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外历史纲要
本图总结了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三国至隋唐文化等,赶快收藏下图学习吧!
编辑于2021-08-21 19:47:05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中国古代史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1-4课)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旧石器时代(打制,会用火,母系氏族)
元谋人、北京人
新石器时代(磨制,陶器,农业&畜牧业,父系氏族-部落-私有制-阶级社会)
仰韶文化(黄河中游)、大汶口文化(黄河下游)、河姆渡文化(长江下游)、龙山文化、红山文化(北方),良渚文化(长江下游)等(多元一体),南稻北粟
早期国家的建立与发展
原始社会
三皇五帝的传说、“万邦”时代,禅让制
奴隶制国家的建立与发展
夏(禹):世袭制
商(汤):都城:殷,第一个国家形成,甲骨文、青铜器、内外服制(牧野之战)
西周:都城:镐京,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世卿世禄制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政治
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华夏认同
经济
铁农具 牛耕 小农经济
兴修水利工程(都江堰,郑国渠) 经营工商业 重农抑商 废井田 土地私有
封建经济形成
文化
孔老
士阶层崛起 诸子百家活跃
百家争鸣(思想解放运动)
一个根源
生产力的发展
二个阶段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
三个阶级
新兴地主阶级 没落奴隶主贵族 小生产者
四大派别
儒、墨、道、法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统一全国,远交近攻 ,定都咸阳(前230-前221年)
基础
商鞅变法
巩固统治
中央集权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
地方
郡县制
秦朝的暴政
生活腐化、赋役沉重
“焚书坑儒”
秦朝的灭亡 (前207年)
陈胜、吴广起义
楚汉之争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大一统国家的巩固
西汉
西汉建立(前202年),定都长安,汉承秦制,郡国并行制
“文景之治”,黄老无为,与民休息,张骞出使西域(都护府)
汉武帝的统治:内外朝制,刺史制,丝绸之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恩令,盐铁官营,均输平准,铸币权,察举制
王莽篡权、西汉灭亡
赤眉、绿林军起义
东汉
定都洛阳,“光武中兴”
外戚宦官专权(党锢之祸)
黄巾军起义
东汉灭亡220年
两汉时期的文化
史学:《史记》,《汉书》
农学:《汜胜之书》
医学《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
科技:地动仪,造纸术,《九章算术》,《周髀算经》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5-8课)
三国
魏
蜀
吴
分裂中孕育统一,民族融合
西晋
南方开发
东晋、十六国(少数民族内迁)
十六国
东晋
士族专权
南朝、北朝
北朝:永嘉南渡
北魏:孝文帝改革
东魏
北齐
西魏
北周
北周灭北齐
南朝:宋齐梁陈,士族专权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隋朝
京杭大运河,三征高丽(瓦岗寨)
唐朝
建立
李渊建唐
兴盛
“贞观之治”,文成公主入藏,
武周统治
“开元盛世”
政治清明、国力强盛、民族政策开明、疆域辽阔
衰亡
安史之乱
由盛转衰
节度使,藩镇割据
集权削弱
黄巢起义
打击唐朝统治
唐朝灭亡
朱温废唐
五代十国
五代(北)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十国(南)
吴越、南唐、后蜀、南汉、北汉等十个政权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选官制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
隋唐时期:科举制
隋朝:设进士科
唐朝:完善
三省六部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三省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吏户礼兵刑工)政事堂
赋税制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租调制
唐前期:租庸调制
唐中后期:两税法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三教合归儒
兴盛的文学艺术
建安文学、陶渊明,骈文,书法(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绘画(顾恺之,吴道子)、石窟
卓越的科技成果
农学《齐民要术》、医学《千金药方》数学(祖冲之)
频繁的中外交流
佛学,法显出使天竺,玄奘,鉴真东渡日本
”丝绸之路“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9-12课)
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中央枢密院(军政),三司(财政),宰相&参知政事,四监司。地方:虚三级
中书门下政事堂
崇文抑武
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边防压力
宋辽澶渊之盟(岁币)
宋夏庆历和议(岁赐)
财政危机
军费
宋、齐、梁、陈;江南开发
官俸
北宋中期的改革
庆历新政
王安石变法
南宋的偏安
宋金绍兴和议(岁贡)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辽与西夏
辽(契丹,耶律阿保机)
南、北面官制
宫廷迁徙
西夏(党项,元昊)
仿宋
金朝(女真,完颜阿骨打)入主中原
猛安谋克制
定都会宁府/大京,后迁燕京/中京“大定之治"
元朝的统治
蒙古(成吉思汗/铁木真)崛起,元朝(忽必烈)统一
巩固统治
