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从汉胡到洋蔬:中国外来蔬菜传入千年史
本思维导图系统梳理中国历代外来蔬菜传入路径,涵盖汉代至近现代。汉代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张骞通西域引入胡瓜等;魏晋南北朝海陆并行,佛教传播带入茄子;唐代丝路鼎盛,波斯菠菜、地中海莴苣传入;宋代海路兴,东南亚蕹菜引入;元代草原丝路带动胡萝卜、洋葱;明代大航海时代,美洲作物经海路由东南亚传入;清代及近现代,欧洲蔬菜随殖民和贸易进入。外来蔬菜丰富了中国饮食文化。
饮食是文明的味觉密码,承载着千年历史的烟火记忆。《舌尖上的历史・有故事的美味菜品》以菜为媒,串联起从先秦到近现代的人文脉络 —— 伊尹 “调和五味” 奠定烹饪哲学,苏东坡创制东坡肉演绎文人雅趣,朱元璋以 “珍珠翡翠白玉汤” 铭记初心,林则徐 “太极芋泥” 暗藏外交智慧…… 每道菜皆根植于特定历史场景:或是帝王将相的权谋宴饮,或是文人雅士的雅集食趣,亦或是市井百姓的创新传奇。当鼎镬之香穿越时空,每道与名人相关的菜品,都成为打开历史的钥匙 —— 让味觉成为触摸文明的纽带,在酸甜苦辣中品悟岁月沉淀的中国智慧。
果篮藏着千年文明密码!从汉代葡萄经丝路入华,到明代菠萝随大航海登陆,中国水果史是一部浓缩的全球交流史。关键规律:1命名标记来源'番'字系(菠萝)、'洋'字系(草莓)揭示原产地2.传播依托要道陆路(佛教携芒果梵名)、海路(殖民贸易引苹果)3.地域适应分明热带水果扎根华南,温带品种攻克北方温室技术。清代传教士更推动水果现代化,一颗果实背后是贸易、科技与文化的三重交响。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从汉胡到洋蔬:中国外来蔬菜传入千年史
一、汉代(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
1.黄瓜(Cucumissativus)
俗称:胡瓜
传入时间:西汉(约公元前128年)
来源地:印度(经中亚传入)
关键人物:张骞出使西域带回。
争议点:部分学者认为中国西南地区可能为次生起源地。
2.大蒜(Alliumsativum)
俗称:胡蒜
传入时间:西汉
来源地:中亚
关键人物:张骞引入。
传播路径: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原,《齐民要术》记载其栽培技术。
3.香菜(Coriandrumsativus)
俗称:胡荽
来源地:地中海沿岸
传播路径:作为药用植物引入,后普及为调味品。
4.蚕豆(Viciafaba)
俗称:胡豆、佛豆
来源地:里海南部至非洲北部
传播路径:经欧洲传入,《四民月令》记载其种植。
争议点:中国可能为次生多样性中心。
5.豌豆(Pisumsativum)
俗称:寒豆、麦豆
来源地:中亚或地中海地区
传播路径:经印度北部传入,东汉《四民月令》记载栽培。
二、魏晋南北朝至唐代(220年—907年)
6.茄子(Solanummelongena)
俗称:落苏、昆仑紫瓜
传入时间:东汉末至晋代(约公元1世纪)
来源地:印度(经东南亚传入)
关键文献:西汉《僮约》记载“别茄披葱”,但“茄”字版本存疑。
争议点:中国可能参与驯化,成都汉墓发现茄属植物遗存。
7.菠菜(Spinaciaoleracea)
俗称:波斯菜
传入时间:唐代(647年)
来源地:波斯(今伊朗)
关键事件:尼泊尔作为贡品献给唐太宗。
传播路径:经陆路丝绸之路传入。
8.莴苣(Lactucasativa)
俗称:千金菜
