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手之路》第5章:从新手到顶尖高手的三阶心法
这是粥左罗老师《高手之路》一书的第5章,这一章主要讲了以下方面: ①为什么新手阶段最难熬,也最幸福 ②为什么大部分人无法从普通到优秀 ③极少数从优秀到卓越的人都经历了什么。
这是詹姆斯·克利尔《掌控习惯》一书的第一定律篇,这一篇主要讲了四个方面: ①看着不对劲的那个人 ②培养新习惯的最佳方式 ③环境往往比原动力更重要 ④自我控制的秘密。
这是伍越歌老师《1000个铁粉》一书的第四部分。这部分主要讲了: ①变现的四种高价值方式 ②获取回报的3种模式 ③如何把值钱的产品卖个好价钱 ④打造产品体系——如何更好地为目标用户服务 ⑤秉持长期主义——个人品牌长盛不衰的底层逻辑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高手之路》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24年10月出版
第5章
从新手到顶尖高手的三阶心法
作者 | 粥左罗
制图 | 凯歌设计笔记
软件 | 亿图脑图MindMaster
日期 | 2025年1月25日
第1节:从0分到60分——为什么新手阶段最难熬,也最幸福
为什么新手阶段最难熬,又最幸福
为什么难熬
认知上没有积累,需要大量补课
实践上没有经验,需要大量练习
没有成绩,长期得不到反馈
为什么幸福
没有经验,所以收获感强
起点低,所以进步明显
从未拥有,所以容易满足
处在愚昧之谷,所以渴望希望之巅
如何更快地、更成功地度过新手阶段
以快为快地学习
快速学习一整套优质的认知方法
大量浏览相关内容
尽快融入圈子
自律的效果不如他律
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成长
尽快、尽多实践
先完成再完美
先做出一个次品,然后屎上雕花
拥抱微小正反馈
以写作为例,一开始写出来的文章,不用追求几千上万个点赞,只要好好将学习的写作技巧运用起来,哪怕获得十几二十个点赞,就是很不错的正反馈了
为什么很多人没有度过新手阶段
粥左罗解读
直接开始做,但没有学习相应的方法论
一直在学习认知方法,但从未开始做
没有加入圈子,没有结交同伴、与人同行
目标定得太高
XXX
第2节:从60分到80分——为什么大部分人无法从普通到优秀
内部原因
认知
新手到高手的第二阶段,大部分人会丧失学习和认知的热情
如何破除
新手时期怎么学,现在还要怎么学
要耐得住寂寞,不怕学习的枯燥
实践
人的惰性会阻碍自己的进步
即使实力足够,也不要停,要继续改进练习、刻意优化提升
要追求每一次的进步,一点点弥补自己的劣势和不足
思考
新手到高手的第二阶段,我们在思考上会丧失好奇心
勤思考
从来如此便对吗?
大家都这样,我就该这样吗?
这件事就那么理所当然吗?
它的本质是什么?
天天挂在嘴边的这些概念,我对他们有清晰的定义吗?
外部原因
环境决定论
“近墨者黑”
身边什么环境,就容易变成什么样
不要被身边的人同化,也不要被环境束缚
客观需求的限制
有时候,优秀不是刚需,普通才是真需求
如何解决
向上选择成长环境
找优秀、头部企业工作
让外因成立的内因
解读
为了改变内因,可以先强迫自己改变外因,通过外因逐步改变内因
之后会慢慢摆脱“水平平均化”、“普通就够用”的低端环境
举例
本来在一个三四线城市的小公司工作,现在强迫自己“北漂”
在一家普通小公司工作,大家都是普通水平,你为了改变,努力进入行业头部的公司
主动进入更优秀的圈子和社群,结交更多优秀的朋友
第3节:从80分到99分——极少数从优秀到卓越的人都经历了什么
从优秀到卓越的人,都经历了什么
从优秀到卓越的人的四大特点
必须是职业的,而非业余的
练习总量巨大,非常人可及
保持实战,磨炼真功夫
积累周期够长,起码三五年
从优秀做到卓越,需要哪几点
从事相关工作
当做主业,才能保证一天做个8小时,保证练习量和时长
长期专一
核心
以天为单位精进,以年为单位迭代
熬过痛苦练习的阶段
必须进行大量的改进练习,不能靠惯性推进
惯性推进
自然而然地根据过去积累的经验和常识做事
不断升级“战场”
“打大仗”才能“出大将”
给大牌公司服务
在头部企业的新媒体公司工作
越到后面越需要修“心”
进取心
野心、雄心
境界、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