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世界现代史(高一纲要下)
供高一学生第二学期期末复习用☞背书➕回忆知识点➕历史框架,(因为只是思路的梳理,所以没有特别详细,不清楚知识点的宝宝可以翻翻书🤗)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世界现代史
20世纪上半叶
军事
一战
背景
原因
导火线
时间
过程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影响
性质
对欧洲
对亚非拉
对世界
二战
局部
全球
评价
对世界人民
对殖民体系
国际秩序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战后)
强权政治,霸权主义
内容
实质
雅尔塔体系(二战后)
带有强权政治色彩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政治
经济
思想
表现(过程)
亚洲
中国
印尼
印度
拉美
尼加拉瓜
墨西哥
非洲
埃及
埃塞俄比亚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
阶级
组织
结果
对俄国
对西方
理论
社会主义实践(苏联)
战时共产主义
新经济政策
苏联模式
同
措施
积极
消极
20世纪下半叶
冷战与国际格局
四五十年代——冷战与两极格局形成
美国
杜鲁门主义(1947年)
冷战的标志
马歇尔计划(1948年)
北约(1949年)
苏联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1947年)
经互会(1949年)
华约(1955年)
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六七十年代——多极化趋势出现
根本原因
具体原因(表现)
西方阵营逐渐分化
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
特征
启示
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变化一:福利国家
变化二:国家的宏观调控
50~70年代初(加强国家干预)
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增长(黄金时期)
70年代以来(减少国家干预)
变化三:第三次科技革命与社会结构的变化
第三次科技革命
成就
意义
社会结构新变化
农业
服务业
中间阶层
变化四:社会运动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
妇女运动
20世纪60年代学生运动
改革
苏联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1953至1964)
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至1982)
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至1991)
相同点
都企图利用市场机制,但未根本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优先发展重工业经济比例失调
前期取得成效,但效果有限,尤其是戈尔巴乔夫,后期政治改革背离社会主义方向,放任西方和平演变
东欧的社会主义改革
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
根本
直接
外部
社会主义性质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化
殖民体系瓦解
21世纪以来(发展趋势)
世界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
认识(启示)
区域集团化
欧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
东盟
亚太经合组织
社会信息化
文化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