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地籍据库建设工作方案》
这是一篇关于《地籍据库建设工作方案》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发文信息,引言,一 、工作目标,二、建设任务,三、健全“一码关联”服务自然资源全链条管理的地籍调查 新机制,四、强化地籍数据共享应用,五、进度安排,六 、工作要求,附件。
这是一篇关于兼职方向选择及建议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技能变现型,内容创作型,线上任务型,新兴服务型,如何选择,行动前建议。
这是一篇关于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的思维导图,国士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 动的基本依据。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地籍据库建设工作方案》
发文信息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地籍数据库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自然资办函〔2025]1010号
引言
定义:地籍以产权归属为核心,记载地、房、海、岛、林、草、水、矿等各类不动产和自然资源的权利状况、自然状况,是自然资源管理的产权底板。
依据
《“一张图”建设工作方案》
《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 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地籍管理,建立健全地籍数据库”
《自然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地籍调查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23〕 195号)
一 、工作目标
总体
以产权为核心
数字化为驱动
“一码关联”为抓手
基础
已有地籍成果和信息化
思路
“一数一源、关联共享”
“源于地籍、归于地籍”
健全地籍调查服务自然资源全 链条管理工作机制
以市县为主开展地籍成果整理汇交、更新完 善、关联调用、补充调查等
逐步建成空间全覆盖、业务全贯通 的地籍数据库,形成“一张图”统一产权底板
开发地籍数据库管理系统
横向与自然资源管理相关业务系统协同联动
纵向推动国家、省、市、县四级互联互通
实现地籍数据协同管理和应用更新
推动各项业务深度融合贯通
二、建设任务
任务分级
市县为主
鼓励建设市级统一的地籍 数据库
具备条件的地方可建设省级统一的地籍数据库
省级和国家地籍 数据库主要由市县地籍数据归集形成
(一)已有地籍调查成果整理入库
成果类型
集体土地所有 权
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
国有农用地的使用权
海域使用权
林权
土地承包经营权
自然资源等已有各类地籍总调查和日常地籍调查成果
方法
核实、剔除无效 和冗余数据
补充完善不动产单元代码等重要信息
规范数据格式和内容
纳入地籍数据库管理
因成果缺失、权属交叉重叠、 位置偏移等一时难以处理的,做好标注,后续集中处理或结合相 关业务办理逐步处理
(二)确权登记数据补充完善
登记数据是地籍数据的核心 内容,保持登记数据库独立性、完整性,仍由登记系统管理和更 新
地籍调查数据与登记数据应做好关联更新,确保数据图属一 致、现势有效
分类处理
地籍调查数据(含空间图形)与登记数据处于不 同网络环境的,在地籍数据库同时存储登记结果数据
处于同一 网络环境的,登记数据直接作为地籍数据库内容,并与地籍调查 数据做好关联,进行分层管理,确保图属一致
持续完善各类登记数据,重点补充宗地图形数据和缺失的重要信息
权属争议调 处结果数据整理后作为地籍数据入库管理
(三)其他涉及不动产权利的数据关联获取。
业务类型
农用地转用审批
集体土地征收
土地供应
用海用岛审批
规划许可
矿业权供应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其他自然资源管理相关业务办理结果
依托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通过不动产单元代码等字段做好关 联,实时调取
无法实时调取的,通过在线传输或离线拷贝等方 式获取
宅基地审批、土地承包经营合同管理、林权合同管理、 取水许可及交易等涉及不动产权利的数据,通过在线传输或离线 拷贝等方式共享获取
(四)建立健全地籍数据库管理系统
依托国土空间基础信 息平台
功能需要
地籍数据质检、入库、 更新、查询
