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十一讲两次工业革命、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与近代科学文化
这是一篇关于第二十一讲两次工业革命、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与近代科学文化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国际歌》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近代科学文化,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俄国的改革,美国内战 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
初中历史知识点整理,亿图脑图MindMaster精心整理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全套思维导图模板,涵盖中国近代史核心知识点与考点解析。高清可编辑模板助力教师高效备课,辅助学生构建历史知识体系。资源包含鸦片战争、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重点章节可视化导图,
这是一篇关于第二十三讲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美国),法西斯政权,第二次世界大战,美苏冷战两极格局,欧洲联合:1967欧共体——1993“欧盟”(大大家快乐欧洲一体化进程)——2002“欧元” 注意:英国已经“脱欧”,美国的发展,社会主义力量壮大。
这是一篇关于第二十二讲第一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的世界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两大军事集团,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第二十一讲 两次工业革命、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与近代科学文化
第一次工业革命
时间: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叶
英国领先(成为世界工厂)
开始标志: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动力来源:瓦特改良蒸汽机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特点:技术发明多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积累;确立了“现代工厂制度”
影响: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产生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带来环境污染等问题。
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推动社会进步,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发展科技的同时要趋利避害,保护环境,落实新发展理念。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 代表:美国和德国
显著成就:电力和内燃机
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标志着: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代表:爱迪生——白炽灯、奥托——煤气内燃机、戴姆勒——汽油内燃机、本茨——内燃机驱动的汽车、福特汽车公司——流水线生产、莱特兄弟——飞机、诺贝尔——现代炸药、海厄特——赛璐珞(现代塑料工业诞生)、夏尔多内——人造纤维
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工业化国家社会变化
进步:生产力提高,人口增长、劳动力结构变化、妇女地位提高、大众教育的推广、城市化进程加快
问题:环境污染严重、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导致工人斗争激烈(阶级矛盾尖锐)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创立者:马克思、恩格斯
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马、恩起草)
历史意义: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1964年成立“第一国际”
巴黎公社: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国际歌》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
近代科学文化
牛顿(英国):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微积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达尔文(英国):《物种起源》、进化论,打破“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
巴尔扎克(法国):《人间喜剧》(欧也妮· 葛朗台、高老头)
贝多芬(德国):《英雄交响曲》
梵高(荷兰):《向日葵》
列夫托尔斯泰(俄国):《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拉丁美洲
18世纪末19世纪初
玻利瓦尔和圣马丁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印度民族大起义:章西女王
爆发:1857印度土兵起义
影响: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俄国的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
目的: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评价:
进步性: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使俄国实力增强
局限性: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阻碍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1861年农奴制改革
原因:农奴制严重制约俄国的经济发展
性质: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影响: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局限性:农奴制残余仍然存在,影响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美国内战 美国南北战争
时间:1861-1865
导火线:林肯当选美国总统
根本原因: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与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之间的矛盾(焦点是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扭转战局的文件:《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性质: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影响: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日本明治维新
时间:1868年 人物:明治天皇
目的:学习西方,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
内容: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军事上:征兵制、新式军队;经济上——”殖产兴业“;社会生活——“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
影响:
积极:使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局限性: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强大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南北战争中林肯政府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维护国家统一
南北战争与独立战争的共同点: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