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了凡四训
《了凡四训》揭示命运由己造,修行从心起。通过“立命之学”领悟命运真谛,“改过之法”修正过失,“积善之方”广结善缘,“谦德之效”成就福报。助人为乐、护持正法、救人危急等善行,不分大小难易,皆能积累福报。嘉善支立、包凭、屠勋、徐凤竹等先贤,因行善积德,后代显贵。谦虚让人获益,善念感动天地,福报自造。行善不分形式,关键在于存心,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编辑于2025-03-13 16:09:32了凡四训
立命之学
行善之因
了凡先生遇到一位算命先生,算命先生算定了了凡先生一生的命数,如考试名次,生命长短,生儿生女,官至何处,在拜谒云谷禅师之前,命数不差毫厘,了凡先生就开始不起心动念,接受命数的安排
行善之始
了凡先生拜谒云谷禅师,进行禅修,云谷禅师跟了凡先生讲述了命数应该是由自己造作的,福报也是自己努力追求的,人的命数好坏,离不开人的心,一定要积德,一定要对人宽容,一定要和气慈爱,一定保养精神,每日行善,多多益善,积累福报,对于命运的态度,应当勤勉修身又能安心等待。了凡先生听了云谷禅师的教诲,深深的忏悔了自己过去的种种行为,开始行善
行善之果
命运有了变数,生命迎来新生
立命之说
每个人的命运,都是自己造作而成,每个人的福报,也是自己努力追求而得。 人的命运好坏,离不开人的心。 向内可以求的道德仁义,同时向外可以功名富贵。 一定要积德,一定要对人宽容,一定要和气慈爱,一定要保养精神。 天降的灾难还可以躲避,自己造的罪业,一定活不了。 从现在开始,你要不断扩大充实自我的德行,坚持不断的做好事,而且是默默的做好事,积累阴德,这就是自己所造的福德,哪有享受不到的道理呢? 乐于做好事的人家,一定会得到许多幸福。 如果我们对于丰足何短缺不起分别心,那么就可以在贫富方面乐天知命,不被贫富所牵累,如果我们对于潦倒何成功不起分别心就可以在贵贱方面顺应天命,不为贵贱所牵累,如果我们对于短命和长寿不起分别心,就可以在生死方面得大自在。 人生在世,生死是最重要的事,勘破了生死,一切的顺境和逆境都能够安之若素。 所谓“修”,就是自身有过错,都应当彻底改正,永不再犯。 当你飞黄腾达的时候,要保持谦卑,要常作落寞之想,即使一帆风顺的时候,也要多多想到艰难险阻,即使丰衣足食的时候,也要想到忍饥挨饿。即使人家对自己很好,也要想想自己有什么值得人家善待的。即使家道兴隆的时候,也要居安思危。即使已经很有学问了,还是要看到更有学问的人,要意识到自己的学问其实远远不够。 一定要天天反省自己做错了什么,改正自己的过失,一天不反省自己的过错,就会心安理得一直错下去,一日不去改正自己的错误,就是一天没有什么进步。
改过之法
改正过失的三个方法
1||| 羞耻心
有羞耻心就会成为圣贤,没有羞耻心就会沦为禽兽,私下做了一些不义之事,还没有愧疚之心,世界上羞耻的事情莫过于此。
2||| 敬畏心
天地在上,我们很难欺骗鬼神,可以欺骗自己,但是骗不了神明,神明无处不在。一旦被人识破,为人也就一钱不值了。 幽闭了千年的黑暗山谷,只要有灯光照进来,就一下子除掉了千年的黑暗,不论犯了什么过错,还是多久以前的事情,只要下决心改正错误,就是难能可贵的。 改过要趁早,觉悟要趁早,而一旦觉悟,就一定一刻都不可以懈怠,一念都不能放纵。 生前不能改过,死后也背负恶业,遭受恶名,沉沦地狱。
3||| 勇猛心
一般人不能认识到自己的过错,不能进而改正自己的过错,大多是因循守旧,得过且过,畏难退缩。 不要犹犹豫豫,不要消极等待,要立即行动。 小错犹如芒刺钻进肉里,应当迅速剔除,大错犹如毒蛇咬掉手指,应当赶紧砍掉
改正过失的三个层面
1||| 从事情本身去改
例如:从前杀生,现在不杀了,以前经常发脾气,现在不发了,这就是从事情本身上去改。 从事情本身上改,只是表面上改了,但是病根还在,并不是究竟的解决之道。
2||| 从道理上去改
