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TRIZ入门及实践
这是一篇关于TRIZ入门及实践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6. 附录与扩展,5. 应用与实践,4. 矛盾解决工具,3. 创新方法与工具,2. TRIZ基础理论,1. 引言与背景。
这是一篇关于中国历史朝代年号与主要贡献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十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1949年—至今),十六、中华民国(公元1912年—公元1949年),十五、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2年),十四、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十三、元朝(公元1271年—公元1368年),十二、宋朝(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各个朝代以其独特的年号作为时代的标记,不仅记录了历史的变迁,更彰显了各朝代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主要贡献。
这是一篇关于DeepSeek:从入门到精通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五、进阶能力,四、平台应用,三、使用技巧,二、功能与应用,一、概述。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TRIZ入门及实践
1. 引言与背景
书籍信息
作者:赵敏、史晓凌、段海波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定位:首本以工程技术问题为主的综合性TRIZ教材
内容简介
系统介绍TRIZ理论及工具
包含76个标准解、三星创新案例等独家内容
总序
国家创新方法工作背景
强调“自主创新,方法先行”
前言
TRIZ的起源:根里奇·阿奇舒勒(1946年)
创新与发明的核心:解决矛盾(技术/物理矛盾)
2. TRIZ基础理论
起源与发展
苏联军方背景,冷战期间发展
核心思想:技术系统进化有客观规律
传播路径:苏联→欧美→中国(2000年后)
发明问题级别
1级(32%):简单改进(如隔热材料)
2级(45%):局部改进(如折叠自行车)
3级(18%):跨专业改进(如自动换挡)
4级(4%):原理创新(如集成电路)
5级(<1%):重大发现(如计算机)
TRIZ适用范围
适用于1-4级发明,不解决非技术领域和5级问题
核心理论体系
技术系统进化法则(S曲线、动态性法则等)
矛盾解决工具(技术矛盾矩阵、分离原理)
物质-场分析与标准解
3. 创新方法与工具
创新思维方法
多屏幕法(系统/时间/成本多维度分析)
STC算子(尺寸-时间-成本极端化思考)
金鱼法(分步骤验证假设)
小人法(用拟人化分析系统问题)
技术系统进化法则(8大法则)
完备性法则(需完整功能组件)
能量传递法则(高效传递路径)
动态性进化(柔性化、可调性)
提高理想度(功能/成本比最大化)
子系统不均衡进化(短板决定系统性能)
向超系统进化(系统融合外部资源)
微观级进化(纳米化、场替代物质)
协调性法则(参数匹配与节奏同步)
40个创新原理
代表性原理:
分割原理(模块化设计)
反向作用(逆向思维)
嵌套原理(空间复用)
反馈原理(闭环控制)
变害为利(废物利用)
4. 矛盾解决工具
技术矛盾
定义:改善A导致B恶化
解决方法:
矛盾矩阵表(39个工程参数)
40个创新原理映射(如原理35:参数改变)
物理矛盾
定义:同一参数需相反特性
分离原理:
空间分离(如可折叠结构)
时间分离(如安全气囊触发)
条件分离(如变色玻璃)
整体与部分分离(如分体空调)
物质-场分析
模型类型:完整/不足/有害场
标准解法(76个):如引入新物质、场替代
5. 应用与实践
经典案例
三星公司:TRIZ助力专利突破(1600+项/年)
波音公司:缩短空中加油机研发周期
中兴通讯:21个技术项目取得突破
传统创新方法与TRIZ对比
试错法:随机性强,效率低
头脑风暴:发散但缺乏系统化
TRIZ优势:基于矛盾解决与进化规律
6. 附录与扩展
TRIZ术语表
理想解、资源、超系统等核心概念
矛盾矩阵表
39×39工程参数对应创新原理
参考文献
阿奇舒勒著作、国际TRIZ协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