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Unit2课件版
这是一篇关于Unit2课件版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高教版职中高一英语第二单元 “公交指路对话” 逐句翻译 2 课时教案,详细规划了教学流程与内容。
编辑于2025-09-10 14:13:22Unit2课件版
高教版职中高一英语第二单元 “公交指路对话” 逐句翻译 2 课时教案
第一课时
(一)热身导入:情境激趣(5 分钟)
教师展示 “公交车”“颐和园” 图片,提问学生:
“Do you like going to the Summer Palace? How do you go there?”(中文辅助:“你们喜欢去颐和园吗?通常怎么去?”)
“Have you ever met a foreigner who needs help on the bus?”(中文辅助:“你们在公交车上遇到过需要帮助的外国人吗?”)
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引出本节课主题 ——“公交车上的英语对话翻译”,激发学习兴趣。
(二)对话呈现:逐句初读(10 分钟)
教师在 PPT 上展示英文对话原文(分角色呈现:Visitor、Li Zixuan),播放慢速英文录音(若有),学生跟随录音轻声跟读,熟悉对话节奏。
暂停录音,教师带领学生逐句朗读英文对话,纠正发音(如 “Summer Palace”“subway” 的重音位置),确保学生能准确读出每句英文。
提问学生:“Can you guess what the dialogue is about?”(中文辅助:“你们能猜到这段对话讲了什么吗?”),引导学生通过关键词(bus、Summer Palace、subway)初步感知对话主题 —— 游客问路、李子轩指路。
(三)逐句翻译:词汇与句子突破(15 分钟)
从对话开头逐句推进,先展示英文句子,让学生尝试用中文表达(鼓励学生大胆说,不追求完美),再展示官方中文翻译,对比学生的表达,讲解翻译要点:
句 1:“Li Zixuan, a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 is on a bus.”
翻译:“李子轩,一名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在公交车上。”
讲解:“vocational school” 译为 “职业学校”(结合学生身份,强调 “职业” 的含义);“is on a bus” 译为 “正在公交车上”,体现现在进行时的 “正在” 含义。
句 2:“Visitor: Excuse me, do you speak English?”
翻译:“游客:打扰一下,你会说英语吗?”
讲解:“Excuse me” 是礼貌用语,译为 “打扰一下”(区别于 “Sorry”,前者用于 “开口求助”,后者用于 “道歉”);“do you speak English” 是日常交际句型,译为 “你会说英语吗”,简洁自然。
句 3:“Li Zixuan: Yes, I do. How can I help you?”
翻译:“李子轩:是的,我会。我能怎么帮你?”
讲解:“Yes, I do” 是对 “Do you...?” 的肯定回答,译为 “是的,我会”(避免冗余);“How can I help you” 是主动提供帮助的句型,译为 “我能怎么帮你”,符合中文口语习惯。
句 4 - 句 7:重复上述步骤,重点讲解 “Summer Palace”(颐和园,专有名词,首字母大写,直接音译 + 意译)、“the right bus line”(正确的公交线路,“line” 此处指 “线路”,不是 “线条”)、“wrong direction”(反方向,“direction” 译为 “方向”)、“get off”(下车,对应 “get on” 上车)、“nearby”(附近,放在名词后,译为 “附近的”)。
每讲解完 1-2 句,用词汇卡片展示核心词汇(如 vocational school、Summer Palace、get off),让学生齐读中英文,强化记忆。
(四)巩固练习:朗读与翻译小测(8 分钟)
角色朗读: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扮演 Visitor,一组扮演 Li Zixuan),教师带领两组分角色朗读对话(英文 + 中文各 1 遍),要求学生注意语气(Visitor 的 “着急”、Li Zixuan 的 “耐心”)。
翻译小测:PPT 展示 3 个单独的英文句子(选自已学对话,如 “Is this the right bus?”“Get off at the next stop.”),学生举手回答中文翻译,教师及时纠错并表扬正确回答的学生。
(五)课堂小结与作业(2 分钟)
小结:教师用提问回顾本节课内容:“What new words did we learn today?”“What sentences can we use to ask for help?”,学生集体回答,梳理知识。
作业:
抄写本节课核心词汇短语(中英文各 3 遍);
朗读对话(英文 + 中文),录制音频(可选,鼓励完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知识唤醒(5 分钟)
词汇听写:教师报英文词汇短语(如 vocational school、get off、subway station),学生在练习本上写中文翻译,听写后同桌互改,教师公布答案并讲解易错点(如 “Summer Palace” 不要漏 “the”,翻译不要写成 “夏天的宫殿”)。
对话回顾:邀请 2 名学生分角色朗读上节课学的对话(英文),其他学生认真听,纠正发音或语气问题,快速唤醒对对话的记忆。
(二)深度翻译:剩余句子与技巧讲解(15 分钟)
继续逐句讲解对话剩余部分,先让学生尝试翻译,再对比官方译文,重点分析翻译逻辑和技巧:
句 8:“Visitor: The subway? Can I take a taxi instead?”