善于改正过错的人,在还没有付诸行动改正错误之前,就先把其中的道理彻底弄明白了。 比如:以前好发脾气,就要好好想想,别人固然做的不好,但是别人做的不好,恰恰应该同情。违背情理相互争斗,对自己又有什么好处?实在是没什么值得我们发脾气的。我们需要的是自我反省,即使别人毁谤我们,也要把它当作是自我的磨炼和考验。 听到别人说自己坏话,听到别人毁谤自己,就大发脾气,费了很大的劲很多的心思去辩解,去澄清,其实是春蚕吐丝,作茧自缚,自寻烦恼,愤怒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不仅无益,而且有害。
3||| 从心性上去改
不管什么过错,其实都是由心而来。 如果心不起妄念,怎么会犯错呢?不必对好色、好怒、好名、好货等种种不当行为一一分析,去寻求戒除每个行为的方法,而是一心培植良善的心,一心去做善良的事情,每时每刻显现的都是正念,那么,邪恶的、不当的念头也就不会来找你。
改正过失的效果
有人觉得心旷神怡,有人会觉得突然想明白了人生的根本,有的人会突然在忙乱给的生活里不再忙乱,而能从容不迫,有的人遇到了仇人时也能以欢喜心对待等等效果,但是千万不要因此而沾沾自喜、洋洋自得,而要坚持不懈的精进。
积善之方
积累善行的家庭,必有很多吉祥如意的事延续下去
1||| 杨荣的曾祖父和祖父在涨洪水的时候,一心救人,对河里漂流的财务一无所取,后来,杨荣考取了进士,位列三公,家族子孙人丁兴旺,诞生了许多贤能之士。
2||| 杨自惩劝解县令不要鞭笞囚犯,并且遇到囚犯缺粮,会想法设法救济他们,后来,他的后代成为了一时的名臣。
3||| 谢都事在邓茂七造反后搜捕剿杀叛军时给不属于叛军的群众,发了一面小白旗,约定官兵到时,将白旗插在自家门口,这样,不会错杀无辜群众。后来,他的儿子和孙子都当了大官。
4||| 福建林家有一位老妇人,一直做份团施舍给有需要的人,有求必给,后来,她的后代中接连几代都是显贵,一致出现无林不开榜的民谣。
5||| 冯琦的父亲年轻时,在一个大冬天救了一个冻僵的人,后来,生下来了儿子冯琦。
6||| 应尚书变卖田产救了一个女子,每日行善、捐粮赠灾、救人危急,后来,子孙科举及第的比比皆是。
7||| 徐凤竹父亲荒年减免田租,又把粮食分发给穷苦的人,修桥铺路、供养僧人,尽力做善事,后来,徐凤竹官至两浙江巡抚。
8||| 屠勋解救了蒙冤入狱的人,提出了减刑官的建议,后来他生了三个儿子,都官至显位。
9||| 包凭布施银子、衣服、布匹修缮庙宇,后来,他的儿子孙子都做了大官。
10||| 嘉善支立的父亲为蒙冤的囚犯平反,后来,他的儿子孙子都做上了大官
做善事,应当仔细辨别
1||| 善事有真有假
有利于别人的就是善,仅利于自己的就是恶。 做善事能利于别人的出于公心,出于公心就是真诚,只想得到自己的利益,就是私,出于私心就会伪善。 发自内心的行善就是真善,做形式上的表演,就是伪善。 为善而不求任何回报,就是真善,为了某种目的而行善,就是伪善。
2||| 善事有端有曲
纯然的救世之心就是端,有一丝一毫的媚俗之心就是曲 纯然的爱人之心就是端,有一丝一毫的嫉愤之心就是曲 纯然的尊敬他人之心就是端,有一丝一毫的玩世之心就是曲
3||| 善事有阴有阳
凡是做了好事让别人知道就是阳善,做了好事而别人并不知道就是阴德,积阳善,会享受世间的名利,积阴德,会得到上天的回报。名声,不过是一种福报。
4||| 善事有是有非
做善事还要看这个善行是否会有弊端,要看到长远,不只是看个人得失,还要看到对大众的影响,有时候行为虽好,但是他的流弊足以害人。子贡不要赏金会影响别人去赎人,子路接受酬谢但是会促进更多的人去救人。
5||| 善事有半有满
善没有积累,就不可能成就你的名声! 积善的功德大小,并不在于金钱数额的大小,女子只捐了两文钱,但是心却十分真切,是完满的善,捐了几千两,心却不那么诚恳,只是一半的善。 做善事但是不想着自己是在做善事,都会得到圆满的结果,如果心里总是觉得自己在做好事,想着要得到回报,即使做的非常勤勉,也只是一半的善。
6||| 善事有偏有正
