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双城记》思维导图之一英.查尔斯.狄更Charles Di
这是一篇关于《双城记》思维导图之一英.查尔斯.狄更Charles Di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对应的中国史,人物,背景。
编辑于2025-06-02 20:54:59《双城记》思维导图之一 英.查尔斯.狄更Charles Dickens
对应的中国史
1819年-1901年
清朝的皇帝有道光帝、咸丰帝、同治帝、光绪帝
重要历史事件
1、1840年6月: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开端
2、1842年8月:签订《南京条约》,割香港岛、开放五口通商,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3、1851年1月:金田起义,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国
4、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5、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攻陷广州
6、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签订《北京条约》, 沙俄割占东北领
7、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洋务运动开启近代化尝试
8、1888年:北洋水师成军,甲午战争前达到巅峰
9、1894年9月:黄海海战,邓世昌殉国
10、1895年4月: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赔款2亿两白银
11、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戊戌变法开始
9月28日戊戌六君子被杀:谭嗣同、康广仁、林旭、 杨深秀、杨锐、刘光第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
12、1900年6月:义和团运动引发列强联合镇压
13、1901年9月7日《辛丑条约》
清政府代表庆亲王奕匡、李鸿章与英、美、俄、德、日、奥、法、意、西、荷、比11国代表在北京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背景
法国大革命
时代
糟糕
贫穷的工人
童工
面临死亡威胁
没有安全保障
盗窃、抢劫、治安混乱
荣光
首届世博会1851年伦敦
发明
纺织机械
水力印刷机
引擎
水晶宫
1851年5月1日
地点:海德公园 5个多月、十多国参与、630万人次参观、以展示经济文化为主的博览会,为英国带来巨大效益。
汽车、轮船、铁路、崇尚科学
占世界经济总量70%
号称“日不落帝国”
维多利亚女王
称号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 联合王国女王和印度女王
在位64年
1819年-1901年
人物
马奈特医生
巴黎一名著名外科医生,被无辜囚禁十多年
马奈特妻子
英国人,在女儿两岁时去世
马奈特小姐
马奈特医生的女儿,在两岁时成为“孤儿”,17岁时与父亲相见
法国贵族
露茜
马奈特小姐和达内尔的女儿
普罗斯
马奈特小姐的保姆
达内尔
法国贵族埃德福蒙特侯爵后裔
放弃贵族身份
在英国工作、生活,后与马奈特小姐结婚
劳瑞
英国特尔森银行一名资深职员
杰瑞
特尔森银行门前接待兼跑腿,晚上兼做盗墓贼
卡尔顿
英国一名律师,外表和达内尔非常相像
斯特赖弗
伦敦法院大律师,卡尔顿的上司
德法耶
小时候是马奈特医生的仆人,后在巴黎经营一个酒馆,革命党人
德法耶太太
酒馆老板娘,革命党人
巴萨
普罗斯的弟弟
先是伦敦法院暗探,后成为法国旧政府暗探
法国大革命后,成为新政府小官员
埃德福蒙特侯爵(哥)
法国贵族侯爵双胞胎之哥哥,达内尔的父亲
埃德福蒙特侯爵(哥)夫人
哥哥之妻子,达内尔的母亲
埃德福蒙特侯爵(弟)
双胞胎之弟弟,达内尔的叔父
加贝尔
侯爵城堡所在村庄的驿站站长兼税务员
朱灵儿 2025年6月2日(一)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狄更斯1812年-1870年
a. 同一时期代表作家
维多利亚时期(1832-1918)The Victorian Period-English Critical Realism)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威廉·麦克皮斯·萨克雷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1811-1863)
《名利场》讽刺了当时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社会风气,同时也抨击了英国上层的浅薄价值观。
子主题
勃朗特三姐妹Charlotte 、Emily、Anne
Charlotte Brontě(1816-1855)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
通过孤女简·爱的成长与爱情经历,展现了女性的独立与尊严,探讨了爱情、平等与自由的主题,被誉为女性文学的经典之作。
《雪梨》
创作于1848-1849年,夏洛蒂·勃朗特在小说中寄托了对妹妹艾米莉的哀思,以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为背景,塑造了具有独立思想和反抗精神的女性形象雪莉,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和工人运动状况。
Emily Brontè(1818-1848)艾米莉·勃朗特
《呼啸山庄》
是艾米莉·勃朗特1847年创作的唯一小说,采用象征主义手法,讲述了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相爱却因家族阻挠分离,希斯克利夫复仇后在痛苦中死去的故事。
Anne Brontě(1820-1849)安妮·勃朗特
《艾格妮丝·格雷》
通过女主人公两次做家庭教师的经历,展现了当时英国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愚昧与自私,同时描绘了她与副牧师威斯顿在贫困中相濡以沫的美好感情。
盖斯凯尔夫人)Mrs. Elizabeth Cleghorn Gaskell(1810-1865)
《玛丽.巴顿》讲述了曼彻斯特工人约翰·巴顿因生活困苦和对资本家的仇恨杀死厂主之子哈利·卡森,最终自首;其女玛丽历经悔恨后与真正爱她的杰姆结婚,两人移居加拿大。
特罗洛普Anthony Trollope(1815-1882)
《巴塞特郡纪事》,反正就是养老院的故事哈.......
