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娱乐至死》概要
这是一篇关于《娱乐至死》概要的思维导图。文化生活被定义为娱乐,公众对话变得幼稚,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文化灭亡的命运在劫难逃。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娱乐至死
第一部分
媒介即隐喻
媒介: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或技术手段
隐喻: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体验某一类事务
为什么:依靠媒介来认识信息的内容
媒介即认识论
改变认识论的方面
发现和揭示真理形式
对媒介所传递的信息的认识(如可信度)
真理的表现形式
判断一个人智力的标准
影响
人的智力变低?(说得很模糊)
以电脑为中心的认识论污染了大众交流和相关活动
虽然电视削弱了人们理性话语但增强了人的情感力量
公众话语的严肃性、明确性和价值退步
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
为什么19世纪美国被印刷机统治
移民文化教育高
存在相信印刷和学习的认识论
已存在的大量书籍
印刷机统治下的思想
印刷机本身性质
严肃、连贯、让人思考和批判
印刷形式影响内容和认识论
人说话的方式(严肃、像论文)
文化生活和公共事务有机结合
人们理解力提高、更加理性以及超长的注意力广度
宗教:理性的传教士
法律体系:理性、有非凡读写能力的律师
商业:广告客观理性描述
躲躲猫的世界
电报创造的新话语定义
信息过剩
支离破碎的时间和被割裂的注意力
智力的定义变成知道很多事情
照片与语言的不同
不连贯
不可反驳
抽象
只能表现特例
只需辨认不需理解
人们对信息的态度
从解决问题搜寻信息到为解决信息过剩制造问题——伪语境
第二部分
娱乐业时代
电视倾向
把所有内容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
舍弃思想,迎合人们的视觉快感
“好······现在”(新闻)
新闻成为纯粹娱乐
走向伯利恒(宗教)
宗教成了一种娱乐形式
电视特点使宗教变为娱乐的原因
无法神话电视节目播出的空间
电视的现世主义倾向
担忧
文化中真实可信的事务被毁
宗教理念变成疯狂琐碎的表演
伸出你的手投上一票(政治)
电视广告塑造政治观点
形象政治
所有的问题都是可以快速解决,复杂的语言让人无法信任
舍弃了历史
信息被包装成娱乐,缺少严肃话语,政治远离民众生活
教学是一种娱乐活动(教育)
电视对教育的改变
传统学校的没落,教室被改变成一个教与学都以娱乐为目的的地方
没有教授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让学习失去了耐力和汗水
教育的目的从摆脱现实的奴役到适应现实
子主题
电视教育哲学
没有前提条件
不能让人迷惑
避开阐述
赫胥黎的警告
文化生活被定义为娱乐,公众对话变得幼稚,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文化灭亡的命运在劫难逃
解决方案
深刻地认识信息结构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