中央: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
地方:行省制(行中书省),宣政院(吐蕃),澎湖巡检司(台湾),宣慰司,北庭都元帅府,察合台汗国
民族关系
蒙古族、回回的形成
民族政策:”四等人制“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经济新变化
农业发展经济作物
稻麦复种制
制瓷、矿冶、印刷
手工业发展
市场繁荣:榷场
货币经济:纸币-南宋交子
外贸--海上丝绸之路
商业繁荣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社会新变化
高层门第观念变化
底层人身束缚减少
国家适当放松对社会的控制,自由贸易社会松弛
金元时期的逆转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儒学复兴
程朱理学
格物致知,唯心主义
文学艺术
宋词
元曲,元杂剧
话本
书法
绘画
丰富了市民生活
科技
华昇:活字印刷术
火药
指南针
促进人类进步
少数民族文字
辽、金、西夏创制文字
畏兀儿体蒙古文
八思巴字
促进民族文化发展
民族文化交融发展,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3-15课)
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废除宰相
设立内阁,大学士
设司礼监
政治黑暗,厂卫
李自成农民起义
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郑和下西洋
宣扬国威
抗倭战争(戚继光,俞大猷)
西方殖民者侵扰:葡萄牙-濠镜澳,西班牙-荷兰-台湾
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北方(蒙古)
瓦刺:征战
鞑靼:和议
西南
乌思藏
封受
经营边疆
东北
前期
设奴儿干都司
后期
努尔哈赤 大金
皇太极 满洲
1644年入关
明清易代清朝统一
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康乾盛世
专制加强
南书房,奏折制度
设军机处,议政王大臣会议
兴文字狱,八股取士
疆域奠定
东南
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设台湾府,1885设台湾省
东北
俄国:《尼布楚条约》
西北
设伊犁将军(新疆);准噶尔-大小和卓-盟&旗(蒙古)
西南
驻藏大臣,金瓶掣签,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
强盛:《盛世滋生图》
闭关锁国
内部
阶级矛盾
白莲教起义
外部
民族矛盾
西方列强侵扰
衰落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经济的变化:资本主义萌芽
农业发展:玉米番薯(高产作物)
商业繁荣:美洲白银,徽商晋商
手工业进步:自由雇佣
文化的新变化
思想
陆王心学:主观能动性
李贽反传统
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批判君主专制
出现提倡自由、反对专制倾向
小说
四大名著
世俗化、平民化
戏剧
昆曲
京剧
古典艺术精粹
西学东渐,传教士
科技
传统总结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中国近代史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求救亡图存(第16-18课)
鸦片贸易,林则徐虎门销烟
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0)小农封v.s.工业资
英:《南京条约》割香港岛,开5口,片面最惠国;法:《黄埔条约》;美:《望厦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
《天津条约》;火烧圆明园,《北京条约》割九龙,开10口;俄:《瑷珲条约》
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探索出路
农民阶级
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天朝田亩制度》,洪仁玕《资政新篇》
地主阶级
洋务运动,自强求富
读书人开眼看世界:林则徐《四洲志》,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徐继畬《瀛寰志略》“近代中国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
侵略加剧
边疆危机
沙俄侵略新疆
法国进犯西南
甲午中日战争(1894)
1895《马关条约》,割台湾,资本输出,洋务运动失败
瓜分狂潮,德占胶州
划分势力范围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1898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康梁严公车上书拒签马关
1900义和团运动
扶清灭洋
1900八国联军侵华
1901《辛丑条约》
主权丧失最严重,赔款最多
第19课 辛亥革命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9、20课)
清政府
立宪运动
1906《钦定宪法大纲》
1911辛亥革命
孙中山同盟会
10.10武昌起义
1912.1.1中华民国建立(南京临时政府)
三民主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功绩
推翻清王朝统治、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
结局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袁世凯任大总统
签二十一条
复辟帝制,洪宪改元
蔡锷护国战争
打袁贼
张勋复辟
北洋时期军阀割据(直皖奉)
府院之争
参加一战
打军阀
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民族资本春天)
1915新文化运动
背景:陈独秀 《新青年》,胡适:《文学改良诌议》,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内容
“德先生”民主
“赛先生”科学
作用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第21、22课)
