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外历史纲要
一张思维导图带你学习中外历史纲要的内容,包括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西汉与东汉、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二、从部落到国家
三、商和西周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三、孔子和老子
四、百家争鸣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一、秦的统一
二、秦朝的暴政
三、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二、西汉的强盛
三、东汉的兴衰
四、两汉的文化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一、三国与西晋
二、东晋与南朝
三、十六国与北朝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一、隋朝兴亡
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三、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一、选官制度
二、三省六部制
三、赋制度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二、文学艺术
三、科技
四、中外文化交流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三、王安石变法
四、南宋的偏安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一、辽与西夏
二、金朝入主中原
三、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
四、元朝的民族关系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二、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三、经济重心南移
四、社会的变化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一、儒学的复兴
四、少数民族文字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三、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二、疆域的奠定
三、统治危机的初显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二、思想领域的变化
三、小说与戏曲
四、科技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
一、戊戌维新运动
二、义和团运动
三、八国联军
四、民族危机的加深
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一、太平天国运动
二、洋务运动
三、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四、瓜分中国的狂潮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一、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二、两次鸦片战争
三、开眼世界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二、北洋时期军阀割据
三、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第19课 辛亥革命
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二、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第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二、工人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
三、红军长征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三、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二、全面内战的爆发
三、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正面战场的抗战
二、敌后战场的抗战
三、东方主战场
四、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一、局部抗战
二、全面抗战的开始
三、日军侵华暴行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二、文化大革命
三、伟大的建设成就
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二、人民政权的巩固
三、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第29课 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三、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第28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二、改革开放进程
三、“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