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职业健康与职业病防护
这是一篇关于职业健康与职业病防护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职业健康现状,职业卫生基础知识,职业病危害因素与防护,守护心灵防线,课程总结。可用于职业危害因素岗位接触人员的培训。
编辑于2025-07-03 10:31:36这是一篇关于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专项培训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一、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认知,二、化整为零 正确划分风险辨识单元,三、条分缕析 组织全面辨识危险源,四、正确逻辑 确定危险源管控层级,五、理清思路 制定可执行的直接措施,六、应用技巧 用管理手段将直接措施落地。
这是一篇关于办公室安全培训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办公室风险识别,办公室用电安全,办公室消防安全。 可用于办公室人员的安全培训。
对基础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培训大纲。梳理了职业卫生管理培训的各个方面,从基础知识到具体管理环节,再到危害因素与防护措施,有助于深入理解职业卫生管理的整体框架和关键要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篇关于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专项培训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一、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认知,二、化整为零 正确划分风险辨识单元,三、条分缕析 组织全面辨识危险源,四、正确逻辑 确定危险源管控层级,五、理清思路 制定可执行的直接措施,六、应用技巧 用管理手段将直接措施落地。
这是一篇关于办公室安全培训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办公室风险识别,办公室用电安全,办公室消防安全。 可用于办公室人员的安全培训。
对基础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培训大纲。梳理了职业卫生管理培训的各个方面,从基础知识到具体管理环节,再到危害因素与防护措施,有助于深入理解职业卫生管理的整体框架和关键要点。
职业健康 与职业病防护
职业健康现状
数据
特点
群体发病
很难治愈
体检率低
长期作用
可以预防
职业卫生基础知识
职业病的定义和分类
定义
1. 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2.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不一定就会患职业病,与工作有关的疾病也不都是职业病
职业病分类
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19种)
职业性皮肤病(9种)
职业性眼病(3种)
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4种)
职业性化学中毒(59种)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7种)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3种)
职业性传染病(5种)
职业性肿瘤(11种)
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2种)
职业性精神和行为障碍(1种)
其他职业病(2种)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2024年修订
12大类、135种
职业卫生法律法规
《 职业病防治法》
工作方针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工作机制
用人单位负责
行政机关监管
行业自律
职工参与
社会监督
《江苏省职业病防治条例》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以及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培训与演练
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符合要求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制定职业健康培训计划,开展培训,并进行考核
有矽尘、石棉粉尘和高毒物品等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岗位的,要专门组织培训
组织岗前、在岗、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调离职业禁忌的劳动者或者暂时脱离原工作岗位
将被派遣劳动者纳入本单位职业健康培训对象统一管理
用人单位分立、合并的,承继权利的单位应当承担原用人单位的管理责任
用人单位已不存在或无法确定劳动关系的,可向医疗保障、民政等部门救助
《上海市职业病防治条例》
应当将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后果预先告知劳者
禁止将有害作业转移给没有相应防护设施的单位
单位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症的劳动者从事与该禁忌症相关的有害作业