翻译:“游客:地铁?我可以改乘出租车吗?”
讲解:“instead” 译为 “改乘 / 代替”,体现游客 “放弃地铁、选择出租车” 的转折意图;“take a taxi” 译为 “乘出租车”,符合中文表达习惯(不说 “拿出租车”)。
句 9:“Li Zixuan: It’s rush hour right now. A taxi may take too long.”
翻译:“李子轩:现在是高峰时段。出租车可能要花很长时间。”
讲解:“rush hour” 译为 “高峰时段”(展示 “交通拥堵” 图片,让学生理解该短语含义);两句存在因果关系,翻译时保留逻辑(“高峰时段” 导致 “出租车慢”),不增删语义。
句 10:“Li Zixuan: You’d better take the subway.”
翻译:“李子轩:你最好坐地铁。”
讲解:“You’d better...” 是建议句型,译为 “你最好...”(语气委婉,符合李子轩 “耐心建议” 的态度),后面接动词原形(take),翻译时不改变句型结构。
句 11 - 句 14:讲解 “How long does it take...?”(“…… 要花多长时间?”,询问时长的核心句型)、“About half an hour”(“大约半小时”,“half an hour” 不要译为 “半一个小时”)、“fast and convenient”(“又快又方便”,并列形容词翻译,简洁对称)、“My pleasure”(“不客气”,回应感谢的礼貌用语,区别于 “You’re welcome”)。
翻译技巧总结:通过例句引导学生发现 “口语化翻译” 原则(如 “Do you speak English?” 译为 “你会说英语吗”,不说 “你讲英语吗”)、“逻辑保留” 原则(如因果句不拆分),帮助学生理解翻译不是 “逐字对应”,而是 “语义准确 + 符合习惯”。
(三)情景应用:角色扮演与翻译任务(15 分钟)
小组准备:将学生分为 4-5 人一组,每组发放 “情景任务卡”(如 “游客想去故宫,问路人坐哪路公交”“游客坐反公交,问如何换乘地铁”),小组内讨论 “游客” 和 “路人” 的对话内容,并用英文编写简单对话(参考本节课句型),再翻译成中文。
角色扮演展示:邀请 2-3 组上台展示,一组学生用英文对话,另一组学生同步翻译为中文,其他学生认真听,教师点评 “对话准确性” 和 “翻译完整性”,对优秀小组给予表扬(如 “你们的对话很贴近实际,翻译也很自然!”)。
问题解决:若学生在对话或翻译中遇到困难(如不知道 “故宫” 的英文 “the Palace Museum”),教师及时提供帮助,补充相关词汇,确保任务顺利完成。
(四)课堂总结与拓展作业(5 分钟)
总结:教师带领学生梳理本节课重点 —— 完整对话的翻译、核心句型(Can I...?/You’d better.../How long...?)的用法、翻译技巧(口语化、保逻辑),并强调 “英语对话要结合实际场景,翻译要准确又自然”。
拓展作业:
完成教材上本单元的 “对话翻译练习”(课后题);
回家后和家人模拟 “问路” 情景,用中文描述对话,再尝试翻译成英文(写在练习本上);
积累 1-2 个 “交通相关词汇”(如 “bus stop 公交站”“traffic light 红绿灯”),下节课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