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免疫调节
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直击重点,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希望可以帮到高中学生物的朋友们♡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收藏下哟。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免疫调节
免疫系统
抗原
定义:能引发免疫反应的物质
性质:大多数为蛋白质,少部分为多糖、脂类
特点:异物性,大分子性,特异性
组成
免疫器官
骨髓(B细胞),胸腺(T细胞)
免疫细胞产生并发育的场所
脾,淋巴结,扁桃体(免疫细胞集中分布的场所)
免疫细胞
来源: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抗原呈递细胞
树突状细胞
分布:很多上皮组织及淋巴器官内
功能:强大的吞噬、呈递抗原功能
巨噬细胞
分布:几乎在机体各种组织中
功能:吞噬消化,抗原处理、呈递功能
吞:胞吞,膜的流动性
噬:溶酶体
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分布:淋巴液,血浆,淋巴结
功能:识别、呈递抗原,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
T淋巴细胞
种类: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 (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 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抗体
本质:机体产生专门应对抗原的蛋白质
特点:特异性
随血液循环、淋巴循环到达身体各处
分布
血清(主)
组织液、外分泌液
溶菌酶
来源:多种细胞(唾液腺细胞、泪腺细胞……)
功能:溶解细菌、使病毒失活
分布:血浆、唾液、乳汁、泪液……
细胞因子 (淋巴细胞分泌)
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
功能
三道防线
基本功能
免疫防御(最基本):排除外来抗原性异物
免疫自稳: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
免疫监视: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
非特异性免疫 (生来就有)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特异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与病原体接触后获得,针对特定的抗原起作用(特异性)
二次免疫特点:反应更快更强烈,抗体更多
体液免疫 (主要靠抗体)
作用对象:内环境中的病原体
抗原呈递细胞:摄取、处理、呈递抗原(非特异性识别)
辅助性T细胞
激活B细胞
分泌细胞因子(需2个信号激活B细胞后)
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
特异性识别抗原
B细胞
记忆B细胞(少)
浆细胞(多):不能识别抗原
细胞免疫 (靠T细胞直接接触靶细胞)
作用对象: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靶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来源
初次免疫:细胞毒性T细胞
二次免疫:记忆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
作用:识别(膜的信息交流功能)并接触、裂解靶细胞
靶细胞裂解属于细胞凋亡
免疫失调
过敏反应 (免疫过强)
定义:已免疫(已有相应抗体)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时,发生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免疫反应(异常的体液免疫)
过敏原:引体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
特点
过敏反应有快慢之分
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预防
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
治疗:使用抗组胺类药物
自身免疫病 (自身免疫反应对组织和器官 造成损伤并出现了症状)
特点:发病率较高
病例: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治疗方法:进行自身造血干细胞移植
免疫缺陷病 (免疫过弱)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如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有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
病例:艾滋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
免疫学的应用
疫苗
用灭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人体内可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是世界上第一个预防癌症的疫苗
预防传染病的疫苗有卡介苗(结核病),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疫苗和麻疹疫苗
器官移植
用正常的器官置换丧失功能的器官,已重建其生理功能的技术
每人细胞表面都带有一组与别人不同的蛋白质——组织相容性抗原(HLA), 只要供者与受者的主要HLA有一半以上相同就可以进行器官移植
面临的问题
免疫排斥(细胞免疫)
供体器官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