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数据思维
这是一篇关于数据思维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数据思维常见误解,转型:如何培养数据敏感度,背景:为什么孤立的数据没有意义,推理:怎么发现数据隐藏的信息,差异:为什么同样的数据感受不一样,估算:为什么 要敢于不精确,映射:数据究竟是什么。
这是一篇关于案例包装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好处,案例打造要包含四个方面,一个案例到底都有哪些使用场景,行业内图文案例常用方式六步组成法,PPT案例,视频案例。
这是一篇关于个人投资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普通投资者的优势,投资反直觉(成功),不要因为自己的经历去对某一种 资产有特殊偏好。
这是一篇关于跟贾伟学设计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01.三条铁律:什么是真正的好设计,02.用户视角:设计应该从哪开始,03.用户场景:比你想象的更大,04.用户共创:谁比设计师更有创意,05.用户服务:怎么让人更舒服,06.用户体验:好体验有标准吗,07.最简模型:你能完成一个新设计吗,08.设计与蒸汽革命:怎么跟上机器的节奏。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思维导图
第二职业规划书
记一篇有颜又有料的笔记-by babe
伯赞学习技巧
数据思维
数据思维常见误解
1.数据思维就是使用数据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数据思维的强弱,不基于先天的数字感,也不基于你掌握多少数据技能和数据知识,而是基于你对数据技能和数据知识的认知
3.数据知识和数据技能看起来是客观的,但对它们的理解、认知却因人而异。这就是每个人的数据思维水平相差很大的重要原因
转型:如何培养数据敏感度
1.量转型。思考、谈论和使用一个东西时,有意识地把过程定性的方式转变为定量的方式。
2.量定义。如果一个事物的性质是用某一方面的量来定义的,就搞清楚它具体是怎么定义的。
3.对应值。在量定义的基础上,为事物确实一个明确的量的标准
背景:为什么孤立的数据没有意义
1.背景不同,数据代表的意义就不同。只有确定了数据的背景,才能准确理解数据的意义。
2.掌握数据的背景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什么信息呢?第一,理解事物的属性;第二,理解事物相对情况;第三,理解当事人的意图
推理:怎么发现数据隐藏的信息
单一的一个数据包含的信息也不是那么少,我们需要把隐含的信息挖掘出来。
1.数据推断。先利用数学知识做出假设,然后再进行推断。
2.逻辑推理。从各个领域的规则和限制条件出发,进行合理化推测
3.切换视角。在不同的视角、关系下观察数据,数据就会发出不同的隐含信息
差异:为什么同样的数据感受不一样
1.如果从人这一端来看,人的生物性和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会导致我们在面对同样的数据时,产生不同的感觉、解释和观点
2.人与人的差异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生理倾向差异;二,文化属性差异;三,价值立场差异。
3.由于人逢身的差异而导致对数据感知的差异,既是正常的,也是要警惕的。一定不要把自己的特点当成全人类的特点,大家对数据的感知可能真的不太一样。
估算:为什么 要敢于不精确
1.对数据精度的过分迷恋是一件要警惕的事情。根据目标确定需要什么精度的数据,才是好的数据思维。
2.估算能让我们在知道很少信息的情况下得出相对靠谱的数据。估算时要做到两点——敢于不精确,但不能太离谱。
3.“二八法则”和“1%法则”是两个非常好用的估算技巧。
映射:数据究竟是什么
对于“数据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1.数据是对现实世界实体的映射,是在某种方法之下对实体的数字化表达。
2.数据需要元数据来说明、描写和记录它的关键特征。
3.不要数据容器和数据本身混淆,也不要以为数据自动蕴含信息。数据中蕴含什么信息,需要有数据思维的人专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