径的各项 凝血指标均缩短,则提示患者易于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
5.血小板活性状态的评估
检测全血血小板计数和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BT) 初步评估血小板功能状态:
如果血小板数量减少伴BT延长提示患者止血功能异常,易于 出血;
如果血小板数量增多伴BT缩短提示血小板易于发生黏附、集聚和释放反应,易于 产生血小板性血栓。
对于单位时间内血小板数量进行性降低的患者,推荐检测血浆血小 板颗粒膜糖蛋白(GMP-140)[P选择素(selectin P)] 或血中GMP-140阳性血小板数量,以便明确是否存在血小板活化。
不能检测上述2项指标时,如果患者伴有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也提示血小板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