不动产单元设定与代码编制、不动产单元表建立、 地籍调查业务管理、地籍图编制
规划、审批、供应、登记、交 易等数据关联调用
权属审核等地籍数据管理和应用
(五)逐步推进地籍图全覆盖
分类型、分区域、分阶段推进地籍图空白区地籍调查~~逐步实现地籍图全覆盖
鼓励三维地籍试点等地区, 探索开展三维地籍建设工作
(六)做好地籍数据更新汇交
更新机制
市县建立健全以业务驱动日常更新为主、定期或不定期批量更新为辅的数据更新机制
市县日常产生的地籍数据实时上传至省级和国家地籍数据库
批量地籍数据主要以县(市、 区)为单位,离线汇交到部、省
省级和国家级产生的地籍数据,及时共享给相 应市县
实现国家、省、市、县四级地籍数据上下一致
三、健全“一码关联”服务自然资源全链条管理的地籍调查 新机制
(一)规范编制不动产单元代码,推行“源头赋码”“一码 关联”
(二)健全全流程地籍调查工作机制
四、强化地籍数据共享应用
(一)服务支撑“两统一 ”职责履行
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特 别是详细规划时,应充分利用地籍数据制作工作底图,服务规划 单元及社区层面体检评估,明确功能完善和空间优化的方向,提 高规划针对性和可实施性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乡村建设规划许 可、规划核实等工作,应用地籍数据核实权利主体、用途和范围, 确保权利主体、用途和范围符合管制要求
用地用海审批、土地 储备及供应时,应充分利用地籍数据核实土地及地上房屋等定着 物权属状况、自然状况,确保权属清晰、面积准确
低效用地再 开发、城市更新、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工作, 应充分利用地籍数据获取权属状况和自然状况
(二)推动部门间信息共享和社会化应用
自然资源主管部 门与住房城乡建设、税务、农业农村、水利等部门建立数据互通 共享机制,促进审批、交易、处置、缴税、登记等业务协同与信 息共享
深化与中央有关机关、公安、民政、市场监管、金融等 部门信息共享服务,为相关部门履职提供不动产登记数据服务
为社会公众依法开展不动产自然状况、权利限制状况、地籍图等 信息可视化查询,便民利民,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五、进度安排
2025年
市县开展地籍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
完成宅基地 和集体建设用地、自然资源等地籍数据整理入库
完成一个汇交一个,年底前全部汇交到部
2026年
市县完成已有国有建设用地、国有农用地的使用权 等地籍数据整理入库,补充完善已登记宗地图形数据,并将已完 成整理的其它地籍数据入库上图
全流程地籍调查新机制基本建立
以县级为单位逐级将数据汇交到部
初步形成权属清晰、数 据共享、业务协同的统一产权底板
2027至“十五五”末
推进林权、承包经营权、矿业权等各类 地籍数据整理入库汇交
建成覆盖各类自然资源和不动产权利状 况的地籍数据库,形成统一产权底板
地籍数据质量不断提升, 实现动态更新和广泛共享应用
六 、工作要求
( 一)加强组织实施
各地要高度重视,将地籍数据库建设 作为“一张图”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组织协调,落实经费保障, 选优配强人员力量,狠抓落实,确保如期建成统一产权底板
(二)坚持开放共享
遵循“源于地籍、归于地籍”,以应 用为导向,坚持边建边用、以用促建, 一方面为相关业务提供产 权数据支撑, 一方面实现地籍数据高效汇聚更新,逐步实现地籍 工作与自然资源管理等相关业务深度融合
(三)严格质量管理
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范,结合实际合理拓展,规范开展地籍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等工作。要持续 加强地籍调查、确权登记等数据治理,完善数据上传、汇交和质检,确保数据质量
(四)避免重复建设
要充分利用已有信息化基础,已有数 据库基础较好的,可通过升级改造方式建设地籍数据库,避免重 复建设。要统筹谋划、分步推进地籍数据库管理系统研发、地籍 调查成果整理、全覆盖地籍调查等工作,充分用好已有地籍成果, 不能推倒重来,不能“翻烧饼”
(五)严守安全底线
将信息安全防护纳入地籍数据库建设 全周期、全过程管理,严格落实信息安全有关法规及技术标准, 健全安全防控机制,确保地籍数据安全。地籍数据库及管理系统 原则上应部署在与互联网物理隔离的网络环境。为满足社会化服 务需要,须将地籍数据脱敏脱密后,方可部署在电子政务外网或 互联网
附件
地籍数据库建设技术指南(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