1919五四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1921中国共产党诞生
1st国共合作(1924),北伐开始
新三民主义,联联扶
国民党一大召开
国民党大革命(后失败)
第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1927蒋412事变,分共
汪715事变,“宁汉合流”
张作霖济南惨案
1928张学良“东北易帜”,形式上统一,北伐成功
民族工商业夹缝生存
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武装起义
1927南昌起义1st
八七会议:陈退毛进
秋收起义
1928井岗山会师
革命新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1931中华苏维埃政府,江西瑞金
1934-1936红军长征,5th反围剿失败,甘肃会宁会师
1935遵义会议-确立毛领导地位,挽挽挽转
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第23-25课)
日本局部侵华
1931沈阳九一八事变,14年抗战开始
1932上海一二八事变,伪满洲国(吉林长春)
1935华北事变,一二九运动,抗日救亡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936西安事变
1937卢沟桥“七七事变”,8年抗战开始
2nd国共合作
发表国共合作抗战宣言
红军改编
日军的侵华暴行
南京大屠杀
重庆大轰炸
慰安妇
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正面战场1938前后
淞沪会战
忻口会战(规模最大)
徐州会战(最大胜利)
武汉会战
《论持久战》,广州沦陷,僵持阶段
太原平型关大捷(1st胜利)
敌后战场
百团大战,游击战
1941皖南事变
世界东方主战场
《联合国宣言》,反法西斯联盟
太平洋战场--珍珠港事件
《开罗宣言》中英美,台湾回归
抗战胜利
1945.8.15日本投降
1st反外敌完全胜利
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947中共七大,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重庆谈判《双十协定》
解放战争
1946内战爆发、战略防御
解放区土改,1947《中国土地法大纲》
战略反攻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三大战役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max
平津战役
渡江战役,解放南京
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26、27课)
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1st政协《共同纲领》
新民主主义中国
1949.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政权巩固
土地改革(1950《土地改革法》;稳定物价、银元之战,米面之战;抗美援朝1950-1953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日内瓦会议和1955亚非会议(求同存异)
社会主义革命1953-1956(中国史上最深刻的革命)
过渡时期总路线
经济制度
“一五”计划和一化三改
政治体制
1954年宪法,1st人大
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十年的曲折探索
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开始
1956中共八大
1958失误探索
总路线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国民经济困难三年
1961国民经济调整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社会主义建设的寒冬(1966-1976年)
“文化大革命”阶级斗争为纲
伟大的建设成就(1949-1976年)
工业、农业、国防、外交、科教、文化等
1971重返联合国,1972尼克松访华,1978中美建交
第28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第28、29课)
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改革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企业活力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
开放
设立经济特区(1980年)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
“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
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组织:拨乱反正
重心:经济建设
统一大业
“一国两制”
1997香港回归
1999澳门回归
两岸关系
《告台湾同胞书》(1979年)
“九二共识”(1992年)
汪辜会议(1993年)
《反国家分裂法》(2005年)
两岸领导人***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2015年)
第29课 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理论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 十五大
江泽民:三个代表 十六大
胡锦涛:科学发展观 十七十八大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九大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英国
开始半殖半封
突厥
唐中央与突厥的关系
东突厥
唐太宗
俘获东突厥可汗
唐太宗“天可汗”
设安西都护府
西突厥
唐高宗
灭亡西突厥
武则天
设北庭都护府
三国政权变化
经济中心开始南移
西晋
东汉
魏
魏灭蜀
蜀
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