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3.英雄之心(解析“格物”)
这是一篇关于3.英雄之心(解析“格物”)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英雄之路的框架,格物的重要性,缺乏激情的原因,问题溯源,格物的代表人物及观点,王阳明的格物实践。
这是一篇关于30.教会孩子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有效学习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思维导图的作用,用思维导图预习,用思维导图记课堂笔记,用思维导图复习。
这是一篇关于丝丝春雨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春雨的作用,春雨中的景象,春雨的特点,不同主体对春雨的感受。
这是一篇关于29.思维导图的实战运用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诗词思维导图绘制步骤,文章思维导图绘制步骤,思维导图记忆四步骤,注意事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3.英雄之心(解析“格物”)
英雄之路的框架
《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功夫:指实践的过程和方法
格物致知: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和规律
诚意正心:培养真诚和正直的内心态度
修身:自我修养和提升
齐家:家庭和谐与管理
治国:国家治理与管理
平天下:实现世界和平与秩序
境界:指达到的理想状态
物格知至:事物的原理和规律被彻底理解
意诚心正:内心达到真诚和正直的状态
身修:个人修养达到较高水平
家齐:家庭达到和谐统一
国治:国家达到良好治理状态
天下平:世界达到和平与秩序
内圣外王
内圣:指个人修养和内心世界的修炼
格物致知:通过研究事物达到知识的真知
诚意正心:培养出真诚和正直的品质
外王:指个人在社会和政治上的成就和贡献
修身:个人品德的提升
齐家:家庭的和谐与管理
治国:国家的治理与管理
平天下:实现世界的和平与秩序
关系:内圣是外王的基础,没有内在的修养就无法实现外在的成就
格物的重要性
格物作为关键工具
打通身心性的隔板:连接内心世界与外在事物
实现身心性合一:达到内外一致的境界
得一之道:通过格物达到统一和谐的状态
跳出三界外:超越物质世界的限制,达到更高的精神层面
缺乏激情的原因
自我中心:过于关注个人利益和感受
自私:缺乏对他人或社会的关心和帮助
缺乏格局:没有宏伟的目标和帮助天下的视野
问题溯源
向后看找原因:分析问题产生的历史和根源
事业不好可能源于齐家有问题:家庭是社会的基石,家庭问题可能影响事业
格物没做好是根本原因:格物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未做好可能导致问题的持续
格物的代表人物及观点
朱熹
穷究事理:深入探究事物的原理和规律
格除物欲:去除对物质欲望的追求
研究事物之理:类似现代科学研究方法
王阳明
心外无物: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心中的反映
知行合一:知识和行动不可分割
物是心中之事:事物是内心世界的体现
通过事练心:通过处理外在事物来修炼内心
司马光
干预外物:积极参与外部事务
抵御外界干扰:保持内心的独立和清静
憨山大师
心物一元:认为心与物是一体的,没有对立
事物无对立:事物之间不存在根本的对立和冲突
王阳明的格物实践
守仁格竹
按朱熹方法格竹:尝试用朱熹的方法去研究竹子
格竹失败:未能通过研究竹子达到格物致知
对朱熹观点产生怀疑:开始质疑朱熹的格物方法
龙场悟道
历经磨难:在龙场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顿悟格物的真正含义:在逆境中领悟到格物的真谛
物由心生:认识到事物是由心所生,心外无物
改变自己影响事物:通过改变自己的内心状态来影响外部世界
英雄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