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3集:农业起源
《中国通史》100集以丰富的影像资料和专家讲解,系统呈现了从中华文明起源到清朝灭亡的历史。这份学习笔记思维导图,首先是为了督促自己学习,其次是想以更直观、结构化的方式,帮助学习者梳理和理解这部宏大历史纪录片的核心内容。
本思维导图以最简单的方式总结中国通史王莽改制相关内容,如果你想去了解历史的话,那这份思维导图你千万不能错过了!让你更快速更方便去了解学习。建议收藏学习!
本思维导图以最简单的方式总结中国通史昭宣政治相关内容,如果你想去了解历史的话,那这份思维导图你千万不能错过了!让你更快速更方便去了解学习。建议收藏学习!
本思维导图以最简单的方式总结中国通史两汉经学相关内容,如果你想去了解历史的话,那这份思维导图你千万不能错过了!让你更快速更方便去了解学习。建议收藏学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第3集:农业起源
前言
宇宙万物,因何而生?
人类祖先是什么时候开始迈出改造世界的第一步?
远古社会从蛮荒通向文明时代的起点又在哪里?
从一颗小小的种子说起
农业起源概况 (新石器时代)
起源前
人类最初的数百万年
采集野果,猎食野生动物
背景
距今大约一万年 (开始走出丛林)
丛林中的危险:人类不仅是狩猎者,也被大型食肉动物猎食
气候的变化
地球遭遇冰川运动,人类食物减少
史前先民迫切需要能够提供稳定食源的方法
起源
史前先民通过观察果实和种子飘落,联想到农业种植
经过若干年栽培,驯化成水稻(南方:野生稻)和谷子(北方:狗尾巴草和野糜子)
意义
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一个发展阶段
种植农作物和定居
由食物采集者变成了食物生产者
人类不再是被动适应自然,能主动改造、改良自然,
仙人洞遗址
江西省万年县
距今约12000千年
1993年 赵志军
陪同:马尼士博士
在墨西哥找到了当时世界上最早的玉米遗存
认为水稻起源应该就在中国
1995年,对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找到水稻腐烂后的植物硅酸体
当时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遗存
2004年
在湖南省道县玉蟾岩发现了5颗实物稻子
既像野生稻又像栽培稻,是从野生稻向栽培稻演化的最原始栽培稻
先农坛
老北京中轴线南端
明清皇帝每年仲春亥日在此祭祀先农诸神
籍田典礼
田螺山遗址
位于宁绍平原东部的姚江谷地
距河姆渡遗址仅7公里
浙江省余姚市三七镇相岙村
2001年
发现大量的瓦片和陶罐
出土物品
陶器、石器、骨器、玉器等文物
稻谷
6500年前
大约几十万颗碳化稻米
没现在的大米白、胖
骨耜
牛的肩胛骨做成,很像现代的锨或铲
用途
松土
表明:河姆渡人已经脱离了刀耕火种的落后状态,发展到使用成套稻作生产工具普遍种植水稻的阶段。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耜耕农业”
良渚文化
浙江省良渚博物院
太湖流域
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
距今5300到4000年
该时期长江下游地区的考古遗址数量剧增,分布得异常密集
说明
稻作农业快速
石犁、耘田器、破土器
这些新进的工具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辉煌成就
大型建筑的修建
良渚古城
营建工程十分巨大
证明当时的稻作农业已经发展非常好
精美的玉器制作
这些高度的文明都需要大量劳动力的投入以及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 都需要有完善的稻作农业生产体系和充足的农产品作支撑
谷子
北方
粟
禾
夏朝和商朝也被称为“粟文化”的王朝。
距今六千多年前
黄河流域一带已经大量种植谷子
狗尾草,也叫莠(yǒu)
植株形态和谷子十分类 “良莠不分”
居于首要地位
《氾胜之书》《齐民要术》里谷子被列为五谷之首
明代以后,由于小麦种植面积扩大,玉米、甘薯的引入,谷子的种植才相对减少
小米滋养了磁山文化、兴隆洼文化、仰韶文化、红山文化等
磁山遗址
太行山东麓,南洺河北岸的河北武安磁山遗址
距今7400年左右
新石器时代早期
1976年
发现
石铲、石镰、石磨盘、石磨棒
粮窖
粟比过去所有遗址曾经发现的加起来都多
发现窖穴548个
80个粮食窖穴里面还有粮食遗存物
震惊世界
陶盂
鸟头形支架
磁山人的炊具
磁山文化的代表性器物
兴隆洼文化
距今约8000年
比欧洲地区发现的谷子早2700年
80年代调查的时候,遗址的表面,大量堆散着石器、陶器
2002年,大规模发掘
三个地点采集植物标本进行浮选,发现1500多粒碳化籽粒,黍90%+粟10%
还发现了一座十分奇特约墓葬:人猪合葬墓
猪
地位
对中国人来说非常重要
我们熟悉的“家”字,宝盖头下面是一个“豕”字,“豕”字就是猪的意思
蓄养生猪成了定居生活的标志
猪驯养的过程
新石器时代初期,黄土高原遍布沼泽和森林,多鹿科动物和野猪
鹿科动物生性活泼,家养繁殖能力降低
野猪脂肪含量更高、繁殖能力更强,便成为畜养的主要目标
猪是温顺、繁殖力强的动物。
作用
食用
猪也被推崇为用来沟通神与人之间关系的工具
如:陪葬、图腾
最早的龙形图腾很多都与猪有关,如猪首龙、玉猪龙等
还驯化狗、鸡、鸭、牛、马、骆驼等一系列动物
小麦
何时进入我们的粮食系统的呢?
距今4000年左右传播到了中国
小麦的原产地又是哪里呢?
起源于西亚农业起源中心区
现今的以色列、约旦、黎巴嫩以及伊拉克的一部分,土耳其的南部
逐步取代小米,成为北方地区主体农作物
二里头文化遗址
距今3800年,小麦的出土量只占到不足1%
二里岗时期
距今3500年左右,小麦的出土量达到了10%-20%
仅次于粟和黍
距今5000-4000年间
涉及农业生产的主要资源全部出现在了中国
“五谷”,一般认为包括:谷子、糜子、稻谷、大豆和小麦
所谓“六畜”,一般是指:狗、猪、鸡、羊、牛和马
总结
农业和畜牧业的兴起,对人类摆脱野蛮状态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它也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充足的粮食,使得我们人类社会可以进行更细致的社会劳动的分工,使得一部分人脱离基本生活需求的生产活动,而从事更高级的一些社会活动。
聚落遗址
房址150余座,房址均为长方形半地穴式建筑,呈东北西南向排列,分东、中、西
每座房子的面积,大致都是在四五十到六十平方米
中央,中心部位,并排两个大的房址,每座房达到了140平米
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这间房子是非常重要的房子,可能就是这个部落,一个最重要的人物居住的。
村落里居住的先民已存在等级之分
新石器时代晚期
定居范围的扩大
史前社会形成的部落联盟不断扩张
内外部矛盾日益激化
一些已改进生产技术的农业部落联盟,成功地完成了从原始文化向邦国文明的过渡
标志着人类文明形成的国家随之产生
农业的发明+定居聚落的涌现
是四大文明在诸大河流域相续发祥的共同起点
《泛胜之书》是我国残存的最古农书,由富有实践经验的农学家泛胜之撰写。 《齐民要术》公元6世纪,贾思勰所著。
联想的能力
生产工具
生产力水平最主要的一个标志
宁绍平原
土地肥沃,降水充足
今天中国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
6000多年前在这里诞生了当时中国最为发达的稻作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