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四、五单元
这是一篇关于第三、四、五单元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第三单元 认识立方图形,第四单元 11~20的认识,第五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基础作业,练好做题基本功;解题能力,”一题多解“有妙方;分科做题,掌握学科特点做好题;答题技巧,应试解题讲技巧;错题笔记,高考状元的秘密武器。
详细阐述了提升听课效果的不同方面和具体习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提高学习效果,听的轻松,听得完整,记得快速!
这是一篇关于小蝌蚪找妈妈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学习目标,教材解读,脉络梳理,板书回顾,主题归纳,考点,易错,写作顺序。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稻草人》读书笔记
《童年》读书笔记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春晓》思维导图
亡羊补牢
一张思维导图帮您读懂唐诗《咏鹅》!
现场展示课(肖玮绘制)
学议导练展 教学模式
第三、四、五单元
第三单元 认识立方图形
第1课时 认识图形
认识立体图形, 感知立体图形的特征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
长方体
易于包装,在使用过程中易于摆放
球形
易滚动,在包装和使用过程中不方便摆放
第2课时 搭积木
拼组立体图形
多个相同的立体图形可以拼组成同一种立体图形,也可以拼组成不同的立体图形
长方体和正方体摆放时较稳定,球和横放的圆柱易滚动
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
P169 基础知识整理
P166-170 小小易错本
P170-171 精编考卷
第四单元 11~20的认识
第1课时 10的再认识
进一步认识10
10中的1表示十,“0”表示个位上一个也没有
数10以上的数时,10个10个地数既方便又清楚
10个一是1个十
第2课时 11~20的认识
认识11~20各数及组成和读法
十几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0是由2个十组成的
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数读作“十几”;20读作“二十”。
写数
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写数时,从高位写起,有几个十,就在十位写几,有几个一,就在个位写几,个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11~20的数序
从小到大是11、12、13、14、15、16、17、18、19、20
从大到小是20、19、18、17、16、15、14、13、12、11
第3课时 简单加、减法
10加几与相应的减法
无论是10加几还是十几减几,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
10加几得十几,十几减几得10,十几减10得几
十几加几与相应的减法及 加减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计算十几加几和十几减几时,十位上的数不变,只把个位上数相加减
在加法算式中,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和
在减法算式中,减号前面的数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减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差
解决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的实际问题
求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可以用数数法、画图法、计算法
第四单元整理和复习
P192-193 基础知识整理
P193-194 小小易错本
P194-196 精编考卷
第五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第1课时 9加几
9加几的计算方法
加几就是在原有数的基础上接着往下数几个数
在进行加法计算时,先把一个加数分成两部分,把其中的一部分与另一个加数凑成10,再与这个加数的另一部分相加,这种方法就是“凑十法”。
9加几的进位加法可以用点数法、接数法、凑十法进行计算,其中凑十法比较简便。
第2课时 8、7、6加几
8、7、6加几的计算方法
拆小数,凑大数,凑成10,算得数
用“凑十法”计算8、7、6加几
拆小数,凑大数
拆大数,凑小数
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第3课时 5、4、3、2加几
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
利用”凑十法“计算
利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第4课时 解决问题(一)
从不同角度寻找信息解决问题
观察的角度不同,列出的算式不同,但结果相同
同样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列出的算式会不同,的那计算结果是相同的。
第5课时 解决问题(二)
运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逆向”的加法问题
运用画图的策略可以更好地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之间的关系
总数被分成两部分,已知两部分的量,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第五单元整理和复习
P221-222 基础知识整理
P222-223 小小易错本
P223-225 精编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