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氢能源
这是一篇关于氢能源的思维导图,以下是氢能源全产业链主要上市公司的分类梳理,涵盖上游制氢、中游储运加氢、下游应用三大环节,结合公司主营业务、技术特点及最新动态进行综合分析:,一、上游制氢环节,二、中游储运与加氢环节,三、下游应用环节,四、产业趋势与挑战,全产业链代表企业概览表。
编辑于2025-06-17 14:20:03这是一篇关于锰基材料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是锰基材料全产业链主要上市公司的梳理,涵盖上游资源、中游材料制造及下游应用布局的企业,结合公司主营业务、技术亮点及产业定位进行系统分析:,🏭 一、上游资源与基础材料企业,⚙️ 二、中游锰基正极材料企业,🔋 三、全产业链布局企业,📊 核心企业对比与产业定位,💎 总结:产业链核心逻辑与趋势。
这是一篇关于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碳纤维产业已形成从原丝制备到终端应用的全链条布局,在军工、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加速国产替代。以下是按产业链地位与技术优势筛选的核心企业分析:,🏭 一、核心全产业链龙头,⚙️ 二、细分领域领先企业,📈 三、国产替代进程与挑战,💎 结论:全产业链布局与国产替代协同推进。
这是一篇关于xBCHJT电池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是xBC/HJT电池全产业链主要上市公司的梳理,涵盖主营业务亮点、技术优势及国产替代进展,结合产能布局与市场趋势综合分析:,⚙️ 一、xBC电池产业链(背接触技术),🔋 二、HJT电池产业链(异质结技术),📊 三、国产替代进展与挑战,💎 结论:技术竞赛与国产化机遇。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篇关于锰基材料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是锰基材料全产业链主要上市公司的梳理,涵盖上游资源、中游材料制造及下游应用布局的企业,结合公司主营业务、技术亮点及产业定位进行系统分析:,🏭 一、上游资源与基础材料企业,⚙️ 二、中游锰基正极材料企业,🔋 三、全产业链布局企业,📊 核心企业对比与产业定位,💎 总结:产业链核心逻辑与趋势。
这是一篇关于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碳纤维产业已形成从原丝制备到终端应用的全链条布局,在军工、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加速国产替代。以下是按产业链地位与技术优势筛选的核心企业分析:,🏭 一、核心全产业链龙头,⚙️ 二、细分领域领先企业,📈 三、国产替代进程与挑战,💎 结论:全产业链布局与国产替代协同推进。
这是一篇关于xBCHJT电池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是xBC/HJT电池全产业链主要上市公司的梳理,涵盖主营业务亮点、技术优势及国产替代进展,结合产能布局与市场趋势综合分析:,⚙️ 一、xBC电池产业链(背接触技术),🔋 二、HJT电池产业链(异质结技术),📊 三、国产替代进展与挑战,💎 结论:技术竞赛与国产化机遇。
氢能源
以下是氢能源全产业链主要上市公司的分类梳理,涵盖上游制氢、中游储运加氢、下游应用三大环节,结合公司主营业务、技术特点及最新动态进行综合分析:
一、上游制氢环节
1. 传统能源制氢企业
中国石化(600028.SH) 主营业务:石油化工、氢能生产与加注。 特点:全国最大氢气生产商,年产能超390万吨(占全国11%),拥有7套氢纯化装置;建成140余座加氢站(全球最大运营商),2024年首次实现部分站点盈利,依托3万座加油站网络布局六大“氢走廊”。
东华能源(002221.SZ) 主营业务:烷烃深加工、副产氢综合利用。 特点:副产氢年产能5万吨,建成江苏首个商业化加氢站;2024年净利润预增165%-232%(受益船舶资产处置)。
华昌化工(002274.SZ) 主营业务:化工原料、氢能技术开发。 特点:依托焦炉煤气低成本制氢,自主开发60kW燃料电池系统,与车企合作投放百辆氢燃料汽车。
2. 绿氢(可再生能源制氢)企业
宝丰能源(600989.SH) 主营业务:煤化工、光伏制氢。 特点:启动200MW光伏电解水制氢项目,采用“绿电替代煤化工”模式,目标成为全球最大绿氢生产商。
