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信任五环
这是一篇关于信任五环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了解客户的顾虑,拜访过程怎么说,四季沟通术,合作经营法,肢体语言,思考提问者背后的目的,学会提问,确认我们所掌握的信息,与客户会谈过程中如何把握,怎么预约客户,拜访的准备,了解客户的概念,到底是谁在行动,客户概念,主要遇到的问题。
编辑于2025-08-15 10:21:54信任五环
主要遇到的问题
“有效商机不足。约不到客户。 见客户时不知道说什么。 怕见高层,刻意回避。 除了产品和方案以外,和客户找不到其他话题。 不知道客户在想什么。客户总说没需求,不需要我们的产品。 客户总是不着急,好像没信心。 客户当面说很好,结果没行动。 项目进度缓慢,无法按计划推进,销售周期没法控制。 客户不认可方案的价值,即使认可价值也不认可价格。 如何清晰地告诉客户我们的优势? 为什么总是我推客户,而不是客户推我? 总是让客户牵着走,怎么让客户跟着我们走? 如何让客户真正支持我? 如何对付难缠的竞争对手? 客户明明知道对手不行,为什么还要选择他? 客户到底为什么买东西,怎么做决策的? 客户看我就是个光想挣他们钱的销售员。 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些什么。
了解客户的概念
关键看对方的想法和感受,每迈一步要确保对方也迈了一步,确认对方是否同步做出了行动。
客户采取行动,才能成交,一定要每次完成一次销售拜访都要完成一个任务,与客户同步上楼相见。
客户概念
概念是客户的认知与期望,对处境的变化和感知,是对现实的认知和看法,是一种内心感受、愿景和看法
是想实现什么、解决什么、避免什么,有时候无法清晰表达,是不断变化的。
只有对提供的方案符合了他的概念,才会做出决定。
销售过程中只要是客户的认知、所想的事,会影响客户的决定和决策。
概念是客户个人的,不是我们臆断的
拜访的准备
到底为什么要拜访客户
不要只关注客户的表面原因,了解客户内心深处背后的诉求感觉和希望(真正主导的原因)
不要只关注产品的价值和特性
关注客户内心真正的需求,源于个人动机,了解客户概念
客户做出决定的三个阶段 (客户为什么要买)
第一个阶段:人被外在的信息和变化刺激,结合个人动机形成了客观的认知(认清现状)
第二个阶段:行动和决定源于原始的动机,结合自己的价值观和主观评估标准,形成行动的行为准则,从而决定自己的行动。(考虑有哪些标准)
第三个阶段:决定源于动机,取决于价值的判断(差异性做出决定)
客户概念
客户购买源于自己的认知,对自己要改变什么、期望获得什么、采取什么行动的认知
销售的通病
直接抛出产品或方案的特点和优势,希望客户认可,没有关注为什么购买
第一次拜访(发现商机阶段)
通过合理的提问获取客户的概念,第一次不一定要获取行动承诺,通过交流获得一个好印象。
客户没有分享现状和目标及概念,客户觉得没有理由帮你,也不会帮你,这个时候通过客户介绍给其他人,容易踩空,
在发现商机阶段,要和某个切入点上的人沟通概念,提供差异化优势,让他看到价值,并赢得他的支持。
怎么预约客户
有效约见理由
与客户概念和个人利益有关,对客户来讲是紧急重要的
约见理由清晰、简单、完整,约见理由说明见面对销售自己有什么好处(表达自我的“诉求”(P188)
有效约见理由的表达方式
目的(purpose),我们为什么要见面;过程(process),我们将如何进行;收益(payoff),我们在一起这些时间对彼此有什么好处。
有效约见理由,客户会知道交谈的真正目的;建立双方沟通的预期效果;表示我们有备而来;缩短拜访时间,提高拜访效率;可以帮助客户节省时间;客户可以有所准备(人员场地等);显得专业,增加客户信任。
到底是谁在行动
需求与概念的关系
客户提出来的业务需求,是表,是果;客户的个人想要实现的、 解决或避免什么的想法,是里,是因。
满足客户业务需求不选择我们,很可能因为没满足客户需求背后的概念。只有满足了客户概念才会有行动。
赢得客户的行动承诺
行动承诺是客户具体的动作,是现实合理的,权限范围内、流程阶段内、能力所及的,是满足客户概念和个人利益的,是需要客户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做的具体事情,并且是推进项目过程的。
避免过于关注行动承诺忽略客户认知
制定行动承诺时仔细分析、反复琢磨,是不是都源于客户的概念、满足个人需求
针对一次拜访设定一个最佳的行动承诺、一个最低的行动承诺,多做准备,探索客户深层次顾虑外也可以降低行动承诺的标准和要求
与客户会谈过程中如何把握
要有个合理的自我介绍,让客户认识到你是谁
介绍时切忌自我陶醉,要和客户对视
你是谁,做什么工作,有什么经历,做过什么跟客户相关的事情
先同后异,先跟后带,先关注对方以被认同,再呈现自己的观点。
客户不喜欢被人告诉你需要做什么,你应该怎么做
