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七章资产减值】第四节资产组的认定及减值处理
这是一篇关于第四节资产组的认定及减值处理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资产组的认定,资产组减值测试,总部资产的减值测试。
编辑于2025-05-09 18:19:44第四节 资产组的认定及减值处理
资产组的认定
定义
资产组是指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由多项资产构成), 其产生的现金流入应当基本上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资产组产生的现金流入(能产生共同的现金流入)
考虑因素
资产组的认定, 应当以资产组产生的主要现金流入是否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的现金流入为依据; 因此,资产组能否独立产生现金流入是认定资产组的最关键因素
如: 煤矿+专用铁路
资产组的认定, 应当考虑企业管理层管理生产经营活动的方式和对资产的持续使用或者处置的决策方式等
企业管理层管理生产经营活动的方式: 是按照生产线、业务种类还是按照地区或者区域等
如: A车间:负责生产,B车间:负责组装并销售; A车间+B车间:两车间使用和处置决策是一体的
特殊说明
资产组一经确定后,在各个会计期间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不得变更
不得随意变更
如果由于企业重组、变更资产用途等原因,导致资产组构成确需变更的, 企业可以进行变更,但企业管理层应当证明该变更是合理的,并应当在附注中作相应说明
资产组减值测试
资产组账面价值和可收回金额的确定基础
可收回金额
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在确定时, 应当按照该资产组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账面价值
包括可直接归属于资产组与可以合理和一致地分摊至资产组的资产账面价值
通常不应当包括已确认负债的账面价值
资产组减值的会计处理
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 应当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 减值损失金额应当按照以下顺序进行分摊:
①抵减分摊至资产组中商誉的账面价值
②根据资产组中除商誉之外的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所占比重,按比例抵减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
以上资产账面价值的抵减, 应当作为各单项资产(包括商誉)的减值损失处理,计入当期损益; 抵减后的各资产的账面价值不得低于以下三者之中最高者:
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如可确定的)
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如可确定的)
零
举例
某资产组在年末出现减值迹象,故应进行减值测试, 已知其可收回金额150万元,账面价值为240万元(含以前年度因吸收合并形成的商誉40万元), 其余构成为一项固定资产(生产设备)和一项无形资产(专利权),账面价值分别为180万元和20万元。 上述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均无法确定。 资产组的减值损失按各项资产账面价值所占比重进行分配。 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
资产组: 账面价值240万元,可收回金额为150万元 发生减值损失=240-150=90万元 先冲减商誉40万元 剩余的50万元再分配给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
借:资产减值损失 90 贷:商誉减值准备 40【全额】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45【按比例】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5【按比例】
计提减值后: 商誉的账面价值=40-40=0 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180-45=135 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20-5=15
举例
【资产组减值】 XYZ公司有一条甲生产线,该生产线生产光学器材,由A、B、C三部机器构成,成本分别为400000元、600000元、1000000元。 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零,以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各机器均无法单独产生现金流量,但整条生产线构成完整的产销单位,属于一个资产组。 2×15年甲生产线所生产的光学产品有替代产品上市,到年底,导致公司光学产品的销路锐减40%(出现减值迹象), 因此,对甲生产线进行减值测试。 2×15年12月31日,A、B、C三部机器的账面价值分别为200000元、300000元、500000元。 估计A机器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150000元【A机器计提减值准备的上限是50000元】, B、C机器都无法合理估计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以及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整条生产线预计尚可使用5年。 经估计其未来5年的现金流量及其恰当的折现率后,得到该生产线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为600000元。 由于公司无法合理估计生产线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公司以该生产线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为其可收回金额。