传入时间:隋代
来源地:地中海地区
关键文献:《隋书》记载炀帝引种。
三、宋元时期(960年—1368年)
9.胡萝卜(Daucuscarotasubsp.sativus)
俗称:红萝卜
传入时间:元代
来源地:阿富汗(经波斯传入)
关键文献:《农桑辑要》记载其栽培。
传播路径:通过海上贸易传入中国南方。
10.丝瓜(Luffaaegyptiaca)
俗称:天罗、布瓜
传入时间:宋代
来源地:印度
关键文献:南宋《本草纲目》首次记载。
四、明代(1368年—1644年)
11.辣椒(Capsicumannuum)
俗称:番椒
传入时间:明代中期(约1591年)
来源地:美洲(墨西哥)
关键文献:高濂《遵生八笺》记载。
传播路径:经菲律宾传入中国东南沿海。
12.番茄(Solanumlycopersicum)
俗称:西红柿
传入时间:明代末期
来源地:美洲(安第斯山脉)
关键文献:《农政全书》记载“番柿”。
争议点:成都西汉墓出土番茄籽,可能存在早期引种。
13.南瓜(Cucurbitamoschata)
俗称:倭瓜、番瓜
传入时间:明代中期
来源地:美洲
关键文献:《本草纲目》记载“南瓜种出南蕃”。
14.马铃薯(Solanumtuberosum)
俗称:土豆、洋芋
来源地:美洲(秘鲁)
传播路径:经欧洲传教士传入山西,或荷兰人从南洋引入福建。
争议点:万历年间《明宫史》记载北京已有种植。
15.甘薯(Ipomoeabatatas)
俗称:红薯、番薯
传入时间:明代万历年间(1593年)
关键人物:陈振龙从菲律宾偷运薯藤,福建巡抚金学曾推广。
影响:缓解明末饥荒,清代普及为主要粮食。
16.玉米(Zeamays)
俗称:番麦、御麦
传入时间:明代中期(1531年)
传播路径:经广西(东南海路)、云南(西南陆路)或陕西(西北陆路)传入。
关键文献:嘉靖《巩县志》首次记载。
17.菜豆(Phaseolusvulgaris)
俗称:四季豆、芸豆
关键文献:《本草纲目》记载“菜豆”。
传播路径:经菲律宾传入中国南方。
五、清代(1644年—1912年)
18.洋葱(Alliumcepa)
俗称:葱头
传入时间:清代中期
传播路径:经新疆传入内地,《岭南杂记》记载欧洲人带入澳门。
19.菜花(Brassicaoleraceavar.botrytis)
俗称:花椰菜
传入时间:清代末期
来源地:欧洲
关键事件:光绪年间由传教士引入。
20.洋姜(Helianthustuberosus)
俗称:菊芋
传入时间:清代初期
传播路径:经欧洲传入中国,《农政全书》记载其药用价值。
六、20世纪及以后
21.芦笋(Asparagusofficinalis)
传入时间:20世纪初
传播路径:作为经济作物引入上海、山东等地。
22.西蓝花(Brassicaoleraceavar.italica)
传入时间:20世纪50年代
来源地:意大利
传播路径:通过外交使团引入北京。
七、关键规律与争议说明
1.命名规律:
汉代至唐代:多以“胡”字命名(如胡瓜、胡桃)。
明代:多以“番”字命名(如番茄、番薯)。
清代:多以“洋”字命名(如洋葱、洋芋)。
2.传播路径:
陆上丝绸之路:汉代张骞、唐代玄奘促进西域物种传入。
海上丝绸之路:明代郑和下西洋引入东南亚作物,清代通商口岸引入欧美品种。
殖民贸易:美洲作物通过西班牙、葡萄牙殖民者传入。
3.争议点:
茄子起源:印度为主要驯化中心,但中国可能参与后续改良。
番茄传入:成都西汉墓出土番茄籽,可能存在早期引种未普及。
玉米路径:东南海路、西南陆路、西北陆路三种说法并存。
浮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