通过一些场景化引导客户的说出内心的想法和顾虑
学会倾听,听客户讲,更多的关注客户的意识和认知。强行推销会让客户感受到一种压迫感,会让客户感受到自己的决策权被剥夺
无法探索到客户的概念,不了解概念也就无法获得行动承诺。
没有完全了解客户的概念,任何方案都是无效的。
客户的工作成就、业绩特长、客户关心的新闻、当下的热点话题。
1.站在客户的角度提问2.必要时可以列一张清单,同类客户遇到的问题。
人源于古代的群居动物,群居性决定了人喜欢与同类型人打交道,包括共同的关注点、经历和感受。人内心深处是孤独的,希望被理解和认可,或者谈及共同的兴趣,会拉进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
确认我们所掌握的信息
确认已了解的信息,上次谈到的话题、已经了解的业务的现状和需求、项目的状态、客户的概念、决策流程等,要确认我们获得的信息真实性和及时性。发现当前信息的偏差。
使用现状、当前、仍然、还、继续等关键词。确认当下的状况,要使用关键词和封闭类问题。(封闭类:是或不是的表达)
进入话题和呈现方案之前,总结对方的观点和想法准备延伸时或讨论时,要有个习惯性总结和确认。
会确认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
学会提问
通过问开放式问题了解客户的现状、处境和期望,顺着客户的回答继续深入,获得更多、更具体的信息。
看对象提问
底层人员关注手头的事务性工作
中层关注未来2-3个月或半年要做的事情
高层更关注未来一年到三年,关注公司的价值观、使命和战略
提出最关心、最顾虑的问题是什么
人有惯性思维,按“我认为”的方式做出推测和判断。
思考提问者背后的目的
大部分人只会想问题的答案,应该关注提问者背后的目的
销售提问时要把自己内心预设的答案放下,专注倾听客户的回答。
肢体语言
避免翘二郎腿,上身往前倾一点
手放在嘴巴和下巴附件是在一边听一边思考;手放在嘴唇之间是感受到了压力,内心在寻求一种安全感;拇指和手指分开摸下巴是思考对方的建议同时,也在总结自己的结论。
客户抚摸下巴,说明他在思考你的问题,甚至如何做出决定。如果客户继续交叉双臂和双腿,或者仰面靠着椅子,很可能要提出意见,这时候要及时征求他的意见;之后如果客户双臂舒展,身体向前倾,或者又拿出建议书翻看,很可能给出肯定的意见。
拜访过程怎么说
了解对方是谁,处在的位置和环境,他关心的重要事情,从对方的概念出发
超过四人以上讲PPT
类似行业不同角色的客户积累“目标树”差异优势
每次拜访过程中了解每一个人的概念、目标、优势,记录岗位角色下面
给客户做精神spa,(spar效应):在什么情况(Situation),某个人(person)他做什么事(Action),有什么动作,做完带来的效果(result)。
需要场景化、具体化、感受其中(P923)
合作经营法
了解客户概念为何还不接受
忽略客户的运算过程,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客户
销售总是试图改变客户的认知
通过提问“您认为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对方不回答,举例同行业案列
了解客户概念开始,和客户共同制定标准,然后再过渡到产品方案,并经营制定共同拥有的方案。
四季沟通术
秋收和冬藏的关系(p861)
秋收是告诉你的客户你的方案、产品和公司有什么差异优势,面向标准(夏耕)这些优势如何满足选择的标准。
冬藏:是让客户看到他的概念是如何满足的,满足后感觉怎么样。
拜访时要先了解客户在那个季节
如果跟客户不在一个季节如何做
找出和客户的认知差异在哪里,我们要用具体事实和证据证明我们和客户各在什么季节,那些事图又、他知道我不知道的,找到双方认知差异,然后制定或者调整我们的策略。
春播:通过倾听和有效提问,鼓励客户认清现状,建立新期望
夏耕:努力让客户的概念生长,长出更多标准,引导客户要实现哪个概念,要做什么,需要怎么做,具备和应用什么样的特性才能满足需求,让客户自己形成标准。(提问,倾听、探讨和讨论))
秋收
与客户概念有关,与春播秋收相关联,与产品和方案相关联,结合客户的概念和标准
标注
话不在多,在于精。
说话的问题
说什么:专业知识,关注客户概念。
怎么说:技巧
客户形成人事和做出结论时的思考
冬藏
确认客户的概念有没有被满足,探索客户还没有被满足的概念,是否需要播种、施肥、浇水。
了解客户的顾虑
客户获取信息源于个人动机,根据自己的逻辑进行思考,做出判断,形成自己的态度和决定,在这过程中积极部分变成了认可,消极部分变成了顾虑。
人、方案、需求、成本(公司、学校),或者权力、控制、被认同、领导的信任、被尊重、被称赞、安全感、时间(个人)
借助客户的顾虑问题,反过来探索客户内心的真实想法,不要解释反驳,也不要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