借:资产减值损失——机器A 50000 ——机器B 131250 ——机器C 21875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机器A 50000 ——机器B 131250 ——机器C 218750
真题
【2024】
2×24年末,甲公司某一资产组的账面价值为1700万元, 其中商誉200万元,X设备1000万元,Y设备300万元和在建工程200万元, 该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为1350万元, X设备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950万元, 其他资产的可收回金额难以单独可靠估计, 甲公司将对在建工程继续投入形成新的生产线, 不考虑其他因素, 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资产组减值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CD)。
A.计提Y设备减值准备30万元
Y设备应计提的减值准备=30+30=60(万元)
B.在建工程不计提减值准备
在建工程应计提的减值准备=20+20=40(万元)
C.计提商誉减值准备200万元
D.计提X设备减值准备50万元
该资产组应确认的减值金额 =1700-1350 =350(万元)
首先应对商誉全额计提减值200万元
剩余的150万元 应在X设备、Y设备、在建工程之间分摊
X设备应分摊的减值损失 =1000/(1000+300+200)×150 =100(万元)
X设备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950万元, 因此,X设备最多只能确认减值损失1000-950=50万元
未分摊的减值损失100-50=50万元,应当进行二次分摊
Y设备应分摊的减值损失 =300/(1000+300+200)×150 =30(万元)
在建工程应分摊的减值损失 =200/(1000+300+200)×150 =20(万元)
二次分摊
Y设备应分摊的减值损失 =300/(300+200)×50 =30(万元)
在建工程应分摊的减值损失 =200/(300+200)×50 =20(万元)
总部资产的减值测试
总部资产的显著特征: 难以脱离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来产生独立的现金流入,而且其账面价值难以完全归属于某一资产组
如: 集团或事业部的办公楼、电子数据处理设备、研发中心等
总部资产通常难以单独进行减值测试,需要结合其他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
企业对某一资产组进行减值测试, 应当先认定所有与该资产组相关的总部资产, 再根据相关总部资产能否按照合理和一致的基础分摊至该资产组 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对于相关总部资产能够按照合理和一致的基础分摊至该资产组的部分, 应当将该部分总部资产的账面价值分摊至该资产组,再据以比较该资产组的账面价值(包括已分摊的总部资产的账面价值部分)和可收回金额, 相关减值损失的处理顺序和方法与资产组减值损失的处理顺序相同
对于相关总部资产中有部分资产难以按照合理和一致的基础分摊至该资产组的, 应当按照下列步骤处理:
①在不考虑相关总部资产的情况下, 估计和比较资产组的账面价值和可收回金额,并按照前述有关资产组减值测试的顺序和方法处理
②认定由若干个资产组组成的最小的资产组组合, 该资产组组合应当包括所测试的资产组与可以按照合理和一致的基础将该部分总部资产的账面价值分摊其上的部分
③比较所认定的资产组组合的账面价值(包括已分摊的总部资产的账面价值部分)和可收回金额, 相关减值损失的处理顺序和方法与资产组减值损失的处理顺序相同
举例
【总部资产减值】 ABC高科技企业拥有A、B和C三个资产组,在2×24年末,这三个资产组的账面价值分别为200万元、300万元和400万元,没有商誉。 这三个资产组为三条生产线,预计剩余使用寿命分别为10年、20年和20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由于ABC公司的竞争对手通过技术创新推出了更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并且受到市场欢迎,从而对ABC公司产品产生了重大不利影响,为此,ABC公司于2×24年末对各资产组进行了减值测试。 在对资产组进行减值测试时,首先应当认定与其相关的总部资产。 ABC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由总部负责,总部资产包括一栋办公大楼和一个研发中心,其中办公大楼的账面价值为300万元,研发中心的账面价值为100万元。 办公大楼的账面价值可以在合理和一致的基础上分摊至各资产组,但是,研发中心的账面价值难以在合理和一致的基础上分摊至各相关资产组。 对于办公大楼的账面价值,企业根据各资产组的账面价值和剩余使用寿命加权平均计算的账面价值分摊比例进行分摊,如表7-6所示。
发生减值损失84.50万元,应当在资产组B和办公大楼之间进行分摊 ①办公大楼减值=84.50×(112.50/412.50)=23.05(万元) ②资产组B发生减值=84.50×(300/412.50)=61.45(万元)
发生减值损失8万元,应当在资产组C和办公大楼之间进行分摊 ①办公大楼减值=8×(150/550)=2.18(万元) ②资产组C所发生减值=8×(400/550)=5.82(万元)
经过上述减值测试后,各部分的计提减值准备后的账面价值:
包括研发中心在内的最小资产组组合(即A公司)的账面价值总额为1207.50万元, 但其可收回金额为1440万元,高于其账面价值, 因此,企业不必再进一步确认减值损失(包括研发中心的减值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