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遴选: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
这是一篇关于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的主要表现,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的形成原因,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的破解之道。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一图全知道。清晰地理解全会对于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决策和部署。
这是一篇关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的思维导图,2021年9月1日正式实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 https://www.rmlt.com.cn/2024/0625/705768.shtml
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的主要表现
任务超载
治理重心下移
大量任务向基层转移,任务繁重成为当前基层治理的突出特点
基层政治任务增多
基层党建、信访维稳、应急管理、乡村振兴、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等成为基层的政治任务
创设“亮点”特色政治任务
政治任务日常性凸显
基层行政业务普遍增加
普法宣传、秸秆禁烧、垃圾分类、森林防火、防止溺水等纳入日常议程
临时性任务频繁
自然灾害、疾病传播、生产安全、群体性事件、舆情热点等各类突发事件应对
资源未下移
超负荷任务突破了基层组织的资源承载力
基层人手紧缺
执法人员数量不足
临聘人员缓解人员紧张
经费不足
乡镇自我造血能力不足
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少
等靠要
基础设施资源不足
办公场所匮乏
公共服务受限
责任超载
基层单位责任泛化
上级部门责任“甩锅”,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将责任下派
基层组织权力配备不足
除极少数法律直接授权之外,权力较小
目标设定权、人事统筹权、激励分配权上收,“权小责大”问题长期存在
压力超载
基层干部负担重、负荷高
工作任务数量多、时间紧迫、要求严格
一人多岗、一岗多责普遍
台账清理、数据填报、会议材料、考评工作繁重
与群众面对面打交道
群众需求多样化、个性化,干部很难用单一框架展开行动
群众要求可能会超越政府的职责范围或现有能力,干部在解决群众问题时的无力感
基层干部本领恐慌
老龄化问题
年龄较大干部实践经验丰富但创新能力不足
年轻干部经验不足
理论与实际结合能力不强
群众工作本领有待提升
适应新时代挑战
创新与试点推出
基层干部感觉压力超载
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的形成原因
治理转型滞后
职责体系不科学
职责同构体系便利责任下卸
上级部门层层分解职责
“管政府的政府”角色
属地管理原则滥用
责任落实与追究的地理空间依据
上级政府责任“甩锅”工具
多元协同不足
基层政府包揽行政事务和社会管理事务
多元协同局面未形成
督查考核泛化
多头考核
基层单位对应上级多个部门
名目繁多的督查检查考核
繁琐考核
考核指标多、繁、杂,考核内容散、空、乱
基层干部陷入“考核焦虑”
重复考核
不同部门对同一工作重复考核
数据复用率低
治理规则过密
“痕迹主义”严重
工作程序过度规范化
编数据、补照片、抄总结、写材料
“顶格管理”滥用
追求“最全事项、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快速度”
基层干部面临硬性要求
“层层加码”频现
各级自我加码拔高考核指标
不考虑基层实际情况和承受能力
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的破解之道
推动扩权赋能,实现权责对等
优化政府权责配置
“依法下放、非准禁入”原则
防止职责任务随意下沉
“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原则
为基层提供必要保障
“精简效能、动态调整”原则
推动基层职能优化、结构再造
“谁主管、谁负责”原则
规范属地管理,减少基层“属地管理”事项
加强源头管控,转变督考方式
减数量、降频次、缩时长
形成严密流程,提升督查考核实效
统筹规范督查考核事项
明确同类事项合并开展,变“多头式”考核为“一站式”考核
改变考核方法
主要看工作实绩,避免繁文缛节
深化精准问责、规范问责
落实容错纠错机制,营造理性与宽容的氛围
优化工作作风,促进真抓实干
思想: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
改变工作作风,减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制度:制定“减负清单”和“落实程序”
推动应减尽减、能减必减,建立长效机制
技术:使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
发挥科技减负、数据赋能作用,防止信息形式主义与智能官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