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可转债实战指南
下图梳理了可转债实战指南的知识内容,包括熊市里的避风港、跟踪监控、投资方法论、退出路径、案例解读、条款博弈论、融资目的与条款设计。
编辑于2021-08-25 16:38:27可转债实战指南
熊市里的避风港
可转债四道防线
保本价格(到期本息和)
回售价格
面值100元
债底
特性
由牛转熊风险大
熊到深处便抗跌
牛市初期涨得慢
牛市后期猛如虎
不同牛市有区别
底部徘徊忽飞起
转债价格规律图
三大核心条款
下修条款
赎回条款
回售条款
跟踪监控
三大指标
转股溢价率
到期收益率
纯债溢价率
七步找出优质可转债
纯债收益率看到期安全性强
选择防守型较好的可转债
选择进攻型较好的可转债
选择防守进攻好的可转债
剔除正股过于贵的可转债
挑出符合自己要求的可转债
关注条款和相关信息
退出路径
转股退出
绝大多数是触发强赎并且发行人实施强赎
触发了强赎条款,但发行人没有实施
自始至终未触发强赎条款,但可转债持续出现负溢价套利空间
其他原因,例如:到期前几天正股停牌
回售退出
股价持续不振
发行人现金流压力大,会想办法下修转股价或者拉抬股价规避回售
发行人压力不大,就可能任回收发生
即便下修转股价,下修幅度不‘给力’,股东大会被否掉
赎回退出
股价持续不振,因转债价格高于回售价,未能触发强赎
早期发展的原因,例如转股价格过高和发行时间不当造成转股比例较低
多种方式
发生强赎后,赶上‘股灾’,转债和正股价格暴跌,被发行人提前赎回
案例解读
强赎最快的转债
洛钼转债
发行在熊市末期或牛市初期,刚开始便迎来利好行情。 正股价格迅速超过转股价30%,随即触发强制赎回条款,转债的生命周期很快结束,超级幸运星。
熬过熊市后被强赎
中行转债
发行在牛末熊初,生命周期中大部分时候,转债价格都蛰伏在底部,随着熊市的深入,往往会触发下修条款,甚至回售条款。熬过熊市迎来下一波牛市,可转债价格终于迎来春天,从而触发强赎条款并完成转股,这类最为常见。
下修后却最终回售
双良转债
生不逢时的可转债,随着熊市深入,不仅触发了下修条款,甚至还触发了回售条款。
下修失败
民生转债
股权比较分散,支持者和反对者力量比较均衡,最后被生生‘投死’。
到期还本付息
唐钢转债
第一只接近全额到期赎回且第一个下修失败的可转债。
触发强赎却未能促转股
吉视转债
刚刚实施强赎,就遇到股价大幅下挫,大量投资人选择接受强赎,放弃转股。
先回售再强赎
创业转债
上市后时运不济赶上熊市,股价一路低迷最终触发回售条款。此时转债价格在回售价以上,投资者则不会参与回售,在回收价以下,投资者便参与回售退出投资。但仍有部分坚守后面遇到牛市的丰厚回报。
亏损转股之谜
博汇转债
在转债生命周期最后,既没有触发强赎,又是溢价,一定是不会有投资者转股的,等到期赎回。投资者在转股溢价率很高,明显亏损的情况下,进行转股操作,发行人同样规避了还本付息的义务。
有可能的两种猜测
正股将有预期利好公布,转股者短期忍受浮亏,博取未来预期。
上市公司‘自导自演’,为避免还债,希望转债持有人卖出转股,并且承诺补偿其亏损。一是偿债能力有限,净现金流为负,未来或爆发兑付危机,二是转债无下修转股空间。
融资目的与条款设计
股权融资
发行新股(IPO),股票增发,配股,优先股,可转债和可交换债。
除了IPO和可交换债,其他几种方式都被称为再融资。
正股股价与条款触发价动机图
可转债条款设计与发行人动机图
面临熊市
正股价格不断下跌,通常先跌破转股价90%(达到下修条件)
再跌破转股价的70%(触发回售),此时短期内尚无还本付息能力,通常会行使下修转股权利,从而提高可转债的看涨期权价值,拉升转债价格,甚至会拿出真金白银在二级市场上拉抬正股股价。
条款博弈论
强赎博弈
转股溢价率会大幅度收敛,居高不下强制下降至0附近。
股价若不动,转债价格将下跌,之前溢价率越高的,下跌越惨烈。
谁会强赎
最重要的是牛市,其次是结构性行情。
发行人转股意愿强烈。转债规模小。