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1840-1928)
《德伯家的苔丝》讲述了苔丝被本家恶少亚雷奸污,与牧师之子克莱结婚后因坦白往事被弃,最终杀死亚雷并被判绞刑,小说探讨了爱情、阶级和道德等主题。
《无名的裘德》是哈代最后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孤儿裘德因与表妹同居触犯礼俗,最终表妹回归丈夫身边,裘德酗酒而死,小说因涉及阶级固化、婚姻枷锁、宗教虚无等问题引发争议,但也成为哈代思想和艺术的集大成之作。
《还乡》讲述了克林·姚伯回归荒原与游苔莎厌倦荒原的故事,展现了“现代”青年与环境的冲突以及两人因彼此格格不入而酿成的悲剧。
《卡斯特桥市长》讲述了失业工人亨查德酒醉卖妻女,后发愤成为市长,却因丑闻被揭发导致事业失败,最终孤独死于荒原草棚的故事。
诗歌:《威塞克斯诗集》-1898年、《今昔之歌》-1901年、《时间的笑柄》-1909年、《环境的讽刺》1914年
乔治·艾略特George Eliot(1819-1880)
《亚当·比德》是乔治·艾略特1859年出版的首部长篇小说,以乡村牧师亚当与农家女海蒂的悲剧爱情为主线,揭示社会阶级与性别压迫,被狄更斯誉为“充满人性光辉的杰作”。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是其第二篇鸿篇巨作,讲述了磨坊主杜利弗败诉破产后,其子女汤姆和玛吉的生活变化,以及他们因家庭矛盾与爱情挫折最终在洪水中丧生的悲剧故事,展现了兄妹间深厚的手足之情。
《织工马南传》讲述了织布工人马南因生活艰难、被诬陷为窃贼,后在异地苦熬多年,经历钱财被盗的打击后万念俱灰,最终收养冻死妇人的女儿艾比,重新找到生活温暖和幸福的故事。
托马斯·卡莱尔Thomas Carlyle(1795-1881)
《法国大革命:一部历史》是卡莱尔1837年出版的作品,他通过深入研究大量史料,以独特风格全面剖析法国大革命,展现了历史的厚重与人物性格的多面性。
《论英雄、英雄崇拜和历史上的英雄业绩》是卡莱尔1841年出版的演讲集,探讨英雄在历史中的作用,认为英雄是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强调英雄崇拜的重要性,对当时社会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席勒传》1825年出版,是卡莱尔为德国诗人席勒所作的传记。他以激情浪漫的笔触,描绘了席勒面解读其文学成就与人生经历,成为影响一代人理解席勒的经典作品。
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1819-1900)
《现代画家》是拉斯金为特纳辩护而创作的作品,高度赞扬特纳的绘画创作,认为其优于古典大师,强调艺术家应真实表现自然,而非受限于图像惯例和构图规则。
马修·阿诺德Matthew Arnold(1822-1888)
诗歌代表作:《多佛海滩》、《郡莱布和罗斯托》、《吉卜赛学者》
评论作品:《文化与无政府状态》、《评论集》、《文学与教条》
托马斯·巴宾顿·麦考利Thomas Babington Macaulay(1800-1859)
《英格兰史》共五卷,记述1685—1702年英国历史,剖析“光荣革命”,强调议会制度和法治精神。
《古罗马之歌》是1842年出版的诗歌集,以古罗马英雄主义为基调,通过如《霍拉蒂乌斯》等诗歌,展现了古罗马英雄的勇敢与自我牺牲精神。
《论米尔顿》是麦考利的首次文学成功之作,通过对弥尔顿的评论,展现了其在文学、历史和政治等方面的深刻见解及独特批评风格。
阿尔弗雷德·丁尼生Alfred Tennyson(1809-1892)
阿尔弗雷德·丁尼生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最受欢迎的诗人,受拜伦和济慈影响,代表作有《诗集》《公主》《悼念》《国王叙事诗》等,1850年成为桂冠诗人,1884年被封为男爵。
罗伯特·布朗宁Robert Browning(1812-1889)
诗人、剧作家,主要作品有《戏剧抒情诗》(Dramatic Lyrics),《环与书》(The Ring and the Book),诗剧《巴拉塞尔士》(Paracelsus)。
伊丽莎白·芭蕾特·布朗宁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1806-1861)
