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了凡四训的六个法则
这是一篇关于了凡四训的六个法则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法则六:心上改,法则五:理上改,法则四:事上改,法则二:向内求,法则一:信因果,法则三:觉察心。
这是一篇关于什么是真正的学习的思维导图,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表现,识别强项和弱点,进而调整学习策略。自我评估有助于个人成长和持续改进。
这是一篇关于打破中国式父母的死循环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结语,打破循环需要重构代际对话的基础,年轻一代开始意识到,5.现代性冲击下的认知失调,4.生命意义的代际转存,3.发展焦虑的具象化投射,2.集体主义下的责任转移机制,1.儒家传统的时间观,导语。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了凡四训的六个法则
法则一:信因果
如何做?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把努力的重点放在造成各种结果的因上
1.报冤行
遇到坏的事情不消极不抱怨:所行皆报怨
倒霉事=所造的恶业带来的=还了债
2.随缘行
好运=善的果报=存款,
遇到高兴的事情不骄傲
不必得意:用一笔少一笔
反而因为少了一笔存款而更加努力
3.无所求行
不要去求外在的,而在内因上下功夫
凡事向内求
4.称法行
你的行为要如其本然,顺因本心,
这样方能变得清净,获得解脱。
法则二:向内求
有所求=聚焦于一个努力的方向
1.心态层面
向外求:夏天天热开空调
向内求:心静自然凉>享受天热:乐在其中
2.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层面
向外求>攀比心。
向内求:只和自己比,只求心安理得。
3.心灵层面
向外求:大学毕业反复比较,希望找到更好的单位
向内求:先找到自己的热爱,找工作变得很简单
4.心性层面
挖掘内心的良知,找到内心的天理,
找到上天的使命,去做该做的事
法则三:觉察心
觉察心:应该有所求,却不能被追求束缚。
主要是放下对结果的执念以及情绪的干扰
有三个要点:
1.追求什么,就清空自己的心
去掉一切预设的观念和立场
让心像镜子如实反应各种状况
2.追求什么,就专注过程
要去掉对结果的执念专注当下
这样就能拜脱情绪的干扰,静水流深
3.做到心如明镜,静水流深,就能产生一种觉性,
或者说,一种内在的直觉,
让你能够对各种状况做出回应。
如何做到以觉察心,去追所求?
1.每天写功过薄
做了好事,就要记下来并坚持下去
做了不好的事情,就要记下来并坚决改正
2.念准提咒
准提:清净。可用“冥想”去代替。
3.写符箓
可用练字帖或描画代替。
法则四:事上改
用行为矫正习惯,行为规范后逐渐内化为习惯
通过具体行动改变,局
如戒酒则远离酒局
戒嗔怒则遇事先默数三秒
事上改=养成好习惯<意想不到的力量<高效能的人士
1.积极主动
遇到困难:“试试看,有没有其他可能”
2.以终为始
做事前,先认清努力的最终目标
以清晰的方向和价值观来引导自己的人生。
随时提醒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3.要事第一
明白与目标正相关的事情是什么。
4.双赢思维
竞争中,不要老想着去赢对方,
而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观察,
然后找到契合点,实现双赢的结果
5.知彼解己
与人交往养成聆听的习惯
聆听=良性的回应=同理心沟通≠被动接收
6.综合综效
对异见不要马上否定,
去思考其合理成分
7.不断更新
不断更新个人产能
比如身体,精神,智力,社会或情感
法则五:理上改
用逻辑说服自己
改习惯,理解错误背后的逻辑
发脾气伤人伤己,理性分析后自然能克制
法则六:心上改
从根源修正心念
最高级的改过是修正起心动念
“不怕念起,只怕觉迟”。
若心中无恶念,外在行为自然端正
心上改=把心性层面的贪嗔痴慢疑都解决掉
那么我们就会彻底觉醒
发三心
羞耻心:知耻近乎勇
承认错误需要勇气
若对恶行无感,
人将失去进步的动力
敬畏心:举头三尺有神明
敬畏天道因果,慎独慎微。
即使无人监督
也要以天知地知的态度
约束言行
勇猛心:果断行动,不拖延
改过需雷厉风行,
拖延只会让错误累积。
如发现恶习,立即斩断,
不给自己找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