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城市规划思想与实践---------------------------------------------------------------------------------------------------------------------------------------------------------
1949年10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城市规划和建设进入崭新历史时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整治城市环境,改善居住条件,改造臭水沟、棚户区,整修道路,增设公共交通和给排水设施;
1956年
国家建委颁布《城市规划编制暂行办法》
是新中国第一部重要城市规划立法,分7章44条,涵盖多方面内容及编订办法
1957年
国家批准西安、兰州、太原、洛阳、包头、成都、郑州、哈尔滨、吉林、沈阳、抚顺等15个城市的总体规划和部分详细规划
2.改革开放初期的城市规划思想与实践------------------------------------------------------------------------------------------------------------------------------------------------------------
1978年3月
国务院召开第三次城市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批准下发《关于加强城市建设工作的意见》
1980年12月
《全国城市规划会议纪要》
第一次提出“城市市长的主要职责,是把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好”。
1982年1月15日
国务院批准第一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后续1986年、1994年公布第二、三批共75个,2001年批准山海关、凤凰县等)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并从制度上提供了可操作的手段。
1982年11月
召开历史文化名城规划与保护座谈会
由此推动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作为城市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全面开展。
1984年
国务院颁发《城市规划条例》
是城市规划专业领域第一部基本法规,标志步入法制管理轨道
建设部组织编制全国城镇布局规划纲要,由国家计委纳入全国国土规划纲要
同时作为各省编制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和修改、调整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
1984年-1988年
国家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实行国家计委、建设部双重领导,以建设部为主的行政体制
3.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城市规划思想与实践--------------------------------------------------------------------------------------------------------------------------------------------------------
2002年5月
国务院发出《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
2006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城市规划指明方向
2007年10月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019年5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