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经动脉鞘单向阀置入与球囊导管相匹配的导丝,在超声或 DSA 引导下将导丝通过血管病变区域。
(1)推荐静脉逆行入路时将导丝尖端置于桡动脉近端或肱动脉内;上腔静脉入路时导丝通过病变后,导丝尖端应当进入下腔静脉;股静脉入路的导丝应该通过右心房进入上腔静脉,衔接上、下腔静脉,防治导丝在右心腔内卷曲,以防止术中严重心律失常。
(2)如导丝通过病变区域较困难,可使用鞘芯、导管等配合导丝通过病变区域,或使用牵张导丝技术等通过病变区域。
7.使用肝素盐水冲洗球囊导管内外表面,在超声或 DSA 引导下经导丝置入合适的球囊导管,将球囊导管的球囊部分置于拟扩张的病变部位。
8.准备压力泵,行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的患者压力泵内应抽吸肝素生理盐水;行 DSA 引导下介入治疗的患者压力泵内需抽吸造影剂原液或 1:1 稀释后的造影剂。连接 压力泵与球囊导管,负压抽吸,做好扩张前准备。
9.在超声或透视监测下逐步增加球囊压力,直至球囊完全打开。可选择维持球囊完全打开时的压力,也可选择继续加压至合适的压力,球囊打开时间可根据手术需要维持 10~60s。
(2)如病变区域存在血栓,可经导丝置入溶栓导管,将溶栓导管置于合适区域后, 回撤导丝,经溶栓导管给予药物溶栓治疗。
(3)如病变区域单纯球囊扩张效果不佳,需行支架植入,则应经导丝置入支架,并于病变部位进行释放。
10.回撤压力,等待球囊回抱后可在超声或透视监测下调整球囊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