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古代史读书笔记
这是一张关于中国古代史的思维导图,围绕重要制度、重要人物、变法改革与重要战争、重要成就四个核心维度展开,系统梳理了中国古代史的关键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中国古代史
重要成就
1、夏朝——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仲康日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次日食记录,记录于《尚书》。 夏历:中国最早的历法。 2、商朝 甲骨文:有史可考的最早文字。 第一部有关甲骨文的著作《铁云藏龟》—一清代刘鹗编著。 3、春秋战国时期 都江堰:秦国,李冰.无坝引水。仍在使用的年代最久的水利工程。 4、秦朝 第一次建立了封建帝制—一始皇帝。 统一度量衡、货币(铜钱-秦半两)和文字(小篆)。颁布通行全国 的秦律。 建立中央集权-一郡县制。 5、汉朝 丝绸之路:远达中亚,南亚,西亚,以至地中海东岸各国和南欧、北非等地。 6、隋朝 京杭大运河: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 赵州桥: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仲康日食在夏朝,夏历中国是最早。 商朝出现甲骨文,铁云藏龟记录早。 李冰修建都江堰,无坝引水保旱涝。 秦朝出现始皇帝,统一文字和货币。 文字形式是小篆,货币铜钱秦半两。 中央集权郡县制,还有秦律度量衡。 丝绸之路汉朝开,凿空西域是张骞。 隋朝修建大运河,里程最长工程大。 李春设计赵州桥,世界最老石拱桥。
重要人物
帝王将相
(1)楚庄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楚王问鼎。 (2)管仲:老马识途;管鲍之交。 (3)孟尝君:狡兔三窟;鸡鸣狗盗。 (4)平原君:毛遂自荐。 (5)秦始皇:焚书坑儒;图穷匕见。 (6)刘邦、项羽:楚汉相争;鸿门宴。 (7)项羽:破釜沉舟-巨鹿之战;四面楚歌;乌江自刎;霸王别姬。 (8)曹操:横槊赋诗;望梅止渴. (9)诸葛亮:三顾茅庐;草船借箭;舌战群儒;空城计. (10)赵匡胤。朱太祖。黄袍加身—一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 (11)春秋五霸:齐桓公(第一个霸主)、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12)战国七雄:韩、赵、魏、楚、燕、齐、秦。
出游人物
(1)张骞:西汉,凿空西域,“丝绸之路的开拓者”。 (2)班超:东汉,西域都护。投笔从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3)玄类:唐朝,《大唐西域记》,记录西域人文风情。 (4)徐霞客:明朝,《徐霞客游记》。“游圣”。岩溶地貌科考先驱。 (5)郑和:明成祖朱棣时期,七下西洋。最远到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一鸣惊人楚庄王,老马识途是管仲。 狡兔三窟孟尝君,毛遂自荐平原君。 焚书坑儒秦始皇,图穷匕见有荆轲。 楚汉相争鸿门宴,霸王项羽和刘邦。 破釜沉舟打巨鹿,四面楚歌败乌江。 横槊赋诗是曹操,望梅止渴做空想。 三顾茅庐诸葛亮,草船借箭空城计。 黄袍加身赵匡胤,一杯浊酒释兵权。 春秋五霸:齐诵记清楚(齐宋晋秦楚) 战国七雄:喊赵薇出演齐秦(韩赵魏楚燕齐秦-灭亡顺序) 西汉张 骞使西域,丝绸之路开拓者。 东汉班超做都护,投笔从戎得虎子。 玄奘西行去求经,大唐西域记人文。 明朝游圣徐霞客,岩溶地貌做科考。 郑和成 祖下西洋,坐船最远到红海。 精忠报国有岳飞,怒发冲冠满江红。 人生自古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 抗击瓦刺是于谦,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末清初郑成功,打击荷兰收台湾。 虎门销烟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
民族英雄
(1)岳飞:南宋,抗金;精忠报国。《满江红•怒发冲冠》。 (2)文天祥:南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于谦:明朝,抗击瓦刺;“要留清白在人间”。 (4)郑成功:明末清初,从荷兰殖民者手里收复台湾。 (5)林则徐:清朝,虎门销烟。“荀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变法改革与重要战争
变法改革
(1)李悝变法:魏国,废除世卿世禄制。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变法。 (2)商鞅变法:秦国,立木为信;作法自缚;“燔诗书而明法令”,最彻底、持续时间最长。 (3)王莽改制:汉朝,王莽,仿照周礼。 (4)王安石变法:北宋,“熙宁变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免役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 王安石被列宁称“中国十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5)一条鞭法:明朝,张居正。以银代役,计亩征银。 (6)成戌变法:清朝,康有为、梁启超,君主立宪制。 谭嗣同——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李悝变法魏最早,废除世卿世禄制。 商鞅变法秦最长,燔诗书而明法令。 王莽改制有新政,恢复周礼有妙招。 安石变法在北宋,十一世纪改革家。 一条鞭法张居正,以银代役在明朝。 戊戌变法在清末,君主立宪首次提。 康梁闻风跑得快,只剩嗣同一把刀。 武王伐纣打牧野,以少胜多第一回。 晋文攻楚在城濮,退避三舍有心计。 项羽伐秦在巨鹿,破釜沉舟气盖世。 曹操两战有反转,官渡胜利赤壁败。 东晋前秦淝水战,投鞭断流草木兵。
战争-以少胜多
(1)牧野之战:武王伐纣。最早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争。 (2)城濮之战:晋文公-楚成王,退避三舍。 (3)巨鹿之战:项羽-秦,破釜沉舟。 (4)官渡之战:曹操-袁绍,统一北方基础。 (5)赤壁之战:曹操-孙刘,三国鼎立。周瑜——“羽扇纶巾”. (6)淝水之战:东晋谢玄-前秦苻坚,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重要制度
统治制度
(1)宗法等级制—一周—-王、公、大夫、士。 (2)三省六部制 三省:尚书省-执行诏令、中书省(内史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审核诏令。 六部:吏部(官员升迁考评)、户部(户籍财政)、礼部(礼仪、学政、外交)、兵部(武官、军事)、刑部(法律、刑狱)、工部(工程)。
选官制度
(1)世官制—一先秦,世卿世禄制(拼爹)。 (2)军功爵制一-秦,商鞅变法(拼命)。 (3)察举制—一汉,举孝廉;征辟(拼关系、声望). (4)九品中正制—一魏晋,九品官人法(拼家族)。 (5)科举制—一隋唐开始,清末废止。 三试:乡试(举人)、会试(贡士)、殿试(进士)。 三元:解元(乡试第一)、会元(会试第一)、状元(殿试第一)。 三甲(殿试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 相关诗词成语:独占鳖头、蟾宫折桂、五子登科、金榜题名、名落孙山、“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
周朝宗法等级制,分成王公大夫士。 隋朝三省六部制,部门职能有分工。 中书起 诏门下审,尚书负责去执行。 吏部管人来考评,户部管钱和民政。 礼部外交和礼仪,每次科举它举行。 兵部军事刑狱法,工部负责建工程。 先秦世卿世禄制,官爵继承靠拼爹。 商鞅变法军功爵,拼命立功得官爵。 汉朝实行察举制,当官要攒声塑值。 魏晋九品中正制,门阀士族来把持。 隋唐开始科举制,寒门学子拼学识。 上岸至少考三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三试第一是三元,解元会元和状元。 殿试前三叫三甲,状元榜眼和探花。 关联诗词和成语,蟾宫折桂长安花。 独占鳌头是状元,名落孙山滚回家。