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描述性研究
利用常规监测记录或通过专门调查获得的数据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按照不同地区、时间及人群特征进行分组,描述人群中疾病或健康状态以及有关特征和暴露因素的三间分布特征。→获得病因线索,提出病因假设。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描述性研究(最基础的步骤)
概述
利用常规监测记录或通过专门调查获得的数据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按照不同地区、时间及人群特征进行分组,描述人群中疾病或健康状态以及有关特征和暴露因素的三间分布特征。→获得病因线索,提出病因假设
特点
以观察为主要研究手段,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
研究开始时一般不设立对照组
主要用途
描述疾病/健康的三间分布
获得病因线索,提出病因假设
研究方法
现况研究(横断面研究)
普查(全面调查):在特定时点或时期内、以特定范围内的全部人群(总体)作为研究对象的调查。
抽样调查: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特定时点、特定范围内人群的一个代表样本进行调查,以样本的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所在范围。
用途
掌握目前群体中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
提供疾病病因研究的线索
通过普查可以确定高危人群或发现病例
通过重复开展现况调查,可以评价各类防治策略与措施的效果
优缺点
优点
严格随机化足够样本量的抽样调查可信度较高
來自同一群体,可比性增强
一次调查可同时收集和分析多种因素,在疾病病因探索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基础工作之一。
缺点
难以明确暴露和疾病的时序关系
调查得到的是某一时点上的患病信息,而不是发病信息,故不能获得发病率资料。
生态学研究(相关性研究)
以群体为观察和分析单位(如国家、城市、学校等),是该设计的重要特征之一。
提供病因线索,产生病因假设
评估人群干预措施的效果
类型
生态比较研究
生态趋势研究
研究设计
确定样本量
计数资料
①预期现患率:现患率越低,所需样本量越大。
②调查结果精确性的要求:容许误差越大,所需样本量越小。
③要求的显著性水平(α):α值越小,样本量要求越大。
计量资料
①标准差越大,所需样本量最大
②③同计数资料
确定抽样方法
单纯随机抽样
最简单的基本形式,适用于总体各单位之间差异不明显的情况
系统抽样
是按照一定顺序,机械地每隔若干单位抽取一个单位的抽样方法。
可不知总体数量
易实施
样本分布均匀,代表性较好
不适用于有周期性趋势,而抽取间隔恰好与此周期或其倍数吻合
分层抽样
先将总体按某种特征分为若干次级总体(层),然后从每层单纯随机抽样,组成一个样本。
提高总体指标估计值的精确度
组织管理工作较简单
整群抽样
将总体分成若干群组,抽取其中部分君群组作为观察单位组成样本
单纯整群抽样
二阶段抽样
通过再次抽样后调查部分个体
多阶段抽样
误差不可估计
抽样误差大小比较
分层<系统<单纯<整群
偏倚
选择偏倚:导致研究样本缺乏代表性而使研究结果不能外推
主观选择研究对象,即将随机抽样当作随意抽样
抽样方法确定后,又中途任意变换
无应答偏倚:调查对象不合作或因种种原因不能或不愿意参加调查从而降低了应答率
幸存者偏倚:调查到的对象均为幸存者,无法调查到死亡的人,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信息偏倚
报告偏倚:回答不准确
回忆偏倚:调查对象回忆不清
调查偏倚:调查员有意识地重视或忽略某些特征
测量偏倚:测量工具操作等导致
偏倚的控制
严格遵照抽样方法,确保随机化原则
提高应答率
正确选择测量工具和检测方法
调查员一定要经过培训
做好资料的复查、复核等工作
选择正确的统计分析方法,注意辨析混杂因素及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