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学前教育家的思想
这张思维导图系统地梳理了不同学前教育家在教育理念、方法以及实践方面的主要思想和贡献。包含福禄贝尔、蒙台梭利、卢梭、杜威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幼儿知识之科学探究实施思维导图
植物
Moep
汉语拼音思维导图
第四组基本动作练习思维导图
面对孩子的特性需要把握的两个原则
幼儿园主题活动:甜蜜蜜的糖果
学前教育家的思想
福禄贝尔
玩具教育理论
玩具作为儿童自我表达的工具
玩具与自然界的联系
儿童花园(幼儿园)概念
为儿童提供自由游戏的环境
教育与游戏相结合
教育的三个阶段
模仿阶段
游戏阶段
劳动阶段
蒙台梭利
自主学习理念
尊重儿童的自然发展
鼓励儿童自我探索和学习
教育环境的准备
教育材料的有序排列
环境适应儿童的需要
教师角色的转变
观察者和引导者
避免直接干预儿童活动
卢梭
自然教育理论
教育应顺应儿童天性
反对过度的书本知识教育
儿童发展的阶段论
儿童成长的自然顺序
教育应与儿童的发展阶段相匹配
教育的目的
培养独立和自由的个体
教育应促进儿童的道德发展
杜威
经验教育理论
教育应基于儿童的经验和兴趣
学习是通过做和反思来实现的
学校作为社会的缩影
学校应反映社会生活
教育应培养儿童的社会参与能力
教育与民主
夸美纽斯
教育原则
教育应遵循自然的秩序,模仿自然规律来组织教育教学活动,认为自然是教育的重要参照,比如四季交替有规律,教学安排也应有序。
教育理念
泛智教育,主张把广泛的、自然知识的一切领域的知识传授给所有人,让人们通过教育获得广泛的知识储备,以更好地认识世界、适应生活。
教学组织形式
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提出把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固定班级,由一位教师面向全班统一授课,这种形式提高了教学效率,便于大规模培养人才。
裴斯泰洛奇
教育主张
教育心理学化,主张教育要遵循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将教育与心理学紧密结合,使教育内容和方法更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
教育内容
要素教育论,认为教育应从最简单的要素开始,如德育的要素是儿童对母亲的爱,智育的要素是数、形、词等,逐步扩展到复杂的知识和技能学习。
教育特色
爱的教育强调教师要以爱心去教育儿童,给予他们关爱和尊重;劳动教育注重通过实际劳动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和责任感,让儿童在劳动中学习和成长。
欧文
理论基础
性格形成学说认为人的性格是由环境塑造的,良好的环境能培养出良好性格的人,不良环境则反之。
教育实践
创办幼儿学校,在幼儿学校中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开展游戏、唱歌、简单知识教学等活动,进行幼儿公共教育实践,是早期幼儿教育的重要尝试。
陈鹤琴
教育理论
活教育理论提出“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强调实践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鼓励儿童通过实际操作和活动来学习和成长。
课程体系
五指活动课程包括健康、社会、科学、艺术、语文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相互关联、相互渗透,如同人的五个手指,构成一个整体,为儿童提供全面的教育内容。
教育本位
强调儿童本位,重视儿童的主体地位,关注儿童的兴趣、需要和特点,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来设计教育活动和课程。
张雪门
课程理论
行为课程理论主张课程要来源于儿童的生活,以儿童的实际行为为基础,通过儿童的行动来组织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
课程来源
强调课程内容应紧密围绕儿童生活,从儿童的日常生活中选取素材和主题,让儿童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和体验。
教学方法
让儿童在行动中获得知识,通过实际的操作、体验、探索等活动,儿童能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张宗麟
师范教育
倡导幼稚师范的改革,认为要培养出合格的幼儿教师,需要对当时的幼稚师范教育进行改革,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培养等方面进行调整和完善。
教育环境
重视社会环境对幼儿教育的作用,认为社会环境是幼儿成长和学习的重要背景,幼儿教育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让幼儿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受到积极影响。
中心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