勃朗宁夫人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受尊敬的诗人,其作品影响了艾米丽·狄金森、艾伦·坡等人,《How Do I Love Thee?》一诗表达了对爱人的真挚、温柔和至死不渝的爱,激励了许多年轻人。
《天使及其它诗歌》《诗集》《葡萄牙十四行诗集》《大会前的诗歌》《奥罗拉·李》《逃跑的奴隶》
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1854-1900)
王尔德是19世纪英国文学唯美主义最著名的代表,既是小说家、戏剧家,又是小品文作家、政论家。他的主要作品有:诗歌《诗集》(1881),童话故事《快乐王子》(1881),短篇小说《阿瑟•萨维尔勋爵的罪恶》(1891),长篇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1891)及论文集《意向》(1891);剧本《温德梅尔夫人的扇子》(1892),《一个无足轻重的女人》(1893),《理想丈夫》(1895),《莎乐美》(1893)及代表作《认真的重要》
约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1857-1924)
出生于波兰的英国作家康拉德是少数以非母语写作而能成名的作家,被誉为现代主义的先驱。他有二十余年的海上生涯,最擅长写海洋冒险小说,有“海洋小说大师”之称。1886年加入英国籍。一生写了13部长篇小说、28篇短篇小说和2篇回忆录,代表作有《吉姆爷》《诺斯特罗莫》《黑暗的心》等
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Robert Louis Stevenson(1850-1894)
斯蒂文森是苏格兰新浪漫主义代表,作品题材多样,以《金银岛》《化身博士》等冒险和惊险小说著称。他曾被误认为模仿者,后被认可为独创性作家,其诗人身份较不为人知
欧内斯特·琼斯Ernest Jones(1819-1869)
欧内斯特·琼斯是英国宪章运动中的重要诗人,其代表作有《印度起义,或新世界》《下层人之歌》《雇佣劳动者之歌》《民主之歌》《未来之歌》等。
托马斯·库珀Thomas Cooper(1805-1892)
托马斯·库珀英国宪章运动的杰出诗人,其代表作是1842年发表的诗集《莎士比亚宪章运动圣歌集》(Shakespearean Chartist Hymn Book)
托马斯·胡德Thomas Hood(1799-1845)
代表作《衬衫之歌》《叹息桥》《我忆起,我忆起》《玫瑰花开的季节》《劳动者之歌》《不贞的莎莉布朗》等
威廉·詹姆斯·林顿William James Linton(1812-1897)
威廉·詹姆斯·林顿是英国宪章派运动领导人之一,也是最出色的宪章派诗人、小说家和评论家,其代表作有《献给尚未解放的人们的赞歌》《保卫罗马》《人民集会》。
b. 出生地朴茨茅斯市郊
c. 经历
童工黑鞋油作坊
律师事务所学徒
法庭记录员
报馆采访员
d. 代表作
《大卫.科波菲尔》讲述了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资本主义社会寻求出路的故事
《匹克威克外传》是狄更斯的成名作,讲述了匹克威克先生及其信徒们在英国漫游的经历,以匹克威克与骗子金格尔的较量和婚约诉讼为主线,同时穿插了多条副线,展现了幽默与讽刺的社会画卷。
《雾都孤儿》小说以雾都伦敦为背景,讲述了孤儿奥利弗在“贫民教养所”长大后,经历逃难、误入贼窝等磨难,最终在好心人帮助下查明身世并获得幸福的故事。
《艰难时世》小说讲述了格莱恩、庞德贝在工业市镇焦煤镇的艰难生活。小说通过对格莱恩、庞德贝这样的大人物及其命运的描写,谴责了资本家的剥削行径,批判了功利主义的实用原则,鞭挞了一味追求物质利益的生活方式和非人道主义教育的精神压迫,是19世纪有影响的小说之一
e. 特点
讴歌真善美、同情下层社会、追求社会主义、反思和批判精神
f. 文风
批判现实主义
g. 教育观
培养成绅士、满怀正义感、仁厚忠诚、幽默风趣
h. 治愈式结局
让每个人变成好人、让有钱人成为好人、让好人成为有钱人
i. 酷爱表演
过于卖力、危及健康
j. 安葬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哥特式建筑
Westminster Abbey通称威斯敏斯特修道院(Westminster Abbey,意译为西敏寺),坐落在伦敦泰晤士河北岸,原是一座天主教本笃会隐修院,始建于公元960年,1045年进行了扩建,1065年建成,1220年至1517年进行了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