有害作业场所应当与其他作业场所分开,并配备必要的劳动卫生防护设施
制订劳动卫生操作规程,建立各种相应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并加强管理
组织开展劳动卫生知识和相应的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
定期进行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浓度或者强度测定,并公示
组织开展职业性健康检查,并建立职业健康档案
及时安排确证患者治疗或者疗养,并定期复查
职业病危害因素与防护
职业病危害因素
定义
指工作场所中存在或产生的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因素
产生环节
生产工艺
生产技术、机器设备、使用材料和工艺流程中产生的,与生产过程有关的原材料、工业毒物、粉尘、噪声、震动、高温、辐射及生物性因素有关
劳动过程
过大的劳动强度
过长的劳动时间
不合理的作业方式
不合理的工具、设备
作业环境
生产场地的厂房建筑结构、空气流动情况、通风条件以及采光、照明
性质分类
粉尘类(52种)
生产性粉尘
矽尘、煤尘、石棉尘、水泥粉尘、有机性粉尘、金属粉尘等
化学因素类(375种)
工业毒物
铅、苯、汞、锰、一氧化碳、氨、氯气等
物理因素类(15种)
异常气象条件
高温(中暑)、低温、高气压(减压病)、低气压(高原病)、高原低氧
非电离辐射
紫外线、红外线、微波、激光、工频电磁场、高频电磁场、超高频电磁场
其他因素
噪声和振动
放射因素类(8种)
电离辐射、放射性物质等
XY射线、α、β、γ射线和中子、质子、重离子、感生放射性、氡及其短寿命子体、铀及其化合物
生物因素类(6种)
皮毛的炭疽杆菌、蔗渣上的霉菌、布鲁杆菌、森林脑炎、病毒、有机粉尘中的真菌、真菌孢子、细菌等
其他因素类(3种)
金属烟、井下不良作业条件等
入侵途径
呼吸道吸入
皮肤吸收
消化道食入
噪声的危害与防护
产生环节
振动
流场
健康危害
预防控制
控制声源
隔声
隔离
个体防护
个体防护
耳塞的使用方法
耳塞的使用注意事项
粉尘的危害与防护
健康危害
预防控制
减尘
降尘
通风除尘
个体防护
个体防护
防尘口罩的使用方法
防尘口罩的使用注意事项
化学因素的危害与防护
健康危害
预防控制
新工艺
无毒低毒代替有毒剧毒
通风
隔离
个体防护
个体防护
防毒面具的使用方法
防毒面具的使用注意事项
电焊弧光的危害与防护
健康危害
个体防护
眼面部防护用品的注意事项
高温的危害与防护
健康危害
预防控制
恰当饮水
主动足量:主动、足量补水,不要等口渴了才补。一般来说,要比平常每天多饮水3-5升
少量多次:暴饮会加重心、肾和胃肠道负担,反而又促使大量排汗
水盐同补:不能单纯补充水分。单纯暴饮淡水会引起(中暑)的发生,故以含盐(钠、钾、镁、钙)饮料为佳,如含盐茶水、绿豆水、酸梅汤等
多吃瓜果
西瓜、冬瓜、丝瓜、黄瓜、苦瓜
合理作息
夏季最佳起床时间是~5:30-6:30
夏季最佳就寝时间是~22:00-23:00
充足睡眠,起居规律
中暑急救
正确
迅速将中暑者移至凉快通风处
脱去或解松衣服,使患者平卧休息
给患者喝含盐清凉饮料或含食盐0.1%~0.3%的凉开水
额部、太阳穴部位涂抹风油精等,或用凉水擦身
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
重度中暑者立即送医院急救
错误
自行服食退烧药——中暑使身体处于消耗过度的状态,此时如果用退烧药来降温,身体对药物的代谢会加重身体的负担,药物的副作用更大
体表擦拭酒精——可能过度刺激皮肤,使用过量也可能导致酒精中毒
敷冰块、冰袋——过冷反而导致血管收缩而无法顺利散热
浸泡在冷水里——体表血管遇冷急速收缩,可诱发脑血管及心脏血管病变
涂抹感觉清凉的外用药(如万金油)——油性物质更不利于散热
预防控制措施
PPE的重要性
守护心灵防线
职业病的诱发因素
危害因素
作用条件
个人因素
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工作因素
人际关系、职业发展、工作压力、工作强度、家庭和工作的平衡
家庭因素
婚恋关系、亲子关系、健康状况、房贷车贷
社会因素
经济不景气、交通阻塞、邻里关系
九种异常心理现象
疲劳感
焦虑反应
类似歇斯底里现象
强迫现象
恐怖和对立
疑病现象
偏执和自我牵挂
错觉
自笑、自言自语
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
压力管理技巧
呼吸放松
时间管理
正念练习
情绪调节
识别负面情绪
合理宣泄途径
运动、倾诉
工作与生活平衡
设置界限
培养兴趣爱好
心理健康的内涵与标准
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知之明
对自己的需要、动机、情感、优缺点的客观的评价
要自尊自制
自己要有行为上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能控制自己的心理与行为
善于与人相处
人际交往、人际关系好,较少人际冲突
情绪正常
个体活动与社会要求处于良好的和谐状态,能保持心理活动的平衡与稳定
行为适度
行为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受意识的支配
乐于工作
对工作意义和价值有正确的认识,愿意参加工作并能从中取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课程总结
从业人员的义务
遵守职业卫生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接受职业卫生培训
上岗前培训
在岗期间定期培训
专项培训
“四新”培训
配合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岗前
岗中
离岗
应急
参与职业卫生事故应急演练
正确佩戴和使用劳保用品
呼吁行动
从培训会场到生产现场,让知识转化为行动!
开开心心上班、平平安安回家、健健康康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