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果篮里的世界史:中国外来水果传入史
果篮藏着千年文明密码!从汉代葡萄经丝路入华,到明代菠萝随大航海登陆,中国水果史是一部浓缩的全球交流史。关键规律:1命名标记来源'番'字系(菠萝)、'洋'字系(草莓)揭示原产地2.传播依托要道陆路(佛教携芒果梵名)、海路(殖民贸易引苹果)3.地域适应分明热带水果扎根华南,温带品种攻克北方温室技术。清代传教士更推动水果现代化,一颗果实背后是贸易、科技与文化的三重交响。
饮食是文明的味觉密码,承载着千年历史的烟火记忆。《舌尖上的历史・有故事的美味菜品》以菜为媒,串联起从先秦到近现代的人文脉络 —— 伊尹 “调和五味” 奠定烹饪哲学,苏东坡创制东坡肉演绎文人雅趣,朱元璋以 “珍珠翡翠白玉汤” 铭记初心,林则徐 “太极芋泥” 暗藏外交智慧…… 每道菜皆根植于特定历史场景:或是帝王将相的权谋宴饮,或是文人雅士的雅集食趣,亦或是市井百姓的创新传奇。当鼎镬之香穿越时空,每道与名人相关的菜品,都成为打开历史的钥匙 —— 让味觉成为触摸文明的纽带,在酸甜苦辣中品悟岁月沉淀的中国智慧。
本思维导图系统梳理中国历代外来蔬菜传入路径,涵盖汉代至近现代。汉代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张骞通西域引入胡瓜等;魏晋南北朝海陆并行,佛教传播带入茄子;唐代丝路鼎盛,波斯菠菜、地中海莴苣传入;宋代海路兴,东南亚蕹菜引入;元代草原丝路带动胡萝卜、洋葱;明代大航海时代,美洲作物经海路由东南亚传入;清代及近现代,欧洲蔬菜随殖民和贸易进入。外来蔬菜丰富了中国饮食文化。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果篮里的世界史:中国外来水果传入史
一、汉代(前 202 年 —220 年)
陆路传入(丝绸之路)
1.葡萄(Vitis vinifera L.)
俗称:蒲陶、草龙珠、赐紫樱桃(唐代别称)
传入时间:西汉(前 138 年 — 前 126 年,张骞通西域后)
来源地:大宛(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原生地中海至中亚)
相关人物:张骞(《史记・大宛列传》记载 “宛左右以蒲陶为酒”)
传播路径:中亚→西域(楼兰、龟兹)→长安→中原
本地化:汉代在长安皇家苑囿试种,唐代推广至河东(今山西)、陇右(今甘肃),成为酿酒与鲜果主力,李白诗 “葡萄酒,金叵罗” 印证普及。
二、魏晋南北朝至唐代(220 年 —907 年)
陆路传入(丝路与佛教传播)
2.芒果(Mangifera indica L.)
俗称:庵罗果、香盖(唐代)、望果(藏语)
传入时间:唐代(645 年前后,一说明代郑和下西洋时)
来源地:印度(原生地印度次大陆)
相关人物:玄奘(《大唐西域记》记载印度 “庵波罗果,见珍于世”,传说携种子回国)
传播路径:印度→尼泊尔→吐蕃(西藏)→云南;或印度→东南亚→华南(广州、海南)
本地化:唐代《酉阳杂俎》记载 “蜜果,大如李,其色正黄”,因喜湿热气候,仅在云南、海南零星种植,宋代《桂海虞衡志》详述其 “肉甜,核大”。
3.西瓜(Citrullus lanatus (Thunb.) Matsum. et Nakai)
俗称:寒瓜(晋代)、青门绿玉房(元代)
传入时间:五代时期(10 世纪,由契丹从中亚引入中原)
来源地:非洲(原生地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
相关人物:胡峤(后晋使臣,《陷虏记》记载 “自上京东去四十里,至真珠寨,始食菜,明日东行,地势渐高,西望平地,松林郁然,数十里遂入平川,多草木,始食西瓜”)
传播路径:非洲→波斯→西域(高昌、回纥)→契丹(辽朝)→中原
本地化: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开封)夏季 “西瓜、甜瓜盛出”,元代《农书》记载 “北方种者甚多,以供岁计”,成为消暑圣品,明清时期遍及南北。
三、明代(1368 年 —1644 年)
海路传入(大航海时代)
4.菠萝(Ananas cmsus (L.) Merr.)
