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传输有效率思维导图
本导图整理了传输有效率规则,包括基数、有效判定、计算规则、执行效率等方面,结构型知识框架方便学习理解!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传输有效率
基数
有效判定
系统分类
4.2系统
标记情况
子主题
行业分类
火电
水泥
造纸
简易
有效率公式
P = S / M * 100%
S — 统计时段内实收有效数据组数量
M — 统计时段内应收数据组数量
标记分类
不可抗力标记
针对行业
所有行业
判定规则
有效率
扣减条数 : C
标记时间段小时数(除正常标记项)
实收数据组条数(S)
S - C
应收数据组条数(M)
M - C
通讯中断标记
数据补全标记(手工监测)
常规监测因子标记
关键工况参数标记
火电行业
标记时间段小时数
?
关键工况参数
关键生产工况辅助参数数据组为自然小时内上报的所有数据,当该小时有效数据占应报数据总量90%以上(含90%)时,该数据组为有效数据。
水泥行业
生产设施工况标记
停运标记
维修处理标记
治理设施工况标记
垃圾焚烧系统
说明
炉温只作为关键参数处理
生产工况标记
炉温异常标记
炉温数据标记
炉温通讯中断
CEMS标记
炉温数据补录
计算规则
数据有效传输率为数据传输率与数据有效率的乘积,表示数据的完整性与有效性指标。
公式
Z = C * P
Z — 统计企业的自动监测数据有效传输率
C — 统计时段内全部监控点的数据传输率
P — 统计时段内全部监控点的数据有效率
传输率
数据传输率为统计时段内实收数据个数与应收数据个数的百分比。
C = D / E * 100% =(E - F)/ E * 100%
D — 统计时段内各数据类型实收数据个数之和
E — 统计时段内各数据类型应收数据个数之和
F — 统计时段内各数据类型缺失数据个数之和
数据有效率为统计时段内实收有效数据组数量与应收数据组数量的百分比。
数据组 : 主要污染物数据组为自动监测数据中的排放浓度、流量、排放量等数据组成的数据组
执行频率
即时有效传输率
日统计
每日6点统计前一日数据
月度统计
每月1日上午9点统计上月数据,使用“即时有效传输率”日统计结果汇总
年度统计
每年1月1日上午9点统计前一年,使用“即时有效传输率”月统计结果汇总
补全有效传输率
时间段内按天轮询实时计算
时间段内按天统计完当前月份后轮询实时统计月份
时间段内按天统计完当前年份后轮询实时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