善事是正,恶事是偏,但是好心办了坏事的人是正中偏,坏心却办了好事的人,是偏中正,富豪找人抓抢了粮食的人,平息了抢粮风潮,不让社会出现更大的动乱,是偏中正,吕文懿不和喝醉了的人计较导致喝醉了的人后来犯了死刑罪,是正中偏。
7||| 善事有大有小
只要一起念,如果是不正当的念头,就已经犯下罪过,不一定要真正付诸行动才是过错。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8||| 善事有难有易
将难以割舍的东西施舍给别人,在难以忍耐的情况下克制自己都是难,有财有势的人行善立德很容易,容易而不去做,那是自暴自弃。贫贱的人要行善修福是很难的,很难而去做了,这就是非常难能可贵了。
助人为乐的十种方法
1||| 与人为善
不要以自己的长处来掩盖别人的优点,不要以自己的善行去和别人相比较,不要以自己的才能去为难别人。 见到别人的过失,应当有所包涵 看到别人的长处值得学习,有一点点的善行值得记录,都应该放下成见,向他们学习,并要为他们赞叹且广为宣传。 一言一行,不以私利起念
2||| 爱敬存心
君子和小人,从表面上看,很容易混淆,唯有存心这一点,善恶相差悬殊。 君子所存养的心,只是敬人爱人之心。 人与人之间有亲疏贵贱的分别,也有智慧与愚昧、贤能与不孝的分别,千差万别,但是都是人类这个整体,应该相互敬爱,敬爱世间的人,并且能够使他们安稳,就是替圣贤使他们安稳
3||| 成人之美
凡是见到人做善事,或这个人的志向有可取的地方,就应该引导和扶持,极力成就他,或者称赞鼓励,或者为他提供帮助,或者为他们辩白诬陷毁谤,一定要使他有所成就。
4||| 劝人为善
生而为人,谁没有良心,只是世路漫漫,很容易迷失,我们和别人相处,方便的时候一定要尽力提醒对方,让他从迷惑、迷雾中看清真相。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 劝人伪善需要注意两点: 失人:有的人我们可以和他交谈而不去和他交谈,就叫失人 失言:有的人我们不可以和他交谈而和他交谈,就是失言
5||| 救人危急
人不可能一辈子顺风顺水,遇到困难中的人,应当像自己也痛苦中一样,赶快设法帮助他。
6||| 兴建大利
不管地方大小,凡是有利于大众的,都应该去兴建。或修渠导水,或筑堤防患,或修建桥梁,或施舍茶饭!
7||| 舍财作福
一切的东西,没有舍不得的,都可以放下。 如果我们大家把看得最为重要的东西看得不重要,随时可以舍出去,那么,对内我们就可以破除吝啬之心,对外我们就可以救人于危急。
8||| 护持正法
弘扬正法,应当勉励,经书典籍,敬重保护
9||| 敬重尊长
在家里侍奉父母,要和颜悦色、柔声下气,养成习惯,以成本性。恭敬对待一切年事高、德行高、见识高的人。
10||| 爱惜物命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有恻隐之心,求仁的人,追求的就是这个恻隐之心,积德的人积累的也是这个恻隐之心。 君子有四不食之戒: 听到宰杀的声音不吃 看见了宰杀的场面不吃 自己喂养的动物不吃 专门为自己杀的动物不吃 对于一切的存在物,都应当有所爱惜,世间我们感觉到的一切,其实都有灵性。
谦德之效
谦虚让人获益,谦虚的人受教的机会也多,是修行者必不可少的品质。 每一个念头不忘谦虚,处处不忘给人方便,自然会感动天地,这就是所谓福报由自己造成的。
了凡先生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
1||| 丁敬宇温和恭敬、诚恳忠实、毕恭毕敬、谨小慎微、对毁谤也不辩解,不久考上了进士
2||| 冯开之面对别人的指摘,心平气和、淡然面对、从未恶言相向过,不久就考上了好成绩
3||| 赵裕峰对于别人的批评,不但不生气,且心悦诚服的改进,不久考上了进士
4||| 夏建所徐怀若谷、温良恭敬,考上了好成绩
5||| 张畏岩榜上无名后,大骂考官,一位道人指点他告诉他,多做善事改变自己的命运,自我反省而不是去骂考官,张畏岩虚心接受教诲,一改之前浮躁的做派,最终考上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