俗称:凤梨、黄梨、番娄子(明代)
传入时间:明代中期(15 世纪末,葡萄牙人引入东南亚后传入中国)
来源地:美洲(原生地巴西、巴拉圭)
相关文献:明代《海语》记载 “菠萝,生海外诸番,形似瓜,皮似鳞”
传播路径:美洲→葡萄牙→东南亚(菲律宾、马来西亚)→中国台湾、福建(16 世纪经澳门传入华南)
本地化:清代《岭南杂记》记载 “粤中凡村居路旁多植以为篱,叶有细刺”,因喜温暖气候,主产于广东、台湾,成为节庆祭品与甜品原料。
5.番石榴(Psidium guajava L.)
俗称:芭乐、鸡屎果、拔子(明代)
传入时间:明代万历年间(1573 年 —1620 年)
来源地:美洲(原生地墨西哥至南美)
相关人物:西班牙殖民者(经菲律宾传入)
传播路径:美洲→菲律宾→福建、广东
本地化:明代《便民图纂》记载 “拔子,形如梨,皮色青,肉白,味微酸”,清代在华南广泛种植,叶可入药,果实生食或制酱,适应贫瘠土地。
四、清代(1644 年 —1912 年)
海路传入(殖民贸易与传教士引入)
6.苹果(Malus dmestica Brkh.)
俗称:西洋苹果、频婆果(明代对本土苹果的称呼,清代专指外来品种)
传入时间:清代中后期(19 世纪中叶,烟台率先引种)
来源地:欧洲(原生地中亚至欧洲,现代品种起源于英国、德国)
相关事件:1871 年美国传教士倪维思(J hn Livingst n Nevius)将西洋苹果树苗带入山东烟台,与本土 “柰”(绵苹果)杂交
传播路径:欧洲→美国→中国沿海(烟台、青岛)
本地化:民国时期《烟台果树志》记载 “洋苹果,皮薄、肉脆、汁多”,取代传统绵苹果,成为北方主产水果,陕西、甘肃为现代主产区。
7.草莓(Fragaria × ananassa Duch.)
俗称:洋莓、地果、士多啤梨(粤语)
传入时间:清代末期(1915 年前后,从俄罗斯引入东北)
来源地:美洲(原生地北美,为弗吉尼亚草莓与智利草莓杂交种)
相关人物:俄罗斯侨民(带入黑龙江、吉林)
传播路径:美洲→欧洲→俄罗斯→中国东北
本地化:初期在哈尔滨等地零星种植,1949 年后北京、上海郊区规模化栽培,现代成为 “水果皇后”,浙江、辽宁为主要产区。
五、近现代(1912 年至今)
海路传入(国际贸易与农业科技交流)
8.牛油果(Persea americana Mill.)
俗称:鳄梨、油梨
传入时间:20 世纪初(1918 年首次引种,21 世纪初规模化种植)
来源地:美洲(原生地墨西哥、中美洲)
传播路径:美洲→欧洲→中国(云南保山、广西南宁通过农业项目引种)
本地化:2000 年后云南成为主产区,2024 年保山牛油果首次出口新加坡,因 “健康脂肪” 概念普及,成为轻食沙拉核心食材。
9.车厘子(欧洲甜樱桃,Prunus avium L.)
俗称:大樱桃、含桃(古称,清代专指外来品种)
传入时间:19 世纪 70 年代(传教士引入山东烟台),21 世纪大规模进口与种植
来源地:欧洲(原生地欧洲及西亚,主产智利、美国)
相关事件:1871 年美国传教士 J.L. Nevius 引入 10 个品种至烟台,2010 年后智利车厘子通过冷链物流大量进入中国市场
传播路径:欧洲→美国→中国(烟台、大连为国产主产区,进口依赖智利)
本地化:国产 “美早”“红灯” 等品种培育成功,春节期间进口智利车厘子占中国市场 90% 以上,成为年节礼品象征。
“番” 字系列:番石榴、菠萝(体现美洲 / 东南亚来源)
“洋” 字系列:洋苹果、洋莓(标识欧美传入)
地域关联:庵罗果(梵语音译,与佛教传播相关)、青门绿玉房(文化雅称)
汉代葡萄:开启西域水果传入史,带动酿酒技术发展。
五代西瓜:从游牧民族饮食进入中原,改写夏季水果格局。
明代菠萝 / 番石榴:大航海时代产物,丰富华南水果多样性。
清代苹果 / 草莓:殖民贸易与传教士引入,推动水果品种现代化。
热带水果(芒果、菠萝)集中在华南,温带水果(苹果、樱桃)扎根北方,体现 “南果北种” 技术突破(如温室大棚种植车厘子)。
关键规律与补充说明
1.命名特征:
2.传播节点:
3.生态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