隆基绿能(601012.SH) 主营业务:光伏组件、电解槽设备。 特点:成立隆基氢能,年产能500MW电解槽;2024年亏损82-88亿元(主因光伏行业竞争),但绿氢设备成新增长点。
阳光电源(300274.SZ) 主营业务:逆变器、PEM制氢设备。 特点: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开发兆瓦级PEM制氢技术,在吉林、内蒙古推动风光制氢项目。
二、中游储运与加氢环节
1. 储氢设备与技术
中材科技(002080.SZ) 主营业务:高压储氢气瓶、液氢储罐。 特点:国内唯一掌握70MPa IV型瓶技术并量产企业,年产3万只生产线;开发液氢储运容器。
京城股份(600860.SH) 主营业务:车载储氢瓶、加氢站设备。 特点:高压气瓶技术领先,2024年扭亏为盈(净利润630-750万元),聚焦高附加值产品。
富瑞特装(300228.SZ) 主营业务:LNG装备、车载供氢系统。 特点:液氢供气系统突破,2024年净利润增长2.05%。
2. 加氢站建设与运营
中国石化(600028.SH) 特点:全球加氢站数量第一(140余座),依托油站网络降本,2024年部分站点盈利。
厚普股份(300471.SZ) 主营业务:加氢设备、能源物联网平台。 特点:首家箱式加氢站解决方案商,专利打破国际垄断;2024年业绩承压(营收降44%)。
佛燃能源(002911.SZ) 主营业务:燃气供应、氢能供应链。 特点:2024年营收316亿元(+24%),供应链业务激增82%,布局制氢与加氢站。
三、下游应用环节
1. 燃料电池系统
亿华通(688339.SH) 主营业务:燃料电池发动机。 特点:国内电堆配套龙头,2024年亏损4.53亿元(营收降54%),受商业化进度拖累。
重塑能源(02570.HK) 主营业务:燃料电池系统集成。 特点:海外收入增152%,非车用场景(如分布式发电)收入增133%;2024年亏损7.37亿元。
国鸿氢能(09663.HK) 主营业务:电堆及系统总成。 特点:曾占燃料电池电堆市场70%份额,2024年亏损4.07亿元(营收降37%)。
2. 整车与工业应用
潍柴动力(000338.SZ) 主营业务:重卡制造、氢燃料发动机。 特点:全球最大燃料电池发动机制造基地(年产2万台),投放氢燃料公交车超200辆;2024年净利润64亿元(+37%)。
美锦能源(000723.SZ) 主营业务:焦化、氢能全产业链。 特点:控股飞驰汽车(氢燃料重卡制造商),参股国鸿氢能(电堆)、鸿基创能(膜电极);2024年净利润预增1909%。
金发科技(600143.SH) 主营业务:新材料、氢气提纯。 特点:2024年氢气销量8000吨(+570%),净利润8-9.5亿元(+153%)。
四、产业趋势与挑战
1. 商业化进程分化
盈利突破:中石化加氢站、佛燃能源供应链业务已验证商业化路径。
持续亏损:燃料电池企业(如亿华通、重塑能源)受制于技术迭代慢、基础设施不足,亏损扩大。
2. 政策与技术驱动
政策:2023年《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推动全链条标准化;内蒙古、四川等地放开绿电制氢许可。
技术:电解槽降本(阳光电源PEM)、储氢瓶轻量化(中材科技IV型瓶)加速产业化。
3. 未来增长点
绿氢化工:宝丰能源“光伏制氢+煤化工”模式示范效应显著。
非车应用:氢冶金(河钢集团)、储能(分布式发电)拓展新场景。
全产业链代表企业概览表
| 环节 | 代表公司 | 主营业务/产品 | 核心特点 | |----------------|----------------|------------------------------|-----------------------------------------| | 上游制氢 | 中国石化 | 化石燃料制氢、加氢站运营 | 全球最大加氢站运营商(140座),部分盈利 | | | 宝丰能源 | 光伏电解水制氢 | 200MW示范项目,绿氢替代煤化工 | | 中游储运 | 中材科技 | 70MPa IV型储氢瓶 | 国内唯一量产企业,液氢储运技术突破 | | | 厚普股份 | 加氢站设备、能源物联网平台 | 箱式加氢站解决方案,打破国际垄断 | | 下游应用 | 潍柴动力 | 氢燃料发动机、重卡制造 | 年产2万台燃料电池发动机,重卡市占率20%+ | | | 亿华通 | 燃料电池系统 | 配套量国内第一,2024年亏损扩大 |
当前氢能产业处于 “上游盈利分化、中游技术突破、下游等待放量” 阶段,2025年示范城市群政策深化与绿氢项目落地(如中石化乌兰察布10万吨项目)有望推动规模化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