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内经诠解01上古天真论(二)
这是一篇关于内经诠解01上古天真论(二)的思维导图,诠释了《内经》中关于养生与形神统一的理念,从目标、概念、危害行为到保护方法进行了全面阐述。
这是一篇关于内经诠解01上古天真论(一)的思维导图,《上古天真论》出自《黄帝内经·素问》第一篇,以黄帝与岐伯的对话形式展开。黄帝因观察到古时人们寿命普遍较长,而近世之人寿命较短且多病,故向岐伯请教养生之道。岐伯的回答揭示了上古之人长寿的秘诀,并阐述了人体生命规律、养生原则及肾气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这是一篇关于12 仙鹤草 三七 花石的思维导图,涵盖各自的性味、主要功效、用法用量、临床经验,以及三药对比总结和临床提示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乌合之众》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内经诠解01上古天真论(二)
养生的终极目标:形与神俱
原文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形与神俱
是养生的核心目标,即形体与精神的统一和谐。达到形与神俱的状态,才能“度百岁乃去”
并非人人都能“度百岁乃去”,大部分人都没办法做到“形与神俱”,连修行人也未必做得到。
天寿,不同的人先天的寿命不同。决定一个人天寿的决定性因素是先天肾水,先天肾水很难再生,正常耗竭后人便衰老死去
形与神的概念及关系
形与神的定义
形
人体物质部分,属阴,包括细胞、器官等可观测的形体
神
精神、神识,属阳,主导生命活动的阳性能量
形与神相互依存
引用《荀子 天论》:“形俱而神生”,强调形神同时出现,不可分割
佛教有相似观点(如《大宝积经》)
神识(中阴身)入胎是生命起点,受精卵在神识驱动下发育(羯刺蓝、蛾部昙、闭尸、键南、绦罗奢住五个阶段)
没有神识,受精卵只是生物组织,无法形成有情生命
神识在受精时就已经入胎,形在神的指导下逐步发育过程
形神关系
形不得神,不能自生;神不得形,不能自成。形神合同,更相生,更相成
形为神舍(形体是精神的居所),神为形之主(精神指导形体发育)
形神统一是生命的基础,失衡则导致疾病和早衰
有害于形神统一的行为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释解
这个时期的人,不懂得养生的道理,不知道如何“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所以形神不能统一,不能够尽终其天年,所以还不到天寿的一半就衰老了
具体行为及危害
以酒为浆
酒(如米酒)虽然为粮食酿造,但易上瘾,醉酒导致神识昏蒙,伤身伤形
古代仅允许祭祀和生病时饮酒(《尚书 酒诰》)
以妄为常
把任意妄为的生活习惯习以为常, 把不良嗜好(如吸烟、喝酒、美色),当作生活常态,这些行为带来短暂欢快但易堕落,而提高自我的行为(如学习)则痛苦但有益
醉以入房
房劳过度耗伤肾精,损伤先天元气
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
精是肾精,真是真水,以上的行为,会耗散肾精和真气,有伤先天。
真气即元气,具体表现就是肾气
不知持满
这个结合肾的特点,肾者,水也,先天也,藏而不泻,修行人特别讲究这个
不时御神
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思想、精神,反而放纵自己的行为
根本危害
这些行为围绕“伤形”和“伤神”,导致形神不统一
肾是人身根本,肾中精气充盈与否直接决定寿命。现代人寿命缩短、疾病多发的根源在于不懂保养先天肾气
保护形神的方法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三黄时期,教育子民,都是这样教育的: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避虚邪贼风(护形)
虚邪贼风
泛指六淫邪气(风寒暑湿燥火),尤其以风邪为百病之长(可单独或夹杂他邪伤人)
方法
如避箭石一样避开邪气,特别关注八风方向(正风不伤,虚风伤人)
恬淡虚无,精神内守(护神)
恬淡虚无
思想清净,减少精神扰动,使真气顺从,不走散
精神内守
保持神识安宁,避免欲望过度。
建议常念诵《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效果
避开邪气,便可以保护自己的“形”,“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便可以保护自己的“神"
结论:养生之道在于形神统一
核心:通过“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实现形神统一,肾中精气是根本
实践要点
保护形体:避开外邪,节制饮食起居
保养精神:保持淡泊,内守神识
最终目标:尽终天年,度百岁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