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肖秀荣考研政治-史纲第三章
肖秀荣,1991年至2004年为教育部考试中心全国硕士研究生政治理论入学统一考试命题组成员,曾任政治命题组副组长及学科组组长,参与历年考研政治大纲的修订和《政治理论复习参考书》("红宝书")的编写。
肖秀荣精讲精练知识框架思维导图整理,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以宪法为核心的中特社义法律体系建设、中特社义法律体系、坚持走中特社义法治道路培养法治思维、依法行使权力与履行义务。
肖秀荣精讲精练知识框架,主要包括绪论、人生的青春之间、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国精神、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等模块知识。
本导图梳理了毛特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知识点,包括理论形成依据、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原理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思维导图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民族危机加深:《辛丑条约》
社会矛盾激化:税收加重
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推行
破产原因:延续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资产阶级革命派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
孙中山的革命道路
1894年,上书李鸿章,希望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1894年11月,组建兴中会,发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
第一个革命团体
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
宣传:张炳麟,邹容,陈天华
革命团体: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光复会、岳王会
同盟会:1905年8月,近代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
三民主义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三民主义的提出
政治纲领
三民主义
民族:“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革命
民权:“创立民国”,政治革命
民生:“平均地权”,社会革命
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革命派vs改良派
主要内容
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论战焦点)
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
重大意义
划清革命与改革的界限,传播民主革命思想,促进革命形势发展
暴露了革命派的弱点
“有秩序的革命”避免帝国主义的干涉
“国民”不是广大的劳动群众
反对贫苦农民“夺富人之田为己有”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武昌起义与封建帝制的覆灭
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发动的武装起义
1906年12月,萍浏醴起义(第一次武装起义)
1911年4月,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
保路风潮:“成都血案”
武昌首义:共进会和文学社,湖北军政府
各地响应:1912年2月12日,帝制覆灭
革命内外的深刻危机
革命性
软弱和妥协
中华民国的建立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912.1.1
南京政权性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南京临时政府局限性
承认外债来换取列强承认中华民国
未提出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维护封建土地制度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性质: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内容
意义
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定资产阶级共和国政治制度
革命性、民主性
辛亥革命历史意义
推翻清王朝统治,打击中外反动势力
结束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府
推动思想解放
推动中国社会变革,社会风俗
推动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辛亥革命的失败
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挽救共和制度的努力
“二次革命”
原因:1913年宋教仁被刺
结果:失败
护国运动
领导人:蔡锷等
结果: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护法运动
原因: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
影响:标志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失败原因和教训
失败原因
根本:资本主义建国方案行不通
主观:革命派本身的弱点和错误
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
不能充分发动依靠人民群众
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
教训:革命派的弱点根源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