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七年级下册历史时间轴
仅时间线部分,不包括科技,文化,经济,中央制度等方面,如果你想去了解历史的话,那这份思维导图你千万不能错过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七下历史
581年
杨坚建立隋朝,定都大兴
589年
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意义: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 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趋势。
大运河
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 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开凿:隋炀帝时,从605年起, 陆续开凿了大运河
三点:洛阳中心,北抵涿郡 南至余杭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地位: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科举制
过程:隋文帝初步确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进士科的确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影响: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革,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 推动了教育文化的发展,成为历代王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
618年
隋朝的灭亡
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和 大规模农民起义
同年
李渊称帝,唐朝建立,定都长安
贞观之治
在位皇帝:唐太宗
原因: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广纳贤才 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 制定法律,减轻刑罚 增加科举考试项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严格考察官吏政绩 减轻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表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武则天
地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治国举措:打击敌对官僚制度 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继续推行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重视农业生产
成效:社会经济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后来开元盛世奠定基础
开元盛世
在位皇帝:唐玄宗
原因:重用姚崇和宋璟 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表现: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 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
755年
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叛乱。 背景:唐玄宗享乐,任人唯亲,朝政腐败 各地节度使势力膨胀,外重内轻
影响:唐朝由盛转衰,矛盾尖锐,中央权力衰微,藩镇割据 社会经济破坏,北方地区浩劫
763年
唐朝平定叛乱
黄巢起义
过程:起义军攻入长安,建立政权,最终被镇压 影响:给唐朝统治致命打击
907年
朱温建立后梁,唐朝灭亡
五代十国
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960年
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 改国号为宋,定都东京(开封) 局部统一,结束五代十国。
重文轻武
目的: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加强中央集权 措施: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文臣统兵 发展9文教事业,改革发展科举制,大幅度增加名额,进士升官从优,升迁迅速
影响:积极:扭转了五代尚武轻文,杜绝武将跋扈,政权巩固,社会安定 束缚统军指挥权,战斗力减弱,官吏冗余,行政效率低下,财政支出增加
1069年
王安石变法
目的:摆脱统治危机,实行富国强兵
措施:募役法:征收役钱,限制特权,增加收入 方田均税法:按土地多少好坏平均征税,增加国家收入 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促进农业发展 保甲法:2人以上成年男子的人户,出一人为保丁,增强国家军事力量
结果:政府财政收入增加,触犯官僚地主利益,宋神宗死后,全部废除
澶州之战
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定都上京临横府
辽太宗:辽占领燕云十六州 宋太祖:友好 宋太宗:北宋进攻辽失败,转防守 宋真宗:辽军攻宋,皇帝亲征,成功
澶渊之盟
宋辽议和,辽军撤回,宋给辽钱物,辽宋和平
宋夏交战
11世纪前期,元昊建立西夏
率军进攻北宋,北宋节节败退,西夏损耗
宋夏和谈,宋夏和约,称臣,宋给钱物,边境贸易兴旺。
11世纪末
阿骨打统一女真族
1115年
阿骨打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
1125年
金灭辽
1127年
金灭北宋
南宋建立
赵构登上皇位,宋高宗,定都临安
岳飞抗金
岳家军在郾城打败金军主力 后失败,莫须有
宋金和议
南宋向金称臣,给金钱物, 以淮水和大散关一带划定分界线 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1206年
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 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1227年
蒙古灭西夏
1234年
蒙古灭金
1260年
忽必烈继承汗位
1271年
改国号为元,定都大都
1276年
元军攻入临安,南宋灭亡
1279年
元军消灭南宋残部,统一全国
1368年
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
1405-1433
郑和下西洋
目的:提高中国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发展海外贸易
范围: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意义:增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 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1553年
葡萄牙殖民者夺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561年
戚继光抗倭,在台州九战九捷,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评价: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他是我国伟大的民族英雄
明朝中后期
政治日益腐败,皇帝贪图享乐,疏于朝政
兼并土地,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1644年
李自成起义,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原因:政治腐败,国家财政危机严重,阶级矛盾尖锐 陕西北部连年大旱,官府催征如故。
均田免赋,收到农民爱戴
1644年4月
李自成攻进北京城,明朝灭亡。
清兵入关
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后金 1635年,皇太极改名满洲 1636年,改国号为清
吴三桂降清,和清军夹击李自成 李自成交战失利
1661年
郑成功在赤崁城打败荷兰
1662年2月
台湾收复
1683年
台湾归入清朝版图
1684年
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685-1686
雅克萨之战,迫使俄政府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边界问题
1689年
尼布楚条约
1771年
在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1885年
台湾正式建省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平定葛尔丹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