为何不强赎
大部分已转股
担心稀释股权
现金流紧张
回售博弈
一经触发立即生效,发行人‘良心’条款为了提升转债的吸引力。
实力超强的国企通常没有回售条款。
特点:发行人是否有足够的偿债能力去接受回售。真实有效的发生回售案列大多是财力雄厚融资能力强的国企。
下修博弈
下修的‘糖果’,类似一个看跌期权,一旦预案提出,市场报之以上涨,是超预期的利好。
谁会下修
大股东套现意愿强。
实现从中赚到钱,用下修降低转股难度。
回售压力大。
由于回售条款更加严格,正股价格不断下跌时,先触发下修,但发行人不一定有意愿推动下修。但若处在最后几年的回售期,一旦正股价格继续下跌到要触发回售,发行人压力大,为了避免拿出‘真金白银’,通常会:一是,二级市场直接拉升正股价格,使其脱离回售触发区间;二是,下修转股价,提高可转债的期权价值,使转债价格拉升回到售价价格以上,避免回售。投资人不会真正参与,直接卖掉比回售更加划算。例子:新钢转债。
财务压力大
现金流紧张
利息摊销对公司业绩的压力
转股难度大
转股溢价率太高。
下修风险
下修失败。因下修会稀释原股东股权,投票失败,转债价格暴跌。
下修不及预期,幅度未能有效降低转股溢价率降低可转债转股难度。
下修后市场‘不给力’,在单边熊市中,正股市价可能远低于最低限价,下修对转股价值恢复带来的贡献不会太大。
信用博弈
到目前为止,可转债历史上尚无违约,但投资者因担心违约而导致转债价格暴跌的案例也曾多次发生。例如:新钢转债,辉丰转债,海印转债。
可转债期限:长达5·6年,根据中国股市的特征,大概率会遇到一波牛市,从而完成转股。
如何避雷
从财务角度分析:看企业的盈利能力,负债结构,偿债能力以及现金流情况。
其次,关注可转债所在的行业。例如:银行的违约风险通常不大;食品饮料,生物医药这种具备消费和防御属性的行业,财务状况通常比较稳定,风险也相对不大;而有色金属,煤炭,钢铁等行业周期性较强,一旦遇到经济低迷,信用风险会加剧。
参考标准:信用评级要求是AA+。 可划分为 核心池,卫星池,基础池。
投资方法论
安全三线
到期保本线
回售保本线
面值100元
高低关系
到期保本线>回售保本线>面值100元
核心思想
安全第一,宁可错过,不可买错
越跌越买,越买越开心
耐心等待,静待花开
债底价格区间
耐心与仓位
慢即是快,春暖花开。当转债价格跌破三条线后,并不会立即反弹,1·2年低位徘徊也有可能。
搬砖套利
套利原理
转股溢价率为负意味着可转债市价低于转股价值,投资者可在二级市场买入转债并申请转股,第二个交易日股票到账卖出。
套利策略
T日买入并转股,T+1日卖出正股
加强版套利
投资者本身有正股,如遇转债负溢价,可以当日立即‘买入转债并转股+卖出对应数量的股票’。第二天同样数量的股票又回来了。
投资者没有持有正股,但转债对应的正股是融券标的。投资者可以‘买入转债并转股+卖空对应数量的股票’。第二天转股的股票到账后再将欠券商的券还上。
投资者没有持有正股,但转债对应的正股与大盘走势关系密切。投资者可以‘买入转债并转股+卖空对应股指期货’。第二天转股的股票到账后卖出股票,同时平仓。
何时出现负溢价率
正股涨得太猛,转债跟不上。
正股过于强势
转债掉得太快,流动性冲击。
遇上熊市或者股灾,转债市场一旦出现挤兑,价格打到‘坑里’。
债券市场冲击
受到债市走熊,利率上升,二级债基金和机构投资者抛售。
下修带来转股价值跳升
发行人下修力度大,转债价格上涨没跟上。
没有进入转股期
6个月前,套利纠偏机制不存在。
散点图四象限
展示指标
纯债溢价率(代表债性)≤20%
转股溢价率(代表股性)≤20%
期望象限
第一象限:左下角,债性强,股性也不错,攻守兼备。
第二象限:左上角,债性强,股性一般,防守型品种。通常绝对价格在面值附近或者更低,是下修,回售等条款博弈高发区。
第三象限:右上角,债性差,股性也差,极端情况才出现。
第四象限:右下角,债性一般,股性强,进攻型品种,可作为正股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