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一章总论】第二节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
这是一篇关于第二节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会计基础,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前提),财务报告目标。
这是一篇关于第四节特殊租赁业务的会计处理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转租赁,生产商或经销商出租人的融资租赁会计处理,售后租回交易的会计处理。
这是一篇关于第三节出租人会计处理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出租人的租赁分类,出租人对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出租人对经营租赁的会计处理,相关总结。
这是一篇关于第二节承租人会计处理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基本处理原则,相关概念,初始计量,后续计量,短期租赁和低价值资产租赁。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费用结算流程
租赁费仓储费结算
E其它费用
F1开票注意事项
F2结算费用特别注意事项
洛嘉基地文件存档管理类目
CFA一级Ethics-standard思维导图
货币政策对黄金价格的传导机制
CPA战略风险管理、战略实施
云报税(个税)
第二节 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
财务报告目标
决策有用观
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 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财务状况:资产负债表
经营成果:利润表
现金流量:现金流量表
受托责任观
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前提)
含义
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假定,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
内容
会计主体
企业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空间范围
给谁当会计,谁就是会计主体
注意
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
一般来说: 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持续经营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持续经营是会计分期的前提
会计分期
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会计期间
年度
中期
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半年度、季度、月度等)
会计分期引申自持续经营
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以前期间、以后期间的差别,才使不同类型的会计主体有了记账的基准,进而出现了折旧、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
货币计量
会计主体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作为计量尺度,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折算为人民币
会计基础
确认基础
解决归属期问题
权责发生制
“应该”
原则
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无论款项是否收到,均作为当期收入处理; 凡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到,也不作为当期收入
凡是当期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支付,均作为当期费用处理; 凡不属于当期的费用,即使在当期支付,也不能作为当期费用
收付实现制
“见钱眼开”
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通常采用收付实现制(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核算通常采用权责发生制
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以实际收到或支